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日常之「如果第一次聊就不自在?」

心理諮商日常之「如果第一次聊就不自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第一次諮商

第一次諮商

🔹 要再試一次嗎?

有時只是陌生感作祟,給彼此一次機會,或許會有所不同。但如果已經排斥,勉強自己繼續也未必合適。

🔹 不舒服時,會先懷疑自己,還是心理師?

有些人擔心「是不是我不夠敞開」,也有人覺得「這個心理師不適合我」。沒有標準答案,最重要的是自己感受到的安全感與信任感。

🔹 要告知心理師,還是直接換人?

有人選擇溝通,有人默默取消,心理師都能理解。換心理師不是錯,選擇不繼續也不是問題,因為來談者有權利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支持。

🔹 怎樣算是「適合」?

諮商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彼此的風格與期待是否契合。如果不確定,可以先討論看看是否能調整方式,若仍不適合,換心理師也是很正常的決定。心理師能接受這樣的選擇,因為諮商最重要的不是「撐下去」,而是找到自在說話、感到被理解的空間。

畢竟,連藥物都有適應與不適應的體質,諮商關係更是需要時間磨合的過程。找到能安心談話的心理師,才是最重要的事。

avatar-img
黃閎新臨床心理師的沙龍
44會員
72內容數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近年來心靈成長課程盛行,但其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探討。部分課程透過強烈情緒波動引導學員面對內心議題,但缺乏後續支持可能造成更大困擾。這類課程有其吸引力,但是選擇的時候仍然需要理性評估,避免單純情緒宣洩,尋求最適合的自我成長方式。
活在別人的期待下,感到疲憊嗎?本書提供實證方法,幫助你拆解影響自信的負面想法,找回真正的快樂與滿足。從無條件愛自己開始,學習接納過去的錯誤、當下的無力與對未來的焦慮,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
近年來心靈成長課程盛行,但其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探討。部分課程透過強烈情緒波動引導學員面對內心議題,但缺乏後續支持可能造成更大困擾。這類課程有其吸引力,但是選擇的時候仍然需要理性評估,避免單純情緒宣洩,尋求最適合的自我成長方式。
活在別人的期待下,感到疲憊嗎?本書提供實證方法,幫助你拆解影響自信的負面想法,找回真正的快樂與滿足。從無條件愛自己開始,學習接納過去的錯誤、當下的無力與對未來的焦慮,成為自己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