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罹癌的那一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切片報告檢查結果出來囉:是惡性腫瘤。

哇!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驚呆,但好像還聽得進去醫生講的每一句話,我還好好的跟醫師對答。

出了診療室,護理人員細心又耐心地跟我說(真的很有耐心,因為他說了三遍)等下要去的地方、做什麼事情、下次要怎麼掛號...。他可能意識到我開始大腦有點停滯了,停滯在診療室裡,沒能太記住他跟我說的SOP,後來他遞給我小紙條,下次就是這個時間回來看這個醫師的診,細心的用螢光筆畫上。我努力的記下他跟我說的一切,雖然不知道有沒有遺漏哪一句話。

我機器人似的走到下一站又下一站,然後騎機車回家。

一切的過程也實屬幸運,算很有效率的往前進行著,我也不打算打聽很多人、看很多醫生,再一一像筆飯店CP值一樣做最後決定。

這次,我打算憑第六感。

從健檢中心轉介跟體驗這裡醫師、護理師的對待,我感覺到「就是這裡了」,這裡會是解決我這個疾病的地方。這裡溫柔、耐心、安靜、乾淨,是病人適合療傷的地方-包含看的見的癌和看不見的傷。

入夜,我靜思著:原來人真的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一個人面對、一個人勇敢、一個人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其他人都是邀請來的禮物夥伴,讓我的人生更精彩,但自己就是主角,掌管所有的情緒、選擇前進或停滯。

平日裡糾結著那麼多事情,儘管一百個人給你一千個建議,都不如自己心中有思想跟為自己下決定的踏實。而且,終於發現很多事情其實不需要那麼糾結了。

雖然平常也懂活在當下的道理、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如果世界末日了你要做什麼...都比不上聽到醫生宣告來的有效果。道理很好理解,但親身體驗就是另外一件事了,那種感受是十倍的震撼跟打從心底的理解。

我沒有掉淚

在醫生告訴我是惡性腫瘤一定要切除別無他法、後來轉到外科醫生仔細的分析所有報告跟唯一處理方法後,我都沒有掉淚,雖然緊張但沒有掉淚。這是個很奇妙的情緒:我想著,如果我活下去會有什麼不同?會跟前40年活的一樣,還是不同?更開心?還是一樣在死胡同裡苟延殘喘、活不出燦爛?到底是更好還是更壞?這會是一個美好的盡頭或轉折點?

身旁的人說我很淡定,情緒起伏不大

到底是我壓抑了我的情緒所以生病、還是真是個淡定的人、抑或是一個機會讓我翻轉人生呢?

想想,每個階段的我都有點不同,都是我,但其實我知道喜歡哪個、討厭哪個!

做自己真的很需要勇氣。接下來還有很長的療程之路,伴隨著這個人生插曲,期許自己可以好好開心地生活下去、引領出那個有朝氣的靈魂活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inewhateveryourage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2023年中,人生的一大轉變是Cancer與我相遇。我把它視為一段冒險奇旅,因為它真的為我人生帶來轉變,是更好!我和家人感情更好了、篩選了摯友、讓生活網路更輕鬆簡單、接納&喜歡自己、帶來下一場豐盛的生活體驗。抗癌過程真的辛苦,但我卻因此看清楚我自己想做的事跟拾獲勇氣踏出旅程。我喜歡這樣的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由於這幾日都在靜養,還有照顧傷口,因此,我的創作時間也就跟著縮短了許多。 從《人生第一刀》裡,我聽取大家的建議,以身體狀況作為最優先的考慮後,創作就變得其次。就如格友所說的,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何來後續的創作。 除了格友們的關心與鼓勵外,我周圍的親朋好友們,也給了我一些協助,真心感動到痛哭流涕。
Thumbnail
由於這幾日都在靜養,還有照顧傷口,因此,我的創作時間也就跟著縮短了許多。 從《人生第一刀》裡,我聽取大家的建議,以身體狀況作為最優先的考慮後,創作就變得其次。就如格友所說的,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何來後續的創作。 除了格友們的關心與鼓勵外,我周圍的親朋好友們,也給了我一些協助,真心感動到痛哭流涕。
Thumbnail
切片報告檢查結果出來囉:是惡性腫瘤。 哇!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驚呆,但好像還聽得進去醫生講的每一句話,我還好好的跟醫師對答。 出了診療室,護理人員細心又耐心地跟我說(真的很有耐心,因為他說了三遍)等下要去的地方、做什麼事情、下次要怎麼掛號...。他可能意識到我開始大腦有點停滯了,停滯在診療室裡,沒
Thumbnail
切片報告檢查結果出來囉:是惡性腫瘤。 哇!我也不知道我有沒有驚呆,但好像還聽得進去醫生講的每一句話,我還好好的跟醫師對答。 出了診療室,護理人員細心又耐心地跟我說(真的很有耐心,因為他說了三遍)等下要去的地方、做什麼事情、下次要怎麼掛號...。他可能意識到我開始大腦有點停滯了,停滯在診療室裡,沒
Thumbnail
「你這個檢查結果是癌症,是惡性腫瘤」醫生冷靜地說完這句話 「是癌症?」當下的我一時還沒進入狀況 「對,這個要盡快切除,看能不能安排週末就住院,趕緊做全身檢查」 「請問是什麼原因,才會有這惡性腫瘤?」....
Thumbnail
「你這個檢查結果是癌症,是惡性腫瘤」醫生冷靜地說完這句話 「是癌症?」當下的我一時還沒進入狀況 「對,這個要盡快切除,看能不能安排週末就住院,趕緊做全身檢查」 「請問是什麼原因,才會有這惡性腫瘤?」....
Thumbnail
一期肺腺癌,沒有任何症狀。老天爺在新冠疫情期間,給了我發燒的機會。警告我,我需要重視自己。
Thumbnail
一期肺腺癌,沒有任何症狀。老天爺在新冠疫情期間,給了我發燒的機會。警告我,我需要重視自己。
Thumbnail
不用太堅強,但要相信自己 危機意識太薄弱?,還是過於樂觀?。兩年前,醫生宣告我罹患肺腺癌初期,右肺有個不友善的三公分腫瘤。當下,我專注著我即將要面對的治療方案,還有計算著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沒有半點的慌張,更沒有掉下一滴眼淚,理智到懷疑自己是不是正常人?。
Thumbnail
不用太堅強,但要相信自己 危機意識太薄弱?,還是過於樂觀?。兩年前,醫生宣告我罹患肺腺癌初期,右肺有個不友善的三公分腫瘤。當下,我專注著我即將要面對的治療方案,還有計算著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沒有半點的慌張,更沒有掉下一滴眼淚,理智到懷疑自己是不是正常人?。
Thumbnail
疾病,是強迫你正視自己生活的推手 經過可怕的切片穿刺後,就是等待化驗結果...
Thumbnail
疾病,是強迫你正視自己生活的推手 經過可怕的切片穿刺後,就是等待化驗結果...
Thumbnail
她那時沒敢想「萬一」,告訴自己只要好好過完24小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做完醫生交代該做的事就已經大功告成。心裡知道,那個沒敢想的「萬一」是個在背後緊緊追趕的超級怪獸,一旦回頭,就會被吞噬、永無翻身之地。
Thumbnail
她那時沒敢想「萬一」,告訴自己只要好好過完24小時,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做完醫生交代該做的事就已經大功告成。心裡知道,那個沒敢想的「萬一」是個在背後緊緊追趕的超級怪獸,一旦回頭,就會被吞噬、永無翻身之地。
Thumbnail
我是一名見習醫師,喜歡把一些小事記錄下來。如果刻在心板,能讓自己不能忘記,那我願意把周圍的這些人事物全部記下,因為那是我的成長之路
Thumbnail
我是一名見習醫師,喜歡把一些小事記錄下來。如果刻在心板,能讓自己不能忘記,那我願意把周圍的這些人事物全部記下,因為那是我的成長之路
Thumbnail
祇能接受的事實 隨着護士小姐的喚醒,我又要開始度過在醫院裏的新一天,每天護士和醫生,以及醫護人員都會重復着相同的工作:淩晨四點半他們要為病患測量心跳和血壓;隨後醫生就會為病患抽血拿去檢驗。而這一天對我而言,算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因為骨髓的報告今天就會有結果,馬上就能知道我患的到底是甚麽病。 在八點鐘
Thumbnail
祇能接受的事實 隨着護士小姐的喚醒,我又要開始度過在醫院裏的新一天,每天護士和醫生,以及醫護人員都會重復着相同的工作:淩晨四點半他們要為病患測量心跳和血壓;隨後醫生就會為病患抽血拿去檢驗。而這一天對我而言,算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因為骨髓的報告今天就會有結果,馬上就能知道我患的到底是甚麽病。 在八點鐘
Thumbnail
上週檢查後在診療室中與醫師一起看照片,不是才說「很好,淋巴看起來很乾淨」嗎?原來真的只是「看起來」,放大之後看到了異樣,在護理師操作超音波時,醫師指示她再往右邊一點,確認淋巴中的一顆,順道也處理了。
Thumbnail
上週檢查後在診療室中與醫師一起看照片,不是才說「很好,淋巴看起來很乾淨」嗎?原來真的只是「看起來」,放大之後看到了異樣,在護理師操作超音波時,醫師指示她再往右邊一點,確認淋巴中的一顆,順道也處理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