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累心不累、身忙心不忙
阿滴曾罹患憂鬱症,之後出視頻描述那段歷程,以及他從中獲得的啟發和如何復原自救的方法。最近又看到理科太太訪問他這段歷程的視頻。
人的身體傷痛—例如割傷、咬傷、扭傷—,自己知道痛,不必別人開口,自己也知道要去看醫生,自己會主動求醫。人的心理傷痛—例如被誤會、被責備、被侮辱—,自己知道痛,但卻往往隱忍不說,即令別人認為該去看醫生,自己也認為時間會撫平一切,到時心傷就會主動痊癒。身體的傷痛即令主動求醫,有時還是無法痊癒;心理的傷痛,即令一直存在,別人卻可能認為你只是在假裝或不夠堅強。
情緒來來往往,上上下下,有時有了過激的情緒但卻未處理完善,甚至會因而將這些沒處理好的不好情緒累積、堆疊起來,直至有件小事觸發,將長期累積的苦痛一次性的爆發出來,別人認為小題大作,莫名其妙,然而,自己卻根本控制不了(托勒把它稱為「痛苦之身」。)
有人認為憂鬱症患者可能源自抗壓性太低,阿滴在受訪時則以自身經歷認為:應該是完美主義加上抗壓性太高(他指的應該是他自己,而且這說法有意思,對某些人來說也有道理。但,其實,每個患者的肇因都不太一樣。但我同意他的說法。)換言之,不必事事都追求完美,不必事事都不能容忍一絲絲的瑕疵(不要太完美主義),而且必須懂得釋壓(不要抗壓性那麼高)。
心理的倦、累、傷、痛、苦、悲等等情緒,別人看不出來,自己有時也因不想示弱或讓人看輕而無法倒掉或釋放;有時又因將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從而承受不必也不應承受的壓力,長期下來,累積久了,不病也難。(有個作者—一時找不到來源—提到他母親檢查沒病,但處處喊痛,後來試著用情緒釋壓,結果竟脄釋放了二百多個情緒,從此未再酸痛。)
心理的傷痛需要及早處理,心理的壓力需要及早解消,不要等到來不及了才想到要處理、要解消。處理和解消的第一步是察覺和感受到心理的傷—沒看到要如何處理?心理的傷痛來自對此傷痛的想法和背後的故事。例如:這個案件要及早處理並且要處理完善,因為對未來的發展影響太大了。也因此這個案件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越想做好壓力越大也越不放心……越不放心就越想做好導致壓力越大…你看到其間的惡性的循環關係了嗎?案件重要所以要處理好,這沒問題,但為了處理好,所以你想了很多如果沒處理好會怎樣的情節,然後呢?這些情節又帶來了更多的想法和情節……所以你壓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不放心。
問題是你的時間和精力就是這麼多,就是這麼大,你也只能盡力去做,當你在做的時候,根本沒有什麼壓力不壓力和放心不放心,因為你的心力都在"做"上面了。只有在你的心思沒在"做"上面,而在胡思亂想時,才有所謂的壓力和不放心的(停下來,試著想一下,是不是如此?)讓想法停下來,去感受一下身體—例如試著抬起頭,試著笑一下—,或者深呼吸三下,再去做該做的。沒有了想法,那來的壓力?
平常就要注重心理健康的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