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同賞月,念佛永團聚(節本)
中秋節三個神話:1.嫦娥奔月 2.吳剛伐桂 3.玉兔搗藥 --中秋月圓,嫦娥卻獨守「又廣又寒」的月宮,永受寂寞之思;吳剛則獨在月宮前砍一棵「隨砍隨癒」的桂樹,永無休止之期;玉兔則升月陪伴嫦娥,沉默的搗煉仙藥,不知其他之事。這三種人物,以嫦娥為主,吳剛、玉兔為伴,雖同在月中,而各有傳說,不相交集;只有孤獨、淒涼、無期的囚禁、重複的活動,除了沉重低調的砍樹、搗藥之聲,整個月亮上的心思與環境幾乎是一片永恆的寂靜。這與人間「賞月、團聚」的歡樂、幸福,似乎是一種反比、嘲諷。或許要從另一副心腸去詮釋這種不協調的情境吧。
中秋二寶:吃餅(闔家圓滿)、剝柚(月亮保佑),取其吉祥之意。較特殊的是,台灣人「中秋烤肉」成了獨特的習俗,具備休憩活動以及親友同樂兩大功能,政府不易強制改變。
中秋節的一切思維與活動,幾乎以「月」及其屬性、特色為重點。 中國古人對月亮的別稱有:玉盤(玉輪、玉環、玉鉤、玉弓、冰輪、天鏡、明鏡)、銀鉤、嬋娟、嫦娥、素娥、桂宮(桂魄)、蟾宮(金蟾)、玉兔……等。觀「月」的感受:清涼如水、潔白如玉、幽靜如潭、晶瑩如鏡、明亮如珠、圓滿如盤……,又澄明、離垢、無瑕、調柔,喻於般若空性與法界性。禪詩中「明月.中秋」的語錄甚多,顯示了中國佛教徒對秋月的偏愛與關注,如寒山詩: 「岩前獨靜坐,圓月當天耀。萬象影現中,一輪本無照。」大慧宗杲:「去年人看中秋月,今年人看中秋月。今年人是去年人,去年月是今年月。」弘一:「問余何適,廓而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此中多以「中秋之月」的清亮、圓滿,隱喻「本心、自性」的清淨、光明,常住、遍在,非思、非議,無垢、無缺,修行人作觀或參禪,所覺所悟的就是這個「光境俱忘,境智如如」,「絕思量,不相到」的本來涅槃的真如(實像)心。
有云,八月十五是「月光菩薩」聖誕,清涼的智慧,遍照、攝納一切眾生,免受三毒煩惱。月光菩薩身白色,左手拳,安於腰,右手持蓮華,有半月形,相好莊嚴,頭戴寶冠,菩薩裝、瓔珞飾;月光清涼、寧靜,於黑暗中發光,導邪入正。另有於「末後惡世,佛法將滅」之際,護持正法五十二年的月光菩薩,皆與「月光」有關,或為淨土之脅侍或法滅之護法,都與阿彌陀佛有關。
念佛人雖已心嚮淨土,而此身仍在娑婆,似不應遺世獨立或矯情逆俗,何妨於中秋賞月及闔家歡聚之時,思惟、觀察(蘇軾)「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的現象,而更堅定「普願有情皆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的信行,唯有如此,乃可永免世間「愛別離」之苦,實現「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心願。
一般人過中秋節,除了賞月吃餅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團聚;但世事無常,人生多難,未必日日年年皆如意,宋·蘇軾《水調歌頭》:「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張愛玲《傾城之戀》:「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來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劇中人。」古有今皆這種「求不得」的無奈,人們只能退求其次,互相安慰說:「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或「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世間的情愛,總在「患得、患失」中隨緣享有;彼此若能於日常相聚中,共勉念佛,同願生西,則在人間善緣之上,又多了淨土法緣,印光大師《初機淨業指南.序》: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者乎。
彌陀、眾生,常相憶念,如月與影;阿彌陀佛圓成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萬德莊嚴,而我輩凡夫具足貪瞋癡慢,煩惱業障,但看似懸隔的差異,並不妨礙(阻隔)念佛眾生與阿彌陀佛的親近一體,命終接引,往生極樂。這些勉勵我們「念佛必生,淨土團聚」的佳話,在此「中秋佳節,闔家賞月」之際,可說是世出世間,相得益彰。對於念佛人,則是「一樣窗前明月夜,才有梅花(佛號)便不同」,在慣例的家聚賞月中,加了念佛的心情,就有不一樣的安穩、踏實與歡喜,所謂「月到中秋分外圓,心歸淨土無量光」。聖嚴法師<中秋節的祝福:千里共嬋娟>云:
未出生死之前,沒辦法真的團圓—與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菩薩,十方的現在諸佛,過去無量的父母、兒女、親戚、朋友團圓;只能與這一生少數人團圓,這怎能算?……願我們中秋團圓,多念一些佛號,多用一點慈悲待人待眾生。
確實如此,古聖今賢學佛人,為我們指示了「歡度」人間節慶的存心與行持,最簡易、最平實,又能隨俗、樂俗,乃至變俗的方法,就是:「行住坐臥常念佛,春夏秋冬恒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點此看:引證加註之全文 <中秋同賞月,念佛永團圓 - 淨土門 >
[1]七夕+中秋:不是節氣,但分別為初秋(立秋)與中秋(秋分),夜間、望月之節慶。男耕女織的家庭分工(七夕)與團聚(中秋)。
[7]陳峻誌<中秋為何烤肉?一個傳統節慶轉換現代風貌的考察>:秋節有嫦娥與後羿的民間傳說,月餅則可溯及元朝的歷史典故,但不知從何時,烤肉就成秋節必備的應景節目……。其成因可歸五大點:經濟發展、旅遊興盛、取材容易、家族聚會、業者推廣。
[12]《六十華嚴》:「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垂光照三界,心法無不現。」《八十華嚴》:「菩薩智光月,法界以為輪,遊於畢竟空,世間無不見。」
[16]唐.貫休〈乞食僧〉:「似月心常靜,如麻事不知。行人莫輕誚,古佛盡如斯。」王維<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8]宋.法賢/譯《佛說月光菩薩經》所說「月光天子」布施其頭,乃釋尊過去世的菩薩行;與此「月光菩薩」不同。
[30]法照大師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