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自然課。百景】其之六十二。蛤?他們是什麼?

2023/10/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蛤?他們是什麼?

蛤?他們是什麼?

咒術迴戰 S2-36 片尾有個小劇場:
釘崎:我們是數位原住民世代,Excel 什麼的難不倒我們的!
·
·
·
釘崎:「合併列印」是什麼意思?不管了按下去就對了!
伊地知:請你們回去。

這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正因為如此,能不能善用工具造成了巨大的差異。
很會滑手機,絕對不代表擅長使用數位工具(很多時候正好相反)。

上個星期我們去海邊挖了蛤蜊,有個少年說這些是馬蹄蛤。
後來我們去了漁港市場,發現在賣一整籃的馬蹄蛤,最恐怖的是,和我們挖的

這學期有新同學加入,趁機會我們來複習並實作一次在網路上找資料的方法。
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可信度」,我把常見的資料來源分類並給出了「可信度點數」,讓它變得比較直觀。

另一個重要的概念是「相信並且保持懷疑」。
在少年說這是馬蹄蛤的時候,雖然個人意見的可信度很低,但現場沒有比他的意見可信度更高的資訊了。我請他們回想當天,我並沒有反駁或是不相信,因為我「相信並且保持懷疑」,直到我們去了市場。

raw-image

但我們還是想知道它是誰,於是我們來了一場「Google 大冒險」。
大家先想好要查詢的關鍵字,然後看誰的關鍵字,能夠帶我們在五次網頁跳轉之間,進到最能夠幫助我們的網站。

前面的志願者戰果極其慘烈 XD。
一種是直覺的輸入「文蛤」、「蛤蜊」、「沙灘」...... 等等關鍵字,出現的是挖蛤蜊的地方啦、挖蛤蜊的技巧啦......等等新聞網頁。
另一種是「雙殼綱」,很專有名詞,但最後迷失在維基百科之中。
維基百科的資料很廣很多,但對我們想要分辨蛤蜊的種類沒有太大的幫助。

但前人的犧牲是有價值的。
後面的少年用了更加精準的關鍵字,「台灣生物網」、「蛤蜊圖鑑」,成功帶我們進入了〈臺灣生命大百科〉、〈臺灣貝類資料庫〉。這些網站的可信度高、非常專業!可惜太專業了,我們難以從中獲取想要的資訊。

最後我用「台灣水產圖鑑」這個關鍵字,找到農業部漁業署出版的〈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線上電子版。這是一個可信度很高,但又不會專業到不適合初學者的工具。

於是我們用它,從頭再檢視一遍,一本圖鑑會提供給我們的資訊是什麼。
我們最後都同意,最有可能的是簾蛤科的花蛤或文蛤;而我最後的判斷是:我有六成的把握是花蛤。

要精確地在 Google 大海中撈起想要的那根針,需要找出核心問題、閱讀長文、資料統整...等等能力,其中語文能力非常重要。
這也是這個世代的弱項,他們會急著想要搜尋圖片來比對,卻因此迷失在貝類多樣的花紋與型態之中。

其中一個少年曾問能不能使用 Google Lens?被我拒絕了。
雖然我覺得認識生物像是偵探,但價值不在解開謎底,而是累積與整理線索的過程,而學習也是如此。
因此到現在還沒有向少年們正式介紹 iNaturalist 等等圖形辨識工具。
那太快了,除了快速滿足好奇心、集滿成就之外,對累積基礎能力沒有太大的協助。

就如同 Google 導航能快速指向目的地,卻也讓人失去了沿途的風景。

2023.10.18

全文同步發布於網誌:
https://develop-your-nature.blogspot.com/2023/10/google.html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