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課程-序言:本書的內容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
凡是不真實的,根本不存在。
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上面三句是《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它把真實與不真實、真知 與 知見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作了根本的區分。
真知即真理,隸屬於愛的法則。真理是不變的、永恆的、毫不隱晦的。人們可以視若無睹,卻無法改變它的原貌。上主創造的一切都屬於真理之境,也唯有祂的創造才真實不虛。真理超越了時間及過程的範疇,那不是學習所能抵達的境界。它沒有對立,無始無終,且永恆如是。
「真知」的英文是 knowledge,奇蹟課程裡面,真知、真理、實相這三個詞是同義詞,指的是上主的境界,而上主指的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在上主的境界裡面是屬於愛之律,或上主天律的管轄。
什麼是上主的天律呢?簡單來說,就是給出去就會得到更多。因此它指的絕對不是在物質世界裡面的事情,因為在物質世界裡面凡給出去一定會減少,不管是金錢、食物還是任何的物質都是如此。
因此上主天律所講的完全是心靈的層次,它所講的特別是寬恕跟愛。意思是我們分享出去的愛跟寬恕很多,我們能夠得到的愛跟寬恕也會越多越全面。
真理的境界是屬於永恆的,因此它也不會改變,這也呼應了開篇的三句話「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因為它是永恆的不會受到任何改變,不管怎麼樣不管是誰都無法扭曲它。
反之,知見屬於時間、變化、有始有終的世界。它的存在是靠詮釋解說,而非事實真相。它是一個生死無常的世界,建立於匱乏、失落、分裂及死亡的信念上。它是由後天學習 而來的,並非渾然天成。它是有選擇性 的,隨著知見的偏好而左右搖擺,因此它的功能缺乏穩定,它的詮釋也會失真。
跟真理相反的,這邊所說的「知見」,特別指的是小我的知見,因此它是屬於時間變化、有始有終的層次。小我的知見是我們每天習於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因此它的存在是靠詮釋。
這個詮釋就是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和觀點。因為詮釋是人人不同,每個人看同一件事的詮釋不同,因此詮釋並非事實也非真相。
而且小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建立在匱乏、失落、分裂及死亡的信念之上」,分裂 的信念是小我的根基,而死亡的信念則是從分裂這個信念延伸出來的,匱乏、失落跟死亡,在奇蹟課程裡面是同義詞。
「渾然天成」的原文是 given,由上主所給予的,所以在上主裡面是沒有小我的,小我是我們後天學來的、發明出來的,並不在上主也不在真理境界裡面。
「選擇性」主要強調小我的選擇性,意思是說我們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我們就會為我們的想法找出證據:當我們想要批評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可以找到他的缺點;當我們想要稱讚別人的時候,會去找到他的優點,我們刻意地去做也不會太難。
也因為這個選擇性,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眼光是缺乏穩定的,而且它的詮釋也是搖擺不定,因此它並不能說是真理或是真相。
於是,在真知與知見的基礎上,發展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是全然對立的思想體系。在真知境內,上主之外沒有一個念頭真的存在,因為上主和祂的造化共享同一旨意。
至於知見的世界,則是由對立的信念與分歧的意願所構成,它不但自相矛盾,並且與上主永遠對立。由知見產生的見聞,狀似真實,因為它只容許觀者 想要看到的東西進入他的意識之中,幻相就這樣誕生了。正因它不是真的,因此不能不隨時捍衛自身的存在。
它是上主的經紀人在這個幻相世界中的延伸,聖靈的存在作用完全是為了修正小我的思想體系而存在。聖靈的思想體系當然就是站在合一的基礎 之上去看,因此是全面否定、從根本就否定了小我的思想體系,因此它說它們是兩套完全不同而且全然對立的思想體系。
任何意義,一向是先在人心內看到,然後才會在外面看見代表那意義的形相的。為此,你賦予外在世界的意義,僅僅反映出你內在看自己的眼光而已;說得更明確一點,你其實什麼都沒看到,你只是批判而已。
聖靈的慧見將你的噩夢詮釋你的困惑,讓你看到,祂已把你想像出來的罪所帶來的恐怖後果轉換為寧靜而安心的景象,你會欣然望見這景象,喜悅地聆聽它的聲音。聖靈會用它們替換小我存心驚嚇你的可怕景象和刺耳的噪音。這些景象與聲音會跟罪惡保持距離,而且不時提醒你,你害怕的並非真相;你所犯的錯誤全都可以修正過來。(T-20.VIII.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