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邏輯與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語言和邏輯,包含了一切知識和智慧!?我在格友的文章寫作與 AI 運用能力竟成為職場超強軟實力中回應到:

語言和邏輯已經包含了一切的知識和智慧。

雞同鴨講是許多人和AI之前的常態

雞同鴨講是許多人和AI之前的常態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所以學習的基礎至少要有一種語言,通常是母語,要非常的熟,熟到爛,如此才有辦法發展精準和覆雜的邏輯。

在我還沒接觸AI之前,我從沒想過機器可以承載智慧,我也曾經以為,人類之所以能思考有意識,是因為有靈魂…然而,現實似乎告訴我,其實人類並不是那麼的特別的存在。

因為神經系統的結構,是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經過了漫長的演化後的結果,而AI正是模擬這樣子的系統所建構出來的,這樣的結構雖然在儲存資料上,是很沒有效率的,但是卻可以建構出邏輯系統,這也就是為什麼AI可以"看起來很像懂了什麼"。

很多人會說,其實AI並沒有那麼勵害,他只是在模仿。但是人類學習的根源,不就是從模仿開始的嗎?就因為神經系統的結構,讓資料不只是覆製貼上,而是可以觸類旁通。而這和語言有何關係呢?比喻,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神經系統,可以將類似的資訊與以規整,將類似的事物做排比,找出其相似與不同,發現其中的規則。並且從這些規則中,產生新的資訊,這就是為什麼AI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為什麼會產生看起來很有那麼一回事,但是卻不是事實的資訊。但這卻是智慧的源頭,只需要再加上一個步驟:驗証。

AI的訓練方法就是讓AI去"推論",然後再告訴AI他的推論好或不好(經過標記的資訊,或是對抗網路),以此大量的訓練之後,所產生的就是現在看到的各種AI。而目前AI最大的問題在於他無法靠自己驗証"推論"是否正確,這也是目前AI訓練最大的成本所在"人工標記的資料"。而這些都是訓練過程的事,在實際使用上,就像一個不再有老師指正的學生,其實他無法知道自己說的是不是完全正確。所以通常AI被設計成"很會認錯",就是這個原因。

至於為什麼說語言和邏輯…就包含一切知識和智慧?數學不重要嗎?科學不重要嗎?數學是一種極度精簡的語言,用來表達數量的邏輯;程式語言是和機器溝通的語言,是用來表現機器運作,和對機器下命令的邏輯;化學式,專門用來表達分子、原子狀態的語言…所以科學,視領域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語言,而該語言就是為了更精準的表達該領域的邏輯!

回到AI的應用,人們都覺得AI應該要"正確"但其實人類本身都經常"不正確",模擬人類的AI怎麼可能完全正確?舉例來說:為什麼裝璜需要設計師?溝通能力不足的業主,加上溝通能力不足的裝璜師傅,就是現在多數人使用AI的場景。使用者拼命的雞同鴨講,AI只能亂猜一通。所以如果溝通能力不足,就需要設計師做中間的媒介。設計師就是業主和工班的翻譯,翻譯彼此之間不同的語言和邏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龍阿迪-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9
近似的話我不確定,因為隨著智慧的發展,有很多是可以模擬的,這取決於抽象能力,就像人類感受不到四維空間,但是有些人可以在大腦中模擬。特斯拉,愛因斯坦,從他們的一些留下來的資料,都證明他們有這種抽象、模擬能力。如果要用人類相同,那就很難,光是皮膚就足夠複雜並難以複製,除非能夠機器和生體結合,這在我的評估能力之外。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3/08/19
關於這一點,我其實一直有一個疑問。如果AI能近似於人,末端要接多少感應器?
avatar-img
龍阿迪的沙龍
36會員
98內容數
現在資訊流通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很多資訊來源,但是如果仔細閱讀文章的人,一定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即使是大型資訊網站,也常是抄來抄去,而許多鬼扯的內容也跟著被抄來抄去…
龍阿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知道事情的答案,更在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然而,當我們討論 AI 的「知」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AI 真的能「知道」嗎?還是只是依賴數據的模式匹配來生成答案?
Thumbnail
2025/03/13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這句話說明了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知道事情的答案,更在於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然而,當我們討論 AI 的「知」時,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AI 真的能「知道」嗎?還是只是依賴數據的模式匹配來生成答案?
Thumbnail
2025/02/07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無疑已經突破了奇異點。AI不僅是一個加速器,更是一個能夠為各種科技領域加速,同時也能為自身發展加速的強大工具。回顧不到一年半前的2023年底,ChatGPT-3的發布,標誌著一個已經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AI正式登場。其近乎無限制的免費使用,瞬間引發了全球的
Thumbnail
2025/02/07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無疑已經突破了奇異點。AI不僅是一個加速器,更是一個能夠為各種科技領域加速,同時也能為自身發展加速的強大工具。回顧不到一年半前的2023年底,ChatGPT-3的發布,標誌著一個已經能夠站上世界舞台的AI正式登場。其近乎無限制的免費使用,瞬間引發了全球的
Thumbnail
2024/12/30
電力的衝突,該怎麼解? 最近看到O3( openAI最新AI代理人)的新聞,讓我感到百感交集,AI將電力的價值不斷的提升,政府仍不得不壓制電力的價格(因為民生必須),那麼這個衝突必然不斷擴大,畢竟同一資源卻必須區隔定價的狀況,歷史上太多失敗的案例,特別是當錨定價格與實際價值落差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2024/12/30
電力的衝突,該怎麼解? 最近看到O3( openAI最新AI代理人)的新聞,讓我感到百感交集,AI將電力的價值不斷的提升,政府仍不得不壓制電力的價格(因為民生必須),那麼這個衝突必然不斷擴大,畢竟同一資源卻必須區隔定價的狀況,歷史上太多失敗的案例,特別是當錨定價格與實際價值落差越大的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最近在改模擬考作文,題目與人工智慧相關,改了幾篇後發現,不少學生對人工智慧的認識有一點模糊,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下可能也比較沒有辦法深入去研究或討論,但我認為人工智慧的相關議題在近期仍會是熱門的考試題材,所以利用這篇文分享一些我的讀書心得跟筆記。
Thumbnail
       最近在改模擬考作文,題目與人工智慧相關,改了幾篇後發現,不少學生對人工智慧的認識有一點模糊,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下可能也比較沒有辦法深入去研究或討論,但我認為人工智慧的相關議題在近期仍會是熱門的考試題材,所以利用這篇文分享一些我的讀書心得跟筆記。
Thumbnail
語言和邏輯,包含了一切知識和智慧!?我在格友的文章中回應到: 語言和邏輯已經包含了一切的知識和智慧。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所以學習的基礎至少要有一種語言,通常是母語,要非常的熟,熟到爛,如此才有辦法發展精準和覆雜的邏輯。 在我還沒接觸AI之前,我從沒想過機器可以承載智慧,我也曾經以為,人類之所以
Thumbnail
語言和邏輯,包含了一切知識和智慧!?我在格友的文章中回應到: 語言和邏輯已經包含了一切的知識和智慧。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所以學習的基礎至少要有一種語言,通常是母語,要非常的熟,熟到爛,如此才有辦法發展精準和覆雜的邏輯。 在我還沒接觸AI之前,我從沒想過機器可以承載智慧,我也曾經以為,人類之所以
Thumbnail
之前聊過AI的本質,接下來聊聊人心的本質吧!內容可能激起爭議,特別是覺得人類是特別的存在者。閱讀前,請確保你已做好心理準備。這是我的個人看法,如果你感到不適,請隨時離開或關閉此頁面。 有些人認為我們的心智比我們想象的強大。其實…一點也不…
Thumbnail
之前聊過AI的本質,接下來聊聊人心的本質吧!內容可能激起爭議,特別是覺得人類是特別的存在者。閱讀前,請確保你已做好心理準備。這是我的個人看法,如果你感到不適,請隨時離開或關閉此頁面。 有些人認為我們的心智比我們想象的強大。其實…一點也不…
Thumbnail
AI 的進展通常分為四個階段: 被動機器 (Reactive machines) 有限的記憶體 (Limited memory) 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自我意識 (Self aware)
Thumbnail
AI 的進展通常分為四個階段: 被動機器 (Reactive machines) 有限的記憶體 (Limited memory) 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自我意識 (Self aware)
Thumbnail
不需要去解析AI,就如同解析人類的腦袋一樣不重要! 分析大腦中,哪個部份是負責什麼任務,或許對於心理學或是腦神經科學有所幫助。但是如果要去解析AI的參數中,哪些參數是影響什麼,那就如同去研究腦細胞中,哪些是決定當下講出這一句話的哪一個文字一般,那麼的不重要… 決定一件事,並不是由一個細胞完成的,如果
Thumbnail
不需要去解析AI,就如同解析人類的腦袋一樣不重要! 分析大腦中,哪個部份是負責什麼任務,或許對於心理學或是腦神經科學有所幫助。但是如果要去解析AI的參數中,哪些參數是影響什麼,那就如同去研究腦細胞中,哪些是決定當下講出這一句話的哪一個文字一般,那麼的不重要… 決定一件事,並不是由一個細胞完成的,如果
Thumbnail
盧梭曾經說過:“知識是教育的翅膀。”人類智慧的核心在於人類對知識和經驗的累積,這種智慧是來自人類的感知、思考、判斷和創造力。而AI智慧則是建立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基礎之上,是人工智能算法的產物。
Thumbnail
盧梭曾經說過:“知識是教育的翅膀。”人類智慧的核心在於人類對知識和經驗的累積,這種智慧是來自人類的感知、思考、判斷和創造力。而AI智慧則是建立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基礎之上,是人工智能算法的產物。
Thumbnail
或說,把這本書取名為「猴子也能懂的人工智慧」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作者松尾豐教授長年深耕人工智慧的研究與開發,並且經歷AI發展史上的大起大落。之所以著作本書,與其說是推廣或科普人工智慧的知識,不如說是提供務實的資訊與評估,讓那些拿著大把鈔票的資本家們,不會抱有過高的期待,反而耽誤了人工智慧的發展...
Thumbnail
或說,把這本書取名為「猴子也能懂的人工智慧」也有過之而無不及。作者松尾豐教授長年深耕人工智慧的研究與開發,並且經歷AI發展史上的大起大落。之所以著作本書,與其說是推廣或科普人工智慧的知識,不如說是提供務實的資訊與評估,讓那些拿著大把鈔票的資本家們,不會抱有過高的期待,反而耽誤了人工智慧的發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