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喜劇+內政部少子化因應宣導片─《成功補習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成功補習班》的宣傳、行銷強調「致敬」與懷念導演恩師,已故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電影的核心精神似乎有「嚴肅」的企圖。只是看《成功補習班》,它就是一部水準一般的YA喜劇,賣弄BL元素又不太成功的類型化青春愛情片。

陳俊志導演在世時為了性別平等的目標,作了很多「衝撞」,無論是為了社會運動、創作自由,或只是為了「愛」。但電影看不到什麼「衝撞」、「顛覆」、「挑戰秩序」。也許太尖銳電影資金就拿不到,但單純青春回憶、男女戀愛、性別探索,甚至BL的部份,電影也處理的馬馬虎虎。

《成功補習班》開始設定是「升學主義苦悶環境的壓抑與突破」,但實在看不到什麼「悶」,一路打打鬧鬧、愛來愛去,聯考剩十幾天還去約會這有什麼「苦悶」。電影也拍不出升學考試下的壓抑和苦澀,補習班窗明几淨,環境寬敞,完全不是我以前補習時擁擠、陰暗、雜亂的記憶。電影的初衷要拍出青春的回憶,卻出現了1994年顯然沒有的大頭貼和遊樂場機器。

所有重要角色「突然就愛起來」了,缺乏鋪梗或伏筆。正恆跟程翔電影前半段還是一般打打鬧鬧,到後半段突然「愛起來」了。陳思開始在不同男學生中游移,甚至懷疑只是「玩弄」別人的天真無知(電影前段角色設定實在很「男人婆」),電影後段她突然也在感情上「認真」起來。倒是像「生殖器燙傷」的橋段,有那麼一點朱延平式的惡搞。

哪怕劇中角色做了「逾矩」的事情─偷看色情片、懵懂的性啟蒙、向同性或異性示愛、面對自己性別認同的慌亂....等等,但沒有真的挑戰成年人規範的主流價值價值或規範,這些行為的性質就是「年輕人不懂事」、一時衝動。隨年紀成長「懂事」後,自然回歸社會主流價值。

就連已故陳俊志導演,在前半段看起來都還「很乖」,他那段「性教育」其實尺度根本沒什麼,就算擺在30年前也差不多,宛如學校的「健康教育」,頂多就是學校不會公然發保險套,直到後面比較衝突的情節才出現。

類型化的愛情片,男女角色在關係中會跟原有環境發生衝突,包括階級、種族差異,電影的賣點或爆點,也在衝突跟如何克服、挑戰。但《成功補習班》並對這些矛盾、挑戰沒有太多鋪陳,該唸書的唸書,該結婚生子的結婚生子(對照導演藍正龍現實生活「豐富」的感情史),除非不唸數學系去拍電影也算「顛覆」。

在少子化的今天,很多台灣人無論男女、同性異性戀都選擇不婚不生,單身一輩子(自願或環境所迫),拍部叫大家要勇敢去愛,要多多交男女朋友,好好唸書以外也要好好談戀愛的電影,很像內政部「因應少子化,鼓勵青年結婚生育」的宣導影片。

陳俊志導演在台灣性別弱勢與多元運動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現在有更好的拍片自由與攝製環境,但之後的性別題材作品,真的有比一廿年前好嗎?

電影用了張國榮的《Monica》作插曲(想想他為了愛情所付出的慘烈代價,對照全片輕鬆搞笑的調性),如果要紀念前人的努力或成就,是不是應該拍出比陳俊志或張國榮的時代,更好的作品?這點沒有人會反對吧?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對《悲情城市》沒什麼電影美學或意識型態的特別想法,這類評論,過去卅多年來都很多了,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創見。 倒是這部電影重映,讓我想到30幾年前跟父親去戲院看的回憶。 這部電影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起跟父親去戲院看的電影,是早已歇業多年的「寶宮戲院」。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是以「同婚」當宣傳號召,但仔細看電影,裡面隱含對於同志走入婚姻的荒謬,尤其是類似傳統異性戀婚姻的荒謬,同婚也一應俱全,有別於過去幾年同運團體,把同婚用浪漫、進步、正面的手段宣傳。 這場婚姻的起點就是非常封建傳統的「冥婚」,這種習俗完全來自古代的性別觀點,卻嫁接到現代「進
看完電影之後,馬上想到納粹剝削片─《The Night Porter》(中文片名有《午夜守門人》、《狂愛》....等),電影講的是戰後歐洲,一個集中營揮官,和被囚禁的女關押者,發生SM式的畸戀。戰爭結束後,兩人無意間重逢,又回到戰時SM畸戀狀態。
要證明愛的方法很多,暴力─不管是對任何人的,絕對是最糟糕的手段。
這樣一部劇情乏味、角色空洞的電影,居然還演了兩個半小時。據說身為當事人的Patrizia,對電影與導演Ridley Scott都很不滿意。如果我是已故的Gucci家族成員,無論天堂或地獄,我也會氣得寧可再死一次:「我們家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幾百萬倍,才沒那麼無聊!Ridley Scott拍壞了...
要從我專業角度去看《瀑布》,就傷感情了,電影本身的藝術成就,或者演員的表現也許沒什麼可多批評的地方,但電影處理或者詮釋思覺失調症病人的地方,就有值得商榷之處。電影結束,最大的感受就如同標題,好像看了120分鐘的精神病反污名,外加水上安全教育宣導片...........
我對《悲情城市》沒什麼電影美學或意識型態的特別想法,這類評論,過去卅多年來都很多了,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創見。 倒是這部電影重映,讓我想到30幾年前跟父親去戲院看的回憶。 這部電影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一起跟父親去戲院看的電影,是早已歇業多年的「寶宮戲院」。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是以「同婚」當宣傳號召,但仔細看電影,裡面隱含對於同志走入婚姻的荒謬,尤其是類似傳統異性戀婚姻的荒謬,同婚也一應俱全,有別於過去幾年同運團體,把同婚用浪漫、進步、正面的手段宣傳。 這場婚姻的起點就是非常封建傳統的「冥婚」,這種習俗完全來自古代的性別觀點,卻嫁接到現代「進
看完電影之後,馬上想到納粹剝削片─《The Night Porter》(中文片名有《午夜守門人》、《狂愛》....等),電影講的是戰後歐洲,一個集中營揮官,和被囚禁的女關押者,發生SM式的畸戀。戰爭結束後,兩人無意間重逢,又回到戰時SM畸戀狀態。
要證明愛的方法很多,暴力─不管是對任何人的,絕對是最糟糕的手段。
這樣一部劇情乏味、角色空洞的電影,居然還演了兩個半小時。據說身為當事人的Patrizia,對電影與導演Ridley Scott都很不滿意。如果我是已故的Gucci家族成員,無論天堂或地獄,我也會氣得寧可再死一次:「我們家的故事,比電影還精彩幾百萬倍,才沒那麼無聊!Ridley Scott拍壞了...
要從我專業角度去看《瀑布》,就傷感情了,電影本身的藝術成就,或者演員的表現也許沒什麼可多批評的地方,但電影處理或者詮釋思覺失調症病人的地方,就有值得商榷之處。電影結束,最大的感受就如同標題,好像看了120分鐘的精神病反污名,外加水上安全教育宣導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忙碌的「大峙追逐」補習班是《畢業》的主場景,在男女主角從師生關係變同事關係後,彼此及周遭的人都必須用平等視線來看待,當初標榜師生戀該有的禁忌感就消失了,對我來說就只是相差六歲的年下戀。其實有曖昧拉扯、禁忌氛圍劇本才能看得出安畔錫導演的功力,但這次《畢業》與導演前作《密會》相較之下,設定算是很溫和的。
  近幾年,「杰哥不要」意外在中國爆紅,重新成為「迷因頂流」。但這部教育部拍攝的《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之所以廣受流行,不是因為人們認識到且開始重視男性可能受害的情況,而是因為這種與大眾認知有落差的現象成了一件人們覺得好笑的事。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做為一個異性戀女性,我也曾有過「影視圈也太愛同志題材了吧」的喟嘆,我迷上的第一部同志作品是「孽子」,我心目中的名場面是李青跟趙英在實驗室的那場吻戲,原著裡跟李青有不當關係的並不是他的高中死黨,改編之後所呈現的效果,很有BL的CP感,當時BL這個用語大概還不盛行,我對自己熱愛那場男男吻戲感到不解,想起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由何藍逗、蔡凡熙主演的淒美愛情電影,故事以台灣為拍攝背景。因為一卷錄音帶,失聯多年的男友林漢聰再次闖進趙心卉的生活中,帶著觀眾一同回到他們相遇的高中時代。在高雄與新竹的南北距離之下,在那只能用錄音機留下聲音的年代,面對一切的衝突與隔閡,甚至是學長陳孝名的出現,更是這段愛情裡的一大考驗。
Thumbnail
在臺劇「愛愛內含光」中,性愛成為愛情關係中的一部分,探討了性和愛的關係,以及在不同階段生活中的的性心理情感。
Thumbnail
這部電影美好地保留了這段男男間誠摯的情感,讓紀念陳俊志的這部電影多了更多情感的層次,不單只是討論「喜歡同性到底可不可以!」而是再去探究男男間的情感,也是會有女性之間那樣的手帕交,那樣遠大於愛情的友誼!
Thumbnail
《成功補習班》是導演致敬恩師陳俊志的作品(我亦充份感受到導演真的很喜歡老師(笑)),去年12月無聲無息地在香港上映正場;個人認為前段的確令人開懷大笑一番,而且有不少香港90年代的流行元素,香港觀眾應有不少共鳴,可惜越說越多越雜
Thumbnail
滿心期待點開來準備享受鄭少女跟全道嬿的演技以及符合劇名的浪漫愛情。就結論而言,這部作品浪費了鄭少女跟全道嬿的演技,而且超級不浪漫,我幾乎有種被標題騙進來看的感覺。浪漫喜劇不是不能談論其他社會議題,但編劇至少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裡吧?韓劇HE的爛尾不在少數,這部可能「名列前茅」。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忙碌的「大峙追逐」補習班是《畢業》的主場景,在男女主角從師生關係變同事關係後,彼此及周遭的人都必須用平等視線來看待,當初標榜師生戀該有的禁忌感就消失了,對我來說就只是相差六歲的年下戀。其實有曖昧拉扯、禁忌氛圍劇本才能看得出安畔錫導演的功力,但這次《畢業》與導演前作《密會》相較之下,設定算是很溫和的。
  近幾年,「杰哥不要」意外在中國爆紅,重新成為「迷因頂流」。但這部教育部拍攝的《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之所以廣受流行,不是因為人們認識到且開始重視男性可能受害的情況,而是因為這種與大眾認知有落差的現象成了一件人們覺得好笑的事。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做為一個異性戀女性,我也曾有過「影視圈也太愛同志題材了吧」的喟嘆,我迷上的第一部同志作品是「孽子」,我心目中的名場面是李青跟趙英在實驗室的那場吻戲,原著裡跟李青有不當關係的並不是他的高中死黨,改編之後所呈現的效果,很有BL的CP感,當時BL這個用語大概還不盛行,我對自己熱愛那場男男吻戲感到不解,想起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由何藍逗、蔡凡熙主演的淒美愛情電影,故事以台灣為拍攝背景。因為一卷錄音帶,失聯多年的男友林漢聰再次闖進趙心卉的生活中,帶著觀眾一同回到他們相遇的高中時代。在高雄與新竹的南北距離之下,在那只能用錄音機留下聲音的年代,面對一切的衝突與隔閡,甚至是學長陳孝名的出現,更是這段愛情裡的一大考驗。
Thumbnail
在臺劇「愛愛內含光」中,性愛成為愛情關係中的一部分,探討了性和愛的關係,以及在不同階段生活中的的性心理情感。
Thumbnail
這部電影美好地保留了這段男男間誠摯的情感,讓紀念陳俊志的這部電影多了更多情感的層次,不單只是討論「喜歡同性到底可不可以!」而是再去探究男男間的情感,也是會有女性之間那樣的手帕交,那樣遠大於愛情的友誼!
Thumbnail
《成功補習班》是導演致敬恩師陳俊志的作品(我亦充份感受到導演真的很喜歡老師(笑)),去年12月無聲無息地在香港上映正場;個人認為前段的確令人開懷大笑一番,而且有不少香港90年代的流行元素,香港觀眾應有不少共鳴,可惜越說越多越雜
Thumbnail
滿心期待點開來準備享受鄭少女跟全道嬿的演技以及符合劇名的浪漫愛情。就結論而言,這部作品浪費了鄭少女跟全道嬿的演技,而且超級不浪漫,我幾乎有種被標題騙進來看的感覺。浪漫喜劇不是不能談論其他社會議題,但編劇至少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裡吧?韓劇HE的爛尾不在少數,這部可能「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