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母性」是天生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者:湊佳苗

出版:皇冠出版

譯者:王蘊潔

作者:湊佳苗 出版:皇冠出版 譯者:王蘊潔

「女人並不是生了孩子後,就能夠自動成為母親。母性並不是每個女人天生具備的,即使沒有母性,也照樣可以生孩子。應該有不少人是在生下孩子後,母性才開始萌芽。相反地,有些人雖然具有母性,卻強烈地希望只當別人的女兒,想要受到保護,在無意識中排除了自己的母性。」(P.229)

 

你覺得「母性」是天生的嗎?許多人都認為母性是天生的,好像只要經歷過懷孕、生子的這個過程,母性就會從這個歷程中自然生,而且是萬物皆然的道理。但萬一,就那麼萬一,母性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發生呢?這樣母親與女兒會變成怎麼樣呢?這裡說的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 這個故事在說什麼?

留美非常的愛自己的媽媽,她的母親也非常溫柔、有耐心,對待留美的過程中充滿了鼓勵與疼愛。而為了得到母親的稱讚,留美願意費盡一切的努力,甚至在面對自己不那麼有好感的丈夫,也是母親的一句話成為了推力,讓她嫁給了自己陰鬱的丈夫田所。自己的一切努力好像都是為了被母親看見、與母親一致——直到留美自己也生下了女兒。留美希望女兒清佳也可以讓自己的母親高興,甚至在無形之中要女兒配合,做出讓自己母親高興的事情。

 

但好景不常,一個停電的颱風夜,打壞了這一切的平衡。母親死了,女兒活了下來,留美也幾乎喪失了生存下去的動力……但為了完成已逝母親的心願,留美搬到夫家,開始自己成為媳婦的辛苦生活,只希望那不存在的一句母親的稱讚。

 

可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獨白,漸漸揭露了種種關係的失衡……為什麼我失去了母親,妳卻還能有媽媽呢?

 

 

  • 你覺得母性是天生的嗎?
「我盡己所能的地疼愛女兒,悉心照顧她長大。」

 

這句話有什麼問題嗎?如果每個人都認為這是一句真理之言,特意說出來了反而顯得奇怪,就好像說我是一個成長完全的人,有兩隻眼睛一個鼻子,特意說出了本來就有的特性,正巧顯得不太自然。

 

乍聽沒什麼問題的話,在女兒清佳的成長經歷中卻敏銳的感受到了,自己大半輩子渴求的母愛,絕對不是母親的自然而然。清佳耗盡畢生之力,去揣摩母親的心意,捍衛、保護母親,只要母親多關心自己一點……怎麼都這麼困難呢?清佳成長的歷程中,追求母愛成為她的成長核心,母親的冷淡她只能反過來責求自己的不完美,對一個孩子來說,怎麼能了解自己不被愛很可能不是自己的錯?

 

在讀到女兒的回憶段落時,往往是讓人更難受的。在什麼都不缺的環境下長大,為什麼總感覺自己好像少了什麼?那種切實的缺失感,是讓人心疼與不忍的。

 

 

  • 除了女兒和母親的第三種選擇

「母性」究竟是不是與生俱來的,或僅是社會給予生育後女性的一個框架呢?當我們相信女性生產過後必定要具備母性時,也容易以這樣的眼光去要求母親成為一個母親,並在母親未達母親標準時給予批判。

 

這個故事就某些層面上來說確實是個悲劇,但對閱讀故事的我們來說,卻有其他可以去思考的角度。湊佳苗在訪談裡有提到:

「女人應該可以分為『母親』和『女兒』這兩大類。就是可以成為母親的人,和希望可以永遠當女兒的女人。換句話說,就是可以自然而然產生『母性』的女人,和無論如何都無法產生「母性」的人。」

 

坦白說對於這個故事,確實能夠帶入母親與女兒之間的處境,感到她們之間的無奈與悲哀。但較難理解的是「希望可以永遠當女兒的人」就等於無論如何都無法產生母性的人嗎?我想在現在的時代當中,肯定有許多女性對成為母親不是抱有憧憬的,畢竟社會給予「母親」的期待過高,加上時代和價值觀不斷在變化,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不應直接與母親畫上等號——但想永遠成為一個被疼愛的女兒,我想可能也不是大多數女性的選擇。

 

這樣的二分法,可能不適用於每個人。有愛的父母,也可能因為錯誤的愛的方式,讓孩子不斷用錯誤的方式求愛與關注;身為母親,也不用被社會給予母親的框架給束縛。成為獨立而能自主的人,或許是無論我們背負什麼社會角色後的最終目標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aasaaaa-avatar-img
2025/04/28
sdgfssfs
avatar-img
寓言家閱讀的沙龍
42會員
28內容數
以各式各樣的經典文學書籍為主,包含台灣,古今中外
2023/10/22
相信大家對於上野千鶴子都不太陌生,也都知道這個名字似乎與「女性主義」脫離不了關係。這本書裡面討論的是許多關於日本社會當中的「厭女」現象,透過各種層面細細的剖析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雖然是以日本的社會為主要討論的對象,但其實我們自己的社會當中也不乏有類似的事件出現,差別可能是程度深淺的問題。
Thumbnail
2023/10/22
相信大家對於上野千鶴子都不太陌生,也都知道這個名字似乎與「女性主義」脫離不了關係。這本書裡面討論的是許多關於日本社會當中的「厭女」現象,透過各種層面細細的剖析造成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雖然是以日本的社會為主要討論的對象,但其實我們自己的社會當中也不乏有類似的事件出現,差別可能是程度深淺的問題。
Thumbnail
2023/09/30
這本書主要在討論的,就是那些與我們印象中「不一樣」的人們。作者胡川安的父親胡得鏘先生是一名退休老師,機緣之下與朋友投入心智障礙者的關懷工作,特別關注憨兒的生活與境況,希望能夠讓他們回到社會,擁有讓自己生存的能力。而作者胡川安繼承父志,繼續為心智障礙者努力。
Thumbnail
2023/09/30
這本書主要在討論的,就是那些與我們印象中「不一樣」的人們。作者胡川安的父親胡得鏘先生是一名退休老師,機緣之下與朋友投入心智障礙者的關懷工作,特別關注憨兒的生活與境況,希望能夠讓他們回到社會,擁有讓自己生存的能力。而作者胡川安繼承父志,繼續為心智障礙者努力。
Thumbnail
2023/09/24
你喜歡寫作嗎?在閱讀宋怡慧老師的《一筆入魂》時,帶給我更多的是我在「寫」時的省思。這不是一本手把手帶著你學習寫作的一本書,卻是能夠讓我們在寫的時候,更進一步去思考:我為什麼要寫?我為了什麼理由而寫?我能夠怎麼閱讀然後去寫?我怎麼突破思維寫出不一樣的東西? 🖋️寫作的契機 為什麼要寫作?為了
Thumbnail
2023/09/24
你喜歡寫作嗎?在閱讀宋怡慧老師的《一筆入魂》時,帶給我更多的是我在「寫」時的省思。這不是一本手把手帶著你學習寫作的一本書,卻是能夠讓我們在寫的時候,更進一步去思考:我為什麼要寫?我為了什麼理由而寫?我能夠怎麼閱讀然後去寫?我怎麼突破思維寫出不一樣的東西? 🖋️寫作的契機 為什麼要寫作?為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覺得「母性」是天生的嗎?許多人都認為母性是天生的,好像只要經歷過懷孕、生子的這個過程,母性就會從這個歷程中自然生,而且是萬物皆然的道理。但萬一,就那麼萬一,母性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發生呢?這樣母親與女兒會變成怎麼樣呢?
Thumbnail
你覺得「母性」是天生的嗎?許多人都認為母性是天生的,好像只要經歷過懷孕、生子的這個過程,母性就會從這個歷程中自然生,而且是萬物皆然的道理。但萬一,就那麼萬一,母性並沒有在這個過程中發生呢?這樣母親與女兒會變成怎麼樣呢?
Thumbnail
本次試讀了日本作家湊佳苗的經典之作《母性》,儘管試讀內容極為簡短,卻已能感受到一個女人面對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扮演的多種角色深感的徬徨無措,以及對這些人生角色肩負的責任內容所產生的強烈質疑……
Thumbnail
本次試讀了日本作家湊佳苗的經典之作《母性》,儘管試讀內容極為簡短,卻已能感受到一個女人面對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扮演的多種角色深感的徬徨無措,以及對這些人生角色肩負的責任內容所產生的強烈質疑……
Thumbnail
既是改編自湊佳苗同名原著,又主打《秘密內幕》飾演前後輩拍檔大受歡迎的戶田惠梨香與永野芽郁,今次改演母女(雖然電影才是兩人首次合作),《母性》的討論熱度理應不只現在般冷淡。尤其劈頭就以高中女生吊頸自殺為開始,配以女兒清佳(永野)一連串疑問的獨白,如何得到媽媽的愛?應該算是緊扣戲名的「母性」。
Thumbnail
既是改編自湊佳苗同名原著,又主打《秘密內幕》飾演前後輩拍檔大受歡迎的戶田惠梨香與永野芽郁,今次改演母女(雖然電影才是兩人首次合作),《母性》的討論熱度理應不只現在般冷淡。尤其劈頭就以高中女生吊頸自殺為開始,配以女兒清佳(永野)一連串疑問的獨白,如何得到媽媽的愛?應該算是緊扣戲名的「母性」。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 . . . . . . . .
Thumbnail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似乎成為了大眾對於媽媽的既定印象!? . 然而,這似乎演變成,一位母親只能以「成為一個好媽媽」為最終目標? 也就是,當一個女性有了孩子之後,應該全心全意為家庭與孩子,才能符合這句歌詞背後的種種含義? . . . . . . . . . .
Thumbnail
母女關係,是兩個女人的關係 兩個女人的關係可以互相加乘 如果你先天的母女功課並不大的話 當然,兩個女人的關係也可以成為一道一道城牆 甚至影響到自己不知不覺的 在母女關係中上演種種競爭、認同、接納、指責、管教 有時你總不自知的在PK 有時你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 就像「四樓的天堂」中,儼然成為心
Thumbnail
母女關係,是兩個女人的關係 兩個女人的關係可以互相加乘 如果你先天的母女功課並不大的話 當然,兩個女人的關係也可以成為一道一道城牆 甚至影響到自己不知不覺的 在母女關係中上演種種競爭、認同、接納、指責、管教 有時你總不自知的在PK 有時你想證明自己已經長大 就像「四樓的天堂」中,儼然成為心
Thumbnail
是什麼理由讓「母愛」這個議題沒有消減的一直被討論著?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們不斷無時無刻被提醒:「妳一定是愛孩子的」?卻讓那些被母愛勒索的孩子逃也似的不想提起母親,也讓那些感受不到母愛的孩子永遠待在母愛創傷裡?
Thumbnail
是什麼理由讓「母愛」這個議題沒有消減的一直被討論著?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們不斷無時無刻被提醒:「妳一定是愛孩子的」?卻讓那些被母愛勒索的孩子逃也似的不想提起母親,也讓那些感受不到母愛的孩子永遠待在母愛創傷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