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本是一個討厭旅行的宅女,討厭舟車勞頓,去到人多擁擠的地方。為何會在22歲之後愛上旅行呢?
大學畢業的暑假,我去花蓮打工換宿一個月,那場旅行徹底改變了我,四年後,從第一份工作離職,又去台東都蘭打工換宿一個月。不小心患上流浪成癮症的我,開始認為在台灣旅行不夠有挑戰性,於是隻身前往加拿大打工度假。
現在我的只想說,旅行是真的會上癮!如果你認為旅行很無趣,那一定是你打開的方式不對。如果你只去網紅景點,像集點一樣,去各個地方打卡,然後再上傳IG,那你其實是旅行給別人看的,當然覺得旅行不有趣。
旅行真正的精隨,在於沒有目的性。
人到陌生環境的好處,是你會暫時拋開生活中的所有壓力,不用去思考太過長遠的將來,僅僅是活在當下,帶著一顆好奇心去體驗全新的人事物。
我去花蓮打工換宿之前,原本只是想換個幽靜的地方躺平,連花蓮有什麼知名景點都懶得查。不料,卻在花蓮認識了許多有趣的人。
我打工的民宿(現已歇業)老闆是花蓮市國聯里的里長伯,每天房務工作完成之後,他都會帶著我和妹妹到處串門子。
巷弄左轉,我認識了夢想是環遊世界的導遊,因為疫情和家人的因素無法實現,決定在花蓮開一間國際青年旅館,他和我們說:「既然我無法環遊世界,那就邀請世界來自己家。」如今疫情趨緩,他偶爾也會把民宿交給妻子經營,自己跑去帶歐洲團,也算兩全其美。
是他讓我明白,夢想不一定會照你當初所想像的方式實現,但只要你願意等待,命運會給你更好的安排。
再往前走,我認識了原本是高中老師,退休後回到花蓮開酒吧的老闆。
回到自己的民宿,我的老闆則是在台北當了二十幾年的工程師,存了一筆錢後,才回到自己的家鄉—花蓮買了一間房子開民宿。
是他們讓我明白,原來人不管到了幾歲,都可以有勇氣追求喜歡的生活。
在酒吧的日子裡,我也認識了來自泰雅族的可愛姊妹,他們教我怎麼去便利商店調原住民特調「海米分」還教我怎麼唱跳「我心已打烊」;也認識了不求名、不求利,人生只需要貓咪、香菸、吉他的駐唱歌手。
我從小被告知,玩音樂、繪畫、寫作都是在浪費時間,因為掙不了錢,是他們教會了我什麼是活在當下,玩樂也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事情,我很喜歡原住民朋友的熱情和幽默。
聽著他們流暢而情感飽滿的吉他伴奏,我知道沒有十年功底彈不成這場表演,所以玩樂並不代表懶散,認真玩也是很費勁的!
到底是「不敢享樂」的我們比較浪費生命,還是「認真玩樂」的他們在浪費生命?
想解鎖更多花蓮故事,歡迎點開:
第一份工作結束後去了台東都蘭,這裡的店家從來不按照google上寫的時間營業,一週至少休息三天。
我認識了一家義大利麵店的老闆,每週只有六日營業,一次只賣兩種口味,而且絕不重複。你問他不開店的日子在做什麼?
他在山上種芭樂。而他的妻子也很狂,一人帶著蛙鞋去世界各地浮潛,兩人在綠島相遇後,如今在都蘭診所當醫生。
和我同期換宿的「小幫手」,是位67歲,活力滿滿的大姐,一開始遇見他的時候,我還以為他是民宿老闆的媽媽。他告訴我,他是在徒步環島的時候認識這家店的老闆,才跑來打工換宿的。
而我的客人中,有一位來自越南的小哥,來台灣幫藝術村做木工。他的入境隨俗程度令我驚嘆,不但中文講得賊溜,連台語都有通,每天下班後還要喝一瓶紅標米酒。反觀在學校學了英文十幾年,考試成績不算差,講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的我,開始反思我們的英文教育是不是出了點問題?
我和他請教了如何抽水煙,他也鉅細靡遺的回答我。
想解鎖更多都蘭故事,歡迎點開:
謝謝這些人的出現告訴我,原來人生沒有正確答案,只要你過得快樂,心安理得便足夠了。而你快不快樂,其實你心裡都明白,只是不見得敢承認而已。
旅行除了打破次元壁,也讓我認識了不一樣的自己。以前以為自己是個害羞內向的女生,殊不知在民宿很有客人緣,結識有趣的新朋友也讓我很開心,有些甚至到現在都還保持聯繫。現在和我一起到加拿大的男友,也是在都蘭認識的,成為了生命中不可抹滅的存在。
感謝旅行讓我明白,人真的不用自我設限,因為我們的認知常常比我們想像中狹小,眼中只有一個目標前進的生活固然很充實,但也會錯過沿途的風景。
生命中的很多美好,來自不期而遇。
所以,大膽地規劃一場沒有目的的旅行吧!你一定會認識全新的自己。
如果暫時無法拋下一切去旅行,那就用旅行的態度面對生活,活在當下,像個孩子般,對每件事物懷抱好奇心,也能從重複的日常中品出不一樣的滋味。
去愛、去享受這個世界吧!不會後悔的。
原是國文老師,現轉生到加拿大打工度假。在人生這場旅途中,尋找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喜歡分享,卻不愛社群媒體頻繁的關注,所以選擇用電子報的方式與大家交流,用現代科技複刻一場老派約會,更緩慢卻也更深刻。如果你也喜歡,歡迎訂閱希文樂見的電子報,也歡迎回信與我交流。每週不定期更新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