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投資?-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投資的項目十分多元,且包括實質投資和金融投資。實質投資大多數皆是需要有著大量資本才能參與,比如土地、廠房和機器等等,也是實業家、創業家或是集團創辦人會去進行的,諸如此類的投資活動,較像是職業和工作,一般人較少機會和管道加入。金融投資則否,不論自身資本額度高低,都擁有適合的投資標的能夠投入,比如股票、共同基金、債券、ETF(Exchange Traded Funds)和衍生性金融商品等等。

 

  金融投資,是一個對於資本額度門檻較低且確實能夠解決財務需求的活動。在踏入投資領域之前,必須要先搞懂各式各樣的投資工具,以便了解相關的風險和報酬,也才能建立起正確的觀念和預期。根據Capital Markets Fact Book, 2022(註1),在2021年,全球債券市值約為126.9兆美元;全球股票市值約為124.4兆美元,兩者市值幾乎相同,皆為全球市場最大的資產類別。因此,得先從債券和股票談起。

 

  債券,是一種為了籌募資金而相對應支付一定比例利息的票券。債券發行者有義務定期支付利息給債券投資人,也必須在債券到期日時償還原始本金。當債券發行者不幸地破產清算時,債券投資人的回收資金順位也較股票投資人前面。依照發行機構可分為政府債券、公司債券。不同的機構,信評公司給予的信用評價有所不同,必須承擔信用風險;依照期限天期可分為短期債券、中期債券和長期債券。不同的期限,中央銀行改變利率政策影響的程度不同,必須承擔期限風險。另外,對於固定收益的投資商品,它們在面對較高的通貨膨脹時,顯得十分脆弱。對於資產配置來說,債券是作為資產配置的防禦性部位,讓自己的整體波動性可以下降。

 

  股票,是一種為了籌募資金而相對應持有部分公司所有權的票券。股票投資人共享公司的盈餘和承擔公司的虧損。當股票發行者不幸地破產清算時,股票投資人的回收資金順位為最後面。依照區域可以分為美國市場股票、成熟市場股票、新興市場股票;依照規模可以分為大型股、中型股、小型股和微型股。另外,還有巨型股和奈米股,但實際上僅有極少數公司被劃分至此類別;依照特性可以分為成長股和價值股。每間公司的股票都有各自的獨特風險,對於整體股市的投資商品,它們最大的風險則為系統性風險。對於資產配置來說,股票是作為資產配置的攻擊性部位,讓自己的整體獲利性可以上升。


註1: https://www.sifma.org/resources/research/fact-book

哈囉,大家好,我是Stock in a Nutshell,希望使用言簡意賅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數學講解投資觀念。致力於推廣在台灣的指數型投資風氣,以台灣個人投資者的角度,配置屬於自己風險屬性的投資組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3Q3結束了。回顧股市方面和債市方面這季以來的表現。
  投資是一個永遠也不會退流行的名詞。投資本身的敘述相當傳神,意思即為「投」入「資」本在預期將會有所成長的「標的」上,以待未來能夠收穫成長之後的標的。
2023Q3結束了。回顧股市方面和債市方面這季以來的表現。
  投資是一個永遠也不會退流行的名詞。投資本身的敘述相當傳神,意思即為「投」入「資」本在預期將會有所成長的「標的」上,以待未來能夠收穫成長之後的標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投資的本質是用錢賺錢的生意。容易激發人性的賭性,投入足夠的資本非常重要。複利是累積財富的關鍵,適當的投資數額可以大幅提高生活水準。
主題講的是個人的證券投資,而不在於企業公司的實體投資 從理財人員的角度,主要協助個人進行理財,因此在投資上的學習內容,主要是 理財工具認識:固收(貨幣市場、債券)、權益(普通股、優先股、ETF、共同基金)、衍生性(期貨、選擇權)。 金融工具評價:股票的折現模式、選擇權交易型態、基金的風險類型
Thumbnail
 引言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投資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財務獨立,獲得財富增值,同時也能為我們的未來做好準備。今天,讓我們一起探討投資的重要性,並了解如何選擇恰當的投資方式。 1/為未來做好準備 投資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為我們的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定期、有計劃
Thumbnail
自疫情爆發央行寬鬆政策以來,股市高歌猛進,吸引越來越多人進入市場。投資如何做才較正確且健康?本文將解釋投資的涵義,如何分資產和負債,為何投資是每個人一生中的議題以及投資的意義,最後提及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投資自己。
有關投資   一般我們能接觸的投資標的有哪些呢?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   定存、儲蓄險、外匯、股票 (台股、美股)、基金、債券、期貨、選擇權、房屋、黃金、名表、藝術品、事業等等。   3.1定存與儲蓄險   定存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網路銀行的方便,大家都可以直接在網銀將活存轉成定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嗨朋友們~ 今天聊聊無論如何都很熱門的話題:投資以及理財 為什麼把他們分開來說呢?有時候感覺投資與理財好像是在講一樣的事情 那投資與理財到底有甚麼不同呢? 投資 是不是聽起來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投資」其實就是把錢放進一些有收益、有風險的地方,期望未來這筆錢能越來越多。就像是買賣股票、基金或
Thumbnail
本書揭示投資人常見的認知偏誤和誤區,包括追逐好績效、忽視風險、評估指標不當、錯誤解讀相關性等。作者建議審慎考量進場時點、運用適當指標綜合評估風險報酬、檢視持有標的間關聯性、定期再平衡投資組合等策略,並對資料期間和商品本質有透徹理解。投資人需有清晰認知、保持客觀理性,方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搖。
Thumbnail
本書提倡"修正式價值投資",結合價值投資理性和彈性操作。投資首重了解自身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股兼顧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和個股基本面分析。建議採取"左側交易"低位進場或"右側交易"追逐利好消息,並制定明確的進出場邏輯。風險控制包括監控進場理由、評估漲跌空間、設止損位、分散投資等措施。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投資的本質是用錢賺錢的生意。容易激發人性的賭性,投入足夠的資本非常重要。複利是累積財富的關鍵,適當的投資數額可以大幅提高生活水準。
主題講的是個人的證券投資,而不在於企業公司的實體投資 從理財人員的角度,主要協助個人進行理財,因此在投資上的學習內容,主要是 理財工具認識:固收(貨幣市場、債券)、權益(普通股、優先股、ETF、共同基金)、衍生性(期貨、選擇權)。 金融工具評價:股票的折現模式、選擇權交易型態、基金的風險類型
Thumbnail
 引言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投資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財務獨立,獲得財富增值,同時也能為我們的未來做好準備。今天,讓我們一起探討投資的重要性,並了解如何選擇恰當的投資方式。 1/為未來做好準備 投資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為我們的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通過定期、有計劃
Thumbnail
自疫情爆發央行寬鬆政策以來,股市高歌猛進,吸引越來越多人進入市場。投資如何做才較正確且健康?本文將解釋投資的涵義,如何分資產和負債,為何投資是每個人一生中的議題以及投資的意義,最後提及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投資自己。
有關投資   一般我們能接觸的投資標的有哪些呢?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   定存、儲蓄險、外匯、股票 (台股、美股)、基金、債券、期貨、選擇權、房屋、黃金、名表、藝術品、事業等等。   3.1定存與儲蓄險   定存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網路銀行的方便,大家都可以直接在網銀將活存轉成定
投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錢,沒有之一。 在這低利低薪的時代,個人認為,投資理財是現代人必備的技能,它不會幫你一夕致富,嚴格說是不會讓你變得很有錢,錢多到花不完那種。但是它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比較多選擇,在賺錢方面也會比較輕鬆一點,多重收入來源比單一收入來源更能分散失去單一工作的風險,在選擇主動收入
嗨朋友們~ 今天聊聊無論如何都很熱門的話題:投資以及理財 為什麼把他們分開來說呢?有時候感覺投資與理財好像是在講一樣的事情 那投資與理財到底有甚麼不同呢? 投資 是不是聽起來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 「投資」其實就是把錢放進一些有收益、有風險的地方,期望未來這筆錢能越來越多。就像是買賣股票、基金或
Thumbnail
本書揭示投資人常見的認知偏誤和誤區,包括追逐好績效、忽視風險、評估指標不當、錯誤解讀相關性等。作者建議審慎考量進場時點、運用適當指標綜合評估風險報酬、檢視持有標的間關聯性、定期再平衡投資組合等策略,並對資料期間和商品本質有透徹理解。投資人需有清晰認知、保持客觀理性,方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搖。
Thumbnail
本書提倡"修正式價值投資",結合價值投資理性和彈性操作。投資首重了解自身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選股兼顧宏觀經濟、行業週期和個股基本面分析。建議採取"左側交易"低位進場或"右側交易"追逐利好消息,並制定明確的進出場邏輯。風險控制包括監控進場理由、評估漲跌空間、設止損位、分散投資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