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提什麼證據,法官才會判我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前言

這週我們來談談「證據」,民眾都知道要提起訴訟前,都需要有證據才能告,但對於要有哪些證據、要有多少證據、證據要怎麼取得等等問題,卻常一知半解,用自己的主觀去認定這些證據,並認為有這些證據檢察官或是法官就應該要相信他,並且讓他獲得他所期望的裁判結果。

但其實在法律上對於證據的要求很多,唯一沒有的就是「當事人的自以為是」,這個問題點的面相很多,為了讓民眾不要再繼續誤會下去,總認為自己提了某個證據,就一定會被採納,又或者當事人自己認為重要的證據,其實在訴訟中一點都不重要。

例如,常有民眾問到:「債務人有在Line裡面說他自己欠我錢,那這個對話紀錄可不可以當作證據?那這樣法官是不是就會判我贏?」這種問題,律師通常都會回「不一定!」至於為什麼不一定,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一、什麼是對於訴訟有幫助的證據?


總的來說,就是與法律成立或生效要件事實有關的證據,才是對於訴訟有幫助的證據。若在原告或告訴人的一方,在提起訴訟時,必定先有事實的存在,而證據就是要去證明這個事實確實存在。而在上面借貸的例子中,債權人想要請求債務人返還借款,那就必須先證明借貸契約的存在,而在借貸契約中,法律有規定一定的構成要件,必須符合這些要件,借貸契約才會成立且生效。除了提出書面契約外,「借款的交付」也是需要被證明的事實。只要其中要件事實的證明無法舉證,那就會被認定該事實不存在。而這個例子是比較簡單的例子,若是在其他種類的契約,或所依據的請求權基礎不同,那所需要舉證的事實也都會不同。在刑事案件,告訴人在提起告訴前,也是需要蒐集證據,相同地刑事罪名也有其法律所規定的構成要件要素,若要以某罪名向某人提出告訴,也需要提出與構成要件要素相關的證據。所以你想要告人,重點不在於你有多少證據,而是你提對了應該要提的證據。


二、若不知道法律所規定的要件是什麼,那怎麼辦?


除了自己學習法律或查找資料外,最方便省時就是向律師諮詢,才有辦法知道自己在提告前需要準備什麼樣的證據資料。但就算不知道法律所規定的要件,最基本的就是要將事件的過程留下紀錄,而最好是經由雙方當事人有共同確認的文件、第三人所簽或是電磁紀錄等所留下的客觀紀錄。若僅是單方所記錄下來的資料,正確性或可靠性都不高。像有當事人問說她以自己寫的日記去證明對方的所作所為,能不能當證據。說真的,可以提,只是檢察官或法官不太會相信罷了。一定要留下的證據資料,例如雙方所簽立的書面、匯款紀錄、繳款單據、通話記錄、通聯紀錄、電子郵件、錄音、錄影、照片或網頁截圖等等,都是屬於較可靠而會信任的證據資料,越多越好。



三、如果我是被告,那又該怎麼辦?


不只是告的人有舉證責任,被告也有。而被告在舉證上,原則上就是要推翻原告或告訴人所證明的事實,例如上面借貸的例子,債務人可以舉證借貸契約沒有成立或生效,又或者可以舉證雖然借貸契約成立且生效,但已經還款了,或是債權人有免除其債務等事實,所以應該不用清償借款。而不是只有單純地否認事實,消極的結果只有敗訴一途。就算是被告也需要積極的防禦,才有可能得到勝訴的裁判,說再多,都不如一個可靠的客觀證據。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就是依據訴訟當事人雙方所提出的證據及其說理,判斷誰說的比較有邏輯、比較可信、比較可能與真實的事實相符,而不是像很多民眾所想像的法官都是依「自由心證」想要怎麼判就怎麼判,當證據越多,法官在認定事實上就會越明確,訴訟風險也比較低,當事人也比較能夠透過訴訟程序獲得公正的裁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建佑律師_NoMoreLaw的沙龍
153會員
187內容數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2025/04/21
本文探討以太幣價格低迷的原因,並分析以太坊社群為提升其價值所做的努力,包括Layer 2擴容技術、Proto-Danksharding升級、未來升級規劃、去中心化應用推廣以及整體生態系統建設。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探討以太幣價格低迷的原因,並分析以太坊社群為提升其價值所做的努力,包括Layer 2擴容技術、Proto-Danksharding升級、未來升級規劃、去中心化應用推廣以及整體生態系統建設。
Thumbnail
2025/01/20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2025/01/20
如同美國最高法院多數意見所指出的,該法案並非直接規範或涉及言論自由,而主要是從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的角度作評估,所以如此高度涉及政治或現實考量,不論從憲法上的嚴格或中間審查標準去看,很容易得出合憲的結論。更遑論網路平台的責任,就直接Get Out!
Thumbnail
2024/10/22
[摘要]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
Thumbnail
2024/10/22
[摘要] 本文探討多元宇宙、Web3和網路治理等概念如何塑造未來數位世界。筆者指出,唐鳳提出的多元宇宙概念強調運用數位科技支持民主,促進社會協作。而Web3則著重去中心化技術,確保用戶對數據的擁有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證據」勝於雄辯 許多當事人被告之後,沒有及時委任律師,等到一審敗訴,才趕緊找律師協助上訴。這樣的案件,往往在閱卷後,才發現當事人根本沒提出任何證據,都「天真地」以為用口頭講出事實,法官就會判贏。 殊不知,法律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Thumbnail
一、「證據」勝於雄辯 許多當事人被告之後,沒有及時委任律師,等到一審敗訴,才趕緊找律師協助上訴。這樣的案件,往往在閱卷後,才發現當事人根本沒提出任何證據,都「天真地」以為用口頭講出事實,法官就會判贏。 殊不知,法律根本不是這樣運作的
Thumbnail
民事訴訟案件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不少涉及賠償的刑事案件最後還是會繞回民事訴訟上,可見民事訴訟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不熟悉法律或認為一輩子都不會碰到訴訟案件,也建議對民事訴訟瞭解個大概,以免真正遇到民事問題時,不知道程序進行到哪、是否該請律師。
Thumbnail
民事訴訟案件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不少涉及賠償的刑事案件最後還是會繞回民事訴訟上,可見民事訴訟是非常重要的。就算不熟悉法律或認為一輩子都不會碰到訴訟案件,也建議對民事訴訟瞭解個大概,以免真正遇到民事問題時,不知道程序進行到哪、是否該請律師。
Thumbnail
想要提告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雖然對方做的事情都是千真萬確,但是就是苦無證據不知道該怎麼提告,或是雖然有證據,但根本不知道證據夠不夠用嗎?就讓這篇文章告訴你沒有證據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辦!!
Thumbnail
想要提告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雖然對方做的事情都是千真萬確,但是就是苦無證據不知道該怎麼提告,或是雖然有證據,但根本不知道證據夠不夠用嗎?就讓這篇文章告訴你沒有證據的時候到底該怎麼辦!!
Thumbnail
民事訴訟流程總括來說,是由法官透過原告及被告法庭上的攻防、提出的證據,形成心證後作成判決。而新手打官司,面對陌生的法律程序,不免緊張,因此本文將帶您瞭解民事提告流程,民事如何提告打官司五件事:如何向法院提交書狀、事前瞭解民事訴訟費用,如裁判費、鑑定費等,如何閱卷,再到收到傳票是否一定要出庭,最終判決
Thumbnail
民事訴訟流程總括來說,是由法官透過原告及被告法庭上的攻防、提出的證據,形成心證後作成判決。而新手打官司,面對陌生的法律程序,不免緊張,因此本文將帶您瞭解民事提告流程,民事如何提告打官司五件事:如何向法院提交書狀、事前瞭解民事訴訟費用,如裁判費、鑑定費等,如何閱卷,再到收到傳票是否一定要出庭,最終判決
Thumbnail
借錢不見得會簽借據,那沒簽借據是不是就不算數呢?是不是討不到錢呢?關鍵在於怎麼舉證!律師來解釋給您聽!
Thumbnail
借錢不見得會簽借據,那沒簽借據是不是就不算數呢?是不是討不到錢呢?關鍵在於怎麼舉證!律師來解釋給您聽!
Thumbnail
現行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至第171條(第172至173條已刪除)為證據章之通則。此章節既為「通則」,而證據之種類又包括人證、物證、書證,其通則如要一體適用於各種不同類型之證據上,內容編排也因包山包海而難免相對繁雜、欠缺系統,也造成不少閱讀上的困難。因此,此處我們就先不依條文之編排,而是從證據之基本概
Thumbnail
現行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至第171條(第172至173條已刪除)為證據章之通則。此章節既為「通則」,而證據之種類又包括人證、物證、書證,其通則如要一體適用於各種不同類型之證據上,內容編排也因包山包海而難免相對繁雜、欠缺系統,也造成不少閱讀上的困難。因此,此處我們就先不依條文之編排,而是從證據之基本概
Thumbnail
什麼?原來訴訟過程還有這些事,律師沒講我都不知道。
Thumbnail
什麼?原來訴訟過程還有這些事,律師沒講我都不知道。
Thumbnail
這週我來們談談「證據」,民眾們都知道要提起訴訟前,都需要有證據才能告,但對於要有哪些證據、要有多少證據、證據要怎麼取得等等問題,卻常一知半解,用自己的主觀去認定這些證據,並認為有這些證據檢察官或是法官就應該要相信他,並且讓他獲得他所期望的裁判結果。
Thumbnail
這週我來們談談「證據」,民眾們都知道要提起訴訟前,都需要有證據才能告,但對於要有哪些證據、要有多少證據、證據要怎麼取得等等問題,卻常一知半解,用自己的主觀去認定這些證據,並認為有這些證據檢察官或是法官就應該要相信他,並且讓他獲得他所期望的裁判結果。
Thumbnail
訴訟過程中,為了證明某個事實存在,必須請看到、聽到事情經過的證人作證,而證人的證詞可能讓最終的案件結果變得截然不同!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美劇裡的證人出庭作證時,都要手按聖經發誓呢?在台灣如果有當證人出庭作證的機會,你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Thumbnail
訴訟過程中,為了證明某個事實存在,必須請看到、聽到事情經過的證人作證,而證人的證詞可能讓最終的案件結果變得截然不同!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美劇裡的證人出庭作證時,都要手按聖經發誓呢?在台灣如果有當證人出庭作證的機會,你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Thumbnail
依照司法院統計每年全國有45萬件刑事案件,數量十分驚人!不過比起民事案件就不值一提了,每年新增的民事案件高達250萬件,也就是說每過最多十年,全國的人民就可以都當過一次被告了,而且最多只要5年,就可以讓全國人民都當過民事案件的當事人了!
Thumbnail
依照司法院統計每年全國有45萬件刑事案件,數量十分驚人!不過比起民事案件就不值一提了,每年新增的民事案件高達250萬件,也就是說每過最多十年,全國的人民就可以都當過一次被告了,而且最多只要5年,就可以讓全國人民都當過民事案件的當事人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