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瀕臨死亡急救時,許多人還能維持意識一段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人類在心臟停止跳動、進行CPR急救時,有40%還能維持意識30-60分鐘。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raw-image


首先,這個研究的可信度很高。這是結合美國、英國、保加利亞三個國家的25家醫院,為數眾多的研究人員與醫療人員通力合作的大型研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7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5K會員
547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30
韓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的報導,清楚呈現來自學生與家長的霸凌,讓老師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應對方式之一是「放棄專業」,隨他們去了,應對方式之二就是選擇離職,不做最大。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6
你的部門、公司、參加的團體裡的領導者,是否有高度自戀的人呢?對這樣的人,或許你一開始會有些喜歡或佩服,但最後可能會有點討厭或想要避開。企業領導者與政治人物,又有多少是高度自戀的人?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2025/04/24
正規的答案,當然是「不可以」。不過,當專業的薪資越來越難負擔「中產生活」,也就不斷會有人挑戰專業倫理。然後現在有一種聲音出現,認為護理人員並不是「有公眾形象、常對社會大眾發言」的人,如果匿名拍攝OnlyFans,沒有理由接受公眾檢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人類在心臟停止跳動、進行CPR急救時,有40%還能維持意識30-60分鐘。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Thumbnail
最近有個研究發現,人類在心臟停止跳動、進行CPR急救時,有40%還能維持意識30-60分鐘。這代表什麼意義呢?
Thumbnail
死亡是你所害怕的嗎?覺得活著比較好?永遠沒有人知道,死亡後的世界長怎樣,因為去世的人一去不復返呀! 常常長輩會說:「阿你不要做壞事,小心到18層地獄後被閻羅王懲罰!」請問是從哪裡知道有地獄、閻羅王的啊?以科學的角度看來,一切都是人類想像的。 相信喜愛閱讀的各位,多少耳聞過「瀕死經驗」這個名詞。我就來
Thumbnail
死亡是你所害怕的嗎?覺得活著比較好?永遠沒有人知道,死亡後的世界長怎樣,因為去世的人一去不復返呀! 常常長輩會說:「阿你不要做壞事,小心到18層地獄後被閻羅王懲罰!」請問是從哪裡知道有地獄、閻羅王的啊?以科學的角度看來,一切都是人類想像的。 相信喜愛閱讀的各位,多少耳聞過「瀕死經驗」這個名詞。我就來
Thumbnail
回憶過往明確意識到自己活著的時刻,似乎都和死亡有關,一步之差就會死的那種。
Thumbnail
回憶過往明確意識到自己活著的時刻,似乎都和死亡有關,一步之差就會死的那種。
Thumbnail
失魂落魄、行屍走肉、魂不附體就字面上而言是指魂魄離開肉體,而我們理解成「悲傷」 在這些詞彙的意涵裡頭「心」的概念已經膨脹到牽動最核心的運作,足以動搖「人本」
Thumbnail
失魂落魄、行屍走肉、魂不附體就字面上而言是指魂魄離開肉體,而我們理解成「悲傷」 在這些詞彙的意涵裡頭「心」的概念已經膨脹到牽動最核心的運作,足以動搖「人本」
Thumbnail
心肺復甦術=救命 欸這是真的,雖然不見得一定能成功 (這個部分之前有討論過),但沒什麼事比心肺復甦術更直接地挽救生命。因此每年都會有各種RECOVER相關的文獻更新,希望更優化流程、多救一條是一條。今年是貓年(亂講),來聊聊貓咪心肺復甦囉。
Thumbnail
心肺復甦術=救命 欸這是真的,雖然不見得一定能成功 (這個部分之前有討論過),但沒什麼事比心肺復甦術更直接地挽救生命。因此每年都會有各種RECOVER相關的文獻更新,希望更優化流程、多救一條是一條。今年是貓年(亂講),來聊聊貓咪心肺復甦囉。
Thumbnail
最近因為有需要,從實習前到今年睽違三年之久,又來上了一次CPR+AED的課程。除了記得口令「叫叫CD」或是「叫叫壓電」之外,有些以前沒注意的收穫,趁著記憶還新整理一些個人覺得蠻有用的訊息分享給大家。(以下簡報圖源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Thumbnail
最近因為有需要,從實習前到今年睽違三年之久,又來上了一次CPR+AED的課程。除了記得口令「叫叫CD」或是「叫叫壓電」之外,有些以前沒注意的收穫,趁著記憶還新整理一些個人覺得蠻有用的訊息分享給大家。(以下簡報圖源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
Thumbnail
腦子細胞死亡基本知識已經很清楚了。  當心臟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腦袋內部便沒有氧氣了。  氧氣是細胞產生維持功能所需的能量所必需的。 如果腦袋細胞忽然,被剝奪了這種能量,他們會死亡。 在這項研究中,停止生命支持後,大腦中的氧氣水平下降,心臟也停止了運動。 但是,《當一個人的【血壓驟降】時,他們
Thumbnail
腦子細胞死亡基本知識已經很清楚了。  當心臟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腦袋內部便沒有氧氣了。  氧氣是細胞產生維持功能所需的能量所必需的。 如果腦袋細胞忽然,被剝奪了這種能量,他們會死亡。 在這項研究中,停止生命支持後,大腦中的氧氣水平下降,心臟也停止了運動。 但是,《當一個人的【血壓驟降】時,他們
Thumbnail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Thumbnail
人終究一死,所以,你我一定會死,大部分平常都以為自己不會死? 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會是別人,大家好像瞬間忘了,自己的祖先也死了,不就是會輪到自己會死嗎? 我在臨床上,看太多了!也說太多了,大家都要凖備好,自己隨時會死,大部分都會聽聽而已。 臨床上,有一群,人一定知道,什至感受到,我所說的話,那就
Thumbnail
在一般民眾,瀕死經驗的發生率,約4-8%。在心跳停止的患者,可以增加到10-23%發生率。 瀕死經驗的發生率,約4-8% 平常我們的大腦🧠,幾乎所有腦葉是同步處理,所有輸入大腦內的資訊連結,例如意識、記憶、感知和分辨的處理。但是在危險⚠️情況下,大腦神經就一時得不到相互合作的作用。 嚴大壓力下的
Thumbnail
在一般民眾,瀕死經驗的發生率,約4-8%。在心跳停止的患者,可以增加到10-23%發生率。 瀕死經驗的發生率,約4-8% 平常我們的大腦🧠,幾乎所有腦葉是同步處理,所有輸入大腦內的資訊連結,例如意識、記憶、感知和分辨的處理。但是在危險⚠️情況下,大腦神經就一時得不到相互合作的作用。 嚴大壓力下的
Thumbnail
女子與丈夫登山,因為失溫,心跳停止長達六小時被救回來。 她丈夫當時從所有跡象覺得她死了,多虧他與醫生的不棄不捨,特別是醫生當下的判斷失溫有救活的機會而不放棄。這裡面有趣的是,人因為失溫而差點喪命,但五臟六腑也因為低溫而得以保存維持,這是醫生判斷的基礎所在。 這裡面有兩個啟示 一、發生意外,只要身體
Thumbnail
女子與丈夫登山,因為失溫,心跳停止長達六小時被救回來。 她丈夫當時從所有跡象覺得她死了,多虧他與醫生的不棄不捨,特別是醫生當下的判斷失溫有救活的機會而不放棄。這裡面有趣的是,人因為失溫而差點喪命,但五臟六腑也因為低溫而得以保存維持,這是醫生判斷的基礎所在。 這裡面有兩個啟示 一、發生意外,只要身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