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戰車與美軍的初戰-3

更新於 2024/10/31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表面上來看,圍村基地得到美軍砲擊與航空支援的保護,也安排必要的救援部隊,看似萬無一失,但實務上並沒有這麼理想。在增援部隊方面,他們的問題是要如何抵達。沿著9號公路增援顯然最快,但幾乎可以保證那些擅長圍點打援且有足夠人力的北越軍會在路上設伏。另一個選項就是不走公路直接穿越叢林,降低被伏擊的風險,但這需要消耗大量時間與精力用砍刀硬是砍出一條路,美軍曾經從溪山基地派出一個連演練直接穿越叢林增援圍村,但該連消耗了整整19小時才走完這段僅有9公里的路程。而直升機機降是最快速的選項,但圍村基地缺乏安全的著陸區,可能重蹈溪山村增援部隊的下場。


火炮支援方面,雖然溪山基地的榴彈炮射程足以覆蓋並支援圍村基地,但溪山基地自身也是北越炮兵與特工經常襲擾的目標,一旦兩邊同時遭遇攻擊溪山基地火炮顯然會優先考慮保護基地;而卡羅爾營區雖然足夠安全不用在自保與支援友軍之間選擇,但距離圍村基地太遠,只有射程最長但精度不佳的M-107 175毫米加農砲能夠提供支援。


航空支援方面,基本免受火炮在基地安全性與射程上的困擾,特別是那常駐在外海的三艘航母。然而他們也有自己的侷限。首先由於當時缺乏全天候作戰軍機,航空支援在夜晚效果會受到嚴重削弱;而哪怕到了白天,受到一月冬季季風影響,越南中部高地在破曉到中午這段時間經常瀰漫霧氣與低空雲層,仍然會嚴重妨礙空中單位對目標的觀測與打擊。


洋基站的位置,在中國海南與北越之間。通常會有3艘航母值班,換班期間有時會多達6艘,一艘航母通常會有12小時戰備值班12小時休整。然而由於此前發生了普偉布洛號事件,企業號被派往朝鮮半島進行威嚇,結果洋基站的值班航母只剩2艘,在圍村遭受攻擊那晚只有珊瑚海號在值班。

洋基站的位置,在中國海南與北越之間。通常會有3艘航母值班,換班期間有時會多達6艘,一艘航母通常會有12小時戰備值班12小時休整。然而由於此前發生了普偉布洛號事件,企業號被派往朝鮮半島進行威嚇,結果洋基站的值班航母只剩2艘,在圍村遭受攻擊那晚只有珊瑚海號在值班。

在指揮上,營區混雜多達6個族群(綠扁帽、南越軍、赫拉族蒙塔格納人、布魯族蒙塔格納人、寮國軍),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使用彼此的語言,因此指揮協調上本就相當麻煩。


而正如同舊圍村所展現的,背景複雜的蒙塔格納不能完全免於北越特工的滲透,所以美軍仍對這些名義上的盟友心懷戒備,所以禁止他們進入TOC。那名北越逃兵一路通過整個營區直至核心區也未受任何攔阻,也表明蒙塔格納人存在明顯紀律素質問題,所以美軍也不是很能信任他們的戰鬥素養。而赫拉族與布魯族之間還有許多爭端,三不五時需要美軍出面調解。此外當時美國官方已經開始執行將CIDG控制權移交給南越的政策,名義上此時的綠扁帽會轉為南越特種部隊的顧問角色,但在圍村美軍仍牢牢控制著基地指揮權,這也引起南越特種部隊的不滿。寮國軍就更不用說了,留給美軍的第一印象很差且在安置到舊營區後也疏於重建營區防禦,美軍對他們的信賴度是最低的。


指揮權方面,提供營區火力與部隊支援的溪山營區是陸戰隊說了算,但綠扁帽是越南軍事援助司令部(MACV)的人,加上特種部隊慣有的神祕性與獨立性,兩邊缺乏協調與互信。甚至營區內部也有問題,理論上威洛比應該負責為全中尉提供建議,但實際上威洛比決心把持營區的指揮權。同時理論上營區官階最高的是申格爾,但基地指揮官是威洛比,而MIKE部隊卻又是同階級的朗格里爾的人,三人之間缺乏明確指揮鏈;而寮國軍的指揮權仍舊在蘇朗上校手中,他能夠憑藉自己最高的階級無視美軍指揮。


佈署於卡羅爾營區的M107自走砲,M107高達32.8公里的最大射程能夠支援遠方的友軍基地,在越南是非常重要的支援火力平台,然而代價是較慢的射速(最大射速僅每分鐘1發)與極低的砲管壽命(早期僅400發)

佈署於卡羅爾營區的M107自走砲,M107高達32.8公里的最大射程能夠支援遠方的友軍基地,在越南是非常重要的支援火力平台,然而代價是較慢的射速(最大射速僅每分鐘1發)與極低的砲管壽命(早期僅400發)

另一個問題在於,美軍原本基地守軍經常沿著9號公路進行長距離巡邏,然而由於此時溪山基地外圍據點已經淪陷殆盡,只剩遭到孤立的圍村尚存。為了避免在遭受伏擊導致寶貴人力損失,圍村基地停止長距離巡邏,巡邏區域保持在基地4公里範圍內,同時基地周邊40-50米距離內所有樹木都砍光,不斷更換巡邏崗哨和陷阱,夜裡也經常發射照明彈和手榴彈,或進行盲射,確保北越偵查小組難以接近。而包含溪山基地在內的美軍據點也是如此,巡邏距離往往被侷限在基地火炮射程內以免遭遇伏擊時難以支援,但這又導致美軍實質上完全失去對9號公路的監控能力,也無從察覺北越進攻意圖。


雖然已經開始有些微戰車出現的徵兆,但整體來說圍村基地仍然沒有做好面對戰車衝擊的準備:首先106毫米和57毫米無後座力炮彈藥庫存主要是高爆或人員殺傷彈藥,現在57毫米炮還轉移給寮國軍了。僅剩的106毫米炮只有10發高爆彈可以兼職反輕型裝甲車的任務。同時雖然營區外圍遍布鐵絲網、地雷和障礙,但佈設時完全沒想過被戰車攻擊的情況,沒有反戰車地雷,鐵絲網和障礙群的設計規格也不足以卡住戰車,因此僅憑營區障礙群很難阻滯裝甲力量衝擊。


訓練方面,只有綠扁帽接受過106毫米炮和4.2英吋迫擊砲的操作訓練,而關鍵的LAW在運抵時沒有附上說明書或技術手冊,營區也只有3名軍官曾經接受訓練並實際使用過LAW火箭筒,他們此時也不太記得諸如最小射程之類的技術細節,只知道大概使用方法,也缺乏時間指導其他人。另一個在當時被忽略的問題是因為北越火力的襲擾讓直升機的著陸變得很不安全,因此在維村戰役爆發前的空運補給都是直升機飛到低空然後直接把物資丟下去,這導致物資承擔劇烈撞擊,LAW也不例外。



可以看出包含圍村基地指揮官威洛比在內所有人都沒有太把戰車這一威脅放在心上,但這是有原因的:美軍推算出的北越此戰目標是攻佔溪山基地,再創奠邊府的光輝勝利。因此威洛比相信即便北越戰車真的已經佈署到到9號公路,其目標也會是溪山戰鬥基地,把這種寶貴資源浪費在他的營地風險與收益不成比例。因此威洛比的結論是就算北越真的投入戰車參與對圍村基地的攻勢,最多也只會有少量投入並在外圍提供機動火力支援,而不是以整建制投入作為突破的矛頭。


LAW開創了火箭筒的抽開設計,這種設計讓LAW收納時有短小的尺寸,作戰狀態下也有足夠的桶長延長火箭彈加速時間提高初速,然而這種設計的風險是發射管可能因外力變形導致無法拉開進入待發狀態。此外發射後彈頭需要飛行大約10米才能解除保險。

LAW開創了火箭筒的抽開設計,這種設計讓LAW收納時有短小的尺寸,作戰狀態下也有足夠的桶長延長火箭彈加速時間提高初速,然而這種設計的風險是發射管可能因外力變形導致無法拉開進入待發狀態。此外發射後彈頭需要飛行大約10米才能解除保險。

威洛比沒有料到的是,首先北越本就無意攻佔溪山戰鬥基地,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攻擊溪山基地將美軍一線作戰力量牽制在這裡,從而削弱美軍能投入其它戰場(特別是順化)的作戰力量。而北越戰車也僅僅是為了累積經驗而投入的,他們也沒必要衝著本就無意攻佔且防禦過於嚴密的溪山基地去,反而圍村基地正好大到足以累積經驗又小到能避免承受過大損失。


而更尷尬的問題是,北越牽制大量美軍作戰力量的意圖也沒完全實現:整個溪山基地只有海軍陸戰隊26團、9團1營、13團1營和南越37別動營(318人),而且這些兵力還要分出去防守溪山周邊的高地群,可用的機動預備隊僅有26團1、2營合計2555人。這也是美軍直接放棄溪山村的原因 - 由於有世界最大規模運輸機隊的加持,溪山戰鬥基地完全可以單憑空投與空運維持運作,因此9號公路沿路據點哪怕淪陷也不會造成嚴重後果;相較之下,溪山戰鬥基地北面高地群一旦丟失,就會讓北越能夠用火炮與防空武器封鎖溪山基地的空運與空投,進而讓美軍重蹈法國在奠邊府的失敗,因此陸戰隊自然也更傾向將有限資源專注在保護溪山基地本身與外圍高地。


1月30日,舊圍村基地的人員準備進行輪替,上兵約翰.楊(John A. Young)抵達。經驗不足又精力過剩的楊一來就請求展開一次長距離巡邏,最後他被允許,條件是不能超過哨站視線範圍。楊興沖沖的帶了一批寮國軍出發,並違反規定大老遠跑到溪山村 - 然後遭到佔領該村的北越軍伏擊。寮國軍很快潰散,約翰.楊本人失蹤(實際上被俘虜)。


1月31日,北越發起了新春攻勢,對此感到不安的威洛比下令朗格里爾放棄哨站,將所有戰力集中到圍村基地本體。然而朗格里爾認為他所指揮的赫雷族和主營區的布魯族關係不睦,最好別強行處在一塊,結果威洛比請求申格爾介入下達強制命令,不過他也做出一些讓步,允許朗格里爾在哨站保留一個排;而在MIKE部隊重新佈署到圍村後,也確實發生朗格里爾擔心的問題:MIKE部隊和蒙塔格納人經常發生需要美軍介入處理的爭端。


正如美軍所擔心的,北越正在逐步收緊對圍村基地的絞索。在戰車部隊緩慢推進到進攻出發陣地的同時,步兵也開始往圍村外圍滲透,並很快將前沿陣地設置到離圍村僅有一公里的距離上,迫擊砲也開始對圍村進行騷擾砲擊。圍村守軍的巡邏距離和次數不斷減少,而直升機也不敢直接降落只能低空空投補給。1月31日,304A師師長與師部多名參謀進駐離圍村僅一公里的24步兵團指揮部,視導督察整個戰事的進行。


北越原定在2月5日2330時對圍村發起總攻,然而當天中午戰役指揮部決定推遲時間並將命令以電台發佈給24團。然而在發佈時24團電台長得知有美軍電子戰飛機接近,因此趕緊關閉電台以免遭到截獲或定位。然而這代表24團暫時無法接收指揮部命令,指揮部只好趕緊派傳令兵帶著書面命令前往24團指揮部,不幸的是,傳令人員迷路了,他們無法在原定進攻時間以前抵達並發送新命令。


美軍當時裝備的EC-47信號情報偵察機,機體上方和下方都有機載無線電側向(ARDF)天線,收到訊號後偵察機從多個方向反覆測量信號變化,就能通過三角定位大概推算發信地點;當然,這套設備也可以直接監聽信息內容,但由於精通越南語的專家供不應求而很少有這條件。但相對的,北越和蘇聯顧問也會通過監聽美軍航空管制無線電判斷此時空中有什麼樣的軍機在運作並藉此擬訂反制措施,比如電磁靜默。

美軍當時裝備的EC-47信號情報偵察機,機體上方和下方都有機載無線電側向(ARDF)天線,收到訊號後偵察機從多個方向反覆測量信號變化,就能通過三角定位大概推算發信地點;當然,這套設備也可以直接監聽信息內容,但由於精通越南語的專家供不應求而很少有這條件。但相對的,北越和蘇聯顧問也會通過監聽美軍航空管制無線電判斷此時空中有什麼樣的軍機在運作並藉此擬訂反制措施,比如電磁靜默。

而在24團這邊,進攻部隊已經在出發陣地就位了。不過各營營長很快發現負責支援的675砲兵團2營沒有在預定時間進行火力準備,這讓他們懷疑進攻是否已經推遲。經過討論後他們決定等候30分鐘,如果30分鐘後沒有新指令就不管砲火支援有沒有展開了,直接發起進攻。慶幸的是,就在這30分鐘裡傳令兵抵達了,攻勢最終延遲並且未被美軍察覺異狀。


2月6日1700時,675砲兵團2營開始時長45分鐘的第一階段火力準備,對象是營區內部兵力與裝備,一共發射216發砲彈。而45砲兵團和68砲兵團合計66門DKB 122毫米單管火箭也開始對溪山基地進行砲擊,分散美軍注意力進而削弱支援圍村的火力。2315時,砲兵進行第二階段時長30分鐘的火力準備,一共發射168發高爆彈,對象是主攻方向上101步兵團3營要面對的障礙與暴露目標。在短暫砲擊結束後北越砲兵就撤往預備陣地隱蔽,這讓他們安然躲過凌晨三點時美軍B-52的報復性轟炸。


蘇聯基於北越要求發展的DKB火箭炮,蘇聯內部代號9P132,實際就是把BM-21多管火箭的發射管拆分成單管,雖然火力密度降低但全系統重量只有55公斤,很適合在越南山區游擊作戰,北越甚至能夠攜帶DKB滲透到南越首府西貢以東的邊和機場外圍進行突襲

蘇聯基於北越要求發展的DKB火箭炮,蘇聯內部代號9P132,實際就是把BM-21多管火箭的發射管拆分成單管,雖然火力密度降低但全系統重量只有55公斤,很適合在越南山區游擊作戰,北越甚至能夠攜帶DKB滲透到南越首府西貢以東的邊和機場外圍進行突襲

在砲火掩護下,負責進攻的3個營和戰車陸續進入離圍村鐵絲網地帶僅有200米的攻擊出發陣地,爆破組匍匐前進到鐵絲網地帶以爆破筒桶炸開缺口。美軍特種部隊基地通常沒有外部照明,因為供電很難負荷,因此北越工兵和偵查隊很容易在夜幕掩護下靠近。由5營負責的南面進攻方向在集結過程中發生意外,負責圍村外圍偵查的北越軍發現一批蒙塔格納CIDG離開圍村,偵查隊選擇主動交火,但也因此暴露並不得不在對方迫擊砲壓制下撤退,並讓對方提前在這方向上進行準備,而5營爆破組也遭遇伏擊導致一些損失,不過戰車的接近沒有暴露。


由於得到工事的充分保護,圍村守軍只有2名CIDG在北越炮火準備期間受傷。尼克.佛拉戈斯很快注意到防線外圍的巨大火光,這火光來自北越工兵不慎觸發的使用絆索引信的照明彈,他能清楚看見正在冷靜處理鐵絲網的北越工兵,以及他們身後的鋼鐵巨獸。其中帶頭的戰車車長還探出頭啟動大燈觀察起圍村陣地。在佛拉戈斯疑惑對方怎麼沒有直接突入時,圍村防線火力點已經做出反應,一道道火光掃向開啟大燈的北越戰車,北越車長不得不關閉燈光並縮回車內。但這也是輕武器唯一能起到的效果了;而北越戰車也開始前進。


佛拉戈斯此時才通過野戰電話警告所有陣地敵人戰車已經到來,此時是0042時。圍村陣地的美軍趕緊用迫擊砲發射照明彈,並向溪山基地要求火炮支援;而此時舊圍村基地的三名美軍也通過無線電得知情況,但寮國軍沒有任何動作。


在等候工兵開路時,吳春義注意到在一個制高點上方有機槍正在開火,他知道機槍無法傷害他們,但對於嘗試跟進的友軍步兵相當致命,於是他下令所有車輛將火力集中到這個機槍陣地,並迅速使其癱瘓。隨後9連繼續清掃圍村防線上的火力點,雖然這些火力點的CIDG拿戰車毫無辦法,不過565號戰車卻不幸陷入彈坑動彈不得,而吳春義也只能先放著不管,因為他收到命令可以全速推進了,隨後9連以橫隊攻擊隊型衝進了圍村104連陣地。


A.戰術行動中心(TOC) B.岩石組成的據點 C.特種部隊居住區 D.藥庫 E.醫療站 F.物資庫房 G.彈藥庫房(2個) H.4.2英吋M30迫擊砲 I.81毫米M29迫擊砲 J.106毫米M40無後座力炮 K.57毫米M18A1無後座力炮 L.9號國家公路 M.101連陣地 N.102連陣地 O.103連陣地 P.104連陣地 Q.MIKE部隊3排 R.MIKE部隊2排

A.戰術行動中心(TOC) B.岩石組成的據點 C.特種部隊居住區 D.藥庫 E.醫療站 F.物資庫房 G.彈藥庫房(2個) H.4.2英吋M30迫擊砲 I.81毫米M29迫擊砲 J.106毫米M40無後座力炮 K.57毫米M18A1無後座力炮 L.9號國家公路 M.101連陣地 N.102連陣地 O.103連陣地 P.104連陣地 Q.MIKE部隊3排 R.MIKE部隊2排

正當9連衝向圍村時,吳春義發現一道火光劃破夜幕掠過車頭,吳春義認為這應該是情報提到的無後座力炮,而他判斷這一威脅處於編隊右側的CIDG104連陣地上。然而他還沒來的及排除這一威脅,就發現他們眼前的最後一道鐵絲網還沒有被排除,但他也不想在側翼存在威脅的情況下停頓,於是下令直接硬闖;而戰車履帶成功直接輾開厚度不足的鐵絲網。


深入圍村後,吳春義發現戰車是跟上了,但他放眼望去看不到任何友軍步兵,於是他判斷步兵無法衝過封鎖的火力;而實際上負責伴隨進攻的3營也確實被鐵絲網和火力點攔阻,由於戰車過早深入,北越步兵只能依靠B40火箭筒反制圍村工事,效果不彰且射手傷亡很大;而由於圍村火力點沒有被有效壓制,連帶使在鐵絲網障礙群開路的工兵傷亡慘重,又進一步影響步兵深入。隨後吳春義下令先守住現有位置。他沒再看到無後座力炮開火的火光,但仍時不時有疑似M72的火光劃破夜幕,吳春義收到命令讓他們接步兵過來,於是下令兩輛車先回頭。


M40無後座力炮,發射M344反戰車高爆彈時有高達400毫米穿透深度,發射的M346高爆彈則有7.72磅裝藥,有效射程高達1350米。M40實際口徑是105毫米,只是為了避免和榴彈砲彈搞混美軍都是標示106毫米,但美軍還是經常搞混導致一線部隊收到錯誤的彈藥 - 而圍村也不例外。

M40無後座力炮,發射M344反戰車高爆彈時有高達400毫米穿透深度,發射的M346高爆彈則有7.72磅裝藥,有效射程高達1350米。M40實際口徑是105毫米,只是為了避免和榴彈砲彈搞混美軍都是標示106毫米,但美軍還是經常搞混導致一線部隊收到錯誤的彈藥 - 而圍村也不例外。

大約10分鐘後,9連折返的兩輛戰車歸隊並帶來約一個排的步兵,但此時吳春義注意到他的連只剩5輛戰車,而他隨後看到政委座車司機和其他幾個人爬上他的座車,並帶來壞消息:政委座車與一排排長座車中彈癱瘓,傷患已經後送,能戰鬥的人員則轉移到其他可用戰車上,好在他們在棄車前已經摧毀足夠多的火力點,允許步兵突破,此時更多北越步兵正在湧入圍村。


隨後吳春義留下一輛戰車繼續攻打104連陣地,其餘車輛直撲核心區。正當他正傾盡全力向著他認為是TOC的建築開火時,他的座車也中彈了。當吳春義醒來時,車體已經發生火災並被濃煙籠罩,幸好另一名車組成功用滅火器控制災情,車輛隨後恢復作戰與指揮能力。隨後吳春義繼續指揮9連進攻,並在將近凌晨三點時率先攻抵TOC,隨即直接輾上TOC頂部。


而3連這邊,3排負責攻佔230高地(也就是MIKE部隊的哨站),隨後為其餘部隊提供火力支援,剩餘戰車直撲圍村主基地,並同樣依靠履帶強行突破工兵未來得及炸開的鐵絲網。就在他成功突入後不久,領頭的一排排長座車中彈,於是他趕緊停到一處有足夠高度的障礙物後方一邊以火力壓制一邊等候其他部隊跟上。當戰車與步兵都追上後,他留下兩個排分別佔領102和103連陣地,他則帶領2排的2輛戰車沿著9號公路直撲核心區。


當3連連長潘文海接近核心區時,他發現外圍的鐵絲網厚度比預期的要厚,而且伴隨的步兵因為大量爆破筒受潮而無法在多層鐵絲網障礙群上炸開足夠缺口,於是他下令3輛戰車一同用主炮破壞。這項作業導致戰車陷入停滯,而圍村守軍藉機擊中了潘文海右側的戰車;眼見停頓的危險更大,潘文海下令強行突破破壞不夠完全的鐵絲網,此舉瞬間讓守軍火力變得更分散且稀疏,隨後北越的三個連和6輛戰車一路推進,直到他看到挺立在TOC頂部的吳春義座車。雖然3連的推進要比9連更慢,但也因此沒有發生步坦脫節的情況,這可能是他們損失更小的主因。


0230時,北越在TOC外圍會師,3點30分,參與進攻的三個營向304師師長與24步兵團團長報告完成對圍村基地的佔領,隨後師長下令部隊掃蕩殘敵,並指派2個步兵排隨同2輛戰車殲滅舊圍村基地。眼看剩餘清掃殘敵的任務已經用不到戰車,上級下令198營先行撤離圍村,戰場留給步兵收尾。


美軍特種部隊基地標準設計,最外圍數十米妨礙視線的草木都被清除,內部有多層鐵絲網障礙,最後則是複數火力點的交叉覆蓋,除非靠內應協助引導,否則多數情況下北越根本無法單靠輕步兵突破這樣的防禦體系。

美軍特種部隊基地標準設計,最外圍數十米妨礙視線的草木都被清除,內部有多層鐵絲網障礙,最後則是複數火力點的交叉覆蓋,除非靠內應協助引導,否則多數情況下北越根本無法單靠輕步兵突破這樣的防禦體系。

而美軍這邊陷入相當嚴重的混亂,首先面對的問題是溪山的陸戰隊砲兵火力控制中心(FDCC)拒絕相信戰車的出現,要求提供更詳細確認,甚至質疑圍村的特種部隊是想在溪山戰鬥基地同樣遭到炮擊的情況下得到更優先級的火力支援才宣稱有戰車威脅。雖然之後另一名更資深的陸戰隊上士介入並採信特種部隊的說法,讓溪山基地火炮開始對外圍進行火力封鎖。此時已經是圍村基地請求的17分鐘後,加上第一輪砲擊打偏後需要修正的時間,此時砲擊已經來不及阻止突入圍村的北越戰車。


至於空中支援,首先抵達的是0115時的一架AC-47砲艇和一架AFAC。砲艇在投下照明彈後就沒有重新進場過,雖然AFAC請求他們阻止北越戰車,但他們表示雲層高度太低,他們需要進入1200英尺以下高度才能免於阻擋,但這種超低空對於他們這樣笨重緩慢的飛機而言太危險了,同時戰場空域還有大量陸戰隊砲兵的砲彈正在落下,隨意進入的話有概率讓他們遭到友軍砲彈命中。當然,只配備機槍的AC-47那怕冒險進場也不太可能殺傷北越戰車。


由於配備的機槍射程有限,AC-47不得不接近戰場盤旋支援,不僅更容易遭到防空火力威脅,還增加被砲彈命中的風險。1969年序列號43-49770的AC-47在支援遭到北越攻擊的邊和機場時機翼遭到北越迫擊砲命中,所幸生還。

由於配備的機槍射程有限,AC-47不得不接近戰場盤旋支援,不僅更容易遭到防空火力威脅,還增加被砲彈命中的風險。1969年序列號43-49770的AC-47在支援遭到北越攻擊的邊和機場時機翼遭到北越迫擊砲命中,所幸生還。

隨後是一架攜帶通用炸彈的B-57,他們願意進場轟炸,但混亂的態勢與濃煙導致低能見度讓他們難以識別目標,而地面態勢只能仰賴TOC傳達,但TOC的人同樣看不到第一線態勢只能仰賴第一線人員轉達。TOC先讓他們轟炸先前發射的照明彈照出的區域,但飛行員表示態勢太混亂而區域環境又不熟悉,他們還是沒把握,因此AFAC冒險進場以白磷火箭彈標定目標後,再讓B-57轟炸。根據北越方面紀錄,他們確實曾經遭到美軍空襲,但12.7毫米機槍成功嚇阻並將其驅散,沒有造成損害。隨後是2架攜帶750磅通用炸彈的超級軍刀,這批軍機被派往轟炸舊圍村外圍道路以便阻止可能的攻擊。


空襲和砲擊的問題在於他們的投放都是在1點以後才陸續開始,然而北越戰車此時多數已經突破美軍外圍防禦;而理所當然的,這些間接支援雖然可能起到了拖延敵軍步兵跟進的效果,但幾乎都拿已經突入圍村基地的敵軍,特別是那些戰車毫無辦法。


顯然,要阻止突入的敵軍,圍村的美軍只能依賴手中的反戰車武器。首先是強力的106毫米無後座力炮。兩門無後座力炮的負責人分別是詹姆士.霍爾特和巴特爾.貝利,後者不在參戰名單上,因為他開戰前已經回蜆港了,而美軍也忘記指派接替的負責人。唯一能用上的只有霍爾特那門,而他要面對的是整個9連的衝擊。霍爾特無懼多輛接近的敵軍戰車,連續命中多輛戰車;而由於PT-76完全沒有夜視能力,北越戰車車組始終沒有發現這門無後座力炮。然而,由於缺乏掩護火力攔阻湧入的北越步兵,霍爾特即便換上蜂巢彈也無法阻止北越步兵靠近,最後不得不放棄陣地後撤;而理所當然的,重達209公斤的無後座力炮無法被轉移,只能棄置原地。


為M40的M581蜂巢反人員彈裝訂引信的美軍,M581內部8個隔間裝填有上千枚金屬鏢,能夠散佈在非常大的範圍,代價是輕質且缺乏穩定的金屬鏢有效射程只有300米

為M40的M581蜂巢反人員彈裝訂引信的美軍,M581內部8個隔間裝填有上千枚金屬鏢,能夠散佈在非常大的範圍,代價是輕質且缺乏穩定的金屬鏢有效射程只有300米

首先接戰的是威爾金斯,他帶上兩具LAW對一輛停在9號公路的戰車開火,第二發命中炮塔與車體連結處。然而這輛戰車沒有失能並轉動炮塔準備還擊,威爾金斯只好隨便抓起一具LAW逃向西南方向,他又對一輛戰車接戰,但打偏,隨後這輛戰車的反擊火力迫使他又一次逃回迫擊砲掩體。


而下一個是厄利和朗格里爾。朗格里爾連續嘗試用兩具LAW迎戰,然而兩具都無法擊發,第三具也是,好在朗格里爾重新啟動到待發狀態後終於成功發射。火箭確實命中敵方戰車首上裝甲,但因為這一部位角度太小,竟然導致火箭彈彈飛出去。北越戰車轉動炮塔將火炮對準他們並開火,幸好第一發打偏,兩名美軍藉機逃離。而朗格里爾之後再次成功發射並命中另一輛戰車


而在圍村西側,此處的防線堅持得比較久,丹尼爾.菲利普斯成功發射並癱瘓一輛戰車。但北越步兵和戰車重整後重新發動攻勢,並成功突破了防線。最後一個交戰紀錄是湯普森,他獨自在4.2吋迫擊砲陣地時發現一輛戰車接近了,而他手邊有整整4具LAW,於是他選擇戰鬥。第一發未能發射,第二發命中後沒有效果,好在剩餘兩發成功發射並破壞了傳動輪,讓這輛戰車陷入只能原地轉彎的處境。湯普森嘗試用M79徹底解決這輛戰車,但另一輛戰車的出現迫使他撤退。


北越的B40火箭筒,即蘇聯製RPG-2火箭筒,有效射程約150米,穿透能力約180毫米,北越步兵通常編制在排級單位。這種火箭筒對美軍戰車是嚴重威脅,但缺乏適合對付工事的彈頭,有限的射程和精度也讓射手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接近目標 - 然而B40通常已經是北越步兵反制工事的最佳裝備,因為其餘手段是更加危險的手榴彈或炸藥。

北越的B40火箭筒,即蘇聯製RPG-2火箭筒,有效射程約150米,穿透能力約180毫米,北越步兵通常編制在排級單位。這種火箭筒對美軍戰車是嚴重威脅,但缺乏適合對付工事的彈頭,有限的射程和精度也讓射手要承擔很大的風險接近目標 - 然而B40通常已經是北越步兵反制工事的最佳裝備,因為其餘手段是更加危險的手榴彈或炸藥。

隨著外圍防線的淪陷,威洛比下令全體撤離到TOC進行最後抵抗。威爾金斯,杜姆斯、布魯克斯和佛拉戈斯前往TOC,但霍爾特返回了燃燒中的醫療站,湯普森則認為TOC接下來必然遭到北越重點圍攻,且毫無退路,他打算返回迫砲陣地回收彈藥與物資後從更有希望的地面撤離。克雷格、伯克、蒂羅克和菲利普斯認同湯普森對於TOC是死地的判斷,直接前往營地北緣的防禦線。而湯普森和克雷格等人各自召集了幾十名CIDG一同撤離。由於戰場只會間歇性的被照明彈照亮,也只有在這段時間內雙方可以看清戰場態勢,因此給了美軍繞過北越進攻部隊的機會。


在克雷格一行人成功逃離圍村基地後進入9號公路後,CIDG就四散而逃了,菲力普斯在混亂中走散,而伯克被北越火炮炸死。只剩蒂羅克和克雷格繼續逃離,但他們仍在被部分北越軍追擊。空中的AFAC呼叫兩架A-1冒險在近距離上投放集束炸彈成功驅散了北越追兵,兩人遭到友軍的炮彈炸傷,不過仍然活著並躲進一處乾河床。而漢納和林德瓦爾德,以及一部分逃離的CIDG也和他們會合,最後一起撤離到舊圍村。


由於重量較重,美軍手冊是要求盡可能將M40無後座力砲裝備於吉普車上使用,但實務上包含圍村基地在內多數美軍基地都傾向用地面角架,提升隱蔽性的同時也不會占用一輛吉普車,代價就是戰時轉移近乎不可能。

由於重量較重,美軍手冊是要求盡可能將M40無後座力砲裝備於吉普車上使用,但實務上包含圍村基地在內多數美軍基地都傾向用地面角架,提升隱蔽性的同時也不會占用一輛吉普車,代價就是戰時轉移近乎不可能。

湯普森試圖撤退到 101連附近和布蘭德指揮的MIKE部隊會和。然而他沒能抵達,他和遭遇並伴隨的十幾名CIDG在路上近距離遭遇一名北越工兵,對方果斷丟出他裝滿炸藥的包裹,湯普森無傷,但CIDG幾乎所有人都因此失去戰鬥力,因此湯普森還是選擇離開圍村基地逃向9號公路。


而防禦以及最後成功抵達TOC的人包含威洛比、朗格里爾、布魯克斯、弗拉戈斯、厄爾利、麥克默里和莫蘭德、申格爾、威爾金斯、杜姆斯、菲利普斯,以及全和他的LLDB小隊。威洛比眼前的局勢仍然險峻,外圍陣地幾乎淪陷殆盡,他身邊的美軍不多且許多人都已經受傷,和溪山基地蜆港或舊圍村基地的聯繫並不穩定。而此時才凌晨三點而已,離天亮還有好幾個小時。TOC設計非常堅固,周邊由30公分厚的鋼筋混凝土組成,連外通路只有一道狹窄的走廊,還有鋼門封堵,正面強攻近乎不可能。唯一問題是,裡面的人要出來只會更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抵達戰區的前置條件達成後,北越戰車的下一步就是尋求實戰機會證明自身價值。而他們找上的卻不是原本預期的美軍,而是倒楣的寮國軍;而在他們接觸前,北越在溪山附近一次失敗的進攻,也再度展現為何北越如此渴望戰車這樣的防線突破者支援。
越戰在多數人印象中只是世界第一強權重型部隊與游擊隊的對抗。實際上北越戰車投入的很早,他們成功躲過美軍世界最強空軍的剿殺,初戰便與美軍精銳的特種部隊對抗,並將其戰勝;日後也是這一成功經驗促使北越加強對裝甲武力的建設,進而極大加快1975年統一之戰的進行。最終,也正是戰車突破總統府的大門,宣告南越的覆滅
2003年的伊拉克軍以比1991年更淒慘的姿態迎來更迅速的失敗。誠然伊拉克軍當時有著更嚴重的技術實力差距,但他們的失敗遠不只是技術實力差距導致的,這篇文章就來分析一下1991年後的伊拉克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主要研究福克蘭戰爭期間圍繞飛魚飛彈的電子支援與電子對抗領域
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的戰役,是美國宣稱的第一場完全由空權主導並取得勝利的軍事行動。雖然乍看之下實現了戰略目標的確實是北約,然而南斯拉夫卻指出他們損失輕微。事實究竟如何,這篇就綜合北約方面宣稱與南斯拉夫的紀錄,分析整場戰役期間空權的發揮效能。
這是烏俄戰爭的一個簡短戰鬥影片,也只是過去一年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烏俄之間的一小部份,不過也是整場烏俄戰爭的一個縮影,可以從中看出無人機的效益、砲擊的威力,以及烏軍究竟如何與一個世界強權在正面戰爭中打平的。
抵達戰區的前置條件達成後,北越戰車的下一步就是尋求實戰機會證明自身價值。而他們找上的卻不是原本預期的美軍,而是倒楣的寮國軍;而在他們接觸前,北越在溪山附近一次失敗的進攻,也再度展現為何北越如此渴望戰車這樣的防線突破者支援。
越戰在多數人印象中只是世界第一強權重型部隊與游擊隊的對抗。實際上北越戰車投入的很早,他們成功躲過美軍世界最強空軍的剿殺,初戰便與美軍精銳的特種部隊對抗,並將其戰勝;日後也是這一成功經驗促使北越加強對裝甲武力的建設,進而極大加快1975年統一之戰的進行。最終,也正是戰車突破總統府的大門,宣告南越的覆滅
2003年的伊拉克軍以比1991年更淒慘的姿態迎來更迅速的失敗。誠然伊拉克軍當時有著更嚴重的技術實力差距,但他們的失敗遠不只是技術實力差距導致的,這篇文章就來分析一下1991年後的伊拉克軍到底發生了什麼。
主要研究福克蘭戰爭期間圍繞飛魚飛彈的電子支援與電子對抗領域
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的戰役,是美國宣稱的第一場完全由空權主導並取得勝利的軍事行動。雖然乍看之下實現了戰略目標的確實是北約,然而南斯拉夫卻指出他們損失輕微。事實究竟如何,這篇就綜合北約方面宣稱與南斯拉夫的紀錄,分析整場戰役期間空權的發揮效能。
這是烏俄戰爭的一個簡短戰鬥影片,也只是過去一年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在烏俄之間的一小部份,不過也是整場烏俄戰爭的一個縮影,可以從中看出無人機的效益、砲擊的威力,以及烏軍究竟如何與一個世界強權在正面戰爭中打平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越南計劃在2030年前在東南亞成為AI領導國家,並提升全球排名。專家認為,建設主權AI生態系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此外,根據報告,越南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在2024至2030年期間預計將實現46.47%的年複合增長率。雖然仍有許多企業尚未應用這項新技術,但越南企業的努力顯示了對於新技術的渴望與應用潛力。
Thumbnail
跨文化招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個重要挑戰。在招募越南廠人員時的經歷,面試前的準備、面試中的溝通與文化差異,以及面試後的反思。 為了確保招聘到合適的人選,在面試前做了詳細準備....
Thumbnail
我們在台灣吃路邊小吃都蠻放心,衛生條件都很好,加上看醫生很方便,但在國外還是要注意,自己認為自己有胃還蠻強壯的,所以挑戰吃河粉,畢竟是熱的,多少有點放心。河粉是用大骨熬煮,點菜還是用比手畫腳,看別人碗吃什麼,就跟著,除了我討厭的香菜⋯⋯
Thumbnail
戰車的任務已經完成,但美軍仍在堅持,現在他們仍在嘗試殺出一條生路。
Thumbnail
圍村是非常堅固的防禦體系,但並非無懈可擊,而美軍也沒有真正做好面對北越進攻,特別是戰車的準備。當然,即便有了戰車輔助,北越的進攻準備也不是萬無一失,這畢竟是他們首戰,經驗不足且還是夜間作戰。
Thumbnail
越南近日宣布開放電子簽證,以刺激旅遊業並提升入境便利性。然而,越南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能源供應不足、基建設施不足以及經濟放緩等,需要克服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Thumbnail
疫情對經濟帶來了不小的衝擊,越南卻在 2020 年達到經濟正成長的國家。 2020 年 GDP 成長 2.91%,這源自於兩大關鍵因素:越南在遏止疫情擴散與商業風險方面取得相當不錯的進展,並在供應鏈移轉的趨勢下,越南政府把握機會積極招商,努力保持外資投資者的信心,外國投資人對國家經濟成長帶來貢獻。
Thumbnail
人類一直追求著智慧,而智者則被認為是人類中最具智慧和洞見力的人。然而,智者是否真的能夠克服一切挑戰和壓力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就連最聰明的人也可能遭遇智慧的瓶頸和挑戰。
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整理阮富仲體制的問題與盲點,並試圖為越南的未來做出預測。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越南計劃在2030年前在東南亞成為AI領導國家,並提升全球排名。專家認為,建設主權AI生態系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此外,根據報告,越南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在2024至2030年期間預計將實現46.47%的年複合增長率。雖然仍有許多企業尚未應用這項新技術,但越南企業的努力顯示了對於新技術的渴望與應用潛力。
Thumbnail
跨文化招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個重要挑戰。在招募越南廠人員時的經歷,面試前的準備、面試中的溝通與文化差異,以及面試後的反思。 為了確保招聘到合適的人選,在面試前做了詳細準備....
Thumbnail
我們在台灣吃路邊小吃都蠻放心,衛生條件都很好,加上看醫生很方便,但在國外還是要注意,自己認為自己有胃還蠻強壯的,所以挑戰吃河粉,畢竟是熱的,多少有點放心。河粉是用大骨熬煮,點菜還是用比手畫腳,看別人碗吃什麼,就跟著,除了我討厭的香菜⋯⋯
Thumbnail
戰車的任務已經完成,但美軍仍在堅持,現在他們仍在嘗試殺出一條生路。
Thumbnail
圍村是非常堅固的防禦體系,但並非無懈可擊,而美軍也沒有真正做好面對北越進攻,特別是戰車的準備。當然,即便有了戰車輔助,北越的進攻準備也不是萬無一失,這畢竟是他們首戰,經驗不足且還是夜間作戰。
Thumbnail
越南近日宣布開放電子簽證,以刺激旅遊業並提升入境便利性。然而,越南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能源供應不足、基建設施不足以及經濟放緩等,需要克服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
Thumbnail
疫情對經濟帶來了不小的衝擊,越南卻在 2020 年達到經濟正成長的國家。 2020 年 GDP 成長 2.91%,這源自於兩大關鍵因素:越南在遏止疫情擴散與商業風險方面取得相當不錯的進展,並在供應鏈移轉的趨勢下,越南政府把握機會積極招商,努力保持外資投資者的信心,外國投資人對國家經濟成長帶來貢獻。
Thumbnail
人類一直追求著智慧,而智者則被認為是人類中最具智慧和洞見力的人。然而,智者是否真的能夠克服一切挑戰和壓力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就連最聰明的人也可能遭遇智慧的瓶頸和挑戰。
本系列的最後一篇,整理阮富仲體制的問題與盲點,並試圖為越南的未來做出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