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之「乾卦」(乾爲天) 的二爻辭是「見龍在田」,四爻辭是「或躍在淵」,乾卦四爻變則變爲「小畜卦」(風天小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漢字「畜」恰好形似有一個符號「玄」躍於符號「田」之上的意像,而前面的二爻辭「見龍在田」又恰好提到了「田」。[P.S. 參考:〈01. 乾 111111 天天-乾乾 (Sky Axis)〉-- https://vocus.cc/The_Story_of_IE/5c8d6040fd8978000108d4fb]
《易經》這種文字安排佈局的精確性,有點讓人感到耐人尋味又細思極恐!
此外,「乾卦」(乾爲天) 初爻的爻辭是「潛龍勿用」,初爻變卦則是「姤卦」(天風姤),而「姤卦」的卦辭寫著「女壯勿用取女」。由此看來,「潛龍」和「女壯」及「取女」也似乎有某種特殊的關聯。 (P.S. 此處「女壯勿用取女」的「取」字解爲「聽取」、「趨向」之原始意義;「勿用」則解爲「霧用」即類似「隱隱約約的作用」。)。
例如,在昆蟲界之螞蟻的生態活動中,蟻后就有深宮潛伏和軀體肥壯的特質,而一巢眾蟻的心之所歸都趨向聽命於蟻穴中的蟻后。
實際上,漢字「龍」意通 English 的 dragon (龍;帝蛇;蛇弓),而古漢字文化早期對於「龍」和「蛇」的區別並不十分明顯,並且「蛇」在漢字的造字概念中也被歸類爲「虫」的一種,因此,所謂的「潛龍」自然也可能含概那些潛伏性的昆蟲。那麼很顯然,「蟻后」自然也可能是具有「潛龍」特質的一種生物。
也就是說,探討變化的經典古籍《易經》裡的文詞,不一定都是講社會人事的變化,也可能描述自然生態中的種種現象,包括物種演化或物種變化的現象,甚至含概了氣候變遷的記錄。
而其描述的精確性,不太可能是憑空想像,更像是通過大量的自然生態觀測及文字符號的巧妙對應與計算纔寫出來的。
P.S. 相關文章:易的故事 -- The Story of I.E. -- https://vocus.cc/The_Story_of_IE/5c738289fd89780001d305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