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碎日常-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為了重新找到生活的熱情,在沒有明確想做的事與興趣以前,和朋友相約每週繳一張圖,不限題材與媒材,不限完成度。

用最少的壓力,讓自己動手。

已經第三週了,還是沒有找到過去畫圖時的「心流」狀態。沒有想畫的主題,或者有一點點想畫,但以現在自己的狀態難度太高,所以不打算進行;已經著手畫的東西,遇到稍微複雜一點點的,像是重疊的花蕊與花辦,就開始煩躁焦慮,覺得自己辦不到,這是學生時代很少發生的事。

學生時代的自己,遇到繁複困難的構圖想仿畫的時候,會覺得有挑戰性,同時有點期待完成,會有成就感;只有在需要繪圖技巧,不是細心耐心就能完成的東西時,才會知道自己現在辦不到,仍然可能會去挑戰,即使結果不那麼理想。


不知道還能堅持幾週,這樣的方式到底找不找得到?

會不會一開始方向就錯了,其實自己根本已經無法從畫圖中找到熱情?


目前能輕易進行的事,大概只剩下閱讀和寫手帳了。閱讀量不算大,今年度以來,包含翻了幾頁確定沒什麼興趣、因為特定需求快速跳讀的書籍、線上的小說等,總計大約26本。已經比以為的多了,我以為自己其實不怎麼看書的(笑)。

為什麼能記得有幾本呢?因為有手帳嘛!以前是用開花生活實驗室出品一日一頁的手帳,因為寫手帳的用意本就是與自己對話,然後放心忘記,不希望反而變成壓力,所以也不強迫自己每天一定要寫。

後來,空白頁越來越多,手帳的厚度卻不會減少。一本空空如也的手帳,每天在背包裡跟著自己出門又回家,也挺可憐的。從2022年開始就改用空白格子筆記本自己畫了,選擇的厚度大約是開花手帳的一半左右。

雖然自己做手帳前置的作業時間不少,但做這件事的時候是開心的,也幾乎進入心流狀態了。會不會比起書寫內容,我其實更喜歡做手帳本身?畫月計畫的格子、用貼紙或轉印紙妝點頁面、想著閱讀清單及電影清單在手帳裡的先後排序,這些事情的的確確讓我感到開心。


還記得離開學生時代後,讓自己出現心流狀態的事情,就是整理遊戲資料畫成excel表格了。不見得有人會需要,但就是很想去整理他,不用花錢還能變成我喜歡的樣子。

工作上很少有機會做自己會開心的事,倒是最近負責的專案計畫,因為需要在會議上簡報提案,反倒有機會開心做簡報。我不怎麼愛說話,特別不喜歡講電話,但對於開口提案這件事,雖然並不擅長,也會緊張,但好像不怎麼排斥。

會不會自己在這方面還有未開發的興趣呢?又該從哪裡去嘗試?

不如,再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吧。

關於一個因為一個小花圃而跌入園藝坑裡還沒爬出來的故事。歷經一次次殘害幼苗、辣手摧花到後宮那些鶯鶯燕燕看起來狀態還不錯的成長紀錄。如果你也喜歡那些綠色的小傢伙,不如一起討論分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距離上次全家福時隔兩週,同一時間播種,有的開花了,有的依然羸弱。 即使擺在差不多光照條件的位置持續2週,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已經不能用環境條件或者定植早晚來解釋,有的孩子就是比較健壯。
最近才回過頭去追頗有名氣的影集《獵魔士》,很討厭女角葉妮芙,覺得這人很自我,但其實真正討厭的是跟她一樣,為了抑制不安,拼命地想抓住些什麼,或者證明些什麼的自己。
2023/04/23 把7株櫻桃朝天椒小苗分別編號1-7號,分別放置。 1:控根3吋盆,光照良好處 2:普通3吋盆,光照良好處 3:普通3吋盆,光照良好處 4:普通3吋盆,微遮蔭 5:普通3吋盆,微遮蔭 6:普通3吋盆,微遮蔭,比1-5號晚1週定植 7:普通3吋盆,微遮蔭,比1-5號晚1週定植,用原
雖然發芽比人家慢,個頭稍微小一點很正常,但沒有分盆移植到大房子的影響卻更為明顯。
自從苟爸知道我們有在種植之後,便叫我們種辣椒,大概說了有三次吧。老人家對這類花時間不花錢的事好像特別上心,覺得要種就是種可以吃的,自己種的有機很健康。 但其實我不敢吃自己種的東西,種植過程中,看到這個蟲爬過去,鴿子大便噴到哪片葉子,要吃的話心裡就有點疙瘩。
昨天晚上和苟維斯終於把放在冰箱一個多禮拜的芭樂切來吃,下班後的我們都又累又懶惰,忘了吃水果是很常見的事。 苟維斯做事又快又隨便,切好的芭樂上面還有幾絲沒剝乾淨的黑色鬚鬚。 「為什麼芭樂都有一撮黑黑的毛?」不等苟維斯回答,我邊問邊拿起手機問google。
距離上次全家福時隔兩週,同一時間播種,有的開花了,有的依然羸弱。 即使擺在差不多光照條件的位置持續2週,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已經不能用環境條件或者定植早晚來解釋,有的孩子就是比較健壯。
最近才回過頭去追頗有名氣的影集《獵魔士》,很討厭女角葉妮芙,覺得這人很自我,但其實真正討厭的是跟她一樣,為了抑制不安,拼命地想抓住些什麼,或者證明些什麼的自己。
2023/04/23 把7株櫻桃朝天椒小苗分別編號1-7號,分別放置。 1:控根3吋盆,光照良好處 2:普通3吋盆,光照良好處 3:普通3吋盆,光照良好處 4:普通3吋盆,微遮蔭 5:普通3吋盆,微遮蔭 6:普通3吋盆,微遮蔭,比1-5號晚1週定植 7:普通3吋盆,微遮蔭,比1-5號晚1週定植,用原
雖然發芽比人家慢,個頭稍微小一點很正常,但沒有分盆移植到大房子的影響卻更為明顯。
自從苟爸知道我們有在種植之後,便叫我們種辣椒,大概說了有三次吧。老人家對這類花時間不花錢的事好像特別上心,覺得要種就是種可以吃的,自己種的有機很健康。 但其實我不敢吃自己種的東西,種植過程中,看到這個蟲爬過去,鴿子大便噴到哪片葉子,要吃的話心裡就有點疙瘩。
昨天晚上和苟維斯終於把放在冰箱一個多禮拜的芭樂切來吃,下班後的我們都又累又懶惰,忘了吃水果是很常見的事。 苟維斯做事又快又隨便,切好的芭樂上面還有幾絲沒剝乾淨的黑色鬚鬚。 「為什麼芭樂都有一撮黑黑的毛?」不等苟維斯回答,我邊問邊拿起手機問googl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一下子看書、一下子看影片,一下子寫日記,心總是靜不下來,後來想到,一陣子沒畫漫畫了,再來想一想有什麼趣事。我記得我以前喜歡畫些小漫畫,紀錄我跟戀人間發生的趣事,就算現在找不回戀人,也想努力找回幽默的感覺。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好像還沒有辦法好的紀錄 那我就片段的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你們是否也有過認真做了漂亮的筆記,成績卻不如意,最後乾脆連筆記都不做了,但內心並沒有一種舒暢感,反而是一種矛盾:同時期待自己與懷疑自己的經驗呢? 或者是做了想做的事,卻總做一半就不做了,或者常被以「三分鐘熱度」形容呢? 而這就是本篇的主題【心有餘而力不足】 內心想做的事情很大,但現在的實力並不
Thumbnail
這是一個描述一天生活的文章,內容包括作者個人的瑣碎雜事,思考和感受。時常覺得自己浪費時間的一整天。昨想些快速且高效的心靈療癒方式而不要依賴網路和電子產品。畫畫是個方法,但往往會花費太多時間。
Thumbnail
最近我在忙碌的工作和沒完沒了的家務以外的時間感到苦悶、困擾和迷失。我開始反思,什麼事才是讓我快樂的?或許與其糾結於興趣或娛樂,我該踏實把做家務變成我的興趣。
Thumbnail
描繪日常生活中的顏色和瞬間為特色,表現溫暖的情感、日常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回憶高中時期,少女流行寫本本,這種手繪日常記錄如今被重新發掘。透過手繪日常記錄,除了呈現美感,更能培養仔細觀察和持之以恆的耐心。現在有了新工具和免費教學影片,手繪日常好像變得不那麼難。透過累積的力量,即使不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意義何在,傻傻的做,然後記錄下來,只是為了單純紀念此刻的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我最近思考的是幾乎有些相反的面向,關於那些瑣碎的、不值一提的事情。我想知道那些被記錄下來會覺得「剛才實在浪費時間」的事情,它們的價值為何?我們在「不要這些」的時候,流失掉了什麼?我意識到,這種紀錄表某種意義上揭示著一種深刻影響現代人的「生產力成癮/焦慮」、一種對於「有意義的時間運用」的過份執迷。
Thumbnail
今天上班的時候,一下子看書、一下子看影片,一下子寫日記,心總是靜不下來,後來想到,一陣子沒畫漫畫了,再來想一想有什麼趣事。我記得我以前喜歡畫些小漫畫,紀錄我跟戀人間發生的趣事,就算現在找不回戀人,也想努力找回幽默的感覺。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好像還沒有辦法好的紀錄 那我就片段的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你們是否也有過認真做了漂亮的筆記,成績卻不如意,最後乾脆連筆記都不做了,但內心並沒有一種舒暢感,反而是一種矛盾:同時期待自己與懷疑自己的經驗呢? 或者是做了想做的事,卻總做一半就不做了,或者常被以「三分鐘熱度」形容呢? 而這就是本篇的主題【心有餘而力不足】 內心想做的事情很大,但現在的實力並不
Thumbnail
這是一個描述一天生活的文章,內容包括作者個人的瑣碎雜事,思考和感受。時常覺得自己浪費時間的一整天。昨想些快速且高效的心靈療癒方式而不要依賴網路和電子產品。畫畫是個方法,但往往會花費太多時間。
Thumbnail
最近我在忙碌的工作和沒完沒了的家務以外的時間感到苦悶、困擾和迷失。我開始反思,什麼事才是讓我快樂的?或許與其糾結於興趣或娛樂,我該踏實把做家務變成我的興趣。
Thumbnail
描繪日常生活中的顏色和瞬間為特色,表現溫暖的情感、日常的心靈饗宴。
Thumbnail
回憶高中時期,少女流行寫本本,這種手繪日常記錄如今被重新發掘。透過手繪日常記錄,除了呈現美感,更能培養仔細觀察和持之以恆的耐心。現在有了新工具和免費教學影片,手繪日常好像變得不那麼難。透過累積的力量,即使不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意義何在,傻傻的做,然後記錄下來,只是為了單純紀念此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