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釀影評|《婚姻故事》:離了婚仍是永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身為渴望浪漫的人,我從小到大都很不喜歡一種說法:「我們的愛情已經昇華為家人的關係」。在這類句子裡,「昇華」用來比喻事物的境界提升,好像他們的愛情,境界更高、更棒了呢。
不是這樣吧。
對我來說,那樣的愛情只是變了,從固態不經過液態直接轉化為氣態,變成另一種東西,沒有「提升」,沒有「變好」。
「家人」代表永遠斷不開的綿長感情,當然比愛情關係更能保證長長久久,但「家人」同時也代表「我不一定喜歡你,我可以不跟你住一起,我跟你一年只見一次面也不會死,而且我會愛上別人」。這就是「昇華為家人」的奧義,未免太不浪漫了,簡直令我生氣──為何原來那種愛情消失了呢?
但隨著年歲漸長,我看待這種掩耳盜鈴似的「昇華」說法,變得比較寬容了。因為,人根本無法阻止這樣的改變,不論是荷爾蒙變化的影響,還是為著生活的折磨,總之大家都努力過了,仍然避免不了⋯⋯呃⋯⋯「昇華」。而且,不是每一段「昇華」過的婚姻,都延續得下去。
《婚姻故事》的查理與妮可,也努力過了。
查理(亞當・崔佛飾演)是紐約的劇團導演,妮可(史嘉蕾・喬韓森飾演)是成長於洛杉磯、靠一部青春電影走紅的女演員。她為了愛情搬到紐約,一起在查理的劇團工作,與查理共組家庭,兩人育有一子亨利。
編劇兼導演諾亞・包姆巴赫在《婚姻故事》的開頭,先各從兩位主角的視角,以蒙太奇手法敘說他們愛對方的理由,但在這溫馨甜蜜的介紹之後,馬上丟下一顆震撼彈:這是心理諮商師要求他們寫的,理由是為了讓他們順利度過即將展開的離婚程序,希望兩人在面對醜陋現實的時候,仍能記得對方的好。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13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世紀末遇見你》導演路奇歐卡斯楚曾在訪談中提及自己是個影迷,熱愛觀賞各種電影,第一部作品必然汲取不少前人的養分。儘管如此,《世紀末遇見你》洗鍊的清新質感,及其深邃的情感,依然讓人耳目一新。作為一名新銳導演,他就像電影中的主角奧喬,仍在尋找專屬自己的語言。他沒有迷失於茫茫影史經典之海,他將會找到自己。
自然與人是否有和諧的時候?彼此依賴、互相詮釋,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體。《擺渡之歌》實現了這個光景。不論是依山傍水的群青、彩霞餘暉的豔紅,還是落雪紛紛的蒼白,都與景中人相映相襯。一場電影像一幅寫意山水畫,寫人時用工筆,寫景時用潑墨,在大開大闔間,呈現最難以明說的空靈之境。
現今在職場上,女性正急起直追,在政治界女性開始取得權利,在家庭裡女性也支撐了部分家庭開銷,若說付出多少義務也代表了擁有多少權力,那麼男性完全掌權的正當性不斷減弱。過去被隱形的家務成本開始越來越被注意,教育程度伴隨著女性就業率的提升,那些立於女性足前、被時代沖刷的門檔已開始出現裂痕。
導演與演員聯手創造了一個色彩斑斕、慾望橫流,卻渴愛荒涼的城市景象,令人驚嘆。艾瑪本是個太過飄渺虛無的形象,但關於這個角色的靈魂空洞也吸引觀眾去思考猜測,與電影一起共同創造完整了這個角色,使得這個千姿百態的女主角具有說服力。看完電影之後,我仍舊深陷在以艾瑪為名的漩渦之中,心甘情願而無法自拔。
廖克發的作品長年關注邊緣族群的生活,也將觸角伸入了新住民的離散史,慣用文火慢熬的流動影像,舉重若輕的掌握了畫面的節奏與表現了敘事的成熟度,不論是沿著歷史的軸線回望,或是細膩觀察之後的反芻,他的起點是自身的故事,終點是自己的國族記憶。他藉由電影找到了一種歸屬感,是那種哀而不傷、隨遇而安的豁然開朗。
本片做為日本與烏茲別克建交 25 周年紀念之作,導演黑澤清並未將這些矛盾矯情地融合,而是以一種冷靜但不冷漠的觀點將之並置。片中葉子不斷以不甚流利的英語嘗試與烏國人溝通,卻始終只得到烏語的回應,全片沒有翻譯在場的情況下,「語言的溝通」幾乎是無效的,然而,失去語言這個媒介,生命就沒有共存的可能了嗎?
《世紀末遇見你》導演路奇歐卡斯楚曾在訪談中提及自己是個影迷,熱愛觀賞各種電影,第一部作品必然汲取不少前人的養分。儘管如此,《世紀末遇見你》洗鍊的清新質感,及其深邃的情感,依然讓人耳目一新。作為一名新銳導演,他就像電影中的主角奧喬,仍在尋找專屬自己的語言。他沒有迷失於茫茫影史經典之海,他將會找到自己。
自然與人是否有和諧的時候?彼此依賴、互相詮釋,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體。《擺渡之歌》實現了這個光景。不論是依山傍水的群青、彩霞餘暉的豔紅,還是落雪紛紛的蒼白,都與景中人相映相襯。一場電影像一幅寫意山水畫,寫人時用工筆,寫景時用潑墨,在大開大闔間,呈現最難以明說的空靈之境。
現今在職場上,女性正急起直追,在政治界女性開始取得權利,在家庭裡女性也支撐了部分家庭開銷,若說付出多少義務也代表了擁有多少權力,那麼男性完全掌權的正當性不斷減弱。過去被隱形的家務成本開始越來越被注意,教育程度伴隨著女性就業率的提升,那些立於女性足前、被時代沖刷的門檔已開始出現裂痕。
導演與演員聯手創造了一個色彩斑斕、慾望橫流,卻渴愛荒涼的城市景象,令人驚嘆。艾瑪本是個太過飄渺虛無的形象,但關於這個角色的靈魂空洞也吸引觀眾去思考猜測,與電影一起共同創造完整了這個角色,使得這個千姿百態的女主角具有說服力。看完電影之後,我仍舊深陷在以艾瑪為名的漩渦之中,心甘情願而無法自拔。
廖克發的作品長年關注邊緣族群的生活,也將觸角伸入了新住民的離散史,慣用文火慢熬的流動影像,舉重若輕的掌握了畫面的節奏與表現了敘事的成熟度,不論是沿著歷史的軸線回望,或是細膩觀察之後的反芻,他的起點是自身的故事,終點是自己的國族記憶。他藉由電影找到了一種歸屬感,是那種哀而不傷、隨遇而安的豁然開朗。
本片做為日本與烏茲別克建交 25 周年紀念之作,導演黑澤清並未將這些矛盾矯情地融合,而是以一種冷靜但不冷漠的觀點將之並置。片中葉子不斷以不甚流利的英語嘗試與烏國人溝通,卻始終只得到烏語的回應,全片沒有翻譯在場的情況下,「語言的溝通」幾乎是無效的,然而,失去語言這個媒介,生命就沒有共存的可能了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博物館去殖化運動的背景下,《達荷美:祖靈回家》的價值在於透過旁述敘事(voice-over)以構建全新的主體性。片中,文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發聲」,講述它們從被掠奪到重返來源地的旅程。例如,一尊皇家雕像訴說自己在巴黎玻璃展櫃中的孤獨感,並表達出渴望回到故土與人民建立聯結的渴望。
Thumbnail
本片從題材的殘酷程度,乃至炸彈使用的頻繁程度,其實都超乎預期。劇情尾聲,當最後一個尚未被回收的炸彈包裹送至單親家庭的小女孩手中時,我甚至無法肯定到底會如何收尾。雖然過往野木亞紀子總會替角色們留下一絲曙光,但此次整體基調實在太過尖銳,讓人一度懷疑最終會否再次賜死角色,藉由悲劇強化作品的批判性。
Thumbnail
《派特森》的美妙之處,除了它對於生活本身的建設──你可以寫詩,在乎形式與否、內容與否;無關乎好壞,關乎你可以選擇這樣去做──形塑出一個具豐沛感官細節的世界,也關乎它透過呈現愛情關係中其中一方的感知,去表現純粹的、與人產生連結的狀態。儘管無法終極地被理解,你仍然能去表達與接收,在這個世界裡愛與被愛。
Thumbnail
「拉札洛。」響亮的呼喊聲漸漸成為呢喃細語,彷彿聖性的耳語;再後來,拉札洛發高燒,長輩們輪流替他量額溫,手掌時而碰觸額頭,時而輕輕拂過,或奉上祝福親吻。與其說這是再尋常不過的日常情境,或許更像是某種儀式;更不用提教堂裡的聖樂,隨著拉札洛一行人被神職人員驅離後,也一齊離開教堂,跟著拉札洛走遠。
Thumbnail
《刺心切骨》的故事有些架空於現實之外,其餘的角色也很明確地只為服務故事裡的兄弟而存在,子滐與男友在對話之間小心翼翼地彼此確認,對比子涵向子滐不斷地灌輸與遊說;單親母親與將結婚的男友的故事線,則揭示了母職的犧牲,以及母親對子涵純然的恐懼、對子滐費盡一切的保護,他們為情節而存在的功能,都遠遠大過生活。
Thumbnail
《婚姻故事》這部電影深刻探討了婚姻的真實面貌,透過妮可與查理的婚姻生活,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所承受的壓力與犧牲。影片讓觀眾反思愛情與追求自我的平衡,並呈現出即使在分離後,兩人仍然帶有對彼此的理解與情感。此片值得每一對夫妻觀看,助我們反思婚姻中的自我與對方的價值。
前幾週與人閒聊,提到自己喜歡看電影這項興趣時,朋友就向我推薦了『婚姻故事』這部片。 在這之前,我對這『婚姻故事』這部電影僅有幾個印象:知道男女主角分別是由曾經飾演凱羅忍的亞當崔佛,以及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所搭配主演;以及這部片講述的是一對夫妻決定離婚期間所發生的種種故事。 此外,電影曾經獲得金球
Thumbnail
本文想描述出愛情關係的驚人蛻變歷程,如何從「戀人」的角色身份,隨著交往時間慢慢演化成「家人」的角色身份。 當兩個人相愛並開始交往後,他們之間會慢慢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如果把它具體性的描述,就是在兩人的心理空間上共同建造了一個「愛巢」,也可說是一個未來可能的「家」之雛形。 而隨著時間推移
Thumbnail
要不是為了看凱西·貝茲與妮可·基嫚的對手戲, 我勉強才看下去的。妮可·基嫚與男主角的愛情戲,實在不怎樣。
Thumbnail
《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是2019年的愛情劇情片,劇情靈感來自導演自己的離婚經過。由亞當崔佛跟史嘉雷喬韓森主演一對正在經歷離婚過程的夫妻,為了爭奪兒子的監護權,讓本應和平落幕的分手變成赤裸的傷害,兩人也因精湛的演技而雙雙獲得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的提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博物館去殖化運動的背景下,《達荷美:祖靈回家》的價值在於透過旁述敘事(voice-over)以構建全新的主體性。片中,文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發聲」,講述它們從被掠奪到重返來源地的旅程。例如,一尊皇家雕像訴說自己在巴黎玻璃展櫃中的孤獨感,並表達出渴望回到故土與人民建立聯結的渴望。
Thumbnail
本片從題材的殘酷程度,乃至炸彈使用的頻繁程度,其實都超乎預期。劇情尾聲,當最後一個尚未被回收的炸彈包裹送至單親家庭的小女孩手中時,我甚至無法肯定到底會如何收尾。雖然過往野木亞紀子總會替角色們留下一絲曙光,但此次整體基調實在太過尖銳,讓人一度懷疑最終會否再次賜死角色,藉由悲劇強化作品的批判性。
Thumbnail
《派特森》的美妙之處,除了它對於生活本身的建設──你可以寫詩,在乎形式與否、內容與否;無關乎好壞,關乎你可以選擇這樣去做──形塑出一個具豐沛感官細節的世界,也關乎它透過呈現愛情關係中其中一方的感知,去表現純粹的、與人產生連結的狀態。儘管無法終極地被理解,你仍然能去表達與接收,在這個世界裡愛與被愛。
Thumbnail
「拉札洛。」響亮的呼喊聲漸漸成為呢喃細語,彷彿聖性的耳語;再後來,拉札洛發高燒,長輩們輪流替他量額溫,手掌時而碰觸額頭,時而輕輕拂過,或奉上祝福親吻。與其說這是再尋常不過的日常情境,或許更像是某種儀式;更不用提教堂裡的聖樂,隨著拉札洛一行人被神職人員驅離後,也一齊離開教堂,跟著拉札洛走遠。
Thumbnail
《刺心切骨》的故事有些架空於現實之外,其餘的角色也很明確地只為服務故事裡的兄弟而存在,子滐與男友在對話之間小心翼翼地彼此確認,對比子涵向子滐不斷地灌輸與遊說;單親母親與將結婚的男友的故事線,則揭示了母職的犧牲,以及母親對子涵純然的恐懼、對子滐費盡一切的保護,他們為情節而存在的功能,都遠遠大過生活。
Thumbnail
《婚姻故事》這部電影深刻探討了婚姻的真實面貌,透過妮可與查理的婚姻生活,揭示了女性在婚姻中所承受的壓力與犧牲。影片讓觀眾反思愛情與追求自我的平衡,並呈現出即使在分離後,兩人仍然帶有對彼此的理解與情感。此片值得每一對夫妻觀看,助我們反思婚姻中的自我與對方的價值。
前幾週與人閒聊,提到自己喜歡看電影這項興趣時,朋友就向我推薦了『婚姻故事』這部片。 在這之前,我對這『婚姻故事』這部電影僅有幾個印象:知道男女主角分別是由曾經飾演凱羅忍的亞當崔佛,以及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所搭配主演;以及這部片講述的是一對夫妻決定離婚期間所發生的種種故事。 此外,電影曾經獲得金球
Thumbnail
本文想描述出愛情關係的驚人蛻變歷程,如何從「戀人」的角色身份,隨著交往時間慢慢演化成「家人」的角色身份。 當兩個人相愛並開始交往後,他們之間會慢慢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如果把它具體性的描述,就是在兩人的心理空間上共同建造了一個「愛巢」,也可說是一個未來可能的「家」之雛形。 而隨著時間推移
Thumbnail
要不是為了看凱西·貝茲與妮可·基嫚的對手戲, 我勉強才看下去的。妮可·基嫚與男主角的愛情戲,實在不怎樣。
Thumbnail
《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是2019年的愛情劇情片,劇情靈感來自導演自己的離婚經過。由亞當崔佛跟史嘉雷喬韓森主演一對正在經歷離婚過程的夫妻,為了爭奪兒子的監護權,讓本應和平落幕的分手變成赤裸的傷害,兩人也因精湛的演技而雙雙獲得奧斯卡最佳男女主角的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