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想不到擾亂市場一池春水的,竟然是Fitch將美國信用評等調降。相較於2011年S&P開第一槍史無前例,可謂是黑天鵝,這次比較偏向是灰犀牛,因為在今年債務上限紛擾之際,市場已經有在討論美國的長期債務負擔狀況。那麼灰犀牛就比黑天鵝不恐怖嗎?
大家直覺就往2011年去對比,筆者也不免俗。
2011年歐債危機春風吹又生,美國經濟剛從金融海嘯恢復,市場仍擔心會出現double dip,氛圍情緒上是十分緊張的。不過FED隨即推出了Operation Twist以政策壓低長債利率,爾後美國經濟也表現得十分具有韌性,接下來進入了美股的黃金十年,中間再沒有見過超過一季的下跌行情。即使在當時,美股因為降評之後的下跌有限,很快就進入低檔震盪,公債更因受惠於避險資金湧入以及後續FED政策,利率是顯著下行。
從結果來看,2011年美國降評反而是幫助加速趕底。
如今美國中小銀行危機已過,美國經濟韌性十足讓大家今年放棄衰退,市場一片看好AI改變世界,七月底可謂多頭亢奮空頭投降。因為有了2011年的經驗,市場反而不擔心美國降評會造成什麼重大影響,不過偏偏碰上美國財政部要擴大發債。前文所提到的增發國庫券市場普遍還是認為RRP可以吸收,倒是長天期增量更多會讓長天期利率上行,也強化了curve變陡的結論。
不過跟原先想法不一樣的地方是,油價回跌拉不動通膨預期,這樣使得實質利率又將展開一波上行。5-7月AI橫空出世,讓股市評價遠遠脫離和實質利率的關係,打碎分析師的眼鏡,最後紛紛投降說P/E還可以再高不管地心引力。
這次還會不一樣?
從背景來看,2023年的美國降評的市場漣漪肯定不會和2011年一樣。歷經三季的risk off與risk on之後,美國降評料是下階段range bound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