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婚姻故事」沒得「討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一月底在Netflix上獨自看「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這部片,觸動我的有兩個點:

1. 婚姻諮商時,Nicole與Charlie被要求事先寫下對方的優點,並且現場唸出來,Nicole頑強抗拒,罵了粗話甩頭就走。

2. 雙方與律師試圖謀和離婚共識時,Nicole執抝又過不去地認為Charlie答應過「去洛杉磯住一陣子」的承諾,始終沒有實現,甚至發現Charlie根本從未當一回事。而Nicole辯駁說那只是「討論」,跟挑洗髮精、餐廳一樣,根本不是「協議」,更遑論承諾。Nicole的女律師專業雷達捕捉到,讓權力失衡的那一絲砝碼,直球開殺非得讓Charlie「出來面對」:「所以這八年來,你的意見就是『協議』,而Nicole的意見則只是『討論』?」


關於第1.點公開細數先生的優點,我覺得真的很難。玩過翹翹板的人都知道,如果坐在另一端的對方如果蓄意雙腳騰空使勁,自己這一端必然冷不防地猛然砸在地上,若是地面上還沒有緩衝輪胎保護,那種從尾椎骨上竄到頭骨的致命性震撼,不僅半死的永久性傷害,甚至還有被對方背叛的自我破碎感。

在性別平權失衡的翹翹板上,我想許多女性長期隱忍,一次次地被重挫之後,大概消磨光所有另一半的美好,只剩下殘忍的切身體會,甚至失語了。

不過,觀看電影的當下,我還是給自己一項生命實驗的邀請,或許能慢慢地寫下先生的優點,在未來「必要」時大聲唸給他聽,沒想到,昨天我就寫下【謝謝你沒激爆我的暗黑惡勢力】,肯定先生正直、誠實所支撐的婚姻忠誠,讓我得以在暫態的安全感裡,能夠專注在自我生命脈絡回溯,藉由故事重說來自我療癒的歷程,也終於體會自信與安全感是需要自己給予,而不是全部倚賴另一半的付出,甚至是不劈腿外遇。

至於第2.點,對我的觸動是一種全然「陌生」,即使我們的狀況跟Nicole與Charlie差不多,但他們進階到「討論」與「協議」的區辨,但我的婚姻故事是沒得討論的餘地。

怎麼會這樣呢?

過去二十二年來,先生因工作外派的緣故,我們經常一年到五年,就得換一個國家新生活,德過兩個不同城市,之後是英、中、馬,中間也在台灣生活過,雖然我比較希望留在台灣,並且嘗試再度回到以前的領域從事正職工作,而不是只能全職帶孩子與家庭主婦,還得兼職當翻譯、口譯與寫稿。

每次聽我唯唯諾諾地小聲說出想回台灣的願望,先生總是滿臉輕蔑地笑說:「好啊!看你哪天能賺夠多前養活全家,你就可以決定我們搬到哪裡了啊!看你現在收入不固定,又一副魯蛇的模樣,你怎麼敢有意見啊!沒本事就是要跟在別人背後跑!」

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我的確收入不穩定,因為先生堅持夫妻財產獨立,我得負責自己的營生,而他負責孩子的部分,以及給每月換算成台幣三萬多元,作為家庭可支配所得之用。

若以量化計算,我只負責賺取個人開銷的部分,以及貼補三萬多元部責的部分,貌似「賺」到了,但真實如此嗎?

這麼多年來,先生盛氣凌人嘲笑我愚蠢沒用,寫的文字沒人看,書絕不會有人出,是無望的失敗主義者,再加上他出差都是商務與頭等艙,再加上五、六星級飯店與享用高級大餐,並且每次都傳照片給我炫耀,還不忘提醒我去找個像這樣的工作,讓老闆買單。漸漸的,我真的將「魯蛇」內化成自我認知,不敢「討論」回台灣的可能,卻只能默默地跟著移居,以及想辦法在家事與照顧孩子的密集勞力與心力付出中,拼命兼差賺錢養活自己。

有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很差勁,就是勉強活在生存線上,只差沒滅頂而已,過去念國立大學、拿獎學金、得論文獎與得獎學金出國、得到老闆賞識與獎金多多,種種的「自我感覺良好」,好像根本沒發生過一般。

我,就這樣過完了一生。

漫長的地底似的生活,我真的以為自己「只能」這樣了。

意外地,人過半百才發現自己的確是低伏在地底的黑暗,四肢有些麻痺,但這就代表失敗嗎?我真的只能接受被「擺布」嗎?

如果,我真的能全然接受自己作為「支持」另一半職場發展,並且全時照顧孩子的母親,我可不可以發展另一套自我價值評鑑的標準,並且時時給予自己認證與鼓勵呢?

這幾年研習榮格,知道自己是內傾直覺,以及與「照顧者」原型高度連結,甚至不自知地被原型的負面給擄獲,我更允許自己定位在支持家人的角色,而不必然非得重新站在職場的舞台,而這一重新自我定位,的確打開觀照自我的「照顧者」負面能量,例如自我犧牲反轉的幽怨,以及期待贖回。

另外,屬於陰性的英雄之旅,可以是跌入深谷的慢慢走回地面,就像童話【老頭倫克朗】中失足跌落而成為蔓絲蘿大媽的公主,不一定要屠龍與取得聖杯,一樣可以在看似重複繁瑣的家事裡,修練自身陽性能量,梳理邏輯思維並且定住靈光一閃的創意,透過實踐,奪回爬出谷底的天梯。

以童話全像似的自我照見,漫長蟄伏沒有變現價值的自我修練,並非「魯蛇」的固著狀態,而是英雄之旅儲蓄能量的過程,以此嶄新觀點的認知,我以繼續深化實踐,期待自己拯救的瞬間。

我的「婚姻故事」一如我自省觀照與內在對話的風格,無須與先生口角爭鋒,也不必按照他與主流價值的邏輯,以自己可以變現的「市場價值」,證明存在價值,甚或搶奪主導權,我願意繼續支持家人,在家庭作為一種關係的黏劑與情感調和,作為我適才適性的發展,並且持續下探生命的深度。

然而,我更清楚先生對我的貶抑,並非事實,或許被集體無意識對家庭主婦與全職母親的低估與漠視,再加上沙文主義的滅性陰性付出與能量,讓缺少意識覺察的先生,無意識地行使言語暴力。

或許,當年若選擇單身與全職工作,或許就不是先生眼中的魯蛇,但是我更清楚的是,這些年我的付出與獲得,並非可以量化,而先生的事業能達到某個階段,裡頭有我太多的機會成本投入,而他對我的剝削不僅止於情感、時間與自我認知,更是一種關係夥伴的同在感。他絕不能以現在的我能否賺贏他,來論斷我的成敗,以及決定誰才是老大,相反的,缺乏性別平權的認識,以及無法帶著覺察去辨識並突破集體無意識牽制,甚至以此壓迫另一半的人,才是永遠的輸家。

先生有自己的功課,去面對個人與集體無意識的盲點。一如我也須在最深的谷底,最無望的周而復始,以及最偏頗的自我認知,自我內在陰陽整合,發展出脫之道。

我的「婚姻故事」的確沒得「討論」,但我學習甩開討論背後的整套沙文邏輯,重新找尋屬於我的英雄故事腳本與角色定位,並且一步一腳印地掌握眼下的歷程,我只走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在常人演裡跟以往沒有什麼差別,千篇一律的民間媽媽樣板,但只有我自己知道,目標是完成獨一無二的個體化歷程,如同所有人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品瑜的沙龍
20會員
40內容數
神話是人類的大夢,童話則是庶民生活智慧。藉由搬演故事,連結主角的原型能量,將個人與外在現實切換、深化,人生得以個人創作與詮釋,活出自己。22年台德異國婚姻走到死胡同,家中三名年紀各20、18與7歲的混血女兒,亦有相異的教養課題,於是,"演"很大成了最關鍵的生命實驗,療癒親密、親子與原生家庭關係。
吳品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4/12
每當有人在我面前,讚美或是表揚另外一位女生的種種美好特質時,於我聽來就彷彿是指向我的種種「不足以存在於世」的罪證,對方擁有的一切,相形之下就是我的缺失,什麼都不是的虛無感,想哭卻哭不出聲,瞬間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剩餘價值,唯有讓自己立即消失現場,才勉強能贖罪。 我沉睡在無視自我存在價值的長夢裡
Thumbnail
2020/04/12
每當有人在我面前,讚美或是表揚另外一位女生的種種美好特質時,於我聽來就彷彿是指向我的種種「不足以存在於世」的罪證,對方擁有的一切,相形之下就是我的缺失,什麼都不是的虛無感,想哭卻哭不出聲,瞬間都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剩餘價值,唯有讓自己立即消失現場,才勉強能贖罪。 我沉睡在無視自我存在價值的長夢裡
Thumbnail
2020/04/12
與老大聊了許多成癮的症狀,她對我的坦白很是震撼,母女加碼聊開來,正是實踐敘事理論的「問題外化」。 我們都各自在面對與處理自己的問題,但卻能在彼此面前得到自我揭露的勇敢,於是,能在敘說當下與問題拉開清楚視見,進行慢條斯理剖析。 如果每一個人夠誠實的話,一定會承認要自我揭露其實一點都不容易,特
Thumbnail
2020/04/12
與老大聊了許多成癮的症狀,她對我的坦白很是震撼,母女加碼聊開來,正是實踐敘事理論的「問題外化」。 我們都各自在面對與處理自己的問題,但卻能在彼此面前得到自我揭露的勇敢,於是,能在敘說當下與問題拉開清楚視見,進行慢條斯理剖析。 如果每一個人夠誠實的話,一定會承認要自我揭露其實一點都不容易,特
Thumbnail
2020/04/05
 回到德國後,本來就少外食,現在餐廳都關了,三餐都得自主料理,我們都各自輪值,再加上先生週末大顯手藝,其實美食從未斷過。  但我最愛的時光,不僅僅品嘗美食的三吋舌根享受,更是用完餐的整理清潔時光。
Thumbnail
2020/04/05
 回到德國後,本來就少外食,現在餐廳都關了,三餐都得自主料理,我們都各自輪值,再加上先生週末大顯手藝,其實美食從未斷過。  但我最愛的時光,不僅僅品嘗美食的三吋舌根享受,更是用完餐的整理清潔時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都以為,人的分別,必然有非常明確的原因,然而,那都是日經月累出的決斷,看似自私,看似突兀,卻也不是想著蓄意傷害,很多時候,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只能用包覆著萬千無奈的「走不下去」來闡明,為此,就算有引爆點,但若沒有搭配日常中所堆疊出的火藥,再怎麼激烈的單次爭吵,也都點發不了戀情的分道揚鑣。
Thumbnail
我們都以為,人的分別,必然有非常明確的原因,然而,那都是日經月累出的決斷,看似自私,看似突兀,卻也不是想著蓄意傷害,很多時候,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只能用包覆著萬千無奈的「走不下去」來闡明,為此,就算有引爆點,但若沒有搭配日常中所堆疊出的火藥,再怎麼激烈的單次爭吵,也都點發不了戀情的分道揚鑣。
Thumbnail
我的「婚姻故事」的確沒得「討論」,但我學習甩開整套沙文邏輯,重新找尋屬於我的英雄故事腳本與角色定位,並且一步一腳印地掌握眼下的歷程,我只走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在常人演裡跟以往沒有什麼差別,千篇一律的民間媽媽樣板,但只有我自己知道,目標是完成獨一無二的個體化歷程,如同所有人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我的「婚姻故事」的確沒得「討論」,但我學習甩開整套沙文邏輯,重新找尋屬於我的英雄故事腳本與角色定位,並且一步一腳印地掌握眼下的歷程,我只走屬於自己的道路,雖然在常人演裡跟以往沒有什麼差別,千篇一律的民間媽媽樣板,但只有我自己知道,目標是完成獨一無二的個體化歷程,如同所有人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Thumbnail
或是當你最熟悉的人,以一種完全不同的姿態出現。這主題讓我想起《戀夏500日》,曾經最愛的變成最可恨的,共有回憶卻各自解讀。比戀夏還要驚悚的是,婚姻故事讓Charlie直接對Nicole吼出「其實我天天都恨不得妳出意外死掉」。但至少,比虛構還真實一點的是,Nicole在不可置信之餘仍選擇去抱住哭泣顫抖
Thumbnail
或是當你最熟悉的人,以一種完全不同的姿態出現。這主題讓我想起《戀夏500日》,曾經最愛的變成最可恨的,共有回憶卻各自解讀。比戀夏還要驚悚的是,婚姻故事讓Charlie直接對Nicole吼出「其實我天天都恨不得妳出意外死掉」。但至少,比虛構還真實一點的是,Nicole在不可置信之餘仍選擇去抱住哭泣顫抖
Thumbnail
《Marriage Story》是個有趣的例外,他有童話故事的浪漫,卻又有現實的心碎與遺憾。以主題範疇來說《Marriage Story》還是一部愛情片,但他探討不是如何挽回,而是如何平靜離別。
Thumbnail
《Marriage Story》是個有趣的例外,他有童話故事的浪漫,卻又有現實的心碎與遺憾。以主題範疇來說《Marriage Story》還是一部愛情片,但他探討不是如何挽回,而是如何平靜離別。
Thumbnail
《婚姻故事》最令旁觀者痛苦的,是看兩個好人懷抱的善意被制度摧毀,順便還破產。曾經充滿真實感情的婚姻,被一堆技術性的、複雜離譜的問題,打成荒謬笑話。查理好不容易贏得的麥克阿瑟「天才」獎,大概全要拿去付律師費了,看起來律師才是天才。但查理與妮可終究走過地獄般的炙熱考驗,從另一端活著出來,成為不同型態⋯⋯
Thumbnail
《婚姻故事》最令旁觀者痛苦的,是看兩個好人懷抱的善意被制度摧毀,順便還破產。曾經充滿真實感情的婚姻,被一堆技術性的、複雜離譜的問題,打成荒謬笑話。查理好不容易贏得的麥克阿瑟「天才」獎,大概全要拿去付律師費了,看起來律師才是天才。但查理與妮可終究走過地獄般的炙熱考驗,從另一端活著出來,成為不同型態⋯⋯
Thumbnail
當婚姻走到了盡頭,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呢? 一部血淋淋剖析出離婚時所要面臨到的問題及情況的電影,且道出許多在婚姻當中的無力及無奈,有理以自身的視角來分析這部電影,值得已婚、離婚,甚至是未婚的朋友來欣賞,
Thumbnail
當婚姻走到了盡頭,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呢? 一部血淋淋剖析出離婚時所要面臨到的問題及情況的電影,且道出許多在婚姻當中的無力及無奈,有理以自身的視角來分析這部電影,值得已婚、離婚,甚至是未婚的朋友來欣賞,
Thumbnail
今年沒看太多電影,但沒有其他意外的話,《婚姻故事》應該會是我的2019電影排行第一名(我也很意外)。如果要套一句電影裡的台詞來描述我內心的感受,那就是「我哭了四次。」
Thumbnail
今年沒看太多電影,但沒有其他意外的話,《婚姻故事》應該會是我的2019電影排行第一名(我也很意外)。如果要套一句電影裡的台詞來描述我內心的感受,那就是「我哭了四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