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容顏:盲眼刺客 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如何看待上世紀?尤其是上世紀的前半場。可以說20世紀前半場就是在革命、戰爭、大繁榮、大蕭條、理想狂飆與幻滅中走過,人類最深沉的慾望與恐懼斑斑在目。不過除了那些由鋼鐵與鮮血寫下的歷史外,20世紀其實還有一個不為人特別注意的側顏,即那個時代女性的意識正在逐漸抬頭。隨著黑奴解放、階級解放,女性也逐漸要擺脫第二性的地位,不過在這樣的過程裡,女性會如何看待那個鋼鐵與鮮血的世界?<盲眼刺客>是一本相當女性的小說,而它的時代背景正是那個狂飆歲月,因此<盲眼刺客>正以女性的視角凝視著那個時代,凝視著巨變中的時代。娓娓側寫出一個時代的容顏。

<盲眼刺客>由兩個部分穿插進行。第一部分是女主角的暮年回憶錄,第二部分則是一本書中書。第一部分以女主角艾莉絲第一人稱做視角,在她生命的最後時光回溯她生命裡曾經出現的人與事。第二部分的書中書則是艾莉絲在她妹妹蘿絲車禍過世兩年後以蘿絲署名所出版的一本名為<盲眼刺客>的小說。。這本小說以第三人稱說著「她」的故事。「她」是一個資產階級的貴婦,卻愛上一個被政府追捕的左傾共產主義份子,兩個人在城市的各式角落幽會,「她」要避開她的階級的眼線,「他」則要避開政府的獵捕,因此幽會地點不斷從這裡換到那裡。而在危險的幽會過程裡「他」為「她」編說了一個寓言故事,一個發生在遙遠外太空辛克龍星球上關於盲眼刺客的奇情故事。

這兩個部份分別寫出了一個女性在那個時代中的不同面貌。一個是為人所知的、資產階級女子的生命,某種張愛玲式的蒼白。另一個則是隱藏在階級面具之下,拿開後我們看見了類似鐵達尼號中凱特溫絲蕾般的激情與勇氣。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以流暢的語言風格交錯敘說兩個故事,而這兩個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故事的兩面,第一人稱視角看到的是世人眼中的艾麗絲,第三人稱反而才進入她私密的內心世界。到了小說的終曲之時,兩個故事逐漸合而為一,在閱讀過程裡其實已逐漸猜到結局,不過還是大受震懾。以小說美學而論,這本小說的結構有一種古典的、現代主義的簡約之美,不過最後的結局卻有著後設小說般的慧黠。

當代許多小說會以在作品裡出現另一個文本或是讓作者與讀者交互質疑等前衛的敘述藝術表達方式,試圖傳達某些時代的氛圍,但是當一篇作品淪為為技巧而技巧時,前衛的敘述風格將只是一場煙花,結束後讀者幾乎不會記得什麼。畢竟一本小說成功的因素有很多,敘述技術只是其一而已。<盲眼刺客>並沒有這類缺點,它的前衛風格反而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屬於20世紀女性生命不同面貌,反差呈現了艾麗絲姊妹在父權體系下爭取自主權的不同結局。另外作者以現實與寓言故事互為參照,則殊堪玩味。對於這個寓言故事關於它的象徵意義大概每個人的解讀都不會一樣,不過科幻寓言裡盲眼劍客與啞女巧妙地成功逃離體制控制的結局對於當時處於龐大父權體系陰影下的艾莉絲而言,故事本身就寓意了某種希望,某種對於世界終將改變,命運也將改變的希望。

書名:盲眼刺客

作者:瑪格麗特‧愛特伍

出版:天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在南方的黃昏裡遇見夕陽的沙龍
5會員
41內容數
主要是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一些閱後的個人獨白與絮語。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7/29
約翰‧溫德姆的<三尖樹時代>是一部關於文明崩潰的經典科幻小說,探討人類在文明消失後如何生存的困境。小說描述了文明崩毀後,倖存者面臨的困境與重建文明的可能性,並藉由這些描寫來反思現代文明的價值觀與生存至上的目標如何取得平衡。
Thumbnail
2024/06/14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6/14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2024/03/19
第一次讀完挪威的森林已是多年以前,這次重新把這本小說再翻讀了一次,當然,這並不像從前那樣,一字一句的讀完,只是簡略地翻過一次,雖然只是這樣,也慢慢回想起故事情節來,然後耳邊,其實正確來講應該是心裏,緩緩響起Yesterday Once More的幽緩節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美麗卻已近帝國黃昏,小說裡巨變前夕的氣氛躍然紙上。彼時加拿大仍是英國殖民地,不過南方的美國已是獨立共和國。某種反叛的氣息在春天潮濕、微冷的空氣裡無聲擴散,帶來不安,不過也是另一種希望。
Thumbnail
19世紀的維多利亞時代美麗卻已近帝國黃昏,小說裡巨變前夕的氣氛躍然紙上。彼時加拿大仍是英國殖民地,不過南方的美國已是獨立共和國。某種反叛的氣息在春天潮濕、微冷的空氣裡無聲擴散,帶來不安,不過也是另一種希望。
Thumbnail
<盲眼刺客>由兩個部分穿插進行。第一部分是女主角的暮年回憶錄,第二部分則是一本書中書。這兩個部份分別寫出了一個女性在那個時代中的不同面貌。一個是為人所知的、資產階級女子的生命,某種張愛玲式的蒼白。另一個則是隱藏在階級面具之下,拿開後我們看見了類似鐵達尼號中凱特溫絲蕾般的激情與勇氣。
Thumbnail
<盲眼刺客>由兩個部分穿插進行。第一部分是女主角的暮年回憶錄,第二部分則是一本書中書。這兩個部份分別寫出了一個女性在那個時代中的不同面貌。一個是為人所知的、資產階級女子的生命,某種張愛玲式的蒼白。另一個則是隱藏在階級面具之下,拿開後我們看見了類似鐵達尼號中凱特溫絲蕾般的激情與勇氣。
Thumbnail
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546 LGBTQ得以作為一種題材被表現,然而,在電影的媒介必須面對如何讓幕後隱身。在《燃》中明顯地是失敗的範例,這點尤其出現在故事中的千金與畫家互相訴說對於對方一舉一動的觀察時,這些內容
Thumbnail
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546 LGBTQ得以作為一種題材被表現,然而,在電影的媒介必須面對如何讓幕後隱身。在《燃》中明顯地是失敗的範例,這點尤其出現在故事中的千金與畫家互相訴說對於對方一舉一動的觀察時,這些內容
Thumbnail
為了創建一塊女性不需要被強迫完成生子責任的樂土,看似是眾人要拿起槍來反抗箝制,冒險故事的確精彩,但艾妲最後的選擇,讓我發現捍衛自己的辦法不是只有一種。能幫助他人的知識,也是另一種不可取代的力量。
Thumbnail
為了創建一塊女性不需要被強迫完成生子責任的樂土,看似是眾人要拿起槍來反抗箝制,冒險故事的確精彩,但艾妲最後的選擇,讓我發現捍衛自己的辦法不是只有一種。能幫助他人的知識,也是另一種不可取代的力量。
Thumbnail
主角伊莉莎白.馬許真的就是一個小人物,你讀過的歷史課本上不曾出現過她的名字,然而她卻能經由海路,足跡遍及四大洲,走得比那個時代的女性都還要遠。 她的一生,也正是動亂世界史的縮影。
Thumbnail
主角伊莉莎白.馬許真的就是一個小人物,你讀過的歷史課本上不曾出現過她的名字,然而她卻能經由海路,足跡遍及四大洲,走得比那個時代的女性都還要遠。 她的一生,也正是動亂世界史的縮影。
Thumbnail
帶著些許後設小說型態的設計,Margaret Atwood 讓書中有書、故事中有故事,彼此縝密層層套疊,卻又在卷首就直接破題,最後讓結局不比沿途逶迤而下的奇險更引人入勝。
Thumbnail
帶著些許後設小說型態的設計,Margaret Atwood 讓書中有書、故事中有故事,彼此縝密層層套疊,卻又在卷首就直接破題,最後讓結局不比沿途逶迤而下的奇險更引人入勝。
Thumbnail
「切記,在這本書中我所用的所有細節都是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的,換句話說,它不是科幻小說。」 寫作《使女的故事》之前,愛特伍花了很多時間田野調查,她蒐集了來自世界各地受壓迫卻無法發聲女性的故事,將她們的生命歷程雜揉進她的小說中。無外乎,《使女的故事》中的女性角色如此有血有肉。
Thumbnail
「切記,在這本書中我所用的所有細節都是曾經在歷史上發生過的,換句話說,它不是科幻小說。」 寫作《使女的故事》之前,愛特伍花了很多時間田野調查,她蒐集了來自世界各地受壓迫卻無法發聲女性的故事,將她們的生命歷程雜揉進她的小說中。無外乎,《使女的故事》中的女性角色如此有血有肉。
Thumbnail
不同世代的女人們都讀過不同世代的《小婦人》。馬區家女孩成長的過程也成為不少女性的縮影。不管是成熟,大家閨秀的大姊-瑪格,熱愛自由不願被世俗價值觀綁架的二姊-喬,婉約安靜喜歡彈鋼琴的三姊-貝絲,以及有點任性且熱愛繪畫的小妹-艾美,四位個性各異的姊妹構成了一部流傳百年的經典文學。
Thumbnail
不同世代的女人們都讀過不同世代的《小婦人》。馬區家女孩成長的過程也成為不少女性的縮影。不管是成熟,大家閨秀的大姊-瑪格,熱愛自由不願被世俗價值觀綁架的二姊-喬,婉約安靜喜歡彈鋼琴的三姊-貝絲,以及有點任性且熱愛繪畫的小妹-艾美,四位個性各異的姊妹構成了一部流傳百年的經典文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