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我也經歷過孩子出生與成長的生活變化,所以很明白電影中淑貞在每個階段的絕望感覺,然而,我也清楚知道,照顧孩子有苦有甜,淑貞的問題是她始終未能適應各種轉變,而且經常希望嚴格按照自己的認知行事,所以她一路跌跌撞撞,付出比其他人多,結果卻徒勞無功,還處處受傷。所以我看這電影時,心情異常複雜,總想跟淑貞說,其實沒有那麼難的,餵人奶有困難就改餵奶粉,差別沒有那麼大的,把孩子交了給長輩就要信任長輩,不用事事插手引起紛爭的,這個世界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事,要了這樣,就不一定能得到另一樣,如果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往後每一步都只會更加辛苦,而且旁人也沒有辦法幫忙。另一方面,電影不斷強調嬰兒哭個不停,然後大人不斷抱怨她哭得大聲,但有經驗的家長都會在這過程中摸索出一套哄孩子的方法,最終也會找到有用的止哭工具,而且嬰兒哭到累就會睡,不太可能每日都無休無止吵鬧的。
《虎毒不》的困境除了源自淑貞的性格,更在於她的丈夫是否已成熟到足以體諒太太的處境,找出合理的協助方法,減少她的操勞和壓力。盧鎮業演活了一名未完全長大的丈夫,他不是壞人,他不是對太太不好,但他無法認真了解淑貞的心意,也沒有足夠的勇氣跟她一起開拓出兩個人的天地,在他看來,孩子的事,跟隨長輩的舊方法就好了,其他就不用再想那麼多,於是他或多或少都會把一切問題都歸咎於淑貞,這種有丈夫等於沒丈夫的情況,才是淑貞陷入抑鬱的主要原因。所以儘管電影處理照顧嬰兒的細節不夠全面,但看到這樣的夫妻關係,我還是會對淑貞寄予同情,因為我知道,這個世界真的有很多男人是以不成熟為榮的。
陳小娟選擇以平實的方式展示淑貞的生活日常,然後慢慢呈現各種把她壓垮的問題,影片充滿柴米油鹽的現實,卻沒有沉悶的感覺。不過由於故事性不強,所以有很多訊息需要由不同的角色開口說出來,有時略嫌有說教之感,但瑕不掩瑜,談善言有好幾場戲都把身為人母的期待與創傷演得令人動容,單憑她的卓越演出,已經值回票價。
網上有些人說擔心女觀眾看完此片會不敢生育,我倒覺得這電影很適合年輕女觀眾欣賞,一來是事先了解當中的細節,更重要是學會評估自己的伴侶是不是合適的隊友,如果在生了孩子之後才發現問題就太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