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正常人?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我們現在這樣是轉世了嗎?”

“沒有,我們還是原本的樣子。”

“真的嗎?太好了。”

電影播到尾聲,兩個孩子的對話令人悲欣交集,我在想像他們一直前行會抵達什麼地方,相信每位觀眾都會看出不同的答案。

是枝裕和的《怪物》真是既熟悉又陌生,細節和畫面當然都保持導演的特色,但坂元裕二的劇本結構精巧,訊息量超大,兩者相輔相成,拍出一部曲折動人的好戲。

孩子在校內疑似受欺凌,單身母親到學校投訴,堅持要相關老師交代真相,這種看似尋常的小事,竟然牽引出一重又一重意想不到的內情,而且不經意地釋放出眾人內心的“怪物”。

很喜歡電影以不同角色的視角拍同一件事的表達手法,展現出有時“真相”也可以存在不同的角度,從這邊看是他不對,但在那邊看就會明白是她犯錯,不過當每個人執著於自己看到和想像到的畫面,人際關係就會撕裂,輕則心生怨恨,重則反目成仇甚至動起殺機,既愚蠢又不智,但無論是家長、校長、老師、同事、伴侶、同學、朋友,都有機會被某些盲點蒙蔽,然後為了一時意氣而做出傷害他人的事。電影中的校園風波,除了推動故事情節,也從不同的角度令觀眾思考現實人生的荒謬。

是枝裕和擅拍孩子的故事,《怪物》也是兩個孩子的際遇凝視成年人的善與惡,孩子初時不忿被取笑為“怪物”,但經過一連串的掙扎與觀察之後,他必然會發現真正的“怪物”無處不在,細心的觀察也許能更進一步看出所謂“怪物”,其實是被社會上各種制度壓迫、扭曲、排擠而慢慢塑造出來,但說起“怪物”時,誰才是真正的“怪物”呢?

電影有很多情節都在一所學校發生,表面看來是討論校園內的欺凌問題,也涉及很多關於教育的思考。但編導的厲害之處是透過“怪物”這個意象,揭示當今更普遍的困境。

因為一個孩子的行為與家庭背景與別人不同,崇尚集體的同學便經常以野蠻無理的方式欺負他,班上的其他同學都膽小怕事視而不見,皆因仗義出手的同學都會馬上被視為“怪物”今後不得安寧,於是在被欺凌者眼中,其他“正常人”才是可惡的“怪物”,兩者的撕裂與對抗,起源於要求所有人整齊畫一的迷思。

這些情景都令人馬上聯想到更多社會問題,某些極權統治者教育人民只可忠誠,不可思考,只能服從,不能異議的“思想”,當這些便於管理的措施發展到某一階段,頭腦簡單行為粗野的“同學”便會橫行霸道,以對付異己的“正當理由”欺負別人,“課室”沒事時都風平浪靜,但其實人心惶惶,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快樂的。

可悲的是,這不只是電影中的故事,我們每日面對的生活日常其實更橫蠻、更粗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寂然的沙龍
19會員
154內容數
寂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所謂“進烤箱的好日子”,當然與烹飪無關,其典故來自詩人普拉斯(Sylvia Plath)把頭放進烤箱自殺一事,其實這個書名已為故事定調,在甜美的文字之中,盡是讓人難過得想死的成長苦況。
Thumbnail
2025/05/03
所謂“進烤箱的好日子”,當然與烹飪無關,其典故來自詩人普拉斯(Sylvia Plath)把頭放進烤箱自殺一事,其實這個書名已為故事定調,在甜美的文字之中,盡是讓人難過得想死的成長苦況。
Thumbnail
2025/04/28
陳小娟選擇以平實的方式展示淑貞的生活日常,然後慢慢呈現各種把她壓垮的問題,影片充滿柴米油鹽的現實,卻沒有沉悶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4/28
陳小娟選擇以平實的方式展示淑貞的生活日常,然後慢慢呈現各種把她壓垮的問題,影片充滿柴米油鹽的現實,卻沒有沉悶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4/25
任何上司都應該清楚認識自己的領導責任,與其花時間向街外人耀武揚威,不如認真調配資源,幫助下屬順利開展工作,積極提升大家的信心和辦事能力。
Thumbnail
2025/04/25
任何上司都應該清楚認識自己的領導責任,與其花時間向街外人耀武揚威,不如認真調配資源,幫助下屬順利開展工作,積極提升大家的信心和辦事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這個純粹的題目甚至就是原文片名<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那麼單純,包含主角真人的名字─「成為真正的人」也都在對觀眾提出疑問。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他更多的理解外在的世界也更多去建構自己的世界,而喪母陰影帶來的罪咎感卻使他懷疑起世界的運作模式、沈重於自己的無能為力,那樣的痛苦是眼睜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是枝裕和導演、坂元裕二編劇、坂本龍一配樂的電影《怪物》少年視角,試圖以兒少心理與性別觀點做的筆記,全文大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本文將針對誰是怪物?如何殺死怪物?如何避免成為怪物?等本片重要命題進行分析。
Thumbnail
本文將針對誰是怪物?如何殺死怪物?如何避免成為怪物?等本片重要命題進行分析。
Thumbnail
是枝裕和平穩細緻的鏡頭語言,依舊能顯現出坂元裕二對於角色情感細膩刻畫,也透過羅生門的敘事手法將故事疊出不同層次,層層挖掘。搭配上坂本龍一配樂,平和卻帶點抑鬱的琴聲成為電影重要基調,記憶尤新的是那一聲聲低沈的長號,代替我們將不敢傾訴的秘密宣洩出來。
Thumbnail
是枝裕和平穩細緻的鏡頭語言,依舊能顯現出坂元裕二對於角色情感細膩刻畫,也透過羅生門的敘事手法將故事疊出不同層次,層層挖掘。搭配上坂本龍一配樂,平和卻帶點抑鬱的琴聲成為電影重要基調,記憶尤新的是那一聲聲低沈的長號,代替我們將不敢傾訴的秘密宣洩出來。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怪物》採縝密的插敘手法塑造角色的立體和人性多角面,首先從一位母親的視角揭開故事序幕,接著用老師的角度帶出故事的錯綜複雜,最後,用孩子純真的口吻完整這個精彩的劇本。時間軸在是枝裕和的操作下,彼此堆疊卻不會讓人錯亂,在層層疊加的故事線裡,漸漸浮出所有真相,道出一場悲劇單純的本質。
Thumbnail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這是關於看完電影《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後,海賊王喬巴有所體悟的故事。 著重於差異對待所產生的排擠與暴力行為,以及狀態不同的「怪物」之間態度與內心反思的比較。
Thumbnail
這是關於看完電影《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後,海賊王喬巴有所體悟的故事。 著重於差異對待所產生的排擠與暴力行為,以及狀態不同的「怪物」之間態度與內心反思的比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