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年輕的你以及不年輕的我(?——關於那些《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

2023/09/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從《成為自由人》後立即成為李惠貞老師的粉絲,《成為自由人》以「自由」為主題,談論關於工作、閱讀、旅行、人生等等課題,透過如實真誠的闡述,提供另一種觀看事物的角度,分享其長年積累的專業經驗和人生哲學。

raw-image

當時買到了首刷限量版,由【霧室】所設計——以「自由的海洋」概念來呈現,書封以PVC做成波光粼粼的效果,將書頁前緣裁成緩坡並刷上淡藍色,宛如波浪;在內文前先以像海浪一樣的頁面打開序幕,文字與顏色交錯,藉由因紙張輕柔不易翻閱的特性,讓讀者放慢閱讀的腳步,細細品嚐。在最後的結尾處,還有一張作者的手寫字卡,彷彿是作者在旅行中寫給讀者的明信片。

這次《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一樣由【霧室】操刀,以立體設計,而隨書頁後封面綻放而出的漸層圖形,如同豐富的世界一般綻放,就像生命各種不同的狀態,也呼應書名《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世界並不是大人眼中的那樣,世上的人事物、價值觀、人生的目標.....等等,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藉由本書,李惠貞老師想提出的是:「看見大人所看不見的,這才是年輕的定義。」

raw-image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什麼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我擁有什麼樣的光?
→我想朝什麼方向飛翔?
→我是誰?

raw-image

在進入正書之前,透過一頁拋出一個問題引人思考,向自己發問的同時也再次檢視此刻自身的狀態,縱然本書是寫給年輕世代的孩子們,但翻開每一個篇章,才知道本書不只是寫給帶著「念書是為了賺錢嗎?」、「選『錯』科系是不是就毁了一生?」、「興趣真的不能當飯吃嗎?」....這樣問題的莘莘學子們,無論處在什麼人生階段,都很適合讀這本書,而能明白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也藉由叩問再次找到自己的光、成為光,為可能性而活、因好奇心而活。


▌找到自己真正的模樣

本書分成三大篇章——《不要擔心》、《不要恐懼》、《人生是值得活的》,像是《成為自由人》的青少年版,透過簡單直白的問題跟困惑,引領讀者解鎖焦慮及壓力。

以下節錄幾段自己很喜歡的內容——

「如果每個人的生命是一本書,你就是作者,你要在這一頁寫下什麼故事,必須由你自己決定。」
「別人對我說的話,只能定義他自己,說明他是用什麼方式看待他人,卻不能因此定義『我』。我如何回應,才會定義『我』。」
「我們不必拿身體上、個性上的每一個部分去跟他人比較,是這些整體的組合才構成『我』。努力去活出『我』這個獨特的組合,會不會是更有趣、也更值得的事?」

可能在不少媒體文章或是心理勵志相關書籍的都能看到類似的內容,但跟著書中一篇篇短文,彷彿更多的是去回望過去曾經受傷的自己,不敢說走過的路是多坑坑疤疤,也許是旁人訴諸的價值觀使然,或者年少不懂事的愛比較、徬徨、找不到自己等等,而能在此刻藉由本書拍拍過去年輕的自己,也知道此刻的自己正在努力的事、想放棄的事、追求的事是什麼,而能更清楚自己的形狀,進而為自己做決定與負責。


▌成功的定義由自己決定

raw-image

很喜歡李惠貞老師在序中說道:「需要多少錢才能過日子,答案因人而異。有人一個月領兩萬元月薪就能過得很好,有人月入二十萬依然覺得不夠、依然沒有安全感。問題真正的核心在於,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比『賺多少錢才夠』更好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成為一個謙遜而積極的學習者。」

進入社會,「要賺多少錢才夠?」這個問題時不時飄入腦海,深知自己擁有的籌碼不多、喜愛的事物與他人相比能賺得也差了不少,但書中也提到,在「賺」的背後可能也要賠上很多更重要的東西;與其想著賺,更多的是不斷向自己叩問,找出對自己生命真正重要、且有意義的事。


▌承認無知,是更擴大視野的開始

在一間書店的講座,惠貞老師再次提到:「承認自己所知有限,才是成熟的大人。」

raw-image

有太多事情是自己不明白的,若能放下成見,帶著好奇心去探索跟請教,更多的是用感知遇見未知以及獲得回饋。

最後放上一段想勉勵自己也與大家分享的段落:「不要追逐別人的光(不論那是什麼光),自己成為光。成為光的意思不是要擁有很多粉絲,更不是要利用這些人賺錢。「成為光」最棒的是能照亮世人原本沒看到的路,幫助每個生命有信心去活出自己的樣子。」

願自己能找到光、成為光。

後話:本書上市即統一定價,當時一拿到想說這個裝幀跟用紙,定價也太便!但一想到TA是年輕人的話,若非這個價格,一般小朋友應該難以入手XD

raw-image

(謝謝老師的勉勵嗚嗚,講座當天還恭敬遞上名片XD

點我購買

點我購買


10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