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社交型態的變化與不安全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這一次拍視頻最大的收穫就是,從以前一開始害怕社交媒體的多元性發展及持續的演變,而產生的強烈對比和被替代性的不安想法,到心態放平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

當我們看見自身的價值時,也自然不會害怕科技的變化與恐懼被替代(AI等技術)。因為我們都可以著重在發展自身的天賦和創造力,創新與創意是獨特的,而每個人的表達都不太一樣。科技的發展成了我們生活中的好夥伴與幫手,助力我們個人的表達也可以創造出更多可能性與不同人合作連結,我們與科技是互補共存的合作夥伴也是拓寬了我們自身發展的可能性。

不過從科技發展到社群媒體與交友軟件的普遍性,我發現自己線上交友互動多年後,真正想要的還是實際的交往相處。因為縱使社交型態的改變,我們有更多機會可以網上聯繫、交流、甚至與更多人線上互動,但人與人之間實際的相處建立的情感連結還是更為深刻強烈。

社群媒體、交友軟件可以成為與人聯繫、認識的樞紐,但情感與美好回憶很多時候還是離不開生活中的互動相處。就好比我現在回想起過往的一切時,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不是我跟朋友的手機聊天內容,而是我們見面相處的那些時光。

我想科技帶給我們更多機會與便利性,但是手機外、線下,人之間實際的相處還有和大自然的連結,這始終是我們會達成的一個平衡點。

所以科技的進步帶給我們的影響連帶的社交型態的變化是存在的,但當我們開始有覺知的去使用跟建立自己的界線,我們便可以享受科技變化帶來的美好。同時,也感受到生活當下本身的豐盛。

Photo by Adem AY on Unsplash

Photo by Adem AY on Unsplash

網路開啟了新的社交模式,也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感謝我們可以在網上相遇~ 感謝各平台提供的空間

讓我們以不同形式在支持,陪伴彼此

社群媒體(social media)成了一種資源,一個可以和更多人接觸、認識、分享、表達自己、交流的平台,一個超越物理距離的限制,仍然可以聯繫互動的空間。它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更多人可以看見你、認識你、聯繫你產生某種新的連結與可能性。

交友軟件(dating app)成了一個可以交朋友、認識對象的可能性,但也並非是絕對性。

到最後,取決於我們怎麼定位社群媒體、交友軟件。

我們是不是還把自己當成人生的主角,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有意識的分配自己的時間、精力等等,還是我們是被手機順勢帶著跑,花了更多時間在網上。就如同我們是了解、調節自己的情緒,還是被情緒牽著走去做出的行為一樣。

人的互動可以止步於網路社交平台,也可以持續發展到線下生活中的相處。

網上提供我們新的交友渠道,多了一種與人接觸的可能性。所以我們是否在各社交平台或交友軟件上與人建立連結後,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或許也關係到我們是否線下在生活中也有更深入的相處與了解,亦或著也和我們起初的交友目的有關聯。

不是每個人都有交友目的。但在網上的設定上,有時候交友軟件就有了某種定性 這個定性不見得一成不變。可能不同時期、遇見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想法,關係也可能隨著相處會有變化產生。有時候你發現網上或是線下物理的距離不是真的距離,當我們超越時空感受心靈的連結時可以是很純粹的。

我想以前我渴望談戀愛,現在渴望交友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內心的空虛想要依賴他人,但同時我也感受到了是因為想敞開心扉想邀請更多人來到我的生命。我這顆封閉已久的心要啟動了。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渴望並不可恥也並非全是因為匱乏的感受。因為我們人是離不開群體的互動連結,關係的建立可能並非完美,但隨著我們更清晰認識到自己的需求、帶著覺知感受來設立邊界感。我們便可自在地與人相處,還可以體驗關係中帶來的和諧美好、建立健康成熟穩定的關係。

內在的穩定與安全感,使我們在網上或線下的交友關係中都可以很自在。因為你不會急著發展,也不會過於熱情急著熟絡想要抓著一個人當成救命稻草般的依賴 成為自己的救贖者。你可以與人建立的關係中保有獨立性與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產生共生依賴的關係。我們因為網路的連結可以體驗到不同的社交距離與不一樣形式的陪伴支持方式,所以交友的過程可以是自然的、循序漸進的,可以是真誠的相處、認識彼此。這時少了強烈的目的性、少了快速墜入愛河的衝動,談了一場又一場的速食愛情,當然也漸漸不會因為恐懼或是防備心時常止步於表面的淺社交、多角關係遊戲人間。

關係中的交情有深淺之分,人和人之間也是不停的在流動變化的。

這次的感情經歷當中,我們相識於網上,但目前也止步於網上。雖然交友軟件讓我們相遇,有機會線下相處認識彼此。可因為大環境的變化、雙方的選擇不同、物理距離、還有其他種種原因,讓我的不安與失望全部都顯現出來了。網路再次觸發到"我會被取代"、"我不重要"的恐懼,這次不是科技技術本身: 是因為彼此的交流、處理方式與遺憾不甘。社交平台與物理距離或許是其中原因,但並非全部。

網路社交平台中社群媒體與交友軟件開啟了眾多選擇的可能性。交友軟件使我們可以接觸很多人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同時也能使我們容易迷茫其中。交友軟件可以反映,我們當下自身的狀態。我也在想是不是交友軟件、社交平台的出現增加更多型態關係的比例,使更多型態的關係(situationship, fwb, open relationship)更為普遍。或許沒有交友軟件這樣的情況依然存在,只是沒這麼明顯。網上似乎放大了很多現象及狀態。我想交友軟件開啟了很多可能性,但使用者的不同,包含使用心態、目的不同、情感需求的不同、遇見的人不同,自然也就會有了不一樣的結果,體驗到不一樣的經歷。這不網上也有很多人分享自己的經歷,還是有很多因為交友軟件牽線成功,有美好愛情的例子,遇到真愛不限渠道!

確實網上的互動與實際的相處陪伴感受還是不同。尤其在愛情中更為明顯,可能因為愛情有了更多情感需求、親密度更深層,例如有些人的love language 包含肢體的接觸。我曾問過我朋友為什麼我不會那麼明顯感受到我們之間的距離會因為物理距離的不同而害怕我不是對方重要的存在,我朋友說因為我們有良好情感基礎,加上我們都知道彼此怎麼想的。至少到現在,如果遇到事情我們都會讓對方知道的,溝通是種信任,了解彼此想法就有了安全感,這不限什麼交情與關係。

關係的維繫是雙方彼此的意願與共識

此外,我也依然相信人之間的連結是超越各平台、超越現實虛擬的空間,因為真不真實,真不真誠我們的心是有感覺的。有些人多年不連繫,但一旦聯絡起來,一旦見面也不會有絲毫的生疏感; 也有朋友是網上結識,但在線下見面後也不會尷尬的那種自然連結。

那是靈魂的相認,透過網路建立連結開啟了一段情誼。

人似乎沒那麼可怕了,不管是在哪裡認識~

見面相處固然能更認識一個人、建立更深的情感連結、創造回憶

但同時真誠超越這一切的限制

一切萬物皆是愛的顯現,純粹的愛是沒有條件限制的

love is everything and nothing

由於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與自我認同的建立,我們便能減少心中的不安,從而接納不同類型的交友方式、不同型態的關係、和不同深淺連結; 同時也可以不糾結、不執著、不強求連結的建立後一定要有什麼特定發展、交情或是結果。從連結的建立到關係的產生是未知,所以也充滿可能性。在社交媒體上,人和人之間某個瞬間的共振可以是因為一句話、因為一張照片、一首歌甚至僅僅是因為一個留言而產生共鳴。在交友軟件上,可能是因為初步的照片與簡介產生興趣。

我們一天可能與很多人接觸建立起某種連結。不管是網上還是生活當中,我們會在某個角落相遇。那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了,但我們不會太在意。

我們素未謀面,但卻在社交媒體上短暫的邂逅。這裡沒有強求某個結果,沒有強求非要發展成什麼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發展變化是流動,可以止步於點贊,也可以形成某種羈絆。

Photo by Eaters Collective on Unsplash

Photo by Eaters Collective on Unsplash

除此之外,我們和自己或是周圍人的互動是否都因為手機的出現產生了變化呢? 是不是大部分時間都放在使用手機上呢? 我就發現自己現在都習慣用手機紀錄,不管是拍照、還是用文字記錄感受。往往我都下意識地會透過手機捕捉當下的心情與美好,那一刻我興奮的想把那瞬間的美好記錄下來,可我也問我自己為什麼我不能好好欣賞眼前的一切? 因為我害怕忘記,我害怕這個美好在未來我記不得,我深怕眼前的一切都不存在,我害怕空與虛無。

同時,我發現在家裡,家人大部分時間各自都停留在網上的空間。與朋友相處,我還慶幸我們都挺珍惜相處時光與尊重彼此不會一直使用手機,但是走在路上甚至收銀人員,很多人其實都停留在手機上。這樣的現象似乎已經不稀奇了,大家也都習以為常。

在一次與媽媽鬧了矛盾時,她把我的手機門號終止。那個時候的我深陷極度恐慌不止是因為身心的受傷之外,更是因為我深刻感受到當手上這台手機沒有了門號與流量是多麼的不方便。那種不安還包含了自己在那個當下的無助,彷彿與這個世界斷了連結、孤立無援。那是一種極度的生存恐懼、是一種被拋下,深怕被全世界遺忘的感覺。我沒想到我對手機的依賴,還有與外界的聯繫幾乎都來自於社交軟件了。不管是信息的蒐集查詢、世界的動態變化、還是和親朋好友的聯繫都來自於社交軟件。原來沒有流量、wifi、手機的我好像就與世隔絕。

photo by NordWood Themes on Unsplash

photo by NordWood Themes on Unsplash

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變化與科技的發展都息息相關,我懷念的可能是沒有太多科技影響的過往。在校園環境下,從小學沒手機到初高中手機被學校保管的情況下,那種有純粹的快樂、也有純粹的煩惱,但大部分時間是沒有社交軟件的影響,因此我們是可以在生活中心無旁鶩的與人相處。

現今,手機與各軟件讓我們可以更方便的紀錄生命中的美好瞬間與更多人有某種connection,但我們是不是也因為手機失去了純粹的享受生活的當下或與身邊的人、與大自然的實際連結呢? 就在我們想捕捉美好的那瞬間時,我們是否也還能純粹的感受那個當下呢?

這樣的距離與隔閡,也是我在感受的。有時我會因為手機的便利性而忽略當下的美好,與自己、與生活都有了無形的隔閡。我甚至回想過去,我曾經還因為覺得可以線上聯繫,所以就不用和朋友家人見面了。不過現在的自己是越發覺得線上連繫和面對面的相處感受很不同的😂😂😂在此感謝自己本期節目的錄製,透過表達的過程與表達後的思考,我更明白地感受到了區別!

Photo by ROBIN WORRALL on Unsplash

Photo by ROBIN WORRALL on Unsplash

當我們將大部分時間放在關注他人的生活、八卦、新聞、動態時 

我們對別人的一舉一動是否超乎於我們對自身生活的重視? 

是否因為生活的快捷便利性中,例如線上點外賣等等,而少了實際的生活體驗? (線上的便利性與生活體驗的取捨、平衡)

前陣子,我就開始在家做飯

從買食材,煮飯,到最後洗碗多了一些程序 

所以讓我有些不情願,但當我實際去做的時候 

我才發現我的生活不是只有手機和床,而是可以豐富很多

甚至當你從0到1,為自己準備一頓飯後的那種成就感

看到自己嘗試為自己做飯,有了成長還是很開心的 

這大概就是的生活吧~ 接地的生活,體驗生命  


當下有種魔力,會帶給你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們的思緒時常慣性遊走在過往與未來 

我們時常為了生計奔波、為了目標奮鬥

就是沒怎麼停留在當下,體驗到生活中的小確幸

在瑣碎的事情中發現幸福感,純粹的感受活著、僅僅是存在的美好


這一期的最後,我也算是與自己和解啦!

時代一直在變遷,順應著一切的發展,我們仍舊有選擇權~ 

我們仍就可以找到舒服的平衡點,去體驗社交的多元與可能性

我們仍舊在一切變化中,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獨立性、與重要性





˚˖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中不可或缺 在這個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社群媒體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LINE到Facebook,各式各樣的平台提供我們一個便捷的管道,與親友保持聯繫、分享生活點滴。然而,社群媒體的普及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它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社群媒體:一把雙刃劍 社群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對象的故事激勵人心。文章提出了在使用交友軟體時的幾個要點,以及遇到的可能問題。建議開放心態多認識人、瞭解自己的交友目的、多觀察並不強求。使用交友軟體的好處在於可以快速多認識人,但也提醒不要一早就認定對方,謹記自己過得好勝過不適合的關係。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改變了人們之間的互動方式,並對兩性關係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的影響,從自我形象的塑造到兩性溝通的變化,以及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穩定性的影響。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社交媒體和虛擬溝通工具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新興科技為我們的兩性關係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書將探討數位時代對於兩性關係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這個新的社會環境中建立健康、穩固的關係。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許多人常說電腦手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的感情變得冷漠,但事實上人們從網路千禧年爆發以來,就有不少熱門的社群軟體,主軸仍然是社交。例如:PTT、奇摩即時通、台灣論壇、無名小站等,直到現在大家熟知的FB、IG、推特,甚至最新的抖音和小紅書短影片為首的社群。這些經過好幾十年,仍然是3C發展不可或缺的一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活中不可或缺 在這個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社群媒體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LINE到Facebook,各式各樣的平台提供我們一個便捷的管道,與親友保持聯繫、分享生活點滴。然而,社群媒體的普及也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它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社群媒體:一把雙刃劍 社群
Thumbnail
在交友軟體上認識對象的故事激勵人心。文章提出了在使用交友軟體時的幾個要點,以及遇到的可能問題。建議開放心態多認識人、瞭解自己的交友目的、多觀察並不強求。使用交友軟體的好處在於可以快速多認識人,但也提醒不要一早就認定對方,謹記自己過得好勝過不適合的關係。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社交媒體已經成為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地改變了人們之間的互動方式,並對兩性關係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的影響,從自我形象的塑造到兩性溝通的變化,以及社交媒體對兩性關係穩定性的影響。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社交媒體和虛擬溝通工具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新興科技為我們的兩性關係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書將探討數位時代對於兩性關係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這個新的社會環境中建立健康、穩固的關係。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許多人常說電腦手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的感情變得冷漠,但事實上人們從網路千禧年爆發以來,就有不少熱門的社群軟體,主軸仍然是社交。例如:PTT、奇摩即時通、台灣論壇、無名小站等,直到現在大家熟知的FB、IG、推特,甚至最新的抖音和小紅書短影片為首的社群。這些經過好幾十年,仍然是3C發展不可或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