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古遺址(二)石器時代遺址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石器時代遺址裡有什麼?

古文化遺址是指古代人類居住生活過的地方,在遺址中經常發現有當時的房屋牆基、窖穴、灰坑、燒陶窯和大量窯片、生產工具和遺物以及灰燼等,描繪出社會發展的流暢圖景,為我們研究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文物資料。

古代文化遺址中,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大約有一百萬年。自從人類出現以來,便開始用石頭或木棍製造工具。早期人類使用的石器都是打製的,如生產工具有砍伐器、尖狀石。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頂洞人發明新的製作技術,熟練地掌握了挖刮、磨削、染色等方法,出土的骨針、石墬、刺繡裝飾品、石珠、飽足的獸牙、骨管等都可以證明。

舊石器時代,人們還不會建造房屋,只選擇自然的岩洞居住。例如周口店北京猿人洞穴遺址和河南安陽縣小南海洞穴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四千年,常見的有仰韶遺址和龍山遺址。

一、仰韶遺址

仰韶遺址首先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發現而定名,仰韶遺址出土的陶器有小口尖底瓶、三足鼎、彩陶罐、陶豆、陶碗、陶缽等。顏色以紅色為主,器物表主要是素面,但也有繩紋、籃紋、條紋。部分陶器口沿或腹部用黑、紅、白等清晰的顏色,繪有各種不同的幾何圖形,石製生產工具如石斧、石鑿、石鐮、石箭頭,有打製的也有磨製的。

二、龍山遺址

龍山遺址時代上比仰韶遺址較晚,此類遺址首先在山東省歷城縣龍山鎮發現並定名。這一時期,石器磨製的技術比較進步,工具以長形鑽孔石刀為主,但也出現了一些石鐮和蚌鐮。龍山遺址出土的陶器採用了較先進的製造技術,在燒製陶器方面,由於改變了燒陶窯的結構,廣泛的採用滲炭法的燒製方法,所以這一時期的陶器大多是灰色或黑色。特別是有少量的黑色陶器,器表光亮,都重要龍山文化在生產技術和生產效率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龍山時期的炊器,出現了三足兩、駕、獻,其多為袋形足,這樣可以加大受熱面積。


文:鶴嘴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彈劍樓會客廳
24會員
200內容數
主筆:彈劍樓主
彈劍樓會客廳的其他內容
2023/09/01
漫長的歲月過去了,由於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的變遷,定居點往往被埋藏在地表下面。考古學家在調查遺址之前,首先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Thumbnail
2023/09/01
漫長的歲月過去了,由於生產力和人類社會的變遷,定居點往往被埋藏在地表下面。考古學家在調查遺址之前,首先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Thumbnail
2023/08/31
考古記錄包括什麽?
Thumbnail
2023/08/31
考古記錄包括什麽?
Thumbnail
2023/08/30
為甚麼文獻證據,書面記錄不被視為考古證據呢?
Thumbnail
2023/08/30
為甚麼文獻證據,書面記錄不被視為考古證據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1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馬桶演進的千年之旅# 1 從古代的簡單石座到現代的智能馬桶,衛浴設施的演進及變遷。古羅馬的公共廁所、中世紀城堡的隱祕“更衣室”、文藝復興時期的沖水馬桶革新,以及工業革命後的普及,每一個時期都體現了技術與設計的融合。本篇將帶您穿越歷史,探索各個時期馬桶的設計演變及其對現代家庭生活的深遠影響。
Thumbnail
古埃及可愛的有腳陶碗,約西元前3700-3450年...
Thumbnail
古埃及可愛的有腳陶碗,約西元前3700-3450年...
Thumbnail
關於石器收藏,我一直都很有興趣,因為人類的歷史中,有幾個時期意義非凡,例如史前時代的農業革命、近代的工業革命,讓我們所謂的文明進程加速,個人以為,比起農業革命早的石器革命,更是無與倫比的重要,不論是當作武器還是工具,都加速我們的祖先遷徙進程
Thumbnail
關於石器收藏,我一直都很有興趣,因為人類的歷史中,有幾個時期意義非凡,例如史前時代的農業革命、近代的工業革命,讓我們所謂的文明進程加速,個人以為,比起農業革命早的石器革命,更是無與倫比的重要,不論是當作武器還是工具,都加速我們的祖先遷徙進程
Thumbnail
1999 年在故宮看到三星堆展,很是震撼,還買了個小青銅人回家(至今還穩妥妥地在家中客廳),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觀展後買紀念品。 當時心想著哪天可以到原遺址區一瞧究竟....在2023年的第一天終於圓夢! 去之前,我的記憶仍停留在99年的故宮展物---三星堆文物驗證古蜀文明的存在、表現出高超的青銅鑄造技
Thumbnail
1999 年在故宮看到三星堆展,很是震撼,還買了個小青銅人回家(至今還穩妥妥地在家中客廳),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觀展後買紀念品。 當時心想著哪天可以到原遺址區一瞧究竟....在2023年的第一天終於圓夢! 去之前,我的記憶仍停留在99年的故宮展物---三星堆文物驗證古蜀文明的存在、表現出高超的青銅鑄造技
Thumbnail
認識考古學 Archaeology 銘文學(epigraphy):對古代銘文的研究和解釋 。 陶器碎片(ostraca):用作書寫表面的陶器碎片。 台形遺址(tell):由古代定居點的遺蹟堆積而成的人工土丘。 浮雕(relief):一種雕塑技術,雕刻的人物和形式從平面上凸顯出來。
Thumbnail
認識考古學 Archaeology 銘文學(epigraphy):對古代銘文的研究和解釋 。 陶器碎片(ostraca):用作書寫表面的陶器碎片。 台形遺址(tell):由古代定居點的遺蹟堆積而成的人工土丘。 浮雕(relief):一種雕塑技術,雕刻的人物和形式從平面上凸顯出來。
Thumbnail
考古學(英語: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
Thumbnail
考古學(英語: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
Thumbnail
三毛在〈十三隻龍蝦和伊地斯〉提到一個叫伊地斯的撒拉威人,常來跟荷西借用潛水器材,下海捕捉龍蝦,待西撒政情進入劇烈變化,三毛即將離開,伊地斯要去打游擊,行前匆匆拿了「他最珍愛的東西」送給三毛,打開一看:「這兩塊磨光的黑石,是石器時代人類最初製造的工具,當時的人用棍子和藤條夾住這尖硬的石塊
Thumbnail
三毛在〈十三隻龍蝦和伊地斯〉提到一個叫伊地斯的撒拉威人,常來跟荷西借用潛水器材,下海捕捉龍蝦,待西撒政情進入劇烈變化,三毛即將離開,伊地斯要去打游擊,行前匆匆拿了「他最珍愛的東西」送給三毛,打開一看:「這兩塊磨光的黑石,是石器時代人類最初製造的工具,當時的人用棍子和藤條夾住這尖硬的石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