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過程,猶如煙花綻放的燦爛時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樣的道路景觀,是夜晚特有的光

這樣的道路景觀,是夜晚特有的光

就像是夜空之中、燃燒殆盡的煙花一般,美麗絢爛的時刻總是轉瞬即逝。 於是寂靜覆蓋你與我之間,打破了喧囂整晚的沉默。 / 大約是兩個月前,那時候創作興致正濃,某天卻突然面臨寫作靈感枯竭的窘境。 「昨天還處在文思泉湧的狀態,今天就徹底喪失寫作的動力。」 無論我如何掙扎於書桌當前,都沒辦法寫出令人心滿意足的文字。撐不起故事的句子、零散又沒有生機的詞語散落一地,想要投稿的念頭隨之煙消雲散。 或許對我來說,創作出好作品這件事,是絲毫勉強不得的。沒有深思熟慮過,又談何質量好壞。 於是靜靜地掙扎。潛伏於冰面下的湖底,全身浸入透骨的涼意,去除恍惚如夢的雜念,保持難得一見的清醒。 沉澱已久,終於再次提筆。 從無話可說到不得不說,也是好事一樁? / 以和為貴是我的原則之一。從平日的生活當中,隱去好強的性格、做一個不愛爭的人,總能讓我更省力的活著。 雖說是想把這份力氣轉移到想做的事情上,但說穿了還是怕麻煩吧。(咦) 想做的事情那麼多,時間、精神、以及體力,都是有限的啊。 和平相處的初衷不斷延伸,成為一條明晰的道路。被逼至極限是我從沒想過的事情。 我討厭爭吵,因為這是傷感情的一件事。可是,容忍是有限度的,遲早會爆發。 我不願永遠、都以傷己,來保全某些事物。 現在的我,很好。 我是個很容易偏移的人。每當我偏移了心中所想,我的心都會試圖帶領我回到原本的位置。即使來回拉扯幾千幾萬次,也不曾停歇。 可是,我終究會走回心的中心點上。 就在那裡站定、反覆默念,屬於自己的心。 創作感想:完成這篇文章之後,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期許自己能像現在一樣漸入佳境、慢慢恢復到持續寫作的狀態。 我相信,我可以。

創作感想:完成這篇文章之後,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期許自己能像現在一樣漸入佳境、慢慢恢復到持續寫作的狀態。

我相信,我可以。


希望你喜歡我的文章!你的追蹤、喜歡、按讚、留言、收藏,都會成為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綠窗 2023.8.3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窗的沙龍
9會員
18內容數
綠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8
眼前是一片燦爛的光芒,雨滴悄悄滲入冰冷於手背和手心。
Thumbnail
2023/10/18
眼前是一片燦爛的光芒,雨滴悄悄滲入冰冷於手背和手心。
Thumbnail
2023/09/29
唯有記憶中的那日,依然清晰如昨。
Thumbnail
2023/09/29
唯有記憶中的那日,依然清晰如昨。
Thumbnail
2023/07/19
時時刻刻的自省,無法跳脫出思考的囚籠。
Thumbnail
2023/07/19
時時刻刻的自省,無法跳脫出思考的囚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就像是夜空之中、燃燒殆盡的煙花一般,美麗絢爛的時刻總是轉瞬即逝。
Thumbnail
就像是夜空之中、燃燒殆盡的煙花一般,美麗絢爛的時刻總是轉瞬即逝。
Thumbnail
回憶起人生第一次寫作,是聯絡簿裡三根指頭大小的日記欄,用歪歪扭扭的字跡,在小框框裡填上流水帳的一天,隨著年紀增長,清純期的少女的心事,超出框格限制,溢出的心情,必須慎重的用硬殼金裝,光亮柔白的紙頁給裝起來,從此就算當日子過得在混亂繁雜,都能在夜晚書寫的時候,把纏在腦袋上的結,一一梳理開來..
Thumbnail
回憶起人生第一次寫作,是聯絡簿裡三根指頭大小的日記欄,用歪歪扭扭的字跡,在小框框裡填上流水帳的一天,隨著年紀增長,清純期的少女的心事,超出框格限制,溢出的心情,必須慎重的用硬殼金裝,光亮柔白的紙頁給裝起來,從此就算當日子過得在混亂繁雜,都能在夜晚書寫的時候,把纏在腦袋上的結,一一梳理開來..
Thumbnail
寫作,來自一段多愁善感的心路歷程。 這段路,有著許許多多的自己感受和別人的故事,故事裡的每個提醒無非都是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也許,你的生活不見得會遇見這樣的故事,但,我的故事裡就是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看著別人發生的故事,我並不欣喜,而是把它寫下來,警醒自己,也提醒願意警醒的人。 把寫作當成日記寫
Thumbnail
寫作,來自一段多愁善感的心路歷程。 這段路,有著許許多多的自己感受和別人的故事,故事裡的每個提醒無非都是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也許,你的生活不見得會遇見這樣的故事,但,我的故事裡就是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看著別人發生的故事,我並不欣喜,而是把它寫下來,警醒自己,也提醒願意警醒的人。 把寫作當成日記寫
Thumbnail
是的,我承認我是因為寫作課的作業,重新思考自己寫的文字,能否自在嶄露。 有時候,寫作,是一件很私密的事。那是從自己滿溢而出的部份,化作文字而呈現。噢,你可能認為那是日記,不是寫作,沒關係,但寫作的內容無論怎麼包裝,其實都看得見自己。
Thumbnail
是的,我承認我是因為寫作課的作業,重新思考自己寫的文字,能否自在嶄露。 有時候,寫作,是一件很私密的事。那是從自己滿溢而出的部份,化作文字而呈現。噢,你可能認為那是日記,不是寫作,沒關係,但寫作的內容無論怎麼包裝,其實都看得見自己。
Thumbnail
時時刻刻的自省,無法跳脫出思考的囚籠。
Thumbnail
時時刻刻的自省,無法跳脫出思考的囚籠。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很想開啟寫作的習慣,無奈於建立習慣不容易、要持之以恆更不容易,當看見我的未來如此不堪後,於是也不抱任何希望了。這就像我窗台邊的貓草,三天兩頭就會忘記澆水,原本再如何茂盛終究還是面臨枯萎。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很想開啟寫作的習慣,無奈於建立習慣不容易、要持之以恆更不容易,當看見我的未來如此不堪後,於是也不抱任何希望了。這就像我窗台邊的貓草,三天兩頭就會忘記澆水,原本再如何茂盛終究還是面臨枯萎。
Thumbnail
那晚,如此揮霍地將火藥在瞬間炸成火樹銀花,什麼也不留。 煙花是一場目眩神迷的空,當下十分出神,清醒後萬分惆悵,感覺卻又恆久,就像時光一樣。
Thumbnail
那晚,如此揮霍地將火藥在瞬間炸成火樹銀花,什麼也不留。 煙花是一場目眩神迷的空,當下十分出神,清醒後萬分惆悵,感覺卻又恆久,就像時光一樣。
Thumbnail
其實嘗試過很多工作,但是沒有一個能激起我的動力 除了寫作,但是在我能靠寫作養活自己的那一刻 我必須有一個正常的工作,朝九晚五,每年每月每日 其實我也很想一直待在家,但是每次接到保單那一刻 又把我打進現實,不是我不愛工作,我其實很愛工作 只是對它的愛,遠遠不及文字創作,小說世界 帶給我的快感跟心臟炙
Thumbnail
其實嘗試過很多工作,但是沒有一個能激起我的動力 除了寫作,但是在我能靠寫作養活自己的那一刻 我必須有一個正常的工作,朝九晚五,每年每月每日 其實我也很想一直待在家,但是每次接到保單那一刻 又把我打進現實,不是我不愛工作,我其實很愛工作 只是對它的愛,遠遠不及文字創作,小說世界 帶給我的快感跟心臟炙
Thumbnail
寫字,從來不是想展現什麼,那一字一句的心情,只是為了記錄下自己呼吸的存在,只是想在記憶褪去時,再次體會那些曾經踏實努力過的悸動。 那些悸動,也應該是生活中最難維持的:對於生活,保有著熱情的動力......
Thumbnail
寫字,從來不是想展現什麼,那一字一句的心情,只是為了記錄下自己呼吸的存在,只是想在記憶褪去時,再次體會那些曾經踏實努力過的悸動。 那些悸動,也應該是生活中最難維持的:對於生活,保有著熱情的動力......
Thumbnail
要找到休息暫停的理由真的太容易了,那猶如地心引力一般無時無刻的在空氣中拉扯著自己回到遠點,我總隱約的感覺,一旦停下來,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可能不會只是停在大氣層中的某個階段,而是恍如即將用完燃料的火箭,一閃一閃的噴著即將全滅的火光,然後在未知的下一秒起,整個船艙失速墜入地面...
Thumbnail
要找到休息暫停的理由真的太容易了,那猶如地心引力一般無時無刻的在空氣中拉扯著自己回到遠點,我總隱約的感覺,一旦停下來,一切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可能不會只是停在大氣層中的某個階段,而是恍如即將用完燃料的火箭,一閃一閃的噴著即將全滅的火光,然後在未知的下一秒起,整個船艙失速墜入地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