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差一點離婚,所以又去溫習了這部著名的離婚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沒什麼感觸,就只覺得演技很強,一鏡到底很強。但帶著腦死狀態的婚姻再重看,終於懂了它的厲害之處。
不要引用孩子的話,他只是說給你聽的,我保證他跟你太太講的完全相反。(Don't quote your kid. He's just telling you what you want to hear. Trust me, he's telling her the opposite.)
查理的律師這樣說時,我才意識到,兒子對我說:「搬家也沒關係,因為我想跟馬麻住。」可能不是因為他與我長年累積的親密與愛,而是他小小年紀卻努力做出的體貼。事後,老公跟我說,兒子曾向他訴苦:「搬家的話,要打寶可夢機台好遠,而且也不能去吃那家我喜歡的咖哩飯了。」
這些我都不知道。
這也變成我決定撤回離婚,很大的原因之一。即使孩子表面上開開心心,但上床時間的討價還價、吃飯時間的沈默,都是他對於即將巨變的生活,真真切切的恐懼。
我發現我⋯⋯根本就沒有成就自己,只是成就了他。(I realized I...I didn't ever really come alive for myself. I was just feeding his aliveness.)
我的摯友最近離婚了。不同於我自己的婚姻只是無聊,其實沒有太大的恨與傷害;她的婚姻,則是每分每秒的消耗與折磨。她懷孕生子,離職在家,但當初說著「我可以養你呀!」的伴侶,卻不出產檢費用,還對她說出「你以為錢很好賺嗎?」這種話。但脫離社會四年、年紀也不年輕了的家庭主婦,能有什麼能力自力更生?正如電影裡的妮可,當她發現老公並不為自己獲得的機會而發自內心開心,反而是開始嫌棄、酸言酸語時,她才突然頓悟:
啊!這個男人,並不把我當成一個人。
我很心疼她,也很佩服她鼓起勇氣拋棄了這段有毒的關係,如妮可一樣,迎向新的可能性。
我每天早上醒來都希望你死掉!如果我能保證亨利不受影響,我真希望你得絕症,然後出門被車撞死!(Everyday I wake up I hope you were dead. If I can guarantee Henry will be okay, I hope you get an illness, and you can get hit by a car and die!)
在最有名的爭吵戲中,查理指著妮可的鼻子,怒吼出最後這段話,然後就痛哭失聲。這段話與「我真希望當初沒有生這個小孩。」應該都是已婚者與為人父母者,一定想過、卻無法說出口的佛地魔話語。
我自己在面對婚姻感到無助失落,卻怎樣都看不到一條路時,最常想的就是:「要是他出意外死掉了,那我不僅不是提出離婚的罪人,還是個喪夫的可憐寡婦,所有人都會安慰我,我還能得到所有的財產。」
很惡毒,我知道。但這真的是看似沒有出口的死路中,唯一的一道光。我甚至懷疑,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了,我會難過嗎?
台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系列第二集「尾號1314」,也有出現這段話。一人在台灣打拼賺錢的老公,看著老婆與小孩在國外的生活越來越習慣,他不禁開始緊張,是否這樣分隔兩地的生活會持續到永遠。就如「婚姻故事」裡的查理不願為了老婆離開紐約,這集裡的媽媽與小孩,也不願為了爸爸放棄英國的生活。當爸爸對一切感到無意義,把診所關了時,家人的反應不是關心,而是:「這樣你不就失業了嗎?」背後沒說的是:「這樣我們的生活費要怎麼辦?」
知道自己只是貪圖伴侶的經濟能力,卻完全無法給出關愛與親密,女主角最終哭著,在床上說出了自己最黑暗的想法:
我一直都知道我非常自私。我真的很常想,如果哪一天你出意外就這樣死掉,我就解脫了,那一切就結束了。我怎麼可以這樣?你對我這麼好,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看到這段,我很震撼,也感到慰藉,原來除了自己,也有別人會這麼想。
當現狀太令人痛苦,但我們卻沒有勇氣做出改變時,我們會希望一個被動的、意外的事件到來,替自己做出決定,因為這樣我們就不需為這個後果付出責任,還能可憐地當個被害者。
離婚是失落程度僅低於喪偶的壓力事件,在這個過程中,小孩不敢說出自己的害怕,伴侶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望,最終導致我們越走越遠。但這一切都是旅程,沿途看到的美麗風景,不會因為分開而消失。如果你也因為想離婚/已經離婚而感到自責與愧疚,請想想自己一路走來,有多麽勇敢。婚姻故事並不是一個鬼故事,而是我們所有人為了幸福而奮不顧身的,美麗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