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苦役肉身的《我的完美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觀看《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2023),更多的是體認到生命本真的存在,役所廣司(役所広司)飾演的平山,其肉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無明所繫,愛緣不斷。

因此,單單只用「詩意」形容這部作品,是遠遠不夠的。「詩意」一詞並不足以呈現平山生命中的靜謐與哲思,隨著日日循環的生活,以及細密牽引於心底與人的連結,文溫德斯(Wim Wenders)是在低限度的表現方式中,展現生命更為強大的有機性和精神力。

低限主義(Minimalism)也並非只是將型態簡化至根本的基點,而是透過空間中的動態游移,轉變成為觀者在觀影體驗時,能在相對寬廣的空間中經驗電影,由此衍生對自我的發現。

溫德斯透過幾次鏡位的轉換,在不變的、看似機械性的行動中,將鏡頭沿著屋內的榻榻米移動,創造出更立體的空間。幾次的循環下,單調的空間陳設、單一的角色行動與沒有劇情的劇情,一層又一層地被雕塑,平山與其屋瓦,便成為強壯的精神堡壘,他的生活理出了脈絡,而在富秩序的紋理下,仍有其對生命抒情的思考。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花絮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花絮照/甲上娛樂 提供

電影前後只花了 17 天拍攝役所廣司的戲分,溫德斯與同為德國人的攝影師法蘭茲路斯迪花了更多的時間穿梭在東京市內拍攝空景,溫德斯望見的東京對役所來說,是不同於以往慣常的觀看角度。

溫德斯精確地捕捉了生命看似不變、卻總是恆動的變動性,役所的演出同樣精準,但這並非經過排練的,實際上在電影正式開拍之前,役所投入幾天的時間在參與東京公廁計畫的清潔員身邊見習;到了拍攝階段,溫德斯也決定不排練、直接開拍,亦未曾要求役所重複拍攝,幾乎所有的鏡頭都是一顆就拍完。

透過這樣的拍攝方式,演員也就不是在「表演」,而是隨著反覆的動作,成為角色在「生活」,並從中整理出屬於角色的思想。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花絮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花絮照/甲上娛樂 提供

片中還有另一個有趣的設定:平山一角少有台詞,其生活行如苦役肉身,不曾言明的孤獨,便透過音樂體現。

The Animals 的〈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是將平山前半段的人生化作一場無法被採集的「傳奇」,這首自十九世紀末日漸風行的藍調曲風,曾被鄉村民謠歌手 Joan Baez 與詩人歌手 Bob Dylan 重新灌唱過,老調幾經傳唱,版本眾多,直到 1964 年,由 The Animals 重新改編、推出了搖滾版本,「日昇之屋」便多了一股身處幽冥而不感孤寂的、體孤獨而生的靜默之感。

隨著日昇,在平山開車時出現的第二首歌為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Pale Blue Eyes〉,有別於 1968 年釋出的 Live 版,片中使用的是將樂器底噪置於人聲之後的錄音室版本,包辦詞曲創作的 Lou Reed 也一改往常的迷幻噪音,哼唱出的是屬於中年後的呢喃。

〈Pale Blue Eyes〉或許更接近平山的心境。即使片中並未講述其背景,可幾經年歲的磨礪,生命經驗與歲月當然在他身上鑿下了印子。與此同時,我們或許更可以將平山視為一只驚寤的肉身,離開慾念而有了修身的開始。

Cause I've had nothing to live for(畢竟我也沒什麼好留戀的)
And look like nothin's gonna come my way(既然也沒有什麼好事會繼續發生)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平山的修身,是日夜操持不變;與屎尿為伍,是將生命的美與俗看作同質的存在,遂少言而多行,將中年後的孤獨視為修煉。這樣獨自過活、忍受孤寂的情緒,來到 Otis Redding 的〈(Sittin’ On)the Dock of the Bay〉,便多了一絲愜意。

作品前半的平山寡言,直到遇見蹺家來找自己的姪女,生活便出現了活水。Patti Smith 的〈Redondo Beach〉、滾石樂團的〈(Walkin’ Thru The)Sleepy Cith〉以及英國樂團 The Kinks 的〈Sunny Afternoon〉,更可視作是平山再次遇見外甥女後的心境轉折。

延續著〈Sunny Afternoon〉,平山與外甥女終將迎來別離,可欣逢一次塵緣的撫觸,平山或許也如歌詞所述般厭倦了獨自行走的孤寂;下一首歌是 Van Morrison〈 Brown Eyed Girl〉:

So hard to find my way(找到屬於我的道路是多麼艱難)
Now that I’m all on my own(如今孓然一身的我)
I saw you just the other day(那天遇見了你)
My, how you have grown!(嘿,看看你長大了多少)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這時開始,平山從木料般的靜定,起身流轉,與其照料的植物有所不同,他再次長出屬人、屬世間的花性。人世間的情愛義理連結,是世人本就難以割捨的緣分,如花蕊的騷躁,有盛開之時,可凋零便是未來的喻示。

最後一首歌,是曾在電影《燦爛新人生》(Golden Door,2006)出現的插曲〈Feeling Good〉,正如此片的提問:

「究竟這個世界有沒有通往天堂的金色大門?」

當 Nina Simone 哼唱著「It’s a new dawn/It’s a new day/It’s a new life/For me/And I’m feeling good」時,或許更多的探問是:電影最後一幕的平山,為什麼一唱三歎,同時笑著卻又泛起了淚光?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責任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 重生與發光:2024 奧斯卡專題,請往此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在魏書鈞的鏡頭底下,人不是作為一種理想而存在。他的角色不為詮釋什麼,不為意識形態服務,他們就只是人,一個有慾望,沒有太多道德包袱的人。他的角色在生活,在做些什麼,也許有目的也許沒有,也許很認真也許沒有,結局也許不盡如人意,但又不是那麼悲。不如意歸不如意吧,愁一陣,惱一陣,也就完了,日子還是繼續的。
Thumbnail
在魏書鈞的鏡頭底下,人不是作為一種理想而存在。他的角色不為詮釋什麼,不為意識形態服務,他們就只是人,一個有慾望,沒有太多道德包袱的人。他的角色在生活,在做些什麼,也許有目的也許沒有,也許很認真也許沒有,結局也許不盡如人意,但又不是那麼悲。不如意歸不如意吧,愁一陣,惱一陣,也就完了,日子還是繼續的。
Thumbnail
《異鄉人》書評與摘要:主角莫禾梭,面對母親的去世和自己的一切,演繹出他的冷漠和不在乎態度,反映了悲劇所帶來的強迫性審視,同時也彰顯了死亡作為結束和新的開始。
Thumbnail
《異鄉人》書評與摘要:主角莫禾梭,面對母親的去世和自己的一切,演繹出他的冷漠和不在乎態度,反映了悲劇所帶來的強迫性審視,同時也彰顯了死亡作為結束和新的開始。
Thumbnail
當社會一窩蜂地追尋效率、成就與進步時;主角平山反其道而行,選擇留在原地,放任時代穿過自己。他獨自沉醉於傻瓜相機、文庫本、音樂卡帶的魅力,並因為清潔工作,成日與屎尿為伍,卻又不見一絲可憐。在這太過喧囂、繁華的年代裡,平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遲暮人生,但就算不合時宜,依然不卑不亢,從容踏出優雅的慢活步伐。
Thumbnail
當社會一窩蜂地追尋效率、成就與進步時;主角平山反其道而行,選擇留在原地,放任時代穿過自己。他獨自沉醉於傻瓜相機、文庫本、音樂卡帶的魅力,並因為清潔工作,成日與屎尿為伍,卻又不見一絲可憐。在這太過喧囂、繁華的年代裡,平山展現了完全不同的遲暮人生,但就算不合時宜,依然不卑不亢,從容踏出優雅的慢活步伐。
Thumbnail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Thumbnail
這是一部普渡眾人苦樂的電影,樂的是,即便生活如此刻苦,小人物也有小人物們笑中帶淚、苦中作樂的生活,苦的是,再怎麼苦中作樂、假裝,也無法脫離階級權力的無奈。 人的社會因為越來越複雜而有了不同的階級與身分,在議員面前,是彬彬有禮的留美藝術家;在員工面前,則是三句不離問候對方老母的老闆。在回
Thumbnail
什麼是世界上,男人與女人、窮人與富人、白人與黑人、死人跟活人、大人與小人,有關係的人與沒關係的人,有山靠的人與沒山靠的人的共通點?  有一點是,在不同的文化歷史脈絡中,以感性或理性理解世界,而終究必須在夜深人靜時回答:「為何而生?」  「真正的英雄是沒有弱點的。」  英雄,
Thumbnail
什麼是世界上,男人與女人、窮人與富人、白人與黑人、死人跟活人、大人與小人,有關係的人與沒關係的人,有山靠的人與沒山靠的人的共通點?  有一點是,在不同的文化歷史脈絡中,以感性或理性理解世界,而終究必須在夜深人靜時回答:「為何而生?」  「真正的英雄是沒有弱點的。」  英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