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自我療癒(1)—我到底怎麼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很煩躁,心情莫名其妙的不好,而莫名其妙就是最麻煩的。如果自己的表情比較明顯,也許家人、同事、好朋友就會想來關心問候一下,可是當下的自己只想靜一靜,什麼都不想說。想像一下這種心情不好,偏偏發生在上班的時候,說不定等等還要開會,還要跟客戶做產品說明呢?以我自己心理師來舉例,等等要做兒童遊戲治療,可是我如果沒心情好好陪小孩玩,那可真是噩夢,小孩子對身邊的大人有沒有專心陪伴其實很敏感。

 回到職場上,也許在這個當下腦袋裡面就會各種想法

「可是事情還沒做完」

「到時候再說好了」

「不行我要假裝沒事」

「真的好想休假」

問題在於

「這樣根本無法專心做事嗎,怎麼辦,真的很厭世耶」

今天就想借用大家常有的這類經驗,來分享一下如何真正感受自己的心情,還有大家可能更想知道的,要怎樣來因應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處理問題之前要先處理心情,為什麼呢?想像一下自己理智斷線的感覺,生氣吵架的話大概只想罵人或抱怨,難過落淚的話可能只想哭訴自己的痛苦,緊張害怕的話也許已經腦袋一片空白了,所以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喔。

看見自己的情緒: 感受一下我現在是在生氣、失望、緊張、難過還是什麼,很多時候還不只一種,譬如說等等要跟客戶開會,也已經拜託了同事幫忙準備一部份的資料,結果同事的隨身碟出了狀況叫不出來,這時候的第一個感受是生氣,一股衝動想要生氣的質問「怎麼會出這種包」,但其實內心真正的感受可能是緊張,也就是擔心等等很難跟客戶好好說明產品。我們的心情常常會分成表面的情緒、深層的情緒,而第一種心情其實比較像一種保護機制,那是用來因應內心真正不舒服的感覺,從剛才的例子可以看到,內心其實是緊張、擔心的,所以會想要用生氣的方式告訴同事,「天啊,等等要怎麼處理啦?」

分享一下最單純的感受方式,那就是集中注意力在生理狀態的變化,例如心跳與呼吸有沒有比平常來得更快,肩膀或額頭是不是比平常還要更緊繃,有沒有不自覺皺起眉頭,雙手是不是開始感到冰冷,有些身體部位可能會冒冷汗。也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看不清楚周圍的事物,或是燈光變得特別刺眼,聽到的聲音好像轟轟作響,想要好好思考或說些什麼,腦袋彷彿要特別用力。以上這些生理狀態得變化,通常代表身體進入某種「戒備狀態」,也就是腦袋覺得需要應付危機或威脅,需要集中資源準備對抗或逃跑,所以讓身體得引擎加速運轉,相對不重要的身體部位就暫時犧牲一下,所以心情與身體感覺的變化息息相關。

 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中可能常會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聽到「好啦,不要生氣」、「不可以哭,哭什麼哭」,也可能因為遇過一些重大或特殊事件,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習慣壓抑或排除負面情緒,例如強迫自己鎮定、假裝自己沒事。出了社會之後,我們更是努力訓練好自己的EQ,因為擔心發了脾氣就會影響職場人際關係,再怎麼樣總不好對著主管、客戶、洽公的民眾、就醫的病人發脾氣吧。這樣的想法變成了很多人面對心情不好的一種信念,例如「男兒有淚不輕彈」、「沉著冷靜」、「修養很好」、「溫和有禮」,但是很可能下班或是回到家之後,就好想要摔東西、把自己灌醉,不小心還可能遷怒家人,因為情緒總要找到出口吧。

一開始練習感受到自己真正的情緒之後,下一步是接納、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想一想接受自己有負面情緒會發生什麼事,之前為什麼無法接受,什麼事情影響到自己的想法。例如會不會擔心貼上一個標籤叫做「EQ好差」、「一點小事就在生氣」、「好多地雷」、「我會造成別人的負擔」、「我會不會給人添麻煩」。接納的意思並不是擺爛,而是在自己心中預留一個角落,允許負面感受的存在,不需要刻意把這些情緒消滅,反而是共存。這就好像經常聽到巷口有車子開過去,但是我們並不會刻意衝出去攔截那台車,而是習慣車子會經過這件事,依然專注在眼前想要做的事情。

探索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緒其實不只是單純的感受,反而是重要的訊息來源,提醒著自己需要準備應對。我很喜歡分享的概念是「情緒沒有對錯」,無論是爸爸媽媽面對孩子發脾氣或哭鬧,自己顫抖、握拳、面紅耳赤,面對家人百出一張臭臉,重點在於如何感受、調節與表達。當我們知道自己當下的情緒,也開始嘗試接納自己的情緒,接下來就是要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也就是對情緒的「自我覺察」。

開心可能就代表自己很喜歡當下的人事物,興奮可能反映了對當下或未來的期待,焦慮可能來自未來的某種威脅,害怕可能告訴自己要嘛準備對抗,要嘛就要趕快逃跑!難過的背後可能是對某件事的期待落空,或者失去了自己很重視的人事物,而生氣的背後可能是當下面臨某種威脅,例如自尊、立場、保護的對象。如果想要找出為什麼會有某種感受,那就試著停下來觀察自己在想什麼,最在意的是什麼,原本期待事情的發展或結果是什麼,幫助自己重建思考的地圖。

也許有人覺得很疑惑,說了老半天好像還是沒提到該怎麼處理這些負面感受,其實我想要分享的經驗是這樣:絕大多數的人都有能力解決問題,之所以覺得很無助、無力,通常可能是因為陷入了情緒的漩渦中,最常見的感受就是盛怒之下什麼都聽不進去,等到冷靜下來就開始感到後悔,所以我們常常在和解的過程這樣說:「對不起,都是我一時衝動」、「我當時只是氣話,你不要當真」。探索自己負面感受的歷程,就可能會發生一段神奇的經驗,「哦~~原來我真正在意的是…」、「我根本就是因為太緊張才會…」,人天生就會在還搞不清楚的狀況下變得敏感,但是只要弄懂了自己的狀態,雖然可能還是覺得心跳很快,仍然會逐漸恢復原本的思考能力,進而想出可能的解決辦法。

raw-image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成人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安排諮商,因為主角是自己,當然是直接與心理師討論任何問題。孩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大人決定的,而且諮商過程發現的任何變化,心理師與父母都需要合作來討論,包含諮商過程對孩子的觀察,父母對孩子變化的觀察,以及父母更在意的,到底該怎麼做,所以這次要來分享親職諮詢。
心理師最令人好奇的一部分,就是接觸精神病患的經驗,想要問的問題很可能來自電影或新聞中的刻板印象,神秘、恐懼、暴力、瘋狂。這篇文章想要回應這樣的好奇,也幫我自己整理過去在醫院的經驗,同時分享給任何想要成為心理師的朋友,雖然這只是我自己一部分的經驗,但至少可以想像一下在醫院精神科病房工作的樣貌。
如果順利進行了幾次,孩子可能會開始期待每個星期的「心理課」,這時候如果問孩子都在做些什麼,孩子大概會告訴把拔馬麻,我們一起玩扮家家酒、畫畫、樂高積木…等。會不會感到很疑惑,不是在心理諮商嗎,這樣我在家裡陪孩子玩就好了啊。 先來引用一下遊戲治療大師Garry L. Landreth的經典形容,「鳥飛
很多時候仍然忐忑不安,可能會想到下面這些問題: 1. 我的孩子有嚴重到需要找「心理醫生」嗎? 2. 萬一要吃藥怎麼辦,會不會變成依賴啊? 3. 老師一直叫我們帶孩子來看,可是在家裡還好啊? 4. 這樣是不是過動兒或自閉症啊? 5. 孩子這麼小要怎麼諮商? 6. 諮商要看幾次才會好?
成人可以為自己選擇要不要安排諮商,因為主角是自己,當然是直接與心理師討論任何問題。孩子的狀況就不一樣了,通常都是大人決定的,而且諮商過程發現的任何變化,心理師與父母都需要合作來討論,包含諮商過程對孩子的觀察,父母對孩子變化的觀察,以及父母更在意的,到底該怎麼做,所以這次要來分享親職諮詢。
心理師最令人好奇的一部分,就是接觸精神病患的經驗,想要問的問題很可能來自電影或新聞中的刻板印象,神秘、恐懼、暴力、瘋狂。這篇文章想要回應這樣的好奇,也幫我自己整理過去在醫院的經驗,同時分享給任何想要成為心理師的朋友,雖然這只是我自己一部分的經驗,但至少可以想像一下在醫院精神科病房工作的樣貌。
如果順利進行了幾次,孩子可能會開始期待每個星期的「心理課」,這時候如果問孩子都在做些什麼,孩子大概會告訴把拔馬麻,我們一起玩扮家家酒、畫畫、樂高積木…等。會不會感到很疑惑,不是在心理諮商嗎,這樣我在家裡陪孩子玩就好了啊。 先來引用一下遊戲治療大師Garry L. Landreth的經典形容,「鳥飛
很多時候仍然忐忑不安,可能會想到下面這些問題: 1. 我的孩子有嚴重到需要找「心理醫生」嗎? 2. 萬一要吃藥怎麼辦,會不會變成依賴啊? 3. 老師一直叫我們帶孩子來看,可是在家裡還好啊? 4. 這樣是不是過動兒或自閉症啊? 5. 孩子這麼小要怎麼諮商? 6. 諮商要看幾次才會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在忙碌且壓力山大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往往尋找各種方法來緩解心靈上的負擔與情緒壓力。巴赫花精療法,這個源自上世紀的自然療法,或許是你尚未發掘的心靈瑰寶。它不僅是一種自我療癒的工具,更是一門藝術,讓人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和諧共處。你是否準備好開啟一段全新的自我探索之旅,讓巴赫花精引導你走向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近9個月來對自我情緒覺察的感受與成效,並提出了對情緒的新看法,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消極的情緒發洩只是一種必要但偏向消極的解決方式。通過覺察練習和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更好地與情緒共處,進入一個平衡的情緒狀態。
Thumbnail
🍀🍀🍀fumi老師:❤️❤️❤️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遭遇到各種事情,而這些事情往往會觸發內在的負面聲音,這些聲音像是不請自來的滴估聲;自動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當你可以漸漸意識到,這些負面聲音其實也是心底內在的一部分。 🎭🎭🎭這些負面聲音背後隱藏著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接納
Thumbnail
曾經參加過一場藝術治療的課程,到現在我還記得,發下媒材後大家面面相覷,然後講師就說了「你們都有藝術恐懼症」。我沒有受過任何繪畫的專業訓練,現在的年齡也已經無法像孩子一樣,用純真的想像力與態度來隨意塗鴉,總會習慣性預先思考構圖、配色、輪廓,再看著自己畫出來的結果尷尬笑出來,直到我開始接觸禪繞畫...
Thumbnail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很煩躁,心情莫名其妙的不好,想像一下這種心情不好,偏偏發生在上班的時候,這時候該怎麼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進而找回自己的力量來面對與解決困擾呢?
Thumbnail
你 壓力大嗎? 現代人因為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綜合原因感受到壓力,但有時並不自覺這種壓力,也不清楚為何會有壓力和情緒的產生,因而無法有效地排解壓力遂直接影響到情緒表現,嚴重時也會影響身體狀況.....
Thumbnail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Thumbnail
作者以各種情緒反應條列式放在目錄,從這當中找尋最有感覺的內容閱讀時,看到早熟效應與逆反效應 早熟效應:是因為家庭中有某些失功能的成員,導致情感尚未真正成熟時,就要被迫當個大人(P.163) 從小就被說比別人早熟,我以為是獨生女的關係,原來是其他因素導致,而我卻遺忘。看到這句話時當下超想哭的。 逆反效
Thumbnail
人生真的好不容易阿,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笨拙和錯誤中更懷疑自己,心也跟著封閉起來...
Thumbnail
當你剛運動完口很渴的時候,看著眼前的半杯水,你心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想法呢? 只剩一半,怎麼會夠喝? 還有半杯水可以喝,真好啊! 一樣是半杯水,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差異」,當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也就是說讓人感到不快樂的真正原因在於我們對事情的「認知」,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在忙碌且壓力山大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往往尋找各種方法來緩解心靈上的負擔與情緒壓力。巴赫花精療法,這個源自上世紀的自然療法,或許是你尚未發掘的心靈瑰寶。它不僅是一種自我療癒的工具,更是一門藝術,讓人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和諧共處。你是否準備好開啟一段全新的自我探索之旅,讓巴赫花精引導你走向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近9個月來對自我情緒覺察的感受與成效,並提出了對情緒的新看法,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而消極的情緒發洩只是一種必要但偏向消極的解決方式。通過覺察練習和情緒的安撫與過渡,作者認為人們可以更好地與情緒共處,進入一個平衡的情緒狀態。
Thumbnail
🍀🍀🍀fumi老師:❤️❤️❤️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遭遇到各種事情,而這些事情往往會觸發內在的負面聲音,這些聲音像是不請自來的滴估聲;自動在我們的腦海中浮現,當你可以漸漸意識到,這些負面聲音其實也是心底內在的一部分。 🎭🎭🎭這些負面聲音背後隱藏著一個重要的人生課題:接納
Thumbnail
曾經參加過一場藝術治療的課程,到現在我還記得,發下媒材後大家面面相覷,然後講師就說了「你們都有藝術恐懼症」。我沒有受過任何繪畫的專業訓練,現在的年齡也已經無法像孩子一樣,用純真的想像力與態度來隨意塗鴉,總會習慣性預先思考構圖、配色、輪廓,再看著自己畫出來的結果尷尬笑出來,直到我開始接觸禪繞畫...
Thumbnail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就是很煩躁,心情莫名其妙的不好,想像一下這種心情不好,偏偏發生在上班的時候,這時候該怎麼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進而找回自己的力量來面對與解決困擾呢?
Thumbnail
你 壓力大嗎? 現代人因為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綜合原因感受到壓力,但有時並不自覺這種壓力,也不清楚為何會有壓力和情緒的產生,因而無法有效地排解壓力遂直接影響到情緒表現,嚴重時也會影響身體狀況.....
Thumbnail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Thumbnail
作者以各種情緒反應條列式放在目錄,從這當中找尋最有感覺的內容閱讀時,看到早熟效應與逆反效應 早熟效應:是因為家庭中有某些失功能的成員,導致情感尚未真正成熟時,就要被迫當個大人(P.163) 從小就被說比別人早熟,我以為是獨生女的關係,原來是其他因素導致,而我卻遺忘。看到這句話時當下超想哭的。 逆反效
Thumbnail
人生真的好不容易阿,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笨拙和錯誤中更懷疑自己,心也跟著封閉起來...
Thumbnail
當你剛運動完口很渴的時候,看著眼前的半杯水,你心中會產生什麼樣的想法呢? 只剩一半,怎麼會夠喝? 還有半杯水可以喝,真好啊! 一樣是半杯水,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差異」,當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自然也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也就是說讓人感到不快樂的真正原因在於我們對事情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