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4)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二十四、一切佛語心品第二之上 (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三。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三)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 佛 (如來) 說緣起。即是說 (展轉相生之) 因緣。(而) 不(同耆那外道等。以) 自 (體) 說 (實) 道。

世尊。外道 (之婆羅門) 亦說因緣。謂。(從) 勝 (妙。士夫)。自在。時。微塵 (等作者之第一因)。生 (出諸法)。如是。諸性 (自性。遂從之而) 生。然 (而)。世尊所謂。(從) 因緣 (假合)。生 (出) 諸性 (自性者。與彼外道婆羅門所說。但為) 言說 (之) 有間悉檀 (耳。實為) 無間悉檀。

世尊。外道 (之婆羅門) 亦說。(從) 有。無。(而) 有生。世尊亦說。(從) 無。有生。生已 (還) 滅。

如世尊所說 (十二因緣中)。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無 (第一) 因 (之) 說。(而) 非有 (第一) 因 (之) 說。

世尊建立。作如是 (因緣展轉相生之) 說。(謂)。此有故。彼有。(卻) 非建立。(從作者之第一因。次第而) 漸生。(是故)。觀 (諸) 外道 (婆羅門所) 說。勝 (妙。士夫。自在。時。微塵等因)。非 (同諸佛) 如來 (之所說) 也。

所以者何。世尊。外道 (之婆羅門) 說。因。不從 (諸) 緣 (之假合而) 生。而 (另) 有所生 (之第一因。然而)。世尊 (卻) 說。觀因有事。觀事。(而更) 有 (其) 因。如是。(則) 因緣雜亂。如是。(則) 展轉 (而) 無窮。

佛告大慧。我非無因說。及因緣雜亂說。(我說) 此有故。彼有者。(謂。了達) 攝。所攝 (識境界之性自性) 非性。(以) 覺 (悟) 自心現量 (聖智故)。

大慧。若 (於) 攝。所攝 (識境界之性自性。妄生) 計著。(而) 不 (能) 覺 (悟) 自心現量 (聖智。亦不能入於) 外境界 (之) 性 (自性。及) 非性 (自性建立者)。彼有如是 (等) 過。非我 (所) 說緣起 (之義)。

我常說言。因緣和合。而生諸法。非無因生。(彼因緣者。諸聖智者。由實相般若光明之照澍。有種種現。然非無常。苦。空。無我之境界。亦非惑亂作。所以者何。謂。覺悟自心現量聖智。離於攝。所攝識境界之性自性。及非性自性故)。

(是名緣起之法)。

6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慧書信 (28)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慧書信 (29)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慧書信 (30)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1)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2)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23)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