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恩典牌:恩典都不恩典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有經驗的爸媽應該都有遇過在懷孕過程中,身邊的親朋好友會紛紛主動詢問需要不需要恩典牌?恩典牌的物品可能會是安全汽座、推車、消毒鍋甚至是奶瓶或是寶寶衣服等,我覺得接收到恩典牌是一種跟對方的情感連結,也很謝謝對方想到我們的需要,所以我不否定恩典牌的價值,但是如果遇到一些狀況,那恩典都不恩典了。


狀況一:你先不要買產褥墊看護墊或是衛生棉,我這邊有幾包送你
到你手上時:超過保存期限,產褥墊長小蟲、衛生棉已經是十年前......

別懷疑,這是我朋友的真人真事,她收到時,真的很頭痛,雖然朋友的朋友很熱心,但對於這幾種消耗品的保存期限真的需要看一下或是挑選一下再送人比較好,才不會造成你送的很開心,我收到時已經嚇死了。

狀況二:我這邊有小朋友已經穿不下的衣服跟玩具,反正我要清理家裡的空間,堆好久,剛好可以給你。
到你手上時:玩具掉漆加上功能不堪使用,衣服充滿塵蟎與味道,所謂堆很久,就是堆到小孩已經上小學才開始清理給別人。

這不知道有沒有人有遇過同樣的狀況,收到的當下還得幫忙分類與丟掉,且好像你給我,只是一種順手,只是幫我清理家中不要的,請問我難道是你斷捨離出口的對象?

狀況三:這個你還有在用嗎?如果沒有,我可能要收回來給我的朋友或是誰誰誰......

事先沒有說好給你的恩典牌是需要收回來的,這樣的狀況其實滿尷尬的,說一說我自己的切身經驗,有親戚在我懷孕時給了我寶寶餐椅,但因為過程中要打掃家裡,於是把寶寶餐椅放在某個房間裡,結果有一天要讓寶寶使用時,卻發現餐椅不見了。一問之下才發現,親戚覺得我們不要用了,於是轉送給他的朋友。

這樣的狀況真的滿糟糕的,因為沒有詢問我們是否還要使用,即便這個餐椅是他的,但當時我的孩子才五個月,要坐穩都是個難題,但對方卻認為我們放在房間就是不需要了,所以送人。這件事情還沒有從那位親戚口中得知,是從我婆婆口中才知道,這使我感覺糟糕外,也覺得如果要給他人恩典牌之前,真的要先說清楚,是不是還要收回來,否則真的結局超級尷尬的!

這一次的體驗也讓我覺得免錢的最貴,後續還有這位親戚給了我們推車,某次我將推車放在娘家一段期間,結果就在某天被這位親戚用興師問罪的口氣問我說:「推車在哪裡?」當下我只回了:「我放在娘家,因為我有需要。」但當下心情真的變得超差,如果你給他人恩典牌,但是還是很罣礙那樣物品,不如不給,不然真的好像我欠你一樣。


恩典牌究竟是恩典還是負擔,我覺得答案自在用的人心中,我很感謝提供恩典牌的人,也從這個過程中,發現提供恩典牌的人通常會看到別人使用自己小孩用過的物品,藉此來懷念過往自己小孩的時候,那瞬間的確是一種甜蜜的回憶。

但如果真的太在乎恩典牌到他人手上或是給的不大方,那麼真的建議就好好的收在自己身上就好,畢竟不要有壓力,雙方皆大歡喜才會是最好的結局。

avatar-img
16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S Lif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三十個小時,我五官仍然緊縮著,我痛苦著,此時醫生過來說:「聽護士說你幾乎整夜都沒有睡,現在的狀況你必須剖腹了,因為再這樣下去你跟肚子裡的胎兒會有危險。」
從懷孕的開始,就已經準備自然產的我,看了好多的影片與書籍,比方說生產前的三至四週進行會陰按摩,我和先生在生產前三個月就開始執行這件事情(是有沒有那麼篤定自然產),雖然當時的我還是有跟肚子裡的孩子說:媽媽要優雅生產唷!
『今天早上,你爸爸在唸我,說我沒有做婆婆的樣子,不懂教媳婦煮飯,如果全家都餓死怎麼辦?』某天,我婆婆突然跟我抱怨公公一早就在唸她......
很多人聽到我住在公婆家,都會對我投以不可思議與敬佩的眼光,說真的,女孩們,如果你在婚前沒有和你的老公「深思熟慮」討論好接下來的居住問題,請真的不要冒險結婚生子,除非你覺得住在公婆家真的沒差。
每一段外出我都視為和孩子的旅行,然而這段過程,當媽媽的人都知道,隨身物品開始增加,妳戴的不只是錢包與手機….
我開始了半年的育嬰留停體驗,在這半年中,曾有過要回職場還是帶小孩的選擇題中游走,所以跟先生超前部署,找了有親戚認識的保姆,也準備好到時候保母顧小孩,而我回歸職場工作。但一切並非計畫中的美好......
三十個小時,我五官仍然緊縮著,我痛苦著,此時醫生過來說:「聽護士說你幾乎整夜都沒有睡,現在的狀況你必須剖腹了,因為再這樣下去你跟肚子裡的胎兒會有危險。」
從懷孕的開始,就已經準備自然產的我,看了好多的影片與書籍,比方說生產前的三至四週進行會陰按摩,我和先生在生產前三個月就開始執行這件事情(是有沒有那麼篤定自然產),雖然當時的我還是有跟肚子裡的孩子說:媽媽要優雅生產唷!
『今天早上,你爸爸在唸我,說我沒有做婆婆的樣子,不懂教媳婦煮飯,如果全家都餓死怎麼辦?』某天,我婆婆突然跟我抱怨公公一早就在唸她......
很多人聽到我住在公婆家,都會對我投以不可思議與敬佩的眼光,說真的,女孩們,如果你在婚前沒有和你的老公「深思熟慮」討論好接下來的居住問題,請真的不要冒險結婚生子,除非你覺得住在公婆家真的沒差。
每一段外出我都視為和孩子的旅行,然而這段過程,當媽媽的人都知道,隨身物品開始增加,妳戴的不只是錢包與手機….
我開始了半年的育嬰留停體驗,在這半年中,曾有過要回職場還是帶小孩的選擇題中游走,所以跟先生超前部署,找了有親戚認識的保姆,也準備好到時候保母顧小孩,而我回歸職場工作。但一切並非計畫中的美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隨身攜帶的三個護身符,包括孫子的紙娃娃、第一張全家福及寄自紐約的生日卡。每個護身符背後都藏著深厚的情感和珍貴的回憶,讓人反思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在父親節來臨之際,文章更表達了對父親的祝福與理解,揭示了亙古難解的親情。文章情感真摯,觸動人心。
Thumbnail
更不要以「贈送之名」行「滿足自己的購買慾」之實。承認吧,有的時候,只是想要衝動消費。對於被贈送的人來說,真的會喜愛嗎?適合嗎?是美好禮物還是生活雜物卻沒有多加思考和求證。
Thumbnail
我從小時候就很喜歡囤積東西,理所當然是小廢物俱樂部的一員(一群喜愛小廢物的人聚集的臉書社團) 孩子出生前應該是我最認真丟東西的時刻吧!
Thumbnail
帶寶寶出遊對新手父母來說是個挑戰,根據我們的澳門旅遊經驗,尿布和奶粉要多準備,我們使用拋棄式奶瓶袋節省行李空間。拋棄式紗布巾用來替代需要清洗的紗布巾。夏天建議帶竹纖維包巾和小被子,以應對不同天氣和環境。選擇適合的推車,對寶寶和家人來說都很重要。希望這些小提示能幫助家長更好地計劃育嬰旅遊。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Thumbnail
做媽媽的你是否有同感:明明嘴上總是嘮叨孩子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斷捨離,但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無法說再見」的人。 看著孩子已穿小的衣服、讀過的繪本、不再玩的玩具,感嘆著時光飛逝,一瞬間就長大了。然後開始想:這些物品都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丟掉實在可惜。乾脆先收起來,以後可以給(可能的)弟弟妹妹,或親朋好友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家中許多物品只在特定節日或場合使用,長期被束之高閣,作者開始思考是否真的需要這些「應景物」。家中的鋼琴、電暖器、果汁機等長期被擱置,作者質疑這些物品是否真的還有必要。想知道讀者家中是否也有類似情況的應景物品,並思考是丟掉還是再拿出來使用。
Thumbnail
前言 去年底家裡迎來了小嫩嬰,整個生活習慣跟作息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我們兩位新手爸媽就在手忙腳亂中度過了3個月。這段時間,有些嬰兒用品是我們覺得育兒的路上很值得購買的好物,隨著時代、科技的演進,我們可以用更科學更新的產品,來幫助爸媽省去更多時間與精力。
Thumbnail
「如果你沒辦法把LV放在地上或機車踏板上,那你就不該買。」 忘記是在哪裡看到這句話了,看到時真心覺得愛死。 常常看到社團PO文問說買沒幾個月的小香竟然脫線、跟人家買二手的LV皮夾竟然脫皮等等,「搞得自己心情很糟」。那就表示你還不夠格擁有它啊。這些幾十萬的東西,不是給月薪三五萬的人買的,是給資產幾千萬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隨身攜帶的三個護身符,包括孫子的紙娃娃、第一張全家福及寄自紐約的生日卡。每個護身符背後都藏著深厚的情感和珍貴的回憶,讓人反思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在父親節來臨之際,文章更表達了對父親的祝福與理解,揭示了亙古難解的親情。文章情感真摯,觸動人心。
Thumbnail
更不要以「贈送之名」行「滿足自己的購買慾」之實。承認吧,有的時候,只是想要衝動消費。對於被贈送的人來說,真的會喜愛嗎?適合嗎?是美好禮物還是生活雜物卻沒有多加思考和求證。
Thumbnail
我從小時候就很喜歡囤積東西,理所當然是小廢物俱樂部的一員(一群喜愛小廢物的人聚集的臉書社團) 孩子出生前應該是我最認真丟東西的時刻吧!
Thumbnail
帶寶寶出遊對新手父母來說是個挑戰,根據我們的澳門旅遊經驗,尿布和奶粉要多準備,我們使用拋棄式奶瓶袋節省行李空間。拋棄式紗布巾用來替代需要清洗的紗布巾。夏天建議帶竹纖維包巾和小被子,以應對不同天氣和環境。選擇適合的推車,對寶寶和家人來說都很重要。希望這些小提示能幫助家長更好地計劃育嬰旅遊。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Thumbnail
做媽媽的你是否有同感:明明嘴上總是嘮叨孩子的東西太多,需要整理斷捨離,但其實自己才是那個「無法說再見」的人。 看著孩子已穿小的衣服、讀過的繪本、不再玩的玩具,感嘆著時光飛逝,一瞬間就長大了。然後開始想:這些物品都是花了不少錢買的,丟掉實在可惜。乾脆先收起來,以後可以給(可能的)弟弟妹妹,或親朋好友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家中許多物品只在特定節日或場合使用,長期被束之高閣,作者開始思考是否真的需要這些「應景物」。家中的鋼琴、電暖器、果汁機等長期被擱置,作者質疑這些物品是否真的還有必要。想知道讀者家中是否也有類似情況的應景物品,並思考是丟掉還是再拿出來使用。
Thumbnail
前言 去年底家裡迎來了小嫩嬰,整個生活習慣跟作息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我們兩位新手爸媽就在手忙腳亂中度過了3個月。這段時間,有些嬰兒用品是我們覺得育兒的路上很值得購買的好物,隨著時代、科技的演進,我們可以用更科學更新的產品,來幫助爸媽省去更多時間與精力。
Thumbnail
「如果你沒辦法把LV放在地上或機車踏板上,那你就不該買。」 忘記是在哪裡看到這句話了,看到時真心覺得愛死。 常常看到社團PO文問說買沒幾個月的小香竟然脫線、跟人家買二手的LV皮夾竟然脫皮等等,「搞得自己心情很糟」。那就表示你還不夠格擁有它啊。這些幾十萬的東西,不是給月薪三五萬的人買的,是給資產幾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