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於早餐及午餐的時間–10:30,是我在台中進食的第一餐。
這幾年的台灣流行吃早午餐,多是有一至二片的土司,左邊擺上滑嫩炒蛋,右邊有香腸或火腿,中間位置有個小碗,裝著小份量的優格,那樣西式的組合。
今天吃的卻是傳統米飯,澆上微量的醬汁,灑落一些雞絲跟蔥花在飯上,搭配兩樣青菜、水果,與暖胃的竹筍湯。與其說是早午餐,比較像是早一點的午餐。
加點一杯楊桃蜜,喝起來甜味中透著一點鹹,解渴,也壓抑外頭一點炙熱的陽光。
回台北前,最後在火車站附近的街道閒逛。
有間老物店叫「酷庫-kuku」,跟店名一樣,是很酷的一家店。
收藏各種老物,小至磁鐵,大至門框,都是收藏也是商品。
走到店裏頭,會迷失的不只是方向,還有我的目光與荷包。
若是喜愛老物的人,這應該是個派樂地。
(但不確定價錢是否合理,畢竟非專業人士)
最後下手的記憶,是一個長橢圓的盤子,白底、周圍有一圈金邊,盤子中是花朵的圖案。
金邊微微褪色,有黑點的不完美,正好讓旅行的回憶填滿。
搭車前的最後2小時,想去哪裡再晃一下,最後被大太陽打敗。
想隨意找一家咖啡廳看書耍廢。小小的店面,從玻璃窗望進去,沒有客人。
一走進店內,卻發現不是沒客人而已,連老闆我也找不到。
最後才發現老闆竟站在櫃子的後面幫理髮的客人洗頭中?!
喝咖啡前需要先等老闆幫前一位客人洗好頭,前一位客人的頭也來不及吹,老闆先來幫我煮咖啡。是俐落也忙碌的老闆。
需要解渴,點一杯「可樂咖啡」,不知道其他地方有無這個品項,但我是第一次喝。
咖啡當作基底,加上可樂,梅子是點綴。
喝起來分不清可樂或咖啡誰是主角,有時梅子的味道又像是話劇舞台上的樹,不重要,但你不能忽視它,因為隨時有可能是推進劇情的重要一環。
結語:這是民宿房間裡的桌遊,裏頭有許多卡片,都是讓旅行變有趣的各種方式,彷彿是設計好的,在眾多卡片中抽到這張。
「這是一段在若有似無的規劃中完成的旅行。」
■■■到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