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元能做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大家好! 跟著大家討論話題的時間又到了!

今天討論的話題是,"十萬元能做什麼?"


菲式思考的作者從十萬元起家,賺到數十億元的投資報酬,羨煞不少旁人。這時候就有人跳出來說,只有十萬元去從事期貨投資,是錯誤的行為。一有人開頭,然後就接連引起一連串的討論。


存股族說,存股才是穩健。

期貨族說,期貨或是其他更多投資工具,更能降低投資風險,

肥羊說,我的方法目前有4000多萬,資產比我少的就給我閉嘴。

問三種人得到三種答案,新手該選哪一種呢?所以投資人是不是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才不會隨波逐流不知所措?



曾經有朋友對我說,存股太慢,而且他的資本小,小錢要作價差才能快速賺到錢。如果他的資本夠多,那也會選擇存股,只是目前他的資產小,存股沒有幫助。

這個人好像很有自己的看法與主見,是不是這樣?可是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呢?


所以,我們不妨把這十萬元,設定成一個你認為很小的金錢數字。這數字對於你的目標沒有幫助,但是又是一筆資產的情境。比如你想買2000萬的房子,但是只有一百萬。或是你想要退休,但是只有300萬。或是你是社會新鮮人,存了50萬但是不知道如何投資。


那我當年又是如何處理我的第一筆投資的資金呢?


我是一個很怕賠錢的人。我記得我剛畢業就遇到了2000年網路泡沫,那時候股市大盤3000多點,我買的第一支股票是台塑,股價30元出頭。那時候我哥跟我說,現在股市一直在跌,你怎麼敢買股票?我記得那時候我的想法很簡單,台股會跌到變成0嗎?台塑會倒閉嗎?我現在這麼低價去買一間好公司,未來會賠錢嗎?反正那筆錢我又用不到,放著也沒差。

現在回想起來,原來我那時候就有長期投資的觀念。

之後除了股票,我開始學習各種投資方法,比如基金、原物料(黃金存摺)、外匯等等。最後我選擇股票的原因,是因為我嘗試過其他方法,我都不擅長,也不喜歡,除了股票。每一種投資工具都有其知識領域,還有是否符合個人的投資性格。比如黃金投資明顯速度緩慢,不適合想要每天觀察、交易和思考的投資人。我選擇股票,是我嘗試之後的選擇。選擇股票這個工具之後,我又開始研究作價差,還是存股。確定存股做為我的工具之後,我從30萬累積到350萬(2011年上SMART雜誌那時候的資產),再從350萬變成3500萬(2020上SMART雜誌那時候的資產)。這段經歷給我的心得是,資產少的時候,要先學習投資的方法。有了方法之後,隨著自己的本業收入增加,我們就能將自己擅長的方法,擴大資金十倍,甚至上百倍,都不會感到害怕。我的資產累積絕對不是完全靠投資,本業的投入最少要有1/3,甚至一半。有本業收入的挹注,搭配投資,才會有資產累積的效果。


很多人犯的錯誤是,年輕錢少的時候,使用了錯誤的投資方法,沒有學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隨著年紀增加、本業收入增加之後,伴隨著資產增加,某天猛然一看,身上看似有了一筆金錢,但是卻不知道如何投資,從何下手。反觀我自己,因為我在前少的時候已經試錯,找到自己的方法,所以隨著收入增加,我不斷地持續投入資金到我的投資方法,時間的累積加上本業收入挹注,慢慢的達成自己理財的目標。


我相信菲神也是這樣的過程。他因為工作的關係,熟悉各種投資工具的特性,透過他自己的思維和是錯的過程,找到自己的投資方法。隨著自己的收入,或是投資報酬再投入,不斷的累積出豐厚的成果。


所以回到這個主題,社會新鮮人有十萬元應該做什麼?我認為你應該把這十萬元,分割成幾個符合你的性格,你有興趣的部分。比如想要研究外匯和股票,那就五萬元買外匯,五萬元投資股票。將這兩個資產做比較,看看自己喜歡和擅長什麼地方。如果已經確定股票是投資工具,那可以分割五萬元作存股,五萬元作價差。這階段的投資,不是以賺多少錢為目的,而是互相比較自己的投資績效。以五萬元存股來說,現在盤中零股交易很方便,可以用零股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看看自己的存股思維績效如何。另外的五萬元作價差交易,看看自己有沒有作價差的天分。這是一種自我探索與確定的過程,當我們經過這樣的階段,自我肯定與否定之後,我就知道我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像我自己就很清楚我自己的投資方向與方法,所以對於菲式思考這本書,有關於期貨投資的部份,我並不會覺得我應該去學期貨投資,看看是否可以和菲神一樣的成功。只有沒有經過肯定和否定自我過程的人,才會對那個"沒有試過的自己"存在幻想。一旦確定自己的方向,在自己認知的領域做到最好,這就是進步。


這種情境歷史上不斷的出現,比如之前比特幣上漲數萬倍,那我要不要跟著投資?菲式思考靠了期貨賺了數十億,我要不要跟著學看看?這都是很明顯的例子,我們會對於那個沒有試過的自己充滿幻想與期待,這都是建立在對自己的認知不足。當然,如果你已知自己是充滿冒現精神的人,你自然會去投資加密或幣,投資期貨,而賺了滿缽滿盆,這也是對自己充分了解之後的產物。


所以有人說,存股族對於期貨投資提出意見和看法,就像投資幼幼班學生對於大學教授提出意見一樣的可笑。而我認為,一個國小畢業之後,創業做到最好的王永慶,和一個博士畢業把教書工作

做到最好的大學教授,兩個人如何比較哪個優哪個劣呢?可是如果一個小學畢業後開了一家不怎麼賺錢的飲料店,就自認為和王永慶一樣是國小畢業的創業家,然後對於大學教授指指點點說知識無用,那這樣就太偏差了我覺得。





avatar-img
416會員
435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散戶進化入門」這本書中,我一開頭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講解投資理論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如果想要以科學的方式來研究股市並進行投資,那投資理論就很重要。 為什麼理論很重要呢? 今天剛好看到兩篇文章,我分別節錄如下: 第一篇文章,是"邏輯投資"的一篇文章,有關於讓大家練習什麼是邏
投資理論的重要性 在《散戶進化入門》這本書中,我一開始便詳細談論了投資理論在科學上的重要性。若我們欲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股市並進行投資,那麼投資理論便變得至關重要。 為什麼投資理論如此重要呢? 今天,我剛好看到了兩篇文章,我將它們分別節錄如下: 第一篇文章來自「邏輯投資」,討論了如何練習邏輯思
我在2009年開始確定以存股作為投資的主要策略之後,就開始進行總資產的統計。一開始只是想要知道自己的資產分布情形以及總數多少,後來漸漸的變成支持自己下去的原動力。 (我在「傻多存股法」這本書中,有分享我的紀錄表並提供QR code讓讀者下載) 一個人的信心是如何建立的? 在「自造成功!
我在寫「散戶進化入門」這本書之前,曾經思考什麼叫做科學精神。 科學就是統計歸納過去,預測未來的學問。如果我能找到影響天氣的所有原因,必然可以準確預測未來天氣。目前天氣預測無法百分之百成功,因為我們沒有找到所有的原因。 就像阿湯哥在「關鍵報告」這部電影劇情那樣,如果我可以預測所有人的未來,
今天看到樂活大叔的一篇文章,這篇文剛好可以拿我的新書"散戶進化入門"來解釋這個現象。 樂活大叔不認為他自己變了,可是有人說他變了。 由於這牽涉到個人的主觀想法,所以僅限訂閱這個頻道的瘋狂粉絲觀看: 以一個普通人的思考角度,是這樣想的: 樂活大叔當初說0056「買了忘記它」,現
經常閱讀我的文章的人可能會察覺到,我經常在研究和探討不同的投資方法,並且常常比較它們的優點和缺點,思考它們適用的情境,以及為什麼我選擇某種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等等。 我也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我會有這種行為模式。我想這可能與我思考的方式有關。每當我要做一件事情時,我必須清楚明白為什麼要進行這件事情。
在「散戶進化入門」這本書中,我一開頭用了很大的篇幅在講解投資理論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如果想要以科學的方式來研究股市並進行投資,那投資理論就很重要。 為什麼理論很重要呢? 今天剛好看到兩篇文章,我分別節錄如下: 第一篇文章,是"邏輯投資"的一篇文章,有關於讓大家練習什麼是邏
投資理論的重要性 在《散戶進化入門》這本書中,我一開始便詳細談論了投資理論在科學上的重要性。若我們欲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股市並進行投資,那麼投資理論便變得至關重要。 為什麼投資理論如此重要呢? 今天,我剛好看到了兩篇文章,我將它們分別節錄如下: 第一篇文章來自「邏輯投資」,討論了如何練習邏輯思
我在2009年開始確定以存股作為投資的主要策略之後,就開始進行總資產的統計。一開始只是想要知道自己的資產分布情形以及總數多少,後來漸漸的變成支持自己下去的原動力。 (我在「傻多存股法」這本書中,有分享我的紀錄表並提供QR code讓讀者下載) 一個人的信心是如何建立的? 在「自造成功!
我在寫「散戶進化入門」這本書之前,曾經思考什麼叫做科學精神。 科學就是統計歸納過去,預測未來的學問。如果我能找到影響天氣的所有原因,必然可以準確預測未來天氣。目前天氣預測無法百分之百成功,因為我們沒有找到所有的原因。 就像阿湯哥在「關鍵報告」這部電影劇情那樣,如果我可以預測所有人的未來,
今天看到樂活大叔的一篇文章,這篇文剛好可以拿我的新書"散戶進化入門"來解釋這個現象。 樂活大叔不認為他自己變了,可是有人說他變了。 由於這牽涉到個人的主觀想法,所以僅限訂閱這個頻道的瘋狂粉絲觀看: 以一個普通人的思考角度,是這樣想的: 樂活大叔當初說0056「買了忘記它」,現
經常閱讀我的文章的人可能會察覺到,我經常在研究和探討不同的投資方法,並且常常比較它們的優點和缺點,思考它們適用的情境,以及為什麼我選擇某種方法而不是其他方法等等。 我也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我會有這種行為模式。我想這可能與我思考的方式有關。每當我要做一件事情時,我必須清楚明白為什麼要進行這件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價值投資的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揭示了許多投資者面臨的倖存者偏差問題。通過分析股市的波動與資金流入的關聯,提醒投資者認清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異,並建議在股市中更注重短期的投機策略而非長期的價值投資。文章中還引用故事來強調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困難,並鼓勵讀者理性選擇投資方式。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前面已經寫了2篇談零股,這篇是最後一篇談零股了。 最近,我想了一下,買賣零股大約有5種狀況。簡單敘述如下: 1、買零股,想慢慢湊成整張。 通常是資金比較少的人,透過買零股,湊成整張股票。 2、高價股票,買零股。 比如大立光、台積電…買1張價格太高。 如果只買1股、2股…,就能買得起。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1.個人介紹 我是威利,歡迎來到我的[投資觀察專題,投資小白貓之旅]。目前是科技業上班族,投資股市十餘年,以定存股、長期價值投資、台股與美股ETF的指數化投資為主。沒有財經相關背景,一切都是自學,這裡沒有浮誇的投資績效紀錄,也沒有教你如何財富自由,但是可以分享投資的學習方式。 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
Thumbnail
投資,還是必要的。 只是...你適合什麼投資?你會什麼投資?你有多少錢投資? 就大家都會說的,基金,黃金,郵局,保險,股票,自己存錢,爸媽幫忙管錢。 凡事,一定都是先從小開始,沒有存1元,怎會讓999變1000? 有了1000元,要想怎麼存到10000元。當你存到了10萬元,你又會是什麼
很多小資族存股一年,便寫了長長的心得,我想說,我已經存了10年了,那我是不是也應該分享一下呢? 其實我在存股的道路上,並沒有很大的痛苦,一開始很簡單,就先判斷殖利率的高低,每年3-5月公司會開始陸續發佈配息,只要殖利率高於5%,我就看看財報,沒有什麼負債就買2張試水溫,通常配完時,貼息的公司居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價值投資的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並揭示了許多投資者面臨的倖存者偏差問題。通過分析股市的波動與資金流入的關聯,提醒投資者認清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差異,並建議在股市中更注重短期的投機策略而非長期的價值投資。文章中還引用故事來強調投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困難,並鼓勵讀者理性選擇投資方式。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從第一次投資開始,經歷多次市場教訓,直到尋得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將這些知識與經驗傳承給女兒的歷程。 從選錯投資型保單、到風險無上限的選擇權賣方、再到投資組合及程式交易的成功。 文章也分享了簡單的週K策略,鼓勵新手投資者穩健操作,降低風險。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前面已經寫了2篇談零股,這篇是最後一篇談零股了。 最近,我想了一下,買賣零股大約有5種狀況。簡單敘述如下: 1、買零股,想慢慢湊成整張。 通常是資金比較少的人,透過買零股,湊成整張股票。 2、高價股票,買零股。 比如大立光、台積電…買1張價格太高。 如果只買1股、2股…,就能買得起。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投資交易的經歷,一開始因為機緣巧合獲利,但在面對空頭市場時卻遭遇挫敗。之後透過學習和總結經驗,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和框架。文中提醒讀者交易極其單純,賺錢就加大投入,賠錢就儘快停損。
Thumbnail
1.個人介紹 我是威利,歡迎來到我的[投資觀察專題,投資小白貓之旅]。目前是科技業上班族,投資股市十餘年,以定存股、長期價值投資、台股與美股ETF的指數化投資為主。沒有財經相關背景,一切都是自學,這裡沒有浮誇的投資績效紀錄,也沒有教你如何財富自由,但是可以分享投資的學習方式。 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
Thumbnail
投資,還是必要的。 只是...你適合什麼投資?你會什麼投資?你有多少錢投資? 就大家都會說的,基金,黃金,郵局,保險,股票,自己存錢,爸媽幫忙管錢。 凡事,一定都是先從小開始,沒有存1元,怎會讓999變1000? 有了1000元,要想怎麼存到10000元。當你存到了10萬元,你又會是什麼
很多小資族存股一年,便寫了長長的心得,我想說,我已經存了10年了,那我是不是也應該分享一下呢? 其實我在存股的道路上,並沒有很大的痛苦,一開始很簡單,就先判斷殖利率的高低,每年3-5月公司會開始陸續發佈配息,只要殖利率高於5%,我就看看財報,沒有什麼負債就買2張試水溫,通常配完時,貼息的公司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