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太好寫的題材,好像不太「政治正確」。為什麼要「檢討」女生之間的敵意跟競爭呢?難道男生之間沒有嗎?這是醜化女性嗎?這是強化刻板印象嗎?
但,確實存在的問題,不會因為我們不去觸碰,問題就自然消失。

在高中班上、在職場裡,受到其他女同學、女同事的暗地排擠、流傳是非、語帶挑釁,是許多人的生命經驗。
即使是聰明、美貌、家世背景條件好,得人寵愛、有許多力量保護的女生,也難以避免,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感受到其他女生的敵意。
更別說有許多來看精神科的女生,是因為不善於社交或結合小團體,以致於遭受到明的暗的職場罷凌,而發動者是女生。
在一些質性研究裡,從事專業工作的女生表示,她們寧可跟男生做同事。
心理學家在二十一世紀最初的十年,做了許多研究,現在普遍的看法是:
現代社會女性之間的競爭與敵意,有一部分來自於「演化」。
在數十萬年前到數萬年前的時代,在部落裡或同一個生活圈裡會防備同年齡層、同階層女性的基因,有利於繁衍下一代。
在現代社會,我們的生活領域與求偶範圍,遠遠大於幾萬年前的部落,已經不需要警戒、提防身邊的女性。
但,演化的結果,讓我們無法擺脫多年前的天賦習性----要提防可能威脅到妳的女生,甚至阻礙她、打擊她。
這已經寫在我們基因裡,會自然啟動,挑動連我們自己都無法察覺、明白為什麼的敵意競爭。
二〇一三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的Maner教授,就發表了一篇很有趣也很實際的研究。
他找來25位18-21歲的女大學生。在進行實驗前,參與者必須禁食、不能喝咖啡、不能喝酒兩小時,不能運動12小時,不能抽煙6小時,避免這些行為影響到要測量的睪固酮(testosterone)。
Maner藉由睪固酮的濃度,來代表受測者的「競爭之心」。當我們想要跟誰爭什麼時,通常會伴隨著睪固酮血液濃度的增加。
然後,他找來四位月經週期正常、一個週期大約28天的女生,讓她們穿白T袖,讓T袖上有濃濃的這些女生的味道。然後這些女生也要避免可能會影響味道附著在T袖上的種種行為。
這25位女生,有13位要聞受孕期女生穿的T袖,12位要聞「非受孕期」女生穿的T袖。這些受測者會測量聞衣服前、後的睪固酮濃度。
然後發現,經過統計,聞受孕期女生穿的衣服的人,血液中睪固酮濃度的上升,會顯著大於「非受孕期」。
研究者推論,這表示光是「味道」,就有可能讓女生的「競爭之心」揚起。
聞到受孕期女生的味道,就會讓某些女生的睪固酮濃度上升,這暗示著敵意以及競爭的心態可能也跟著增加了。
然後這些女生很難察覺到,自己的睪固酮增加了、自己對某位女生的不友善也增加了。
接近某位同年齡層、同位階的女性、聞到她的氣味,就有可能讓自己的防備之心增加。
這樣的研究讓我們得以推論:許多女生間的敵意行為與競爭之心,還真的是在無意中產生。
受孕期的女性,就有可能懷孕,也會因為賀爾蒙的作用,變得對男生比較有吸引力,也會因為賀爾蒙而更容易去挑逗男人。
所以「演化」的力量,讓女性對同一個環境裡散發吸引男人氣息的女性,會提升警戒、防衛的程度。
這不會出現在「每個人」身上,但很可能會出現在「許多人」身上。
於是,敵意、排擠、隔離、驅逐,這般的小動作、大動作,就會讓「女人為難女人」的故事,不斷重複出現在職場、班級、與許多小團體了。
(這是新開闢的主題,未來會集結成一本Readmoo小電子書,你可以先到我的Substack電子報看另一個切入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