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孟子思想中的一些邏輯問題 (花絮)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種善因自然  / 必然會得善果嗎?

綜合上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和「失天下也,失其心也」這兩個命題,得到一些啟示:

在人心世道上,往往都會有「應然問題」和「實然問題」的。當種善因而得善果,固然是理想不過了;但若得不到善果,甚至反而得到惡報的話,能明乎此理,就不必怨天尤人,不必推諉卸責;只要反躬而誠,安心俟命吧了!因為該做的事已經做過了,該跑的路已經跑過了,問心無愧,心安理得。這也就是孔子講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王陽明臨終時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文見第9講)

-------------------

當突然間看見有小孩意外地跌落海裡,你會運用邏輯推理,看看用哪種方法去救人嗎?若是,東想西想、左證右論,結果(不是結論)…(文見第6講)

-------------------

常言:得民心者,得天下。

反問:他現在已經奪得天下,難道是因為得民心嗎?會不會…(文見第8講)

-------------------

儒家的心性學,旨在弘示人本有一種道德力量,可以振作人心,追求公義;可以在患難當中,知所進退;可以在打壓逼迫當中,挺立自己的人格;可以在魑魅魍魉當中,堅守自己的尊嚴;更加可以明辨人禽之別,從而肯定人存在的價值義意。邏輯學則與此完全不同,它只是思維方法,極其量,都只是建立知識上的對錯,而並不是道德上的對錯。(文見第10講)

2023-8-1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文講到孟子舉出一個事例,說有人忽然看見一個才會走路、還不懂事的小孩,慢慢走向水井邊,就快要掉下井裡,就在這一刻、這個危急關頭的一刻,是人的都會有怵惕惻隱之心的。 這樣的怵惕惻隱之心,需要論證嗎?需要探究怵惕惻隱之心如何成為可能嗎?如果要論證,要探究如何成為可能的話,於是想想用什麼東西來救他呢?是
    上文提到有人指孟子犯下循環論證的謬誤,把「不忍人之心」和「惻隱之心」循環論證,而始終都沒有解答為什麼人有惻隱之心。於是,批評者就以孟子謂「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這句話,來替孟子作出假定人是有惻隱之心的。 批評者這個觀點,犯下了兩個不可接受的毛病: 1、把人之所以有惻隱之心,作出假定。 人之所以有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公孫丑‧上6) 有人指孟子這句話犯下循環論證的謬誤。何謂「循環論證」? 【例七】循環論證的謬誤 這是一本很好的邏輯學的書。 在這本書中,譯者謂這是一本罕見的好書。 問題:你如何得知這是一本很好的邏輯學的書呢? 回答:因為在這本書中,譯者謂這是
    【例六)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上1) 孟子說:人能盡其本心,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這就可以體認自己稟之於天的本性,就可以體受天理之所在。 天理,並不是外在抽象之理,而是內在於吾人的本心的。當本心真誠惻怛,如如地昭明朗現,便是天理。 舉個例子,當得悉拐賣人口
    孟子有句話,讀《孟子》的,都非常熟悉——「人皆可以為堯舜」。就以這句話作為例子,檢視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邏輯。   【例三】堯舜之所以為賢君,因為他們對人民都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他們都有不忍人之心。有這些善心,有這些不忍人之心,故此在治理天下方面,處理民間種種的複雜問題,都能得心應手。
    緒言 邏輯學,又稱為理則學或論理學,是研究思想規律和思想方法的科學,它是源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的著作。當代哲學大師牟宗三先生在早年應中華民國教育部之約,寫了一本《理則學》,並鼓勵哲學系學生,必須仔細閱讀。筆者是國文系出身,有幸當年必修邏輯學,而在翌年以符號邏輯
    上文講到孟子舉出一個事例,說有人忽然看見一個才會走路、還不懂事的小孩,慢慢走向水井邊,就快要掉下井裡,就在這一刻、這個危急關頭的一刻,是人的都會有怵惕惻隱之心的。 這樣的怵惕惻隱之心,需要論證嗎?需要探究怵惕惻隱之心如何成為可能嗎?如果要論證,要探究如何成為可能的話,於是想想用什麼東西來救他呢?是
    上文提到有人指孟子犯下循環論證的謬誤,把「不忍人之心」和「惻隱之心」循環論證,而始終都沒有解答為什麼人有惻隱之心。於是,批評者就以孟子謂「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這句話,來替孟子作出假定人是有惻隱之心的。 批評者這個觀點,犯下了兩個不可接受的毛病: 1、把人之所以有惻隱之心,作出假定。 人之所以有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公孫丑‧上6) 有人指孟子這句話犯下循環論證的謬誤。何謂「循環論證」? 【例七】循環論證的謬誤 這是一本很好的邏輯學的書。 在這本書中,譯者謂這是一本罕見的好書。 問題:你如何得知這是一本很好的邏輯學的書呢? 回答:因為在這本書中,譯者謂這是
    【例六)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上1) 孟子說:人能盡其本心,時時問良心,事事憑良心,這就可以體認自己稟之於天的本性,就可以體受天理之所在。 天理,並不是外在抽象之理,而是內在於吾人的本心的。當本心真誠惻怛,如如地昭明朗現,便是天理。 舉個例子,當得悉拐賣人口
    孟子有句話,讀《孟子》的,都非常熟悉——「人皆可以為堯舜」。就以這句話作為例子,檢視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邏輯。   【例三】堯舜之所以為賢君,因為他們對人民都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他們都有不忍人之心。有這些善心,有這些不忍人之心,故此在治理天下方面,處理民間種種的複雜問題,都能得心應手。
    緒言 邏輯學,又稱為理則學或論理學,是研究思想規律和思想方法的科學,它是源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的著作。當代哲學大師牟宗三先生在早年應中華民國教育部之約,寫了一本《理則學》,並鼓勵哲學系學生,必須仔細閱讀。筆者是國文系出身,有幸當年必修邏輯學,而在翌年以符號邏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無友不如己者,這是儒家的一句狗屁處世之道,因為這句話如果成立的話,沒有誰可以交到朋友! 我相信因果,但是因果不是做惡的避風港。不要凡事都用因果來叫人逆來順受。否則無量刼前的第一世,那些殺人放火是怎麼來的? 人性本善或本惡都是錯誤的理論,人類本來就是善悪交雜的矛盾體,所以我們才有了教育,去教人揚善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
    無友不如己者,這是儒家的一句狗屁處世之道,因為這句話如果成立的話,沒有誰可以交到朋友! 我相信因果,但是因果不是做惡的避風港。不要凡事都用因果來叫人逆來順受。否則無量刼前的第一世,那些殺人放火是怎麼來的? 人性本善或本惡都是錯誤的理論,人類本來就是善悪交雜的矛盾體,所以我們才有了教育,去教人揚善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道家老子的觀念,人類因為不知「道」所以講仁義,而仁義不再,所以講禮樂,禮樂也制約不了人心,所以法律就於焉產生! 寄望輿論有用,那是因為有羞恥心,而羞恥心如果存在,就是有道之人,其他根本就不需要了!所以言論根本用處不大,如果沒有選票,從政者會在意民心嗎?惟一可以制衡的,不過是利益而已! 財富、名聲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到底誰錯誰對?誰又敢輕易下判斷? 人性是迷霧中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一步對步步未知。我們掙扎求存。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裡仁第四)。  孔子說:『唯有仁德之人才能發自內心地喜愛與憎惡他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愛恨分明』,『敢愛敢恨』,『敢於對壞人壞事做堅決的鬥爭』。   這裡孔子所言『好人』或『惡人』,一定是出於內心的真實感受而表露出來。
    Thumbnail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第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他會怎麼運用樂呢?』言外之意,就是沒有仁愛,就不會守禮,就不會正確選用樂曲。   按孔子對仁的理解,仁是人性中的愛,『樊遲問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