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亂

2023/09/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宗顯德十二年九月初一,封於河南道洛王、湖廣道荊王起兵叛亂,不出月餘,河南道、湖廣道、江西道盡皆陷於叛軍之手,三道官員投降或戰死者不計其數。
帝驚且怒,急召中書令、門下侍中、六部尚書等入朝議事
帝曰:「藩王叛亂,卿等可有良策?」
中書令問於兵部尚書:「叛軍動靜如何?可有應對之策?」
兵部尚書曰:「叛軍兵分三路,一路進逼河南道彰德府,一路約在江西道安慶府,另一路在湖廣道宜昌府,臣建議三策,一策遣一善戰之將前往彰德府,避免叛軍進入京畿之地,二策令南京鎮守將軍節制江蘇道、閩浙道、兩廣道諸軍務,三策令四川道蜀王節制四川道兵馬,東出巴蜀,進逼荊王之地。」
帝善,又問:「兵從何來?今河北道、河東道需防備北蠻,無法派兵,山東道又需防備運河被敵佔據。」
兵部侍郎曰:「可從京營遣兵。」
中書令等:「臣認為此計可行。」
帝曰:「可,中書起草、門下勘合無誤後,由尚書執行。」
又云:「叛軍勢大,務必將範圍縮減至三道內,秋冬將至,切勿影響運河航運。」
諸臣曰諾
--密史 中宗傳 卷三
「詔曰:
今兩王叛亂,恐危及京師重地,令京師鎮守府鎮守副使張存為主帥,加鎮西將軍銜兼督河南道諸軍務,河北道兵備使李相為副帥,加安西將軍銜,河北道轉運使蘇安為招討軍轉運使,三將率軍平叛,務必於年底完成!」
中宗顯德十二年九月十日,張存率京營一二衛、天津衛、通州衛等四衛兵馬共計三萬餘人南征洛王。
--密史 中宗傳 卷三

河南道 彰德府
一眼望去一片荒涼,四處皆無生機,沒人想得到這場叛亂居然打了快一個多月,中央軍與叛軍在持續在彰德周圍激戰,雙方各有勝敗,沒有一邊可以取得決定性的進展,當然也沒辦法一鼓作氣殲滅對方。
張存在大營內聽著底下將領的匯報後,擰著眉頭說:「聽諸位所言,皆認為以洛王手上的兵馬,能與我軍激戰,事有蹊蹺?」
右路軍主將、通州衛指揮使趙德成說:「我軍三萬餘人攻打彰德,期間已補充數次,洛王麾下兵馬不過五萬有餘,兼之還要防備陝西道、四川道的威脅,用在此處不可能超過一萬餘人,彰德非屬大城,堅守月於,必有問題!」
張存問:「我軍狀況如何?糧草是否還夠?」
主管軍糧的河北道轉運使蘇安說:「今日京師和山東道的軍糧已到,估計可支援三萬大軍約十餘日可用,另外山東道、河北道支援的士兵已於昨日抵達。」
張存心想,朝堂諸公大概會以指揮戰事不利,把自己綁了回去砍頭,這樣不行,於是張存下令
:「好!明日吃飽、器械修好,後日清晨,起兵攻打彰德,左路軍騎兵指揮使安仁,繞過彰德,攻打懷慶,讓叛軍不敢援助!」
眾人皆曰:「諾!」

中宗顯德十二年十月初一,蜀王叛變,盡斬四川道巡撫、兵備使等人,十月初三,陝西道亦加入蜀王陣營,原蜀王府護衛將軍、新任征東將軍劉善安所部為主力,東下宜昌,聯合荊王宜昌府駐軍共計約二萬餘人,於河南道懷慶府敗安仁所部騎兵,安仁投降。
十月二十日,聯合洛王所部,於彰德府盡殲朝廷軍隊,張存戰死,河北道兵備使李相投降。
十月三十日,蜀王軍攻陷大名、東昌、兗州等地,進逼山東道
十一月初一,荊王軍攻陷安慶,進逼江蘇道
十一月初五,鎮江指揮使意圖叛變,被南京鎮守將軍斬殺
--密史 中宗傳 卷三

-----------
後記:
這是隨筆的一部分,純粹就是想試試看一個新的題材,文中提到的官制或地名,大部分都是參考唐宋明三個朝代。
主要是目前不知道還寫不寫得下去.......
-R-




故事虛假,幻想為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