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 譜 》#64|私塾選讀|努力或恩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空 譜 》#64|私塾選讀|努力或恩典-

-《 空 譜 》#64|私塾選讀|努力或恩典-

在這個階段遇見的書,多已不是為我帶來刺激與資訊,反而時常呈現一種應允之引力,告訴自己:「是的,你有這樣的想法沒有問題,前輩們在這裡,請繼續。」

在《 空譜,塾 》及占星自心系列選課的參考教材當中,有時候會提供延伸閱讀給大家,這一篇好文來自阿迪亞香提的《 覺醒之後 》,也分享給你。⠀⠀


⠀⠀⠀⠀⠀⭑⠀ —— 以占星作為醒來的載體,請見留言

我經常被問到,覺醒過程中有多少是恩典成分,而有多少是需要一些有意識的勤奮或努力?

坦白說,這種問題很難回答。在「不二」的激進教派裡,許多人會說一切皆取決於恩典,沒有任何努力的空間。他們會說:「徹底地、徹底地放下,徹底地將一切交付恩典,因爲並沒有一個分離的做者,只有神的意志,而且一切皆脫離不了神的意志,因此,究竟而言,一切皆是恩典。」⠀⠀⠀⠀⠀⠀

當然,也有其他的教派與方法是比較側重努力的。這些教派會說,你必須努力超越一己的幻覺,你必須要有極好的修練紀律,你必須要有眞正想去好好看並且質疑的意願。⠀⠀⠀⠀⠀⠀

這兩種觀點經常互相否定。說你必須付出大量努力的教法,對自發性與自然性經常給予極少的空間;而說一切皆是神的意志的教法,說你沒有任何可扮演的角色,因此你只要放鬆,讓一切自行其事就好的教法,也可能變得執著於一個絕對觀點,而容易忽視更開闊的視野。我很久以前便領悟到,眞理永遠不會存在於任何兩極化的敘述或二元對立的公式裡。當然,我對實相之究竟本質的經驗,也是無法以二元對立方式表達或公式化的,它超越了一切二元對立的觀點。⠀⠀⠀⠀⠀⠀

因此,當人們問我他們是否需要努力、是否全是恩典、他們自己是否需要付出任何關注,我所能提供的最佳指示就是往自己的內在尋找答案。如果你眞的對自己很誠實,你內心就會知道是否需要探究頭腦或身體或本能裡的執念,當你必須保持紀律,仔細檢視某件事情,你也會知道。而如果你必須付出努力去檢視它,那麼就這麼做吧,請努力檢視它、質疑它,然後發現它。⠀⠀⠀⠀⠀⠀

再次強調,我們的一切執念皆由概念層次而來。有一個入手處是檢視自己相信些什麼、有什麼特定的想法導致你感知到分離或陷入情緒的分裂。這就是紀律,是覺醒過程中的努力部分:質疑的意願與勇氣。有時候,我們必須走出怠惰或懶散的氛圍,挑戰自己,帶著清晰的眼光去看事情。⠀⠀⠀⠀⠀⠀

我經常告訴我的學生,擁有質疑的勇氣是必要的,而這需要眞正的能量。要檢視某種非常深層的東西,需要很大的勇氣。要檢視你的潛在模式,亦即一個心理、身體或情緒上的執念,需要集中注意力與專注。如果我們對自己夠眞誠、夠誠實,會直覺地感覺到自己在逃避什麼。如果我們能找到誠實的能力,就會在需要付出努力的時候,從內在感覺到。如果我們深深地傾聽,也會感覺到何時該放手,感覺到何時該讓恩典做它能做的事。我們會知道何時該敞開自己,放下所有的奮鬥與掙扎,而這可能也包括放下探詢或質疑。有一個時間點會來臨,你會知道自己已經做盡了一切你所能做的事,你已經完成目標,必須放手讓某種有別於你那虛幻自我感的東西來接管。⠀⠀⠀⠀⠀⠀

對於何時該採取哪一種方式,我無法給你任何處方籤,這是敏感度的問題,是你對自己是否誠實的問題。有時候,人們會問我他們是否需要靜坐。「有些人說我不應該靜坐,因爲那只是追尋更多的自我。」他們會這麼說。「有些人又說我應該靜坐,因爲如果我不靜坐,可能永遠不會覺醒。你覺得如何?」⠀⠀⠀⠀⠀⠀

我對那些人說:「嗯,你說呢,你覺得需要靜坐嗎?這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甚至與是你的頭腦或你的小我在提出這個問題無關。比那更深層的是什麼?在那底下的是什麼?你眞正知道些什麼?關於你是否想要知道這件事,你眞的知道些什麼?」⠀⠀⠀⠀⠀⠀

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我想,老師的一個最重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與他們自己的直覺、他們與生俱來的方向感聯繫上,也就是與我們有時稱爲「內在師父」的東西聯繫上。我注意到,許多人都不曾覺察到內在的師父。有些人處於嚴重的衝突裡,以致他們幾乎不可能去發現它。若是如此,便可能需要外在的老師來爲他指出方向、幫助他們看見:想要找到内在的指引,需要往哪裡去、需要好好檢視些什麼東西。⠀⠀⠀⠀⠀⠀

有太多人放棄了對自己的責任,有太多投入靈性追求的人想要別人來告訴他們該做些什麼。他們想要老師對他們說:「做這個或不要做那個。多做這種靜心或多做那種靜心。」 如果我們陷入這種習慣,可能會停留在類似靈性幼兒期的階段。到了某個時間點,我們必須長大,我們必須往自己的内在尋找指引。多數人其實會知道一些事情,只是不想要知道。他們內在深處知道,生命中的一些事情是行得通或行不通的;生命中的某些部分是運作良好或運作不良的。然而有時候,身而爲人,我們不想要知道那些不方便的事,所以我們假裝不知道。⠀⠀⠀⠀⠀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再假裝。每一件事都有它該發生的時間與所在,有的時候需要付出努力、保持紀律;而有的時候需要放手,了解自己無法憑自己一人辦到,必須仰賴恩典,了解努力奮鬥與掙扎毫無容身之處。⠀⠀⠀⠀⠀⠀

但是請了解一件事:無論我們走的是什麼樣的途徑,無論是漸進的或直接的途徑、奉獻的途徑或其他途徑,我們靈性生活的軌跡,以及所有靈性覺醒的軌跡,都是朝著臣服的方向前進的。究竟而言,那就是靈性遊戲的名字。我們所做的一切靈性活動,都在引導我們朝向一個方向發展,那就是臣服的自然狀態、那就是放下。那就是所有這一切的前進方向,無論是什麼途徑、無論是哪一種修行。一旦你明白這一點,你會注意到,一路上所踏出的每一個步伐,都是一個臣服的機會。它可能需要努力來達成,可能需要透過努力來讓你抵達一個點,一個你願意放手讓自己落入恩典懷抱的點,但是究竟而言,靈性這一整件事終歸到底就是放下分離自我的幻覺,亦即放下我們自以爲是的世界觀,以及我們認爲它該是的模樣。⠀⠀⠀⠀⠀

我們必須願意去鬆動我們的世界。這份意願就是臣服,這份意願就是放下。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自己去發現,這樣的放下對我們代表了什麼意義,我們又必須放下什麼。它是容易或困難的,眞的一點也不重要。放下才是究竟重要的。

⠀⠀⠀⠀⠀⠀⠀⠀⠀⠀⠀⠀

▎圖片出處 / Pinterest

▎用很安靜的方式來聽、來讀・追蹤 & 加入最愛|

點擊設定功能表,點擊動態消息進入偏好設定(星號⭑),將 ❝ 空譜 ❞ 加入最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空 譜 》
48會員
189內容數
以月亮星體的韻律為指引,翻譯出照顧人性的當日計畫參考。來自宇宙流動向你的生活私信,讓我們一起從小事開展練習,跟著時序運行,活得更從容、更優雅。
《 空 譜 》的其他內容
2023/12/07
沒有人想要有很糟糕的感覺,因此退縮與抽離似乎十分自然,但是每一次我們從直接的經驗退縮,然後編織一個故事,就已經進入無意識了。
Thumbnail
2023/12/07
沒有人想要有很糟糕的感覺,因此退縮與抽離似乎十分自然,但是每一次我們從直接的經驗退縮,然後編織一個故事,就已經進入無意識了。
Thumbnail
2023/12/07
閱讀為學生編寫的作業文本,是一種享受。以下擷取「占星初階・行星 / 星座文法造句指南」,同學們今日在私塾共學群組也可以將教材與習作下載囉。
Thumbnail
2023/12/07
閱讀為學生編寫的作業文本,是一種享受。以下擷取「占星初階・行星 / 星座文法造句指南」,同學們今日在私塾共學群組也可以將教材與習作下載囉。
Thumbnail
2023/12/07
「 你的擔子不重,它是你的光。 」——改編聖經 The Burden Is Light
Thumbnail
2023/12/07
「 你的擔子不重,它是你的光。 」——改編聖經 The Burden Is Ligh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弟子啊,你要知道,那些已經歷了寂靜、感受到它的平和且保有其力量的人,他們渴望你也能經歷它。因此,當弟子有能力進入「學習之廳」時,他總會在那找到他的大師。但是,儘管一般人不斷請求,但他的聲音並未被聽到。這是因為他只用他的心智來請求;而心智的聲音只能在心智作用的層面上被聽到。
Thumbnail
弟子啊,你要知道,那些已經歷了寂靜、感受到它的平和且保有其力量的人,他們渴望你也能經歷它。因此,當弟子有能力進入「學習之廳」時,他總會在那找到他的大師。但是,儘管一般人不斷請求,但他的聲音並未被聽到。這是因為他只用他的心智來請求;而心智的聲音只能在心智作用的層面上被聽到。
Thumbnail
我經常被問到,覺醒過程中有多少是恩典成分,而有多少是需要一些有意識的勤奮或努力?
Thumbnail
我經常被問到,覺醒過程中有多少是恩典成分,而有多少是需要一些有意識的勤奮或努力?
Thumbnail
你做什麼﹐與覺醒無關 在這個答案中﹐我是不是變得更有愛心﹖我的心是不是更加安寧﹖在這裡面﹐我感受到喜悅了嗎﹖” 心態的轉變﹐將直接影響你的體驗。
Thumbnail
你做什麼﹐與覺醒無關 在這個答案中﹐我是不是變得更有愛心﹖我的心是不是更加安寧﹖在這裡面﹐我感受到喜悅了嗎﹖” 心態的轉變﹐將直接影響你的體驗。
Thumbnail
“在學著去愛的旅程中﹐你愛有多深﹐就決定了你理解真理的能力。” 你們一體的本性很清楚自己是誰。為了說服你自己的創造﹑認同的局限自我~它叫“我執”﹐覺醒只透過你的我執所允許才能被你所體驗。
Thumbnail
“在學著去愛的旅程中﹐你愛有多深﹐就決定了你理解真理的能力。” 你們一體的本性很清楚自己是誰。為了說服你自己的創造﹑認同的局限自我~它叫“我執”﹐覺醒只透過你的我執所允許才能被你所體驗。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家中發生了很多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其他人際關係。 修行真的都是在生活中修,家庭、婚姻、職場、社區、鄰居……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場。 從小到大,我就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每次遇到問題,我就會選擇忽略或是逃避,把情緒悶在心裡,任其發酵、翻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您是否曾經問過自己一句話:「您在修行上懶惰了嗎?」 剛開始消業障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誦經,但人不會只有一條業力,消完就人生圓滿、心想事成。要知道,人累世累劫不斷地造作惡業,皆源於自身的貪嗔痴,若沒有透過修行消除,就會惡性循環,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修行,就是要藉由佛法修掉這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您是否曾經問過自己一句話:「您在修行上懶惰了嗎?」 剛開始消業障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誦經,但人不會只有一條業力,消完就人生圓滿、心想事成。要知道,人累世累劫不斷地造作惡業,皆源於自身的貪嗔痴,若沒有透過修行消除,就會惡性循環,不斷地造業也不斷地受報。修行,就是要藉由佛法修掉這
Thumbnail
如果說,你有覺得累的感覺,覺得自己一直因為在努力和對抗,一種逆流的感受。 可以試著順著宇宙的流走,讓宇宙把適合你的帶給你,這種挫折與哀傷,會隨著漸漸的"順流",而轉為喜悅。
Thumbnail
如果說,你有覺得累的感覺,覺得自己一直因為在努力和對抗,一種逆流的感受。 可以試著順著宇宙的流走,讓宇宙把適合你的帶給你,這種挫折與哀傷,會隨著漸漸的"順流",而轉為喜悅。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後來我讀到《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才明白,為何我常被開示「唸經沒有唸入心」: 一、「人會墮落,是因為警覺性不夠,是『貪』害了他;找回佛性,無法靠外來的力量,而是要靠自己依循佛法,大量誦經,轉識成智。」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後來我讀到《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才明白,為何我常被開示「唸經沒有唸入心」: 一、「人會墮落,是因為警覺性不夠,是『貪』害了他;找回佛性,無法靠外來的力量,而是要靠自己依循佛法,大量誦經,轉識成智。」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