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資料是否可信呢?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媒體是獲得豐富資訊的管道,卻也藏著各種假資訊及不實訊息的留言,身為Z世代的你,能夠扮演小偵探分別出可信度及分析嗎?

raw-image

💡資訊判別度的重要

若我們的資訊建立在錯誤的答案身上,那會是多可怕?想想看,一傳十,十傳百,雪球越滾越大,造成資訊媒體不明不白,而資訊判別度就是透過一些方法和技巧,判斷此文章資訊是否可信喔! 資訊判別度根據參考資料,是建立在「透過掌握準確、可信的資訊,進行最適切決策」。 下面是小編整理後推薦的判別方式。

💡四大框架CARS

Credibility 權威性

1.資訊由誰提供?

專家是可信度判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聞媒體常常需要找到相關領域人士現身說法,除了給予更完善健全和適當的觀點之外,也是為了增加新聞的可信度。

常見的引用資料除了專家之外,也可能來自其他媒體或是書籍。

新聞若是報導錯誤資訊,會招致專家與大眾的批評,影響公信力,進而影響他們的市場。新聞需要經過審稿,除了撰文者以外的人會在新聞發布前確認真實性,記者也需具名刊登,所以新聞的權威性相對是高的。越大的媒體,越多人關注與檢驗,公信力與權威性也越高。 除非自費出版,否則出書有一定門檻,基本上在該領域享有一定的名氣。但因為審核校正的出版社編輯不一定具有相關知識背景,又是作者的一言堂,可信度就不如新聞媒體。

2.引用次數和品質

除了專家說的話,若是資料曾被專家轉傳分享並給予正向評價,也可以視為專家對資訊的認可,亦能增加這條資訊的可信度。越多相關領域人士轉傳,越可見其權威性和品質。

專家之間也可能互相評價。若是一個專家在他的領域名聲不好,雖然不一定代表他的專業性有問題,但可能他的言論過於主觀或是激進,是為了獲取注意。

Accuracy正確性

1.有其他資料佐證嗎?

一條新聞不可能只有一家媒體報導,若是找不到其他媒體的相關報導,基本上可以懷疑其真實性。

2.資料時效性

科學發現可能會被後人推翻,新聞會隨著時間推展出現更多後續結果。多數情況下,越新的資料可信度越高。

3.錯誤與無法查證的來源

確認資訊內容是否有錯誤。

舉例來說,近期有些梗圖會在名人照片旁邊加上一段話,但卻不是那些名人的名言。資訊的來源未提供事實,便是錯誤來源。

也曾經出現過將資料來源篡改成更有公信力的資料來源。追蹤資料來源,確認是否確實出現相關論述。

Reasonableness合理性

1.事實OR觀點?

無論是個人部落格或是新聞,文章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個人觀點。所以在判讀一則資訊的可信度時,先分辨出哪些是可以查證的事實,哪些是不可驗證的作者個人觀點。

雖然個人觀點無法查證,但我們依然可以透過個人判讀能力,判斷個人觀點、推測與因果關係是否有問題。舉例來說:「因為小明今天喝很多水,所以今天下暴雨。」但小明喝水並不影響天氣,因此這條因果關係並不成立也不合理。

Support證據力

1.文章引用層次 查看參考資料屬於第幾手資料。因為每一次的引用,都是一次再現,經過一次轉譯與詮釋,因此越接近原始資料的訊息,可信度也就越高。

2.作者是否具名

作者如果具名,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可以增加資料的可信度。

追蹤我們:https://instagram.com/100podcast.2022?igshid=MzNlNGNkZWQ4Mg==
IG:100podcast.2022
文案:蔓蔓、Sharon
美宣:亞璇


參考資料:

石廷宇(2018.9.12)。【學好觀點】閱讀素養單元之一:資源可信度疑雲!。 零加壹/林娘(2019.7.3)。[課堂]媒體識讀:資料來源可信度。Medium。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2022.5)《資訊判讀力》(左岸文化/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50會員
193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4/11/25
最近,密碼管理器公司 NordPass 公布了新的常見密碼名單(Top 200 Most Common Passwords)。除了全球排名,也可以切換國家常見密碼名單。
Thumbnail
2024/11/25
最近,密碼管理器公司 NordPass 公布了新的常見密碼名單(Top 200 Most Common Passwords)。除了全球排名,也可以切換國家常見密碼名單。
Thumbnail
2024/11/09
你平常查看新聞的方式為何呢?你常看的新聞來源有哪些? 根據資策會報告,截至 2023 年,網路和電視是台灣人最主要接觸新聞的方式,其中以入口網站為數位媒體的大宗,入口網站Yahoo!更是數位媒體的榜首。 依序四名ETtoday、TVBS、東森及三立皆為電視台起家。以報紙起家的自由時報位居第六。
Thumbnail
2024/11/09
你平常查看新聞的方式為何呢?你常看的新聞來源有哪些? 根據資策會報告,截至 2023 年,網路和電視是台灣人最主要接觸新聞的方式,其中以入口網站為數位媒體的大宗,入口網站Yahoo!更是數位媒體的榜首。 依序四名ETtoday、TVBS、東森及三立皆為電視台起家。以報紙起家的自由時報位居第六。
Thumbnail
2024/10/13
你有聽過「先入為主」這個成語嗎? 教育部辭典對這句成語的解釋是:「最早聽到的說法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印象,有了成見後就難以接受其他後來的意見了。」
Thumbnail
2024/10/13
你有聽過「先入為主」這個成語嗎? 教育部辭典對這句成語的解釋是:「最早聽到的說法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印象,有了成見後就難以接受其他後來的意見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時候,我覺得學校有很多好像很嚴重的指控,但是卻永遠合解不了,很多的關鍵就是有一方的說法是正確的,而另外一方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樣就非常難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有如老師一直在說的《假新聞》,這些假新聞為什麼和我們遇到的狀況都一樣呢? 經過老師的教導,我終於知道如何查證新聞是真是假,第一步,就是先
Thumbnail
有時候,我覺得學校有很多好像很嚴重的指控,但是卻永遠合解不了,很多的關鍵就是有一方的說法是正確的,而另外一方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樣就非常難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有如老師一直在說的《假新聞》,這些假新聞為什麼和我們遇到的狀況都一樣呢? 經過老師的教導,我終於知道如何查證新聞是真是假,第一步,就是先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我們在生活上、學業上或是工作上等遇到自己沒辦法理解的問題時,第一時間可能不是詢問身旁的朋友或家人,而是將疑問先google,找找看有沒有辦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漸漸也變成習以為常的動作了。 ⁡ 然而,你有沒有想過,網路上的任何資訊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 我們在生活上、學業上或是工作上等遇到自己沒辦法理解的問題時,第一時間可能不是詢問身旁的朋友或家人,而是將疑問先google,找找看有沒有辦法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漸漸也變成習以為常的動作了。 ⁡ 然而,你有沒有想過,網路上的任何資訊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Thumbnail
媒體是獲得豐富資訊的管道,卻也藏著各種假資訊及不實訊息的留言,身為Z世代的你,能夠扮演小偵探分別出可信度及分析嗎? 若我們的資訊建立在錯誤的答案身上,那會是多可怕?
Thumbnail
媒體是獲得豐富資訊的管道,卻也藏著各種假資訊及不實訊息的留言,身為Z世代的你,能夠扮演小偵探分別出可信度及分析嗎? 若我們的資訊建立在錯誤的答案身上,那會是多可怕?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這是《媒體素養企劃》正式上線的第一集。 訪談身邊的國高中之後,發現學生們已經意識到了媒體識讀的重要,同意需要辨識接收到的資訊,才不會誤信網路上的錯誤訊息。 但也不難發現學生並不具備媒體識讀的能力。
Thumbnail
验证一个事情的客观真实性是相对容易的。但主观因素的存在会让很多事实变得非常复杂及难以辨识,这个时候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 实际上,这几个“F”对有品牌,有信誉度的新闻机构而言,是基本的要求。符合以上标准的新闻,就能被称之为“突发性”的。 三是Messari,资讯版块相比而言数量不大,但有补充价值。
Thumbnail
验证一个事情的客观真实性是相对容易的。但主观因素的存在会让很多事实变得非常复杂及难以辨识,这个时候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 实际上,这几个“F”对有品牌,有信誉度的新闻机构而言,是基本的要求。符合以上标准的新闻,就能被称之为“突发性”的。 三是Messari,资讯版块相比而言数量不大,但有补充价值。
Thumbnail
在資訊泛濫,而且真確性愈來愈模糊的環境下,如何加強自己對資訊的判讀力,將會成為重要的命題……
Thumbnail
在資訊泛濫,而且真確性愈來愈模糊的環境下,如何加強自己對資訊的判讀力,將會成為重要的命題……
Thumbnail
對於論證過程,我們之前已經講了一些技巧,跟常見於混淆用的敘事方法,這篇要來提一下,怎樣判斷資料來源的可信度,可以有助於提高推論的品質。
Thumbnail
對於論證過程,我們之前已經講了一些技巧,跟常見於混淆用的敘事方法,這篇要來提一下,怎樣判斷資料來源的可信度,可以有助於提高推論的品質。
Thumbnail
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很方便,然而也因此有很多假訊息會混雜其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偽,就很容易被騙,甚至還會助長假資料傳播,造成的後果小的可能只是看看笑笑,大的就可能傷害到身體。也因為如此,辨識假資訊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變得越發重要。
Thumbnail
因為現在網際網路發達,資訊流通很方便,然而也因此有很多假訊息會混雜其中,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分辨真偽,就很容易被騙,甚至還會助長假資料傳播,造成的後果小的可能只是看看笑笑,大的就可能傷害到身體。也因為如此,辨識假資訊的方法對我們來說變得越發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