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職業安全教材+排華辱華反華電影─《富都青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富都青年》是社工職業安全教材,我讀大學社工系,老師就一再強調「你們以後畢業,要家訪千萬要注意安全,盡量別一個人去,不要吃案家的東西、喝他們的水。如果可以的話,去買電擊棒防身」(尤其我們是嚴重陰盛陽衰的行業)本片李姓社工最後的遭遇,就是一個血淚教訓。


溫馨小關懷講完了,接下來要進入「逆風區」跟「雷區」,對政治議題敏感,或還沒看過本片的不想知道太多劇情的,請迴避。

-------------------------------------------------------


本片是反華辱華排華電影,阿邦阿迪兩兄弟的遭遇,就反應了現在華人在中國以外的處境,尤其是世界局勢突變,全球化體系瓦解,中國和西方國家衝突日益嚴重,那些居住在歐美社會的華人,立場越來越尷尬、彆扭。


電影背景的「富都社區」(過去通稱「半山芭」)傳統上是華人為主,後因社會、經濟變遷,許多原居民離開而外來者(包括非法移民)大量進入,但當地理論上應該有相當華人。但電影裡的阿邦阿迪兄弟,在其他族裔中相當孤單。常常看到兩兄弟是惟二的華人,混在一群馬來、印度、孟加拉工人裡。


而他們雖然是兄弟,個性卻是華人社會兩種典型,阿邦像一般乖乖讀書、升學、工作的普通人,覺得循規蹈矩就有出路;阿迪完全自暴自棄,除了賺錢別無他想,游走在社會灰色地帶,甚至幫黑社會剝削其他族裔的邊緣人(這點類似歐美華人,常常在網路上帶頭歧視黑人、南亞裔、拉丁裔、阿拉伯人),即使比阿邦有機會拿到身份(因為有出生證明,且社工幫到生父),他卻完全放棄、排斥。


電影裡其他族裔經常成群結隊、集體行動,孟加拉人拿不到工資就烙人圍毆阿迪,跟阿邦相戀的緬甸人(似乎是羅興亞人)有家庭,而阿邦阿迪兄弟「只有彼此」,惟一伸出援手的華人,是更邊緣弱勢的跨性別「Money姐」。這像極移民他國的華人社群,難以打入當地主流社會,永遠就在自己小圈圈,在美國其他亞裔都逐漸在政治界有位置,印度裔都當上美國副總統和英國首相,華人卻在政治上被排斥或自我排斥。近年來中國與西方國家政治衝突升溫後,處境就越來越糟糕。


華人小圈圈裡面也是各自為政,極少相互幫助。電影裡的華人,除了兩兄弟、「Money姐」與他們的跨性別友人,還有社工、議員、警察、小販、性工作者等,都是各過各的,沒有交集,也極少伸出援手,除了社工基於職責和人道主義,盡力協助兩兄弟。「Money姐」的慶生兼送別party中,除了跨性別友人外,參加的多是南亞裔臉孔,看不到其他華人。阿迪最後試圖替哥哥司法翻案時,找的律師也幾乎是華人,卻只得到冷漠和冷淡。阿邦最後在獄中,對他伸出關懷的,也是馬來人獄警。


很多觀眾、評論無法接受社工被誤殺,其實這也是華人在很多西方國家處境的隱喻。他們移居國外,擁有進步社會制度下,政府或民間辦理的公共服務,像教育、醫療、福利等,卻相當格格不入,有人會濫用資源,有人則排斥,因為這些公共服務或多或少入侵私領域。就像阿邦不想與父親相認,就一把推開李社工,他想排拒這些人道主義的干涉,也就是文明試圖伸出的援手,即使不是他要的,卻造成憾事,並引發最後的毀滅。


電影最高潮壓軸,是阿邦在監獄中與法師對話,那完全就是華人在這個時代的悲鳴,阿邦說活得很辛苦,卻得不到想要的生活,被排斥、邊緣化,得東躲西藏,卻被法師說要試著好好活下去,你講的很容易我根本作不到。就像許多華人移民,在許多異國努力生活,試圖融入當地但總是因各種緣由被排斥,最後只能被祖國「統戰」,變成海外「小粉紅」。最後阿邦勉強用口語說「我想死」,象徵了華人在很多異地只能逐步走向自我毀滅。而這些情緒似乎無法跟華人表達,只能跟佛教的法師說,佛教也並非源自中國,而是來自南亞文圈的印度。


最後一幕中,原本完全不願與生父相認的阿迪,最終還是見面了,這是不是一種隱喻「華人再怎麼不願意、不認同,最後仍然要『認祖歸宗』」才有出路?


整齣電影就像很多國家的華人,歐美、日韓、紐澳都生活著許多阿邦阿迪,他們可能經濟上好很多,受過西方教育,也擁有高收入和相當社會聲望的職業,但心態跟阿邦阿迪一樣邊緣。無數的阿邦阿迪原子化散在各地,無法像其他族裔群體集結成政治力量,甚至相互傷害。萬一西方國家與中國發生政治、軍事衝突,他們也許只能走向毀滅。


台灣怎麼在這種歐美與中國的對立中自處呢?畢竟我們也被認為是個「華人社會」、「華人國家」,前陣子「王志安事件」,我們發現很多華人都對台灣政治「指點江山」,沒選舉、沒投過幾次票的人,要教我們怎麼搞政治。他們為什麼很少對中國或自己移民國的政治講話,全都來「意淫」台灣?


阿邦和阿迪之類的底層社會「馬華」或「華人」沒有選擇,只能過一天算一天,但台灣人有選擇,而我們要繼續當彆扭的「華人社會」、「華人國家」,或者當台灣人就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3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4/06/30
這片就拐個彎罵西方價值,包括民主政治、資本主義通通被批判,甚至連當代經濟活動中重要的契約精神,也被嘲弄和顛覆。 民主政治在片中沒有一點好處,除了製造村內的對立矛盾衝突、金錢介入、選民互罵以外,沒有什麼正面的地方。不丹推動民主選舉,除了「跟隨世界潮流」幾乎沒有其他正向的動機.............
Thumbnail
2024/06/30
這片就拐個彎罵西方價值,包括民主政治、資本主義通通被批判,甚至連當代經濟活動中重要的契約精神,也被嘲弄和顛覆。 民主政治在片中沒有一點好處,除了製造村內的對立矛盾衝突、金錢介入、選民互罵以外,沒有什麼正面的地方。不丹推動民主選舉,除了「跟隨世界潮流」幾乎沒有其他正向的動機.............
Thumbnail
2023/11/22
直接講結論─很難看。 我是在某社工專業團體招待特映會看的,因為免費,好像也沒什麼可囉嗦,但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想想就不值得。
Thumbnail
2023/11/22
直接講結論─很難看。 我是在某社工專業團體招待特映會看的,因為免費,好像也沒什麼可囉嗦,但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想想就不值得。
Thumbnail
2023/09/15
《成功補習班》的宣傳、行銷強調「致敬」與懷念導演恩師,已故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電影的核心精神似乎有「嚴肅」的企圖。只是看《成功補習班》,它就是一部水準一般的YA喜劇,賣弄BL元素又不太成功的類型化青春愛情片。
Thumbnail
2023/09/15
《成功補習班》的宣傳、行銷強調「致敬」與懷念導演恩師,已故同志紀錄片導演陳俊志,電影的核心精神似乎有「嚴肅」的企圖。只是看《成功補習班》,它就是一部水準一般的YA喜劇,賣弄BL元素又不太成功的類型化青春愛情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社區大學 課程名稱取為細說社大之大學社會責任,感覺就是一門不打算開成的課程。在北投社大開課時,課程內容及名稱確實讓我燒了很多腦。社區大學 課程內容大致有了方向,但課程名稱要如何取呢?最後應該給大家可以一起細細地敘說社大小故事。
Thumbnail
社區大學 課程名稱取為細說社大之大學社會責任,感覺就是一門不打算開成的課程。在北投社大開課時,課程內容及名稱確實讓我燒了很多腦。社區大學 課程內容大致有了方向,但課程名稱要如何取呢?最後應該給大家可以一起細細地敘說社大小故事。
Thumbnail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本獨特的專刊《企業社會責任與弱勢教育的連結》,這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喔!因為作者是兩位板橋高中的學生:林昕僾和王晨昕,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內容是探討貧富差距、弱勢教育,並對三個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度專訪。很幸運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也是受訪對象之一!
Thumbnail
最近我們收到了一本獨特的專刊《企業社會責任與弱勢教育的連結》,這是市面上買不到的喔!因為作者是兩位板橋高中的學生:林昕僾和王晨昕,他們花了一學期的時間進行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內容是探討貧富差距、弱勢教育,並對三個教育組織進行了深度專訪。很幸運地,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也是受訪對象之一!
Thumbnail
2024/04/20 今天參加了一場由東吳大學社工系三位學生以及路易莎咖啡舉辦的攀樹活動。 體驗對象是男性社工師們,主旨是「陪伴」。 從彼此的分享得知社工們面臨著家庭與個案工作的拉扯,在拉近距離與保持距離間的界限拿捏非常不容易,大量的案件也導致身心俱疲,有幾位夥伴甚至昨夜家訪到晚上,還
Thumbnail
2024/04/20 今天參加了一場由東吳大學社工系三位學生以及路易莎咖啡舉辦的攀樹活動。 體驗對象是男性社工師們,主旨是「陪伴」。 從彼此的分享得知社工們面臨著家庭與個案工作的拉扯,在拉近距離與保持距離間的界限拿捏非常不容易,大量的案件也導致身心俱疲,有幾位夥伴甚至昨夜家訪到晚上,還
Thumbnail
3/15週五晚上在北投社區大學開設的「 #細說社大之大學社會責任」,我用了幾張圖談為何教育部會在這些年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同時提到 #108課綱的精神 與「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乃是異曲同工,只是施作對象不同。這些政策無非是想要扭轉我國教育,因循過去幾十年下來以「#讀書考試」為主的現象,這現象讓
Thumbnail
3/15週五晚上在北投社區大學開設的「 #細說社大之大學社會責任」,我用了幾張圖談為何教育部會在這些年積極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同時提到 #108課綱的精神 與「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乃是異曲同工,只是施作對象不同。這些政策無非是想要扭轉我國教育,因循過去幾十年下來以「#讀書考試」為主的現象,這現象讓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Thumbnail
  從近日某大學校長於某直轄市長政見辯論會之提問,認為大學的任務,是讓畢業生留在在地就業,培養符合城市發展與產業需求的人才。到建中人社班等明星高中之語文、人文社會資優班陸續停招、停辦,及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資通產業、護國群山等政策。反映的是逐漸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及經費、資源、教育「重就業、輕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