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訴訟] 如何蒐集和整理證據

[法律訴訟] 如何蒐集和整理證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自認為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雖然對法律有基本的認識,但從沒想過有朝一日會對別人提告,所以完全不知道提告之後會經歷什麼程序、也不清楚要做什麼準備。


直到小孩在保母家受重傷,我被迫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才在律師及身邊懂法律的親友協助下邊做邊學,進而累積出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以下內容主要來自我的經驗和筆記,但因為每個案件的狀況不同,建議還是找律師諮詢比較能對症下藥喔!


提告準備:



蒐集證據


1.事情發生時一定很驚慌,當下心也懸在孩子身上,根本沒辦法思考下一步,但不管如何,強烈建議要盡可能蒐集相關事證,越完整越好,因為有些證據可能只有當下能夠取得,等對方被告後,就只剩謊言跟推託之辭了。保全好證據,才更有選擇提告的底氣,而這些證據也是在後續訴訟中,可以強化檢察官心證的重要依據。


2.不管再怎麼憤怒,都不要言語激怒對方(保母),態度放軟跟對方懇談,對方比較願意開口。例如以「我們都希望小孩能度過難關,所以需要你的幫助,請妳回想這週照顧時.......」,藉此來代替指責或謾罵。


3.引導對方說出更多事發的細節,例如當時她在做什麼、怎麼抱小孩、怎麼撞到的、撞到頭哪邊等,如此一來有助於比對其他證據,揪出對方說謊的破綻。


4.切記詢問的過程一定要錄音!!!(非常重要,所以要三個驚嘆號)自己也在對話當中的錄音是合法的,保留好錄音證據,可以防止對方後來改口。


5.保持訊息管道暢通,不要封鎖對方。所謂知己知彼,對方講的每句話、傳的每則訊息,都是我們在訴訟時可利用的證據。


6.多方打聽對方的評價,如保母協會、其他托育的家長、左鄰右舍等,若對方過去已有不好的風評,可強化我方的論述。


整理證據


1.Line對話用畫面截圖保存:雖然Line可以匯出文字檔,但因為容易被篡改,律師建議我們將對話的每一畫面都用手機截圖留存,且每張截圖會有部分內容重疊(例如前一張截圖的最後一句話為下一張截圖的第一句話),確保訊息完整性。


2.談話錄音轉成文字檔:我使用付費軟體(google查一下就有很多轉譯軟體)把錄音檔轉為逐字稿,但因為背景雜音比較多,在轉換的過程中還是需要蠻多人工調整,因此花費了一番功夫。我的經驗是,早一點處理完成轉譯的工作比較好,隔太久會忘記談話的內容,很難編修。


3.向醫院申請醫療紀錄:出院後,到醫院申請小孩完整的病歷資料,包含事發前、後的病歷資料,以佐證傷勢是因為本次事件造成。


4.準備好所有相關事證:如保母照顧紀錄、119消防救難紀錄、醫學文獻,都可以整理好,以作為案件的證據。


5.保存紙本及電子檔:因為我的案件牽涉兒虐,除了檢察官之外,社會局也同步進行調查,所以上述的證據我都至少準備兩份紙本,以提供給兩邊完整的資訊;另外,之後找律師諮詢時,也會需要出示證據給律師看,所以我也都有把所有文件電子化留存。


接下來,關於提告的流程,請見下一篇[法律訴訟]如何提起刑事告訴





我的孩子三個月大時,因為被保母兒虐,因而有了一輩子無法復原的腦傷。這段與眾不同的育兒經歷,讓我流了不只一公升的眼淚,也灌溉出「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這個秘密花園。


希望我的經歷能帶給在痛苦中的人們一些勇氣,如果有問題想詢問我,或是單純想給我支持和鼓勵,都歡迎與我聯繫喔!

avatar-img
後莎琳 陪腦傷兒飛翔的沙龍
51會員
42內容數
前半生堪稱順遂,直到孩子在保母家遭受嚴重腦傷,才體會到人生的苦悲。 希望用文字寫下走過幽谷、迎向光明的心情點滴,賦予這段歷程更正向的意義。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產前對於是否餵母乳完全沒概念,心想我胸部不大,奶量應該不多吧! 殊不知產後第三天我的乳房開始進化成我不認識的生物,不但開始滴奶,產量還十分豐厚,嚇得我措手不及、手忙腳亂,這才臨時抱佛腳去惡補我的哺乳計畫。經過半年的運作,我歸納出可執行的哺乳計畫包含輕鬆的心態,規律的作息、完備的工具這三個部分。
至今仍不敢去回想事發當天接到保姆來電說寶寶命危的情景,當下震驚、自責、悲傷、無助…幾乎將我吞沒,無法接受原本健康活潑的寶寶,怎麼會突然變這樣,甚至希望一切只是場惡夢,醒來還是能看到孩子健健康康在我身邊。 但是事情發生了就必須去面對,寶寶整整住院了一個月,我也在家裡、公司、醫院奔波了一個月
生產前對於是否餵母乳完全沒概念,心想我胸部不大,奶量應該不多吧! 殊不知產後第三天我的乳房開始進化成我不認識的生物,不但開始滴奶,產量還十分豐厚,嚇得我措手不及、手忙腳亂,這才臨時抱佛腳去惡補我的哺乳計畫。經過半年的運作,我歸納出可執行的哺乳計畫包含輕鬆的心態,規律的作息、完備的工具這三個部分。
至今仍不敢去回想事發當天接到保姆來電說寶寶命危的情景,當下震驚、自責、悲傷、無助…幾乎將我吞沒,無法接受原本健康活潑的寶寶,怎麼會突然變這樣,甚至希望一切只是場惡夢,醒來還是能看到孩子健健康康在我身邊。 但是事情發生了就必須去面對,寶寶整整住院了一個月,我也在家裡、公司、醫院奔波了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