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三路襲唐】

【隋唐天下群英傳-三路襲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兵分三路?」頡利失聲道。

庫莫奚丹點了點頭。

頡利又道:「只是為了找出毘沙門的真身,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嗎?」

庫莫奚丹道:「毘沙門只應戰鬥而生,也只有在戰爭中,他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使命。」

頡利十分不滿:「要建立佛國淨土,乾闥婆的子民足矣。何須勞師動眾,就為了一個連自己也不明白的人?」

頓了頓,頡利又道:「合則勝,分則敗。這是老祖宗的教訓,庫莫奚丹你難道不把我突厥子民的性命,放在心上麼?」

庫莫奚丹冷冷道:「為了佛法,為了騰格里而戰的戰士,將會得到永遠的安寧。」

正當兩人僵持不下時,只聽帳外哈哈大笑之聲,隨即走入五人。

當先者高頭大馬,笑聲不絕,朗聲道:「佛主說得沒錯,要為騰格里而戰,怎麼能少了我?」

此人深目勾鼻,卻是西域胡人相貌,與突厥人迥異。

頡利怒目瞪視,道:「思摩,你憑什麼?」

思摩,本是阿史那,即突厥可汗嫡系出身。但其相貌類胡,始畢、處羅皆疑非阿史那。故雖為特勒,不得典兵為設。

意思是,打仗,沒有他的份。

只聽庫莫奚丹道:「聖戰當前,每個突厥子民,都不應置身事外。」

頡利心中一驚。這些人,莫不是庫莫奚丹挑選了,可能成為可汗的繼承人?

思摩也就罷了……那個最有資格的人,也在其中。

始畢之子,突利。

突利見可汗的眼光掃視過來,亦道:「毘沙門若能醒覺,此後中土便是突厥,突厥便是中土。此乃千秋萬世大業,請可汗三思。」

在李世民的掩護下,順利離開長安城的突利,自是馬不停蹄趕回部落。照會所屬的部族長後,突利弄清楚了當前突厥的情況。故應庫莫奚丹之邀,前來牙帳面見頡利。

頡利正要發怒,五人之中最年長者,向前踏了一步。

「突厥數十萬勇猛的戰士,只要可汗一聲令下,沒有一個會退縮。」

此人被稱做吐谷渾邪。

不是名字,因為吐谷渾邪並非突厥人,亦非中土漢人。他是從吐谷渾,跟隨嫁到突厥的吐谷渾公主而來。

頡利自幼便是由吐谷渾邪撫養教育,對他來說,吐谷渾邪比父母還親。

而吐谷渾邪的一句話,也讓頡利慢慢冷靜下來。

吐谷渾邪的意思是,現在,頡利仍是可汗。而他,也肯定會站在頡利這邊。稍加思索,頡利也大概有了分曉。

突利顯然最是支持庫莫奚丹的戰略,至於思摩,應該只是想藉此獲得兵權。

不過,另外兩個人是?

庫莫奚丹一擺手,道:「這是契丹君長,大賀咄羅。還有漢東之王,劉黑闥。」

劉黑闥神色萎靡,不發一語。大賀咄羅亦是淡然。

很明顯,這兩個人聽不懂突厥語。

庫莫奚丹續道:「以此二人聯合燕王高開道,負責東線作戰。可汗與渾邪大人自雁門入關,令突利與思摩前進馬邑,可汗以為如何?」

頡利還沒回答,庫莫奚丹又道:「可汗不要忘了,今年的飢荒,若非『盟友』相助,只怕我們現在討論的,就只是該不該投降李唐了。」

盟友嗎?

頡利很清楚,庫莫奚丹只是在強調自己居中斡旋的地位與能力。

不如現在殺了他吧。

這些盟友如果願意服從,就留,不然一樣殺掉。了不起再打,再一次經歷鐵與血,才能成就真正的可汗。

頡利的臉色越來越沉。

便在此時,他卻看見吐谷渾邪打了一個手勢,又比了比突利。

那是吐谷渾人常用的手勢,意思是「朋友」。

頡利臉色又是一變,隨即道:「佛主既已安排妥當,我們照著做就是了。」

庫莫奚丹嘴角微揚,點了點頭,與劉黑闥及大賀咄羅交待了幾句,便帶著二人同思摩離去。

陣營分屬兩方,不言自明。

待庫莫奚丹等人離去後,突利方道:「我們現在,也只能照他的意思辦事。」

吐谷渾邪接口道:「突厥多數部落,與周遭部族,仍奉庫莫奚丹為神明。便是要除去他,也得靜待時機。」

頡利嘆了口氣,問道:「怎樣的時機?」

吐谷渾邪道:「召集人馬,一律用他的名義。既然他意不在勝,參戰部族定會有所不滿。」

突利亦道:「我們再私下幫助反對庫莫奚丹的勢力,取得各部族的控制權。就像可汗幫助我一樣,那才是堅定的,真正的盟友。」

頡利點點頭,話鋒一轉,道:「你們認為,毘沙門是哪一個?」

突利正要答話,卻給吐谷渾邪攔住了。

只聽吐谷渾邪道:「我猜想,根本沒有毘沙門。庫莫奚丹只是假借名義,對大唐興兵,來削弱可汗在突厥的影響力。」

頡利與突利都是一驚,這一節,他們倆倒未曾想過。

突利道:「這樣對他有甚麼好處?」

吐谷渾邪道:「佛門自西域來,我懷疑,庫莫奚丹是受了統葉護的好處。」

統葉護,是西部突厥可汗。

始畢可汗時代,由於裴矩出謀,使突厥西部族另生二心,決定自立門戶,與突厥各別。

統葉護,是西部突厥第二代可汗。比起內部鬥爭複雜的突厥,西部的團結力道更好,數年來征匈奴,抗波斯,隱然已成西域霸主。

吐谷渾邪的意思,就是西部打算透過庫莫奚丹,把突厥也併吞掉。

這樣聽來,倒也合情合理。

頡利卻是搖了搖頭:「就我對統葉護的認識……應該反過來,是庫莫奚丹去告訴他,能讓他不費一兵一卒,取下突厥更可能。」

突利奇道:「有什麼差別?總之就是狼子野心。」

頡利道:「如果是統葉護主動,我們只能做好迎戰的準備。但要只是庫莫奚丹去說,那就是空口白話。我,突厥頡利可汗的話,會更得統葉護信任。我們,要跟西部和談。只要能談成,不管接下來的敵人是庫莫奚丹,還是李唐,都能全心全力的處理。」

吐谷渾邪連聲稱好,但突利卻覺得有些不對勁。

「李唐,也是敵人嗎?」

頡利冷冷道:「不管如何,我們目前只能配合庫莫奚丹,攻打李唐。計謀再好,我們的勇士再強大,也免不了犧牲。戰士們的血,不能白流。如果獵物已經衰弱,那我們就要得到他!」

時為武德五年,六月。

被秦王李世民驅逐的漢東王劉黑闥,率領突厥鐵騎捲土重來。

李唐北平王高開道,雖獲賜李姓,仍決定響應劉黑闥,受封突厥燕王。

山東唐軍以為戰事方定,猝不及防,一時兵敗如山倒。

待朝廷收到消息,正要整裝再發,已是八月之事。

不妙的是,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更分兵進擊,入侵雁門馬邑,往太原進發。

李淵,頭痛了……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78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還是來不及嗎?」李淳風看著湍急的河水,喃喃自語。 大雨雖停,水勢未歇。李世民下令待水退再渡河,往援洺水城,諸將皆無異議。 應該說沒辦法有異議。 李世民根本沒有露面,只是單純的遣使傳令。前來會合的將領中,當以秦瓊最為焦急。他知道,羅士信不是守城的材料。
雨,停了。 羅士信登上城牆,看著晴朗的天空。接下來,只要等李世民的援軍抵達,便可展開最後一波進攻。 不過,敵軍勢必會先到。 論戰,羅士信無不勝。 問題是,糧草有限。 羅士信入城之後方知,為何洺水縣人以城降。
面對劉黑闥的叛亂,李淵展開了動作。 山東諸將多為李世民所署,李世民自願前往,再好不過。 第一時間要打的,並不是真刀真槍的戰役。只要能穩住場子,李淵便可釜底抽薪。連證實都不需要,李淵就能肯定,劉黑闥叛亂的最大本錢,肯定是突厥在後方的支援。 劉武周,竇建德,不外如是。
當李世民在東部與王世充,竇建德纏鬥之際,李淵早已知道,勝負的關鍵,當在突厥。 一年之間,三度遣使突厥,卻皆遭扣留。 頡利可汗這樣的行為,令大唐皇帝李淵十分憤怒。進而也下令禁止長安城內,突厥使者離開。 雙方明爭暗鬥,大唐實居弱勢。
頡利獨自一人待在帳中。 幾年之前,他不過是「設」。身為可汗第三子的他,永遠都只能是「設」。 但庫莫奚丹說,必能助他登上可汗之位。 以佛祖之名起誓。
李世民已經許久未有如此閒適的心情了。 六月末,凱旋而歸,慶功行賞後,李淵便與他討論了接下來開館治經之事。李淵欽點了兩名負責人,要李世民也出兩個,四人共為主持。 李世民這邊,自然是房玄齡、杜如晦二人。而李淵所出,則是雍州世族的于志寧與蘇勗。 文學館設於陝東,李淵希望,能夠作為隴西與關中的橋樑。
「還是來不及嗎?」李淳風看著湍急的河水,喃喃自語。 大雨雖停,水勢未歇。李世民下令待水退再渡河,往援洺水城,諸將皆無異議。 應該說沒辦法有異議。 李世民根本沒有露面,只是單純的遣使傳令。前來會合的將領中,當以秦瓊最為焦急。他知道,羅士信不是守城的材料。
雨,停了。 羅士信登上城牆,看著晴朗的天空。接下來,只要等李世民的援軍抵達,便可展開最後一波進攻。 不過,敵軍勢必會先到。 論戰,羅士信無不勝。 問題是,糧草有限。 羅士信入城之後方知,為何洺水縣人以城降。
面對劉黑闥的叛亂,李淵展開了動作。 山東諸將多為李世民所署,李世民自願前往,再好不過。 第一時間要打的,並不是真刀真槍的戰役。只要能穩住場子,李淵便可釜底抽薪。連證實都不需要,李淵就能肯定,劉黑闥叛亂的最大本錢,肯定是突厥在後方的支援。 劉武周,竇建德,不外如是。
當李世民在東部與王世充,竇建德纏鬥之際,李淵早已知道,勝負的關鍵,當在突厥。 一年之間,三度遣使突厥,卻皆遭扣留。 頡利可汗這樣的行為,令大唐皇帝李淵十分憤怒。進而也下令禁止長安城內,突厥使者離開。 雙方明爭暗鬥,大唐實居弱勢。
頡利獨自一人待在帳中。 幾年之前,他不過是「設」。身為可汗第三子的他,永遠都只能是「設」。 但庫莫奚丹說,必能助他登上可汗之位。 以佛祖之名起誓。
李世民已經許久未有如此閒適的心情了。 六月末,凱旋而歸,慶功行賞後,李淵便與他討論了接下來開館治經之事。李淵欽點了兩名負責人,要李世民也出兩個,四人共為主持。 李世民這邊,自然是房玄齡、杜如晦二人。而李淵所出,則是雍州世族的于志寧與蘇勗。 文學館設於陝東,李淵希望,能夠作為隴西與關中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