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第一天上午,趁著載老婆小孩去參加聚餐的空檔,在無目的的漫遊中遊蕩到國立台灣美術館妄圖想要沉澱並浸染藝術氣息,沐著近日難得的陽光走進,想起已很久沒獨行不受牽絆,唯一有的只是他們飽飯後響起電話的那個時間點。
恰逢美術館刻正展出112年全國美術展,活動時間自7月22日起至10月1日,包含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及綜合媒材等11類別,頗有可觀之處。囿於時間,沒能將這些優秀的作品好好的欣賞一遍頗為可惜,作品經過評選可分為金、銀、銅牌獎及入選,還有免審查獎,藝術創作成果斐然。經老K比對一下現場供觀展者索取參考的宣傳手冊上印的作品真心感到:"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嗯~這句話太淺白了,咱換個表達方式:"藝術作品都有其獨特的生命力,會因觀者的個人背景差異而有不同的認知與理解,所以喜好與感受並不一定相同"。
(台灣美術館網頁連結: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30078&utm_medium=query)
對作品有興趣的,請把握時間自行撥冗前往參觀。那麼對於印象較深、較有體會的作品,為避免侵害作者權益,個別作品的照片就不附上分享,自留欣賞,謹附上個人感想如下,請將就:
1.油畫類/銅牌獎/莊大緯/跳躍-共振
帶入眼簾的,是一位女孩的不同跳躍姿態,靜態的背景烘托人物的動態,眼若無畫框,渾像是活脫一人在眼前跳動,真實且立體。白皙的皮膚映乳白、紅白花襯衫映赭紅見白、黑髮黑衣黑鞋映灰白,女孩沉靜的表情,低眸下審的視線,不變,即便是跳躍著,引動的是身上著衣震動顯然。畫面動靜皆宜,隱有人本是一體多面,相互影響共成。
2.油畫類/入選/梁登豪/問鼎天下-造物篇
站在觀賞線前20公分,乍看之下黑色線條繁複,畫面混雜。先退50公分,像是浩瀚宇宙星空存在著一團什麼,吸引著我一步步向前走去。站到觀賞線,可以看出這黑色線團裡有著各式各樣、型態各異的生物、植物及未知的機體。腳不動,頭往前探20公分,看到了作者精細描繪的各種圖象,像諸天萬界的各種生靈,契合了作者賦予這作品的名稱。作品如果細分成許多區塊,則每一個區塊都有其特殊之處。這副作品為此行看的最久,從看不懂到看有一點懂,也對作者的巧思與耐心的佩服油然而生。
3.油畫類/入選/殷曉虹/缺點的美
感覺作者是想透過對每一個畫上各色美麗花卉的圓盤予以整齊排列,畫花美、大量齊整的色調變化及橫豎排列亦為美,當群體中出現一個異常不同且顯眼的個體,像汙點,就會是個缺點欲除之而後快?然而,俯近一看,黑點個體並不如其他繽紛美麗的圓盤緊密相連,反而與四方留有距離,應是想傳達在我們社會上或生活周遭,群體的排斥無有不在,但是當我們近一步去了解每一個不一樣的個體,就能看到他們與眾不同的美,只是展現的型態與大多數的個體不同。這個作品或許想要是要提醒我們反思現今社會文化及人際互動關係仍有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改變的地方,讓每一個個體都能獲得平等的對待,讓缺點不再是缺點,解放美的認知。
4.油畫類/入選/廖文彬/遮羞布01
初看以為是兩座石山底部相連但頂峰分立,人力欲將兩峰相連卻又各行其是,但那塊白布又是何意?全貌的看,原來是殘缺頹傾斷壞的人啊,無論到了什麼境地,那一塊遮住重要部位的遮羞布仍舊要保持潔白如新,即便隨時會飛走。是對人性的諷刺。
5.膠彩類/入選/張云家/22.9915561,120.2121278
由作品名稱進行經緯度定位,個人認為一幅具社會批判性的作品,定位位置是在台南車站的南面,鐵路的東側,圖裡敘說的應該是當初喧騰一時的南鐵東移案件。作者呈現了建物部分拆除後的狀況,不規則的磚牆、破碎的地板、無法再使用的空間,門口的紅龍柱是要歡迎誰。是無法回來居住的居民,還是來視察結果的長官。這是一個需要社會關注思考的議題,不過,立場不同看問題也不同,求同存異。
6.水彩類/入選/劉佳琪/紅燈籠
色調呈現反差感,時鐘的時間、這時間的光線、光線照射下獨坐路邊歇息透出疲憊感的男人、男人處在唯一吊掛紅燈籠的衰敗環境裡,紅燈籠散發著喜慶的光。畫面上的雖然雜亂,但有光,有希望,有生的氣息。就算是在低谷,仍然有上天的光與人給的光,休息後請抬起頭,用眼尋找光。
賞了美,強行賦予了自己的解讀,不論是否與各個優秀作者在作品中想傳達的意志相符,那只是我那不成熟的感想,學習之途路漫漫,且看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