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

弟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是一本很難很難寫出感想的小說,我們當是小說,但這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但又不是集體記憶才值得一讀,反倒是因為這麼多個人記憶指向集體,香港時代重新被記憶與繼續,有賴於文學保存下的個人經驗,而透過書寫才能指向:「我的回憶就是我的,誰也不能搶走佔有。」

陳慧是香港重要當代小說家,這部新作在她移居台灣後於台灣出版,真的是台灣讀者的福,文筆不用說實在精彩一路峰迴路轉高潮起伏,故事本身也充滿太多可論述分析之處,僅只是同理,光是感受著字裡行間的生命哲理,都捨不得故事裡的兄弟姐妹走到人生下一章。

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之後,有許多作品書寫文革後人民生活遭逢巨變之傷,後人評論列為「傷痕文學」;香港理應在2014-2023這段時間累積出許多「創傷文學」的作品,我看得不多,但《弟弟》我想能以此作為理解的核心。

儘管,本書的主人翁前半生,所經驗的九七回歸或者是老香港原鄉的懷念,都帶有港片味道的輕鬆喜感,好似僅僅觀看著少年少女的青春紀事;但故事下半場,驚心動魄令人心痛。所有香港人,都在一夜之間,產生巨大如鴻溝的世代差異,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那時代的縫。

那個縫的產生,在雨傘革命的歷史現場裡大開,未成年人被迫一夜之間長大,這些弟弟妹妹混雜著成熟與稚嫩的矛盾綜合體,即使是進步青年如哥哥姊姊如此的成年人,都無法在這前途不明的風暴裡,做出選擇,而致使這些未成年人以純真的理想挑戰著社會裡的所有大人:

我明明和你是同一陣線的,為什麼如今我們就成了對立的呢?只有留下來才是正確的嗎?離開了就不再支持爭取的行動了嗎? (頁143)

姊姊所代表的知識階層,即使參與過社會抗爭,都在這個新世代的茁壯下顯得萎縮與猶疑,無法確定這些反叛是否值得犧牲生活的代價撐住他們。可是這也成為香港成年公民的奇幻旅程,每天的節奏起了相當精神的變化,擁有更多的重心與方向,每一個人都往金鐘送物資打幫手,而所有留待的部落居民反而成為一起等待轉機的子民:

這個地方,讓每一個人到來的人,都比從前多做了很多事情。這真是一段奇異的時光,失望的同時竟也充滿了希望。(頁169)

讀到中段,我才明白了陳慧以姊姊的眼光看去弟弟的成長,這樣的設定理應更靠近,但終究是孤獨的個體:比起與父母世代價值差異,姐弟,即使是手足,這些抱持理想性與真理而站上街頭的弟弟妹妹受創絕望的心情,誰能真正明白:

妳愛我不等於妳明白我,請不要輕言妳明白,妳陪著我就好。我默然。(頁247)

這是小說裡不時提起的傷感與無奈,但是小說家仍用家庭通俗劇的這把大傘,盡可能的撐住了隨時都會殞落的這些龍子龍女,雖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幸運如小說有這樣姊姊的愛,能夠答應陪伴到最後一刻的退場,所以,這才是閱讀難能可貴的療傷止痛之作用。

弟弟,每天都是關鍵,度不度得過,每一天,都是關鍵,每一天,也是不同的日起日落,坦率而活吧。

在這樣的亂世之中,我們這些小人物就不要太計較了。

弟弟|陳慧|木馬文化

raw-image



avatar-img
馬力的沙龍
38會員
147內容數
單純閱讀,馬力的私房景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永遠不要忘記,你所消費的是你所創造的未來。 這個生命原則,我自己是到了三十歲才慢慢有感,而不是模仿同儕或鎂光燈下的潮流(現在可能是絕世網紅了),開始意識到每人一杯手搖飲不是自己想要喝的,每人一雙布希鞋不是自己想穿的,而開始發覺自己有更想支持的品牌,源自於品牌創辦人的生命故事,源自於他的品牌理念是保
前幾年非常流行一個丹麥文Hygge,從英國紅到台灣,出現在許多標榜與嚮往丹麥式幸福的書名裡。丹麥語Hygge字意為「溫暖舒適、幸福安心」延伸出北歐人的生活哲學style,從丹麥的Hygge ,延伸出我們對其他國家幸福詞彙的認識,包括荷蘭的Niksen(無所事事)以及瑞典的Lagom(剛剛好的)。
有時候,小說家真的是來拯救讀者的。我在意志消沈的時候遇到青山美智子,也是一種命中注定。 這幾年青山美智子的作品非常受到台灣讀者「注目」,重要的原因之一,不能不提書籍封面,是由超療癒的微型藝術家田中達也製作,六部作品的封面都呼應著書名帶有的幽默感,縮小的人模型擺放在日用品裡的玩心,換個角度就把生活裡
能夠說出自己的故事,無論是以文字或圖像,本身已經是一場勝利,就是一場反叛。 抹去及排除,這些看得見其實又沒被看見的人,在這一波 #metoo 之中,大多是女性,這些選擇說出口的女性,無論如何我都先敬佩,這個勇氣是我目前認為最高的,尤其一說出口就會永遠留存於網路世界中的勇氣,代表這個事情會被重複萬千
過去,大家很討厭「貼標籤」這個舉動,意味著對種族、性別、階級等各種外顯條件做出價值批判的標靶,誰是同個圈圈的,誰不是同個圈圈的,只要貼上標籤,就可以粗魯的把人劃分敵我界線。 但是,近來我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自我貼標籤的舉動,就像是對貼標籤的反抗與自我正名,像是「我XX我驕傲」這樣的標語,反
我沒有想過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同為女人,感同身受她所經歷的這一切時,看到最後一章,感動落淚。 「秘境餐廳」因為媒體報導以及 TLC旅遊生活頻道的節目製作(我不確定爆紅的原因是節目播出還是在此前就一位難求)後紅到全世界:一個只有七百多人口的小鎮「自由鎮」,每一年卻有上千成萬的饕客不辭千里遠赴小鎮上的唯
永遠不要忘記,你所消費的是你所創造的未來。 這個生命原則,我自己是到了三十歲才慢慢有感,而不是模仿同儕或鎂光燈下的潮流(現在可能是絕世網紅了),開始意識到每人一杯手搖飲不是自己想要喝的,每人一雙布希鞋不是自己想穿的,而開始發覺自己有更想支持的品牌,源自於品牌創辦人的生命故事,源自於他的品牌理念是保
前幾年非常流行一個丹麥文Hygge,從英國紅到台灣,出現在許多標榜與嚮往丹麥式幸福的書名裡。丹麥語Hygge字意為「溫暖舒適、幸福安心」延伸出北歐人的生活哲學style,從丹麥的Hygge ,延伸出我們對其他國家幸福詞彙的認識,包括荷蘭的Niksen(無所事事)以及瑞典的Lagom(剛剛好的)。
有時候,小說家真的是來拯救讀者的。我在意志消沈的時候遇到青山美智子,也是一種命中注定。 這幾年青山美智子的作品非常受到台灣讀者「注目」,重要的原因之一,不能不提書籍封面,是由超療癒的微型藝術家田中達也製作,六部作品的封面都呼應著書名帶有的幽默感,縮小的人模型擺放在日用品裡的玩心,換個角度就把生活裡
能夠說出自己的故事,無論是以文字或圖像,本身已經是一場勝利,就是一場反叛。 抹去及排除,這些看得見其實又沒被看見的人,在這一波 #metoo 之中,大多是女性,這些選擇說出口的女性,無論如何我都先敬佩,這個勇氣是我目前認為最高的,尤其一說出口就會永遠留存於網路世界中的勇氣,代表這個事情會被重複萬千
過去,大家很討厭「貼標籤」這個舉動,意味著對種族、性別、階級等各種外顯條件做出價值批判的標靶,誰是同個圈圈的,誰不是同個圈圈的,只要貼上標籤,就可以粗魯的把人劃分敵我界線。 但是,近來我發現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自我貼標籤的舉動,就像是對貼標籤的反抗與自我正名,像是「我XX我驕傲」這樣的標語,反
我沒有想過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同為女人,感同身受她所經歷的這一切時,看到最後一章,感動落淚。 「秘境餐廳」因為媒體報導以及 TLC旅遊生活頻道的節目製作(我不確定爆紅的原因是節目播出還是在此前就一位難求)後紅到全世界:一個只有七百多人口的小鎮「自由鎮」,每一年卻有上千成萬的饕客不辭千里遠赴小鎮上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