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賴佩霞事件談起:誰是心理諮商門外漢?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人選之人掀風暴

與富商郭台銘搭檔競選總統的賴佩霞女士,約一週前爆出跟心理諮商有關的爭議,在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社群討論得沸狒揚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開出的諮詢天價,80分鐘23000元。

先鄭重聲明,我完全沒有要替賴女士緩頰的意圖。

raw-image

許多人指出賴佩霞違法,因為她在國內根本沒有諮商心理師的資格,是個外行人。另一方面,她的天價激起很多想像,專業社群上簡直嗨翻,大家同仇敵愾批判全民健保給心理治療的賤價,同時興奮地喊價,如果是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來做,應該可以收多少錢?

第一時間有人接受媒體採訪說行情是每小時5000元。我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太低估自己了?

群組中有人打氣說市場上定價從來不是問題,於是喊到每小時8000到12000元,也有人喊3000人民幣很合理。

一瞬間我有個錯覺,以為自己來到了古董和藝術品拍賣場,買家慧眼獨具看出商品價值,紛紛叫價墊高金額。

 

誰是門外漢?

賴佩霞事件讓我想起佛洛伊德的一篇論文《門外漢分析的問題--與一位公正人士的對話》[1]。論文背後的歷史脈絡,與這次事件有些相似。

事情發生在97年前,一位維也納的精神分析師西奧多芮克(Theodor Reik),遭人檢舉不具醫師身分,卻有治療病人之行為,違反當時奧地利法律。芮克有一本書在臺灣相當有名,就是水牛出版社的《內在之聲》[2]

芮克 Theodor Reik

芮克 Theodor Reik

做為老師的佛洛伊德很快為文相挺。不得不說,有這種捍衛學生的老師,真是三生有幸!但其實背後是有曲折小故事的。芮克是心理學博士,原本也想再習醫,佛洛伊德予以勸阻,要芮克好好投入精神分析。不巧有個美國醫師千里迢迢來到維也納,想找佛洛伊德分析,佛洛伊德沒有空檔,轉介給芮克分析,就是這位美國醫師不爽去檢舉芮克是密醫。我想佛洛伊德因而自認有道義責任,必須跳出來捍衛芮克。

佛洛伊德這篇論文的筆法相當逗趣輕快,整篇的內容是他和一位不懂精神分析的公正人士對話,拌嘴的過程時而像徐徐說明,時而像滔滔雄辯。佛洛伊德努力向對方說明精神分析是什麼樣的過程,公正人士就不斷唱反調。我把它想像成一齣只有兩位演員的舞台劇,又像是兩個人在唱雙簧、說相聲。雖然劇情是佛洛伊德自導自演的,佛洛伊德說他心中確實有想到一位態度友善的官方人士,他們討論過芮克的案例,但佛洛伊德並沒有成功說服對方。

公正人士的觀點,就是精神分析應該也算是一種醫療行為,所以應該只有醫師可以執行。底下我們來瞧瞧佛洛伊德的幾個論點: 

一、對精神分析來說,醫師就是門外漢。

佛洛伊德說:「江湖郎中就是缺乏必備的知識和能力卻執行治療的人……精神分析圈的江湖郎中,占絕大部分的就是醫師。他們經常執行分析治療,卻未學習也不了解它。」簡言之,他不認為精神分析是所謂的醫療行為。他對醫學教育也沒好話:「醫學教育對精神官能症的了解與治療,可以說什麼都沒做。」醫學教育甚至讓準醫師們對生命的精神因素嗤之以鼻,嘲笑心理治療不科學。

醫師雖然不會,卻自以為具醫師資格就是天下無敵什麼都會:「醫師對精神分析瞭解得越少,他們就變得更敢冒險。只有真正懂的人會態度謙虛,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知識有多麼不足。」

 二、不論醫師或非醫師,都必須接受訓練才能做分析工作。

對此議題佛洛伊德始終抱著平等看待的立場:「我所強調的要求是,如果沒有經由特定訓練而獲得實作的權利,沒有人可以執行分析。至於這個人是或不是醫師,對我來說似乎並不重要。

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三、鑑別診斷的任務仍必須交由醫師執行。

來到臨床現場,佛洛伊德知道有些病人表面上看起來像精神官能症,實際上有可能是某種更嚴重的精神疾病,又或者是腦部疾病;而鑑別診斷的責任,還是應該交由醫師來承擔,他說:「我堅持任何一個考慮要做分析的個案,首先還是要經由醫師來建立診斷……一旦醫師確立診斷後,他就可以有信心地把治療交託給一個非醫師的分析師。」

 四、跟社會大眾可以用建議和說明的方式,但是不必動輒使用法律禁止。

佛洛伊德認為政府可以建議有需求的民眾去找誰提供心理協助,但不需要動用法律來禁止:「如果想要維持大眾對法律和規則的尊敬,比較建議的方式是,不要去實施那些不容易監測人們是否遵守或僭越的法律規定。」因為要證明門外漢在執行分析治療並不容易,如果他宣稱他只是在激勵對方、同理共感,或只是建立一種正向樂觀的影響,那你根本就拿他們沒輒。(其實賴女士的解釋根本不令人意外!)

佛洛伊德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在義大利的馬路上,高壓電纜的電塔寫著簡短但令人印象深刻的警告:「碰觸者會死亡」,他覺得這很棒,但是,德文的警示太過落落長:「因為碰觸電纜有生命危險,嚴格禁止此行為。」佛洛伊德質問,為什麼要特別說禁止呢?想活命的人不會這麼做,想自殺的人不會尋求允准。

講白了,大家都是大人了,讓個案自己去選擇、去體驗、去發現,自己去承擔後果吧!


Image by rawpixel.com on Freepik

Image by rawpixel.com on Freepik


想想台灣的現況

或許有人認為用上述的例子來思考不太正確,因為現在臺灣的醫療環境發達,跟古早的維也納很不同。

真的嗎?

我們可以先看看精神科醫師的養成過程。依我的了解,目前在住院醫師的訓練過程中,有能力自力提供心理治療督導及教學的醫療院所,應該少之又少。有的醫院會將此業務「外包」,花錢邀請院外的醫師或治療師來做督導,這還算是有心的機構,願意肯定心理治療有其重要性。

這個現象並非一天兩天形成。目前的健保制度並不鼓勵醫師進行心理治療,費用低廉又太花時間,申報還經常被核刪。有的同仁看診醫術高超,一個診次可以看到80到100人,有的同仁願意衝高佔床率,照顧更多的住院病患,收入都遠遠超過做心理治療的醫師。加上目前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過程對住院醫師有很高的學術要求,有志從事心理治療的年輕醫師,可能面臨的大問題是,學這個很難生產論文來投稿期刊。結果是訓練醫院中以心理治療為專長的主治醫師越來越少,住院醫師就越來越沒有學習的機會。

跟我當住院醫師的時候相比,現在的住院醫師真的是忙碌太多,需要學習的領域更多,能夠投資在心理治療的時間相對也會少很多。對這些年輕人,我完全沒有苛責之意。

當年佛洛伊德批評醫學教育以及精神醫學只著重於生理和身體,一百年後的精神科,更強調腦科學的重要性,生物精神醫學成為不容置疑的主流,或許除了認知行為治療外,其他心理治療包括精神分析早已淡出舞台。


Image by pikisuperstar on Freepik

Image by pikisuperstar on Freepik

 

精神科醫師的逆襲

若要說醫師是心理治療的門外漢,一定有身心科醫師不服氣,我想像他會表示,他開業後每週在診所看11節門診以上,暴露於大量看診實戰經驗的刺激下,加上自己勤於讀書和上網找資料,對於心理動力及其他治療技術應該有所把握,為什麼說他是心理治療門外漢?另一位在醫院工作的資深醫師跟著提出抗議,說他每天要照顧15到30名精神科住院病患,急性慢性都有,經常親自跟病患詳細會談,為什麼說他是門外漢?

我真的相信上述的臨床經驗,肯定也是某種形式的心理治療,醫師在經驗中浸潤、觀察及反思,反覆練習,累積出關於人心的智慧,他的介入對病患顯然也有幫助。但是這樣的治療經驗,不論有多豐富,終究不同於和個案約定固定治療時間(例如50分鐘)、固定地點並收取自費的心理治療架構。這並不是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結構相異。

如果是後者,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跟同儕討論個案以及被督導的經驗,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不變的硬道理,特別是關於心靈的職人工作,與人討論才有辦法跳脫自己的盲點,避免重複犯下相同的錯誤,更可以藉由督導及同儕的觀點,開拓自己的治療思路。

此外上一些課程充實理論彈藥庫也很有幫忙。精神分析取向又另外多一個條件,要求學習者自身先接受分析治療。以上就是佛洛伊德所說必要的特定訓練。

想要霸氣喊出每小時單價幾千幾萬的醫師同仁,可能都要先捫心自問,從領到專科醫師證書那一刻起,至今有沒有提報自己的心理治療個案給別人聽過,不論是同輩或督導?有沒有參與過一些心理治療理論課程或工作坊?有沒有持續或者斷續做心理治療個案?如果沒有,你可能要暫時先接受佛洛伊德的批判。

你是門外漢。

至於臨床心理與諮商心理系所的情形,就算課堂上學到諮商與心理治療五大類別九大門派,應該也只是表淺的知識吸收,加上一點點實作練習。真的要說專精於哪一門武功,仍必須在通過國考、拿到證照後,持續精進。上一段我問醫師的幾個問題,一樣可以拿來問心理師們。

如果沒有那些經驗,同款都是外行人。

 

結語

如果在網路上google「心理醫生」,或是「在台灣誰有資格可以做心理治療和諮商」,答案當然是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沒別的了。關於本次賴佩霞事件,媒體和網路上主要的爭議點全聚焦在此。可是,我覺得這樣是劃錯重點了。

再說一次,看到這裡的讀者應該都明瞭,我絲毫沒有要替賴女士護航的意思。

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專科醫師這樣的專業資格認定,雖然在國家法令和行政管理上清楚明白,但絕非執行心理治療與諮商時最重要的元素。

有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嚴謹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點。

我的論述來自於佛洛伊德堅持非醫師可以做分析工作。佛洛伊德直到過世之前,都未曾改變他對門外漢分析的觀點,他批評美國人傾向於把精神分析變成精神醫學的女傭

Anna Freud, Melanie Klein

Anna Freud, Melanie Klein

如果當年佛洛伊德沒有這樣堅持,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他女兒安娜佛洛伊德,以及克萊恩女士,兩人都不具醫師身分,甚至好像只有中學學歷,依法不能進行精神分析或心理治療,那會是人類發展與心智探索這個領域多大的損失啊?

我再歷史穿越一下,如果依據臺灣目前的規定,那麼倫敦的溫尼考特也不能執行心理治療,畢竟他只是一個小兒科醫師,沒有精專身分。就這樣,禁止前面兩位女士加上這一位先生,報告長官,我們成功地殲滅整個英國精神分析界了!

希望大家可以理解只看學歷和證照這樣的荒謬性。

多年來國內許多心理師與醫師前仆後繼,投入各種心理治療的發展及鑽研,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辯證行為治療、正念減壓療法、團體心理治療、家族與婚姻治療、心理演劇、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榮格心理分析、溝通分析治療、個案管理、薩提爾模式、完形取向治療、精神分析治療等等,令人感佩。比起三十年前的台灣,現在的學習資源豐沛太多,也較為系統化、制度化,就看學習者願不願意做出投身其中的選擇。

每個人的起點都是門外漢,但我們不會永遠如此。只要你選擇有興趣的方向,向前行,就有機會看見光亮。

無論是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專科醫師,如果在辛苦通過國考、拿到專業證照之後,因為工作繁忙等因素,未能在諮商與心理治療這一領域持續學習耕耘,卻肖想牆上那張專業證照值得一小時談話收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不但是一件很荒謬的事,也太小看談話治療這門學問了!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同時誠摯邀請您,如果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

 


[1] Freud, S. (1926) The Question of Lay Analysis.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20:177-258.

[2] 內在之聲,芮克著,孟祥森譯,水牛出版社,民國80年。

avatar-img
107會員
36內容數
日暮途遠,步履向前。影像、戲劇、搖滾、精神分析,永恆的糾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P夢拓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希望表達英國分析師溫尼考特與正向心理學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相關性。溫尼考特替眾多臨床上的困難情境,點亮了希望的火炬。他說「精神分析是一種高度專門的遊戲形式。」他果然是最懂小孩的精神分析師無誤!我期盼透過這種閱讀溫尼考特的方式,可以體現他理論的當代性,毫不過時,依然是活跳跳的,即便他早已離世。
記錄2005年7月7日發生在倫敦市中心的恐怖攻擊事件,當時的我在倫敦進修,是我生命中關於心理創傷的震撼教育,也讓我看到這個城市的韌性。我們都該珍惜居住在台灣卓越的安全性。
看完電影《怪物》後,心裡出現一種未完成的牽掛感,使得我很想重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儘管兩片相差近二十年,但都在描述約莫小五小六年紀的男孩,如何面對大人世界的難題。在《怪物》中,湊跟依里可能認為學校師生和家長都不會理解和接受他們之間的感情,或將招致更多嘲笑、輕蔑或霸凌,於是只能甚麼都不說。
獲金鐘獎多項提名、Netflix台劇《她和她的她》對性暴力心理創傷的刻畫相當有誠意與細膩,用心描繪出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許多特徵,本文以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角度深入探討,包括解離的概念,呼應目前me too的社會浪潮。
繭居族是用來形容足不出戶、不與社會接觸的年輕人,從精神醫學角度來思考,呈現社會退縮的人有可能罹患自閉症、強迫症、網路成癮、思覺失調症等身心疾患,但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疾病就是社交焦慮症。繭居不是耍廢或擺爛,而是青春期心理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精神醫療的評估與介入是必要的,尤以心理治療的協助最有意義。
國內少有跟繭居族相關的書籍,本書絕對是此一領域值得細讀的重要著作。書一翻開會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想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這是因為作者廖瞇的寫作魔法。但後來書中出現了對精神醫療的排斥。我講的不只是滌本身,也包括書中的專家。那個拒絕是那樣地斬釘截鐵,我不知道「不需要看精神科醫師」那樣的篤定從何而來?
本文希望表達英國分析師溫尼考特與正向心理學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相關性。溫尼考特替眾多臨床上的困難情境,點亮了希望的火炬。他說「精神分析是一種高度專門的遊戲形式。」他果然是最懂小孩的精神分析師無誤!我期盼透過這種閱讀溫尼考特的方式,可以體現他理論的當代性,毫不過時,依然是活跳跳的,即便他早已離世。
記錄2005年7月7日發生在倫敦市中心的恐怖攻擊事件,當時的我在倫敦進修,是我生命中關於心理創傷的震撼教育,也讓我看到這個城市的韌性。我們都該珍惜居住在台灣卓越的安全性。
看完電影《怪物》後,心裡出現一種未完成的牽掛感,使得我很想重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儘管兩片相差近二十年,但都在描述約莫小五小六年紀的男孩,如何面對大人世界的難題。在《怪物》中,湊跟依里可能認為學校師生和家長都不會理解和接受他們之間的感情,或將招致更多嘲笑、輕蔑或霸凌,於是只能甚麼都不說。
獲金鐘獎多項提名、Netflix台劇《她和她的她》對性暴力心理創傷的刻畫相當有誠意與細膩,用心描繪出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許多特徵,本文以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角度深入探討,包括解離的概念,呼應目前me too的社會浪潮。
繭居族是用來形容足不出戶、不與社會接觸的年輕人,從精神醫學角度來思考,呈現社會退縮的人有可能罹患自閉症、強迫症、網路成癮、思覺失調症等身心疾患,但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疾病就是社交焦慮症。繭居不是耍廢或擺爛,而是青春期心理發育不完全所導致。精神醫療的評估與介入是必要的,尤以心理治療的協助最有意義。
國內少有跟繭居族相關的書籍,本書絕對是此一領域值得細讀的重要著作。書一翻開會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想一頁接著一頁讀下去,這是因為作者廖瞇的寫作魔法。但後來書中出現了對精神醫療的排斥。我講的不只是滌本身,也包括書中的專家。那個拒絕是那樣地斬釘截鐵,我不知道「不需要看精神科醫師」那樣的篤定從何而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尼古丁對大腦與身體的影響,包括神經傳導、血氧濃度以及長期使用帶來的系統性危害。文中提供多種有效的戒除尼古丁方法,幫助讀者重獲健康生活。同時,文章也揭示了長期吸菸對經濟的損失與投資潛力,強調戒菸的必要性與益處。
Thumbnail
我因罹患耳鳴,承蒙林宇光博士推介,拜讀過賴仁淙醫師《耳鳴,是救命的警鈴》,大幅度增長耳鳴的知識。5月間又買到賴仁淙醫師另外一部大作《過敏的大腦》,讀完受益不淺,非常感謝。 誠如賴仁淙醫師所言,「過敏的大腦」,是個全新的觀念。我過去對於大腦過敏,從不覺得是病症,相反的,還覺得可能是一種優點..。
Thumbnail
我在【日更的技術:想成為規律寫作者,每天發表文章,你需要這3個關鍵轉變】提到你在成為規律寫作者,能夠每天發表文章,會經過的三個改變。 其中,你會發現, 其實寫作更多來自於持續的日常練習, 而不是偶然的靈感。 我在方格子已經發表了超過500篇文章, 具體來說,我在逐步成為一名規律寫作者的過程
Thumbnail
賴佩霞女士一週前爆出跟心理諮商有關的爭議,在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社群討論得沸狒揚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開出的諮詢天價。我認為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專科醫師這樣的專業認定,絕非執行心理治療與諮商時最重要的元素。有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嚴謹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點。
Thumbnail
在現實中,愛情和經濟獨立常被置於對立的選擇中,然而我們是否必須在二者間取一?這種選擇背後其實反映了我們對自我的定義。建立經濟自主意味著為自己創造選擇權,讓愛情更加平等。成為獨立的女性,不僅是事業成功,更是自我價值的體現。透過這種堅強的獨立,我們能夠吸引相同價值觀的人,讓愛情與經濟獨立同步發展。
Thumbnail
❤️在看到這本書《從心開始:達賴喇嘛與大貓熊的尋覓答案之旅》的作者與繪者時,就知道它會成為我的藏書之一。原因無他,每次閱讀達賴喇嘛的著作總讓人心生喜悅,而麥當諾更是喜愛繪本的人不會錯過的作者之一,兩位的合作大概就是所謂的強強聯手。 ❤️最近的臺灣,很多傷痕,很多淚水。從幼兒園的孩子到你我身邊的女孩們
Thumbnail
【從心開始:達賴喇嘛與大貓熊的尋覓答案之旅】 ◎ 達賴喇嘛、麥當諾 #書摘 寂天菩薩說:「所有世間的快樂,都源於希望他人快樂;所有世間的苦惱,都源於希求自己快樂。」
Thumbnail
當我們與久違的家人朋友閒聊時,多半話題會圍繞在工作、家庭、感情狀態,例如:「現在的工作薪水好嗎?」、「小孩現在多大了呢?功課好不好?」、「有對象嗎?何時要結婚?」。 卻幾乎無人關心彼此目前的心情狀態與生活目標,似乎「快樂」是一種奢侈,而「目標」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夢想,每個人都汲汲營營當下有益於自己的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尼古丁對大腦與身體的影響,包括神經傳導、血氧濃度以及長期使用帶來的系統性危害。文中提供多種有效的戒除尼古丁方法,幫助讀者重獲健康生活。同時,文章也揭示了長期吸菸對經濟的損失與投資潛力,強調戒菸的必要性與益處。
Thumbnail
我因罹患耳鳴,承蒙林宇光博士推介,拜讀過賴仁淙醫師《耳鳴,是救命的警鈴》,大幅度增長耳鳴的知識。5月間又買到賴仁淙醫師另外一部大作《過敏的大腦》,讀完受益不淺,非常感謝。 誠如賴仁淙醫師所言,「過敏的大腦」,是個全新的觀念。我過去對於大腦過敏,從不覺得是病症,相反的,還覺得可能是一種優點..。
Thumbnail
我在【日更的技術:想成為規律寫作者,每天發表文章,你需要這3個關鍵轉變】提到你在成為規律寫作者,能夠每天發表文章,會經過的三個改變。 其中,你會發現, 其實寫作更多來自於持續的日常練習, 而不是偶然的靈感。 我在方格子已經發表了超過500篇文章, 具體來說,我在逐步成為一名規律寫作者的過程
Thumbnail
賴佩霞女士一週前爆出跟心理諮商有關的爭議,在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社群討論得沸狒揚揚,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開出的諮詢天價。我認為諮商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專科醫師這樣的專業認定,絕非執行心理治療與諮商時最重要的元素。有沒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嚴謹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考量點。
Thumbnail
在現實中,愛情和經濟獨立常被置於對立的選擇中,然而我們是否必須在二者間取一?這種選擇背後其實反映了我們對自我的定義。建立經濟自主意味著為自己創造選擇權,讓愛情更加平等。成為獨立的女性,不僅是事業成功,更是自我價值的體現。透過這種堅強的獨立,我們能夠吸引相同價值觀的人,讓愛情與經濟獨立同步發展。
Thumbnail
❤️在看到這本書《從心開始:達賴喇嘛與大貓熊的尋覓答案之旅》的作者與繪者時,就知道它會成為我的藏書之一。原因無他,每次閱讀達賴喇嘛的著作總讓人心生喜悅,而麥當諾更是喜愛繪本的人不會錯過的作者之一,兩位的合作大概就是所謂的強強聯手。 ❤️最近的臺灣,很多傷痕,很多淚水。從幼兒園的孩子到你我身邊的女孩們
Thumbnail
【從心開始:達賴喇嘛與大貓熊的尋覓答案之旅】 ◎ 達賴喇嘛、麥當諾 #書摘 寂天菩薩說:「所有世間的快樂,都源於希望他人快樂;所有世間的苦惱,都源於希求自己快樂。」
Thumbnail
當我們與久違的家人朋友閒聊時,多半話題會圍繞在工作、家庭、感情狀態,例如:「現在的工作薪水好嗎?」、「小孩現在多大了呢?功課好不好?」、「有對象嗎?何時要結婚?」。 卻幾乎無人關心彼此目前的心情狀態與生活目標,似乎「快樂」是一種奢侈,而「目標」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夢想,每個人都汲汲營營當下有益於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