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女為何會上了旅行的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原本是一個討厭旅行的宅女,討厭舟車勞頓,去到人多擁擠的地方。為何會在22歲之後愛上旅行呢?

大學畢業的暑假,我去花蓮打工換宿一個月,那場旅行徹底改變了我,四年後,從第一份工作離職,又去台東都蘭打工換宿一個月。不小心患上流浪成癮症的我,開始認為在台灣旅行不夠有挑戰性,於是隻身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

現在我的只想說,旅行是真的會上癮!如果你認為旅行很無趣,那一定是你打開的方式不對。如果你只去網紅景點,像集點一樣,去各個地方打卡,然後再上傳IG,那你其實是旅行給別人看的,當然覺得旅行不有趣。

旅行真正的精隨,在於沒有目的性。

人到陌生環境的好處,是你會暫時拋開生活中的所有壓力,不用去思考太過長遠的將來,僅僅是活在當下,帶著一顆好奇心去體驗全新的人事物。

花蓮打工換宿

我去花蓮打工換宿之前,原本只是想換個幽靜的地方躺平,連花蓮有什麼知名景點都懶得查。不料,卻在花蓮認識了許多有趣的人。

我打工的民宿(現已歇業)老闆是花蓮市國聯里的里長伯,每天房務工作完成之後,他都會帶著我和妹妹到處串門子。

巷弄左轉,我認識了夢想是環遊世界的導遊,因為疫情和家人的因素無法實現,決定在花蓮開一間國際青年旅館,他和我們說:「既然我無法環遊世界,那就邀請世界來自己家。」如今疫情趨緩,他偶爾也會把民宿交給妻子經營,自己跑去帶歐洲團,也算兩全其美。

是他讓我明白,夢想不一定會照你當初所想像的方式實現,但只要你願意等待,命運會給你更好的安排。

再往前走,我認識了原本是高中老師,退休後回到花蓮開酒吧的老闆。

回到自己的民宿,我的老闆則是在台北當了二十幾年的工程師,存了一筆錢後,才回到自己的家鄉—花蓮買了一間房子開民宿。

是他們讓我明白,原來人不管到了幾歲,都可以有勇氣追求喜歡的生活。

在酒吧的日子裡,我也認識了來自泰雅族的可愛姊妹,他們教我怎麼去便利商店調原住民特調「海米分」還教我怎麼唱跳「我心已打烊」;也認識了不求名、不求利,人生只需要貓咪、香菸、吉他的駐唱歌手。

我從小被告知,玩音樂、繪畫、寫作都是在浪費時間,因為掙不了錢,是他們教會了我什麼是活在當下,玩樂也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我很喜歡原住民朋友的熱情和幽默。

聽著他們流暢而情感飽滿的吉他伴奏,我知道沒有十年功底彈不成這場表演,所以玩樂並不代表懶散,認真玩也是很費勁的!

到底是「不敢享樂」的我們比較浪費生命,還是「認真玩樂」的他們在浪費生命?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想解鎖更多花蓮故事,歡迎點開:

去年七月,我在花蓮打工換宿(一)令人深陷其中的灰色沙發

去年七月,我在花蓮打工換宿(二)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海呢?

去年七月,我在花蓮打工換宿(三)行在水中央

去年七月,我在花蓮打工換宿(四)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都蘭打工換宿

第一份工作結束後去了台東都蘭,這裡的店家從來不按照google上寫的時間營業,一週至少休息三天。

我認識了一家義大利麵店的老闆,每週只有六日營業,一次只賣兩種口味,而且絕不重複。你問他不開店的日子在做什麼?

他在山上種芭樂。而他的妻子也很狂,一人帶著蛙鞋去世界各地浮潛,兩人在綠島相遇後,如今在都蘭診所當醫生。

和我同期換宿的「小幫手」,是位67歲,活力滿滿的大姐,一開始遇見他的時候,我還以為他是民宿老闆的媽媽。他告訴我,他是在徒步環島的時候認識這家店的老闆,才跑來打工換宿的。

而我的客人中,有一位來自越南的小哥,來台灣幫藝術村做木工。他的入境隨俗程度令我驚嘆,不但中文講得賊溜,連台語都有通,每天下班後還要喝一瓶紅標米酒。反觀在學校學了英文十幾年,考試成績不算差,講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的我,開始反思我們的英文教育是不是出了點問題?

我和他請教了如何抽水煙,他也鉅細靡遺的回答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想解鎖更多都蘭故事,歡迎點開:

離職後,我去都蘭打工換宿。

謝謝這些人的出現告訴我,原來人生沒有正確答案,只要你過得快樂,心安理得便足夠了。而你快不快樂,其實你心裡都明白,只是不見得敢承認而已。

旅行除了打破次元壁,也讓我認識了不一樣的自己。以前以為自己是個害羞內向的女生,殊不知在民宿很有客人緣,結識有趣的新朋友也讓我很開心,有些甚至到現在都還保持聯繫。現在和我一起到加拿大的男友,也是在都蘭認識的,成為了生命中不可抹滅的存在。

感謝旅行讓我明白,人真的不用自我設限,因為我們的認知常常比我們想像中狹小,眼中只有一個目標前進的生活固然很充實,但也會錯過沿途的風景。

生命中的很多美好,來自不期而遇。

所以,大膽地規劃一場沒有目的的旅行吧!你一定會認識全新的自己。

如果暫時無法拋下一切去旅行,那就用旅行的態度面對生活,活在當下,像個孩子般,對每件事物懷抱好奇心,也能從重複的日常中品出不一樣的滋味。

去愛、去享受這個世界吧!不會後悔的。

raw-image


希文樂見電子報

原是國文老師,現轉生到加拿大打工度假。在人生這場旅途中,尋找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喜歡分享,卻不愛社群媒體頻繁的關注,所以選擇用電子報的方式與大家交流,用現代科技複刻一場老派約會,更緩慢卻也更深刻。如果你也喜歡,歡迎訂閱希文樂見的電子報,也歡迎回信與我交流。每週不定期更新1~2篇。

avatar-img
201會員
138內容數
在人生這場旅途中,尋找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分享「喜聞樂見』的事,散播歡樂傳播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希文樂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家庭因素中途返回台灣的我,被朋友找去另一間體制外學校擔任夏令營的職員。這所學校在美國麻州創立,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教育模式,沒有任何課程安排,校規全由學生和職員(這裡沒有老師)在法庭上共同制定,你可能會好奇給孩子那麼大的自由空間,會不會很混亂?結果我在這間學校看見了民主教育的可能性。
一位年輕老師在私立學校任教的經驗分享,描述其在班級經營、家長溝通、學校制度等方面遇到的挑戰與反思,最終選擇離職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文章觸及教育現場的困境、老師的職業倦怠、Z世代職場價值觀等議題。
我無法幫你預估,脫離一段有毒的關係,離開你不喜歡的地方,風險損失到底有多大,忠於自己的感受本來就不一定會成功。但你過得快不快樂,其實你自己都知道。
在加拿大迎來寒冬,戶外的天氣僅有-20度,待在廚房的冷凍庫都比較溫暖,想出門吃點東西,卻發現不但選擇少,而且還不怎麼樣,開始咒罵加拿大是個鬼地方,要一個吃貨如何存活?想立馬訂張機票滾回台灣吃薑母雞、羊肉爐,還有永和豆漿,結束這趟旅程。最近其實過得不好,細數我上週所遭遇的劫數:
2024年以來,我在生活上做了些調整之後,發現過得更加輕鬆,還能平衡生活、工作與興趣,與大家分享。
被他們家溫馨的氛圍感染,也感到很幸福。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環境,我是在充滿指責與否定,大人們彼此怨怪的家庭下長大。「他們愛我嗎?」我想是愛的,然而那份愛裡總是充滿著索求。從前看到幸福家庭總會有些失落,然而現在卻沒什麼失落感,只是由衷地為他人的幸福而感到喜悅,是他們讓我認知到幸福真實存在,只是不一定常見。
因為家庭因素中途返回台灣的我,被朋友找去另一間體制外學校擔任夏令營的職員。這所學校在美國麻州創立,是全世界最自由的教育模式,沒有任何課程安排,校規全由學生和職員(這裡沒有老師)在法庭上共同制定,你可能會好奇給孩子那麼大的自由空間,會不會很混亂?結果我在這間學校看見了民主教育的可能性。
一位年輕老師在私立學校任教的經驗分享,描述其在班級經營、家長溝通、學校制度等方面遇到的挑戰與反思,最終選擇離職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文章觸及教育現場的困境、老師的職業倦怠、Z世代職場價值觀等議題。
我無法幫你預估,脫離一段有毒的關係,離開你不喜歡的地方,風險損失到底有多大,忠於自己的感受本來就不一定會成功。但你過得快不快樂,其實你自己都知道。
在加拿大迎來寒冬,戶外的天氣僅有-20度,待在廚房的冷凍庫都比較溫暖,想出門吃點東西,卻發現不但選擇少,而且還不怎麼樣,開始咒罵加拿大是個鬼地方,要一個吃貨如何存活?想立馬訂張機票滾回台灣吃薑母雞、羊肉爐,還有永和豆漿,結束這趟旅程。最近其實過得不好,細數我上週所遭遇的劫數:
2024年以來,我在生活上做了些調整之後,發現過得更加輕鬆,還能平衡生活、工作與興趣,與大家分享。
被他們家溫馨的氛圍感染,也感到很幸福。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環境,我是在充滿指責與否定,大人們彼此怨怪的家庭下長大。「他們愛我嗎?」我想是愛的,然而那份愛裡總是充滿著索求。從前看到幸福家庭總會有些失落,然而現在卻沒什麼失落感,只是由衷地為他人的幸福而感到喜悅,是他們讓我認知到幸福真實存在,只是不一定常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曾經猶豫、曾經想放棄,但作者最終選擇勇敢踏出舒適圈,體驗了一個月的海外生活。這段旅程不僅帶來了豐富的回憶,更讓她學會了面對挑戰和勇敢追夢,也讓她更理解了「做人需要經歷,做作家更甚」的道理。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作者在陌生的城市開始了她的旅程,面對語言、文化隔閡和生活挑戰,如租房、交通等。但她選擇勇敢面對,並從中學習和成長;也意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並鼓勵我們無論在何處,都應該努力提升自己,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2021年11月中,買了張花蓮的火車票,訂了張背包單人床位,揹起一個後背包,一個人,從台北逃到花蓮。 那是我的第一次獨旅。 好像很多旅行,出發的動機,都起於厭倦。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曾經猶豫、曾經想放棄,但作者最終選擇勇敢踏出舒適圈,體驗了一個月的海外生活。這段旅程不僅帶來了豐富的回憶,更讓她學會了面對挑戰和勇敢追夢,也讓她更理解了「做人需要經歷,做作家更甚」的道理。
Thumbnail
當離開舒適的工作環境,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一股混合著興奮和不安的情緒。作為一個33歲的女子,決定離開臺灣一陣子,飛往美國(其實是為了找男友)。這不僅是一次跨越國界的旅行,更是一場心靈的冒險,要調整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作者在陌生的城市開始了她的旅程,面對語言、文化隔閡和生活挑戰,如租房、交通等。但她選擇勇敢面對,並從中學習和成長;也意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並鼓勵我們無論在何處,都應該努力提升自己,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Thumbnail
2021年11月中,買了張花蓮的火車票,訂了張背包單人床位,揹起一個後背包,一個人,從台北逃到花蓮。 那是我的第一次獨旅。 好像很多旅行,出發的動機,都起於厭倦。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