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

2023/09/22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1987年7月,依照往年暑假慣例,父親帶著全家回雅加達探親,跨過地理上最重要的那條經緯線,來到赤道附近。對於日常所生活的那塊比婆羅洲小得多的島嶼上,這一年的7月15日結束長達38年的戒嚴,我們渾然不覺。

暑假結束,我的膚色經過整個夏天的赤道太陽曝曬後,又更黑了一點。那個年代,可以時常出國的家庭並不普遍,升上國二,重新編班,成了我可以拿來驕其同儕的談資。H見到我曬黑,問我暑假去了哪裡?北海岸?墾丁? 我回答都不是,是回印尼。「印尼?」H的尾音提高,「那不是很落後的國家嗎?為什麼要去那裏旅行?」這樣的目的地一點都不值得欽羨,畢竟H只和我同班一年,升上國三,她就飛往雪國加拿大當小留學生。「不是去旅行,是『回』印尼,我們每年暑假都要回去,我爸在印尼出生。」「你爸是印尼人?!」「不是,他是印尼華僑,和印尼人完全不一樣,華僑不可能和印尼人通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48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夜遊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287會員
31內容數
《夜遊書─解嚴前夕的日常生活》為一系列長篇歷史散文書寫。以1986年秋天的解嚴前夕為起點,緊密圍繞在1986至1989這三年間,解嚴大歷史與個人小歷史的雙線交織。1986年機場事件,1987年後勁反五輕,1988年蔣經國過世,1989年天安門運動…置身於戒嚴與解嚴間的女性身體,對於羞恥與欲望的認識,彷彿在大霧中摸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