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槓桿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最近遇到一位來交流的朋友,問了一個很棒的問題,問題如下:


『如您買三倍ETF會有長時間耗損慢性降低勝率及最大獲利問題,那麼如果買像台指期加大保證金無限轉倉流不就穩贏了嗎?


從小台做起丟個10萬做一口,起碼也能有1360點[(10W-維持保證金3W4)/50]以上的損耗,買個遠月份的也不用每個月轉倉(懶人包作法),每300點加碼一次,依據指數會因為通膨越來越高本多終勝的信仰,這好像穩賺不賠還是我想得太簡單了呢?』


這其實是一個超好的問題,我最近回測美股,也有一些心得,下面都會以QQQ跟TQQQ為例。


假如我們從TQQQ發行的2011年來看,假如在長期牛市的狀況下,TQQQ報酬會大幅贏過QQQ期貨3倍曝險。


較有趣的是,比較2022年的跌幅,TQQQ下跌82.72%,而QQQ下跌37.59%,假如換算為三倍曝險的期貨部位,就直接死掉了。


raw-image
raw-image


或許你會說,阿就補保證金就好啦~


那做這樣操作的人,有多少人在2022年不斷下跌的當下,真的補了保證金?假如那時候補了保證金,現在其實也快回本了,但市場上的持有者聽起來好像不是這樣?


所以第一個問題,是否不斷加倉是送分題?並不是的,在進行交易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被大部分人忽略的,那就是『時機』。


我們不論把槓桿ETF,還是期貨曝險拿來看,從2011年看到現在,白癡都知道這是一筆好生意,白癡才不握緊。


但對於那些2021年才進場的人,我想,應該有完全不同的感觸吧?


很多時候,看似一帆風順的回測區段,倒過來看,才是重點!


在投資中,只有非常少的機會會迎來送分題,很多策略在多頭時看起來都是再平常不過的賺錢策略,可是一旦遇到常態分布中那2.5%的極端負向行情,就會直接出現破產危機。


當你認為這個策略穩賺不賠,或是太簡單時,必須要往反向思考,為什麼其他人不這樣做?是不是其中有甚麼風險是我沒注意到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2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策略錦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淡藍羽翼的投資書庫
223會員
168內容數
此專欄旨在梳理投資經典書籍中的各種投資策略,為投資初學者提供一個清晰的指南,幫助他們逐步建立自己的投資策略。我們將深入研究各種投資策略,梳理並比較這些策略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的場景與風險。透過這個專題,讀者將能夠了解不同的投資理念和方法,並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2025/04/25
本文深入淺出地介紹VIX波動率指數的原理、應用和相關商品(VIX期貨、SVIX、VIXY),並結合實戰經驗,分析其優缺點及潛在風險,特別強調買入時機的重要性以及選擇權操作的注意事項。
2025/04/25
本文深入淺出地介紹VIX波動率指數的原理、應用和相關商品(VIX期貨、SVIX、VIXY),並結合實戰經驗,分析其優缺點及潛在風險,特別強調買入時機的重要性以及選擇權操作的注意事項。
2025/04/11
本篇文章詳細探討2B策略的操作方法、觀察區間以及風險與應對策略。2B策略是一種轉折的實戰策略,通常在價格創新高/新低後,下一波走勢未突破前高/跌破前低的情況下,轉折的機率相對較高。這篇文章對2B策略的適用時間區間、操作方法和應對風險的建議都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2025/04/11
本篇文章詳細探討2B策略的操作方法、觀察區間以及風險與應對策略。2B策略是一種轉折的實戰策略,通常在價格創新高/新低後,下一波走勢未突破前高/跌破前低的情況下,轉折的機率相對較高。這篇文章對2B策略的適用時間區間、操作方法和應對風險的建議都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2025/03/28
移動平均線是投資中常用的指標,包括簡單移動平均線和指數移動平均線等。文章介紹了股價穿越均線和長短均線穿越戰法的操作方法,以及相應的風險與應對策略。使用均線交易存在風險,如快速穿越均線、盤整階段停損頻繁等,需要謹慎選擇均線週期並遵守交易紀律。
Thumbnail
2025/03/28
移動平均線是投資中常用的指標,包括簡單移動平均線和指數移動平均線等。文章介紹了股價穿越均線和長短均線穿越戰法的操作方法,以及相應的風險與應對策略。使用均線交易存在風險,如快速穿越均線、盤整階段停損頻繁等,需要謹慎選擇均線週期並遵守交易紀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好,本人是一名量化交易員且就讀台大財金所,除了槓桿ETF外,剛好也擅長一點因子投資,歡迎與我交流。為了讓投資人更認識槓桿ETF,我們在先前透過三篇文章實證了 11 個國家的槓桿報酬。 這篇文章我們將進行台灣股市的測試。
Thumbnail
你好,本人是一名量化交易員且就讀台大財金所,除了槓桿ETF外,剛好也擅長一點因子投資,歡迎與我交流。為了讓投資人更認識槓桿ETF,我們在先前透過三篇文章實證了 11 個國家的槓桿報酬。 這篇文章我們將進行台灣股市的測試。
Thumbnail
近期投資最常討論的話題,還是在於ETF高股息的配息、填息、是否價差等等,而新的ETF一直不斷的出現,已經是一個現代投資人的主流了,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該續抱還是放棄未填息的ETF,改投資下一家呢?
Thumbnail
近期投資最常討論的話題,還是在於ETF高股息的配息、填息、是否價差等等,而新的ETF一直不斷的出現,已經是一個現代投資人的主流了,那麼~現在有一個問題是,我該續抱還是放棄未填息的ETF,改投資下一家呢?
Thumbnail
高股息ETF近期很熱門,但投資人應仔細考慮。這篇文章探討了高股息ETF的風險包括風險偏高和殖利率異常過高以及指出指數型ETF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高股息ETF近期很熱門,但投資人應仔細考慮。這篇文章探討了高股息ETF的風險包括風險偏高和殖利率異常過高以及指出指數型ETF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許多人想透過高股息ETF領到超過5%的配息,但又怕股價波動大,怕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於是考慮找股價低波動的高股息ETF,就只期望每年可以穩穩的領5%~6%的現金股利,不在意股價是否能上漲賺到價差。 抱持這樣心態的人,我會更建議認真考慮買投資等級債券,甚至是殖利率稍微低一點的美國公債。這
Thumbnail
許多人想透過高股息ETF領到超過5%的配息,但又怕股價波動大,怕會賺了股息賠了價差,於是考慮找股價低波動的高股息ETF,就只期望每年可以穩穩的領5%~6%的現金股利,不在意股價是否能上漲賺到價差。 抱持這樣心態的人,我會更建議認真考慮買投資等級債券,甚至是殖利率稍微低一點的美國公債。這
Thumbnail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大盤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更在第一季就繳出近雙位數報酬。這也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可以轉為投入槓桿型商品? 如果買槓桿型 ETF,是否就能創造雙倍,甚至三倍報酬?背後又有什麼風險?
Thumbnail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大盤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更在第一季就繳出近雙位數報酬。這也讓許多投資人開始思考,是否可以轉為投入槓桿型商品? 如果買槓桿型 ETF,是否就能創造雙倍,甚至三倍報酬?背後又有什麼風險?
Thumbnail
近期即將推出的ETF實在太夯了, 新聞、網路社群、YOUTUBE、粉專… 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募集的資訊。   而我也被幾個朋友請教是否可以申購, 我通常不會直接跟他們說可以或不可以, 因為每個人的資金配置不一樣, 更不曉得他們對於「長期」投資的定義為何?   我用我的投資角度直接給
Thumbnail
近期即將推出的ETF實在太夯了, 新聞、網路社群、YOUTUBE、粉專… 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募集的資訊。   而我也被幾個朋友請教是否可以申購, 我通常不會直接跟他們說可以或不可以, 因為每個人的資金配置不一樣, 更不曉得他們對於「長期」投資的定義為何?   我用我的投資角度直接給
Thumbnail
隨著全球通膨導致各國央行利率不斷上調的同時,各個證券公司不斷發行「高殖利率、高配息率」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吸引幾乎每個股市投資人的目光,瘋狂買進甚至到搶進各種市面上已發行,甚至未發行的高配息ETF。
Thumbnail
隨著全球通膨導致各國央行利率不斷上調的同時,各個證券公司不斷發行「高殖利率、高配息率」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吸引幾乎每個股市投資人的目光,瘋狂買進甚至到搶進各種市面上已發行,甚至未發行的高配息ETF。
Thumbnail
昨天在跟一位朋友聊投資時 他提到目前投資個股對他來說風險相對高一些 的確,對於投資新人來說,在不熟悉產業前 從ETF著手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這裡我想要分享一下個股是否比ETF風險還高這個觀點 我認為每一項投資工具都有其風險 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不熟悉這項投資工具就貿然投入 即便是風險波動
Thumbnail
昨天在跟一位朋友聊投資時 他提到目前投資個股對他來說風險相對高一些 的確,對於投資新人來說,在不熟悉產業前 從ETF著手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這裡我想要分享一下個股是否比ETF風險還高這個觀點 我認為每一項投資工具都有其風險 最大的風險來自於不熟悉這項投資工具就貿然投入 即便是風險波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投資債券型 ETF 的優點和風險。透過債券型 ETF,投資者可以以較低的金額參與債券指數的投資,並享有交易成本低、資訊公開揭露等優點。然而,也須面對包括追蹤誤差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匯率風險在內的多種風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投資債券型 ETF 的優點和風險。透過債券型 ETF,投資者可以以較低的金額參與債券指數的投資,並享有交易成本低、資訊公開揭露等優點。然而,也須面對包括追蹤誤差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匯率風險在內的多種風險。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