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追求歸屬感與價值感

每個人都在追求歸屬感與價值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舞台劇《倒數婚姻》

舞台布幕上秀出大大的「倒數婚姻」主題字樣,我才終於看懂美術設計的巧思。每個字都方正,卻藏著部分左右顛倒的鏡像效果,看似對又好像錯、看似正又好像反,鏡映關係中彼此的渴望與脆弱。

舞台布幕

舞台布幕

這部戲劇採用倒敘手法,從婚姻觸礁回溯到相愛初衷,探索著「我們的婚姻,從哪裡開始出了錯?」當婚姻出現狀況時,當事人便化身為偵探,拿著放大鏡回頭檢視到底是哪裡有問題,反覆思索過去做的每個決定是否有誤,或者若選擇另一條路是否會有不同。

導演沒有給是非對錯的答案,卻有許多耐人尋味的隱喻。畢竟在婚姻中,只有當事人才能感知真實的狀態,就像那碗黃金濃湯,需要細緻地熬煮以融合食材的口感,而親密關係這支雙人舞蹈,既要彼此合作也要能保有自我獨特性。

演員與人偶的巧妙搭配令人眼睛為之一亮。演員的出色演技讓這部劇自然流暢又充滿渲染力,時而令人感動時而會心一笑;人偶直接表達出內心深處的渴望,孩子角色的童言童語及情緒反應,不僅道出重點,也說明最純粹的情感,猶如相戀的初始。

看戲的過程,我腦海中閃過許多離婚當事人及子女正在面對的處境。那些在關係中出現歧見衝突而最終決定離婚的伴侶,需要好好整理糾結情緒、重新適應生活,而那些只能跟著爸或媽的孩子,需要把心聲說給大人聽、好好得到撫慰與照顧。

阿德勒心理學強調,每個人都在追求歸屬感與價值感。

----------<<<微微雷>>>----------


兩位主角都在追求人生目標,只是方向沒有兜在一起。男主角全力拼事業想再創高峰,遇上看似需要保護的前女友,漂泊不定的心彷彿找到可以靠岸的港灣;女主角在家帶孩子卻得不到成就感,期盼重新開展演藝事業,找回發光發熱的自我。

婚姻的經營需要具備「重新再愛」與「被愛」的勇氣。愛不是只有犧牲配合忍耐,也不是只顧著往自己認為好的方向衝,當家庭這塊拼圖出現缺口,伴侶需要鼓起勇氣面對挑戰、傾聽彼此的心聲與需求,透過溝通調整互動模式,或許能有機會重新找到方向或出口。

謝幕時,導演說台北場年底要加演,值得再進劇場看一次。除了演員精湛的演技與深刻描繪人心的劇情外,舞台設計與視覺影像效果也很值得欣賞。

raw-image
現場供民眾拍照的字卡,金句重點

現場供民眾拍照的字卡,金句重點

avatar-img
心所是,靜行式的沙龍
0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昨晚公視台語台首播的《#阿波羅男孩》,改編自故事工廠兩年前首演的舞台劇《#星空男孩》。兩者的故事主軸差異不大,從主要照顧者、手足的角度切入,探討自閉症家庭議題。 電影的好處是可以從大螢幕近距離觀看演員們的細緻表情與情緒轉折。
自閉症相關議題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進入諮商領域,我一直有機會與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兒童互動,我真心認為他們是優質的生命,有著豐富的學識以及對待事物獨特的眼光。 然而,他們在適應生活上遇到極大的挑戰。 故事工廠推出新作品《星空男孩 Space Boy》描繪出自閉症的特質及其家人互動的狀況。
提到亞斯伯格、自閉症者,常常受到關注的是早期療育、學齡期乃至中學階段的孩子。目前的醫療、學校特教與社福資源也多著重在18歲以下, 林正盛導演在2010年推出的紀錄片《一閃一閃亮晶晶》正是以國小男孩為主角,而我自己帶領的人際團體也以中學以下的孩子為主。 但是這些孩子會長大。
昨晚公視台語台首播的《#阿波羅男孩》,改編自故事工廠兩年前首演的舞台劇《#星空男孩》。兩者的故事主軸差異不大,從主要照顧者、手足的角度切入,探討自閉症家庭議題。 電影的好處是可以從大螢幕近距離觀看演員們的細緻表情與情緒轉折。
自閉症相關議題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進入諮商領域,我一直有機會與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兒童互動,我真心認為他們是優質的生命,有著豐富的學識以及對待事物獨特的眼光。 然而,他們在適應生活上遇到極大的挑戰。 故事工廠推出新作品《星空男孩 Space Boy》描繪出自閉症的特質及其家人互動的狀況。
提到亞斯伯格、自閉症者,常常受到關注的是早期療育、學齡期乃至中學階段的孩子。目前的醫療、學校特教與社福資源也多著重在18歲以下, 林正盛導演在2010年推出的紀錄片《一閃一閃亮晶晶》正是以國小男孩為主角,而我自己帶領的人際團體也以中學以下的孩子為主。 但是這些孩子會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