#153日本的時空膠囊系列||日本的「城」-姬路城(2):護城標配之「堀」

2023/07/2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想用聽的之~podcast說書版

上一回,我們分享了姬路城是如何從小城茁壯為大城、又是如何奇蹟似地逃過不同時空下的各種劫難,幸而保存至今的小故事。這一次,我們就來帶著大家慢慢地(真的會很慢喔)往裡頭走嘍!

但是,在開始之前,NANA濕婦建議大家可以先想像一下,自己現在準備要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並假想我們是要準備攻城的敵軍,這樣才會有像在打電動一樣的刺激感。實際帶團的時候,只要來到各種「城」的景點,我也會這麼建議旅伴,或許你也能試著這樣想像,然後測試看看到底在攻城的途中,你/妳到底死了幾條命才能攻到天守閣的頂端XD(電動中總是有死不完的命,但以前的敵軍可真的就是葛屁了呢!)。

此外,以下所分享的內容,多為NANA濕婦帶團時在巴士上,或是在行程中與旅伴們分享的內容筆記。對於實際造訪過姬路城的朋友來說,這些內容應該可以喚起過去的回憶與體驗;而對於正在計畫想要前往的朋友來說,NANA濕婦則會建議大家可以在攻城之前,先預留一點時間聆聽(或閱讀)。因為畢竟這是在這個小園地裡第一次聊到「城」,所以難免會藉由介紹姬路城的機會,花點時間穿插一些所有「城」共通的基礎特徵。當然,如果無論是哪個段落,你/妳都能自行斟酌想要了解到什麼程度(隨時可以快轉,就是podcast與方格子文字版的優點啊)。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在聽完這一系列的內容之後,可以發現原來每座城都有有不同的設計巧思,如果能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待每座城,他們就不再只是單純只能賞櫻的無聊歷史景點罷了。那我們就開始吧!

像洋蔥一樣剝開一座城

過去大家往往都覺得所謂的「城」,指的就是遠遠望去看到最高的那一棟建築「天守閣」,但其實一座城從來都不是指單一棟建築,而是一整片由許多不同功能的平面區域(在日文中稱之為「曲輪」、「郭」或是「XX丸(形狀似圓形的區塊)」)所組成的範圍。通常,以「天守閣」為中心的那片區域會被稱為「本丸」,而往外擴張後依序為二之丸、三之丸、東西南北之丸、藩主庭園、武家屋敷、城下町...等。不同的區域之間,通常會用城牆、土牆(土壘)、護城河(水堀或空堀)等加以區隔,而每一個區域的安排位置,也會隨著不同城的座落位置與地形等而有不同的配置(繩張)。例如,早期的城多位於易守難攻的山上,那就會依序從山上往山下走,來排列天守閣、二之丸、三之丸...等;又如有些城某個角落倚靠著天然的河流作為天然屏障,那天守閣可能就會安排在靠近河流這一角,並將城內的二之丸、三之丸...以扇形的形狀逐漸往外擴散;其他還會有螺旋型、前後排列型...等,簡而言之,由於每位築城的大將都有自己不同的強項,也會因地制宜地設計每座城,所以在我們看起來都大同小異的城們,其實每一座都有不同的設計。

姬路城的內、中、外曲輪/資料來源:姫路城「しろまる会」

姬路城的內、中、外曲輪/資料來源:姫路城「しろまる会」

但大致上來說,從本丸到XX丸之間,是平時拿來辦公、戰時用來當作司令總部的區域,也是一座城裡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可以把這一區想像成一座城市中的商辦大樓區,通常不太會有人想要住在辦公室裡的,對吧?相較於司令總部,往外再擴一層,則是大家拿來居住、生活與消費的區域,例如那些每天要來回城裡通勤的武士們(就是當時的上班族嘍),通常會依照身分地位被安排住在城的周遭,越重要的上級武士,通勤時間越短,住家會離城越近;反之往外擴,越小咖的下級武士,就會越往外圍住,而這一圈圍繞著城周遭的高級住宅區,就是我們常常在日本各地旅遊時聽到的「武家屋敷」。最後,這些武士們哪怕身分地位頗高,總還是得吃喝拉撒睡,所以環繞著高級住宅區之外的區域,就延伸出了提供他們各種食衣住行所需的商業區,許多職人與商人們入住這裡,並在這裡做起做生意,這樣一般平民老百姓生活的區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城下町」。所以我們現代常用的「城市」一詞,似乎也蠻合邏輯的,畢竟有「城」的地方就會有「市」,如今日本的許多城市原型,都來自於江戶時代熱鬧的城下町呢。

因此,過去日本城的範圍,其實遠遠比我們現在眼前所見的還要大上許多,而大家原本誤以為是城的「天守閣」,其實只是每座城的指揮中心罷了。以這次我們要去的姬路城為例,如果你是跟著團體旅遊前往時,在巴士停車場下車的地點,其實就已經在姬路城的範圍內了;抑或是自由行前往走出JR姬路駅(車站)時,你也已經站在城下町的邊邊上了。所以,從這裡開始,就算是我們的攻城之旅起點唷!

護城標配之「壕溝(堀)」

無論你是從哪個方向攻向姬路城,其實遠遠地我們就能看見聳立在眼前的石頭高牆(石垣)與護城河(水堀),對於現在的觀光客而言,這些畫面或許會讓我們想拿起手機與相機起來拍照,甚至現在還能在護城河(下面我們就以日文的「堀」來稱呼它)上遊船呢。不過,對於幾百年前扛著槍砲前來打仗的敵軍來說,環繞在城周圍的堀,將會是他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關。

容易摔死你與無處可躲的空堀VS配備水鴨警報器與佈滿障礙物的水堀

雖然目前我們普遍看到的城牆與基座,都是以石材砌成,但其實早期蓋在山上的山城,反而多是用土堆起來,築城一圈土壘便成了城牆。而為了砌土壘而在周圍挖出的窪地,就順道變成了另一到防備-空堀(沒有水的護城壕溝),此時的空堀,自然而然成了第一道物理上的阻隔,讓敵軍無法直衝到土壘邊邊,用以減緩敵軍的攻擊速度,如果挖得夠深的話,敵軍衝進了空堀之後也可能會先摔個骨折。另一方面,幸運沒骨折的敵軍,也會因此而被集中在同一塊區域中,如此一來,守城軍便更容易瞄準與射擊目標。

以過去只用弓箭與刀劍近身肉搏戰為主的古代,或許這樣的保護其實就已經綽綽有餘了;然而,在西元1543年之後,隨著一些歪國人(葡萄牙人)帶來的新式武器(火繩槍),做戰的戰術與築城設計也隨之演化。首先,因為武器由射程20公尺的弓箭轉以射程200公尺的火繩槍為主流,因此不僅是堀的設計寬度隨之加寬;為了抵擋火繩槍的破壞力,原本的土壘也逐漸改以石牆取代之;最後,也因為所需兵力增加,此時的城多從山上往山下遷移,移到小山丘或是平地上的城池,此時為了補強地形上的弱勢,也開始將水引入壕溝(或是有自然湧水),出現了有水版本的護城河,普遍稱之為「水堀」。為了加強平面城池的防禦能力,這些水堀通常寬度經過精密的計算,越寬防禦力越強(姬路城的內堀寬度從10公尺~47公尺寬都有,平均寬度約為20公尺;深度平均約2.7公尺);除此之外,還會故意設計成彎來繞去的,讓原本簡單的平面空間,變身成一座水上迷宮一般複雜,以減緩敵軍進攻的速度。於是,堅固的石牆加上彎繞又寬敞的水堀組合,便逐漸成為我們現在最常看到的護城雙標配了。

在城牆與水堀的複雜配置之下,姬路城大致上就是一座以本丸為中心,以逆時針方向螺旋狀向外擴張的城。而現在我們眼前所見到的水堀,其實只是以往姬路城的内堀(最內的一圈水堀)而已,被內堀所包起來的範圍,便稱之為「內曲輪」,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作為平時辦公、戰時司令總部的區域(本丸~XX丸的範圍),往外擴張下去,則分別還有以中堀與外堀等水堀,以劃分出的「中曲輪」、「外曲輪」等不同功能的區域。

機鷺城外的水堀/照片來源:TABIAN JAPAN

機鷺城外的水堀/照片來源:TABIAN JAPAN

沿著水堀往城門的方向走,我們可以仔細看看這一整面的石砌城牆,稍微細心的人或許會發現,這其實不是一面平整的平面,而是不時就會出現一些折角,這是為了方便守城的人可以幹掉我們而設計的(咦?對!別忘了,我們是敵軍XD)。因為如果城牆設計成一個平面,這樣就他們就只能從一個角度射殺我們,但如果設計了許多折角,這樣就多了很多角度,可以趁我們在奮力游泳與爬牆的時候幹掉我們。要不這樣,試試看能不能趁亂潛水游過去好了!但萬萬沒想到,一旁的夥伴在下水的那一刻就驚嚇到了水鴨,鴨群們開始對著那些在水裡的夥伴嘎嘎嘎地瘋狂鬼叫(沒錯,養鴨不是吃飽沒事幹,鴨鴨們也是防禦的一環呢!)。就在那一瞬間,守城軍注意到了,沒兩三下就幹掉了他們,而我們這些憋滿氣準備潛到對岸的人,雖然運氣好沒被發現,但也沒輕鬆到哪裡去,游在表面上看似平靜無波的水堀裡,這才發現身上的裝備與四肢,時不時就被不明的水中植物卡住。為了掙脫這些障礙物,那些被逼著浮出水面換氣的夥伴們,又被幹掉了一些。好不容易,成功泳渡到對岸的我們,還得一邊爬牆一邊左閃右閃來自四面八方的槍林彈雨攻擊,才得以入城。此時我們就算沒死,血量也僅剩下70%了吧。(註:傳聞水堀中有幾個地方,有設計幾條水深約30公分淺的隱形步道,以防城門前的橋被摧毀時,以便守城軍可以輕鬆從城裡逃離的設計,不過至今我還沒特別查到在哪裡就是了)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

177會員
169內容數
我是NANA濕婦 熱愛日本、建築、偏鄉、心理學與貓的日本線導遊、通譯案內士 擅長在巴士上分享一堆有的沒的催眠大家 喜歡在正經的場合不正經 常常看似瘋癲卻很感性、也很哲學 在這裡 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步調 從領路人的角度出發 用說故事的方式 帶著每一個對日本有興趣的你/妳 瞭解藏在景點與現象背後的趣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