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我在花蓮打工換宿(三)行在水中央

去年七月,我在花蓮打工換宿(三)行在水中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穿上最輕便的衣服,不擦防曬,也不化妝,赤腳踩過濕滑的青苔和石頭,小心翼翼地先用腳觸碰冰涼的溪流,再一點一點地深入其中。當全身浸泡在溪水時,封印在身體裡的熱氣會飛快地往外竄,最終與溪水的冰冷達成平衡,這是我體驗過最消暑的方式之一。

花蓮隨處可見乾淨的溪流,像是三棧溪、白鮑溪、水源地,即使是最炎熱的夏天,溪水還是冰涼到不可思議。不同於大海只能遠遠欣賞,頂多踏踏浪,在溪邊,我們啟用所有的感官來享受大自然的贈與。其實不是很在意偶爾曬黑長班,或是雙腳沾滿淤泥,因為全心全意託付給自然的感覺過於美好,那會讓你情不自禁地愛上這個世界。

不過,雖然溪水看起來平易近人,實則處處暗藏危險,我曾在溪邊有過一次瀕死體驗。因為不太會游泳,所以去溪邊的時候,我和妹妹兩人一同抓著泳圈,不料泳圈被溪流沖走,瞬間失去依靠的我們,踩空掉落了深不可測的溪水之中。

冥冥之中,我感到有人正死命地抓住我,而我拚命地想往上游,游回看似近在咫尺的岸邊,卻怎麼樣也抓不著岸邊的一塊石頭。原來人在瀕死的求生意志是如此之大,即使精疲力竭,我還是奮力地往上游,因為被水淹沒頭頂,呼吸不到空氣的窒息感實在太令人絕望。

又是冥冥之中,感覺底部有雙強而有力的手臂拖住我,我藉著那股力量稍微靠近了岸邊,接著緊緊抓住岸上的人投擲過來的木頭,才上了岸。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那個死命抓住我的,是和我一起溺水的妹妹;而那雙強而有力的手臂,是跳下水想救我們的老闆。如果沒有老闆和岸上路人的協助,我和妹妹可能真的要命喪花蓮了,真的非常感謝他們!

有了這次可怕的經歷後,還敢不敢去溪邊玩水?我的答案是,就此不踏足溪邊未免太可惜,但一定要更加注意安全,乍看之下清澈見底的淺水,下一步也許就是深不可測的深潭。

行在水中央,彷彿能感受到神的存在。祂很慷慨,創建了一個如此廣闊而美麗的空間,讓你能夠自由地探索,而且從不多言,不帶一絲批判;但祂也很無情,不會因為你弱小無助而寄予憐憫,將傷害、汙穢和失去抽離你的生命。

真心感謝在這探索過程中幫助過我的人們,因為你們的善意,讓人想對這個世界更加溫柔一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希文樂見的沙龍
208會員
138內容數
在人生這場旅途中,尋找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分享「喜聞樂見』的事,散播歡樂傳播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希文樂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我而言,每時每刻都美到讓人有想哭的衝動,好感激自己能誕生在四面環海的島嶼。在花蓮常常聽到有人播送陳建年的海洋,我特別喜歡前奏的吉他配合打擊聲,完美復刻了海浪的聲音,即使回到城市生活,只要戴上耳機聽這首歌,也能再度感受到被海包圍的快樂。
在花蓮聽到一個說法,只要是在花蓮待上一段時間的人,再訪時都會說「回」花蓮,而不是「去」花蓮。我想這種用詞上的微小差異,正好透露著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感受。雖然只在花蓮待了一個月,但我也喜歡說「回」花蓮,如此呼喊令人倍感親切,彷彿自己在出生地之外,擁有了第二個家。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介紹芭比這部電影,我會說這是一場「被框架的芭比和肯尼如何找到自我的冒險」
對我而言,每時每刻都美到讓人有想哭的衝動,好感激自己能誕生在四面環海的島嶼。在花蓮常常聽到有人播送陳建年的海洋,我特別喜歡前奏的吉他配合打擊聲,完美復刻了海浪的聲音,即使回到城市生活,只要戴上耳機聽這首歌,也能再度感受到被海包圍的快樂。
在花蓮聽到一個說法,只要是在花蓮待上一段時間的人,再訪時都會說「回」花蓮,而不是「去」花蓮。我想這種用詞上的微小差異,正好透露著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感受。雖然只在花蓮待了一個月,但我也喜歡說「回」花蓮,如此呼喊令人倍感親切,彷彿自己在出生地之外,擁有了第二個家。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介紹芭比這部電影,我會說這是一場「被框架的芭比和肯尼如何找到自我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