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夢幻泡泡破碎 你是否知道自己是誰? 芭比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電影預告時,就被瑪格羅比的扮相吸引不已,粉紅的色調、閃亮的燈光、招牌且標準的微笑,更不要提Margot Robbie本身亮麗的外型呈現,都猶如真正的 #芭比 走出螢幕與眾人見面。


當然,在電影裡頭也有看到許多跟芭比有關的彩蛋,以及芭比系列的歷史,但由於我本身並非芭比迷,故先略過。


而在看似荒誕的故事中,其實隱含許多特別的意義,許多與自我的對話,以及 #個人人生定位 的議題都不停的出現在情節裡


我是誰? who am I ?


不管是在故事中實而抬頭的 #女性主義 ,或是時而在故事中一度彼此攻伐的 #父權主義 ,芭比與肯尼,芭比與自己,都在電影中不斷找尋生命的真諦。


但這,不也恰似我們的生活與慣性呢?不論男女,在一路走來的生活裡,在一路成長的歲月裡,我們漸漸從童蒙未知的自己,走向世故且體察人性的個體。


也許,我們都像芭比一樣,在發現一切的美好在現實中是如此衝突甚至格格不入時,我們會感到崩潰,甚至我們會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


但這不就是人生嗎?在體驗中成長,在歲月裡跌宕,在衝突與傷害中學習,在愛與被愛裡成全了他人與自己。

也許,我們心中都有一個芭比,一個不願意長大的自己,但請記得給他一點時間找尋自己,許是哭泣,許是傷心,但我們終將會學會療癒自己,我們也終將會走向適合自己的生命。

最後,想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兩句話結束這個話題,祝福我們,也祝福彼此,都能在這現實卻充滿學習的生命裡,找到更好的自己

#你以為能成就你的一切

#也許都不能真的定義你自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耕墨樓
1會員
2內容數
耕墨隨筆,或談或言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怪奇芭比告訴芭比「只有你自己去修復裂縫」在你的人生中,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都是你,你並不是任憑自己潛意識擺布的人偶,面臨所謂的命運也不是沒有能力應對,你的「意識」指揮你的「潛意識」行動,而你「內我」的力量全部都在「意識」的控制之下,你的內在力量的運作,取決於你對自己人生的「實相」是什麼想法而定。
Thumbnail
怪奇芭比告訴芭比「只有你自己去修復裂縫」在你的人生中,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件事,都是你,你並不是任憑自己潛意識擺布的人偶,面臨所謂的命運也不是沒有能力應對,你的「意識」指揮你的「潛意識」行動,而你「內我」的力量全部都在「意識」的控制之下,你的內在力量的運作,取決於你對自己人生的「實相」是什麼想法而定。
Thumbnail
在電影中,芭比過著每天都是「幸福快樂美好的生活」生活中我們也像芭比一樣,每一天我們都想要維持自己的完美,做了很多事情來符合自己心中定義的完美,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是會流逝的,我們開始會焦慮未來或是活在過去,我們忘了自己與生俱來就是完美的,我們一直追逐世俗濾鏡下的完美,卻忘記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在電影中,芭比過著每天都是「幸福快樂美好的生活」生活中我們也像芭比一樣,每一天我們都想要維持自己的完美,做了很多事情來符合自己心中定義的完美,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是會流逝的,我們開始會焦慮未來或是活在過去,我們忘了自己與生俱來就是完美的,我們一直追逐世俗濾鏡下的完美,卻忘記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